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十三五”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评估
1
作者 景建武 赵全邦 +3 位作者 李静 殷满财 蔡金山 胡广卫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11期18-21,共4页
为评估青海省“十三五”畜间包虫病防治既定目标完成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和亮点,更好地推进下一阶段包虫病防控工作,本研究于2020年11月至12月抽查青海省8个市(州)、16个县(市、区),共剖检犬166只,实验室检测羊血清1 266份,屠... 为评估青海省“十三五”畜间包虫病防治既定目标完成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和亮点,更好地推进下一阶段包虫病防控工作,本研究于2020年11月至12月抽查青海省8个市(州)、16个县(市、区),共剖检犬166只,实验室检测羊血清1 266份,屠宰场检查牛403头、羊781只,考试调查专业技术人员162名,村级动物防疫员165名,问卷调查农牧民169名,干部159名,宗教人员165名,小学生195名,对青海省“十三五”期间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全省家犬登记管理率平均为96.42%;家犬规范驱虫率平均为98.82%;剖检法检测犬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为0.6%,牛棘球蚴的感染率为4.47%,羊棘球蚴的感染率为4.1%;专业技术人员防治知识合格率为90.12%,村级动物防疫员防治知识合格率为96.36%;农牧民、干部、宗教人员、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05%、93.3%、91.96%、94.72%。各项指标均高于相关目标,表明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包虫病 防治效果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喂方式对犊牦牛肉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肌肉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马万浩 刘爱鑫 +10 位作者 刘威 王宏力 景建武 胡广卫 李鸿康 拜彬强 杨英魁 周建伟 张群英 刘书杰 郝力壮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23-3135,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犊牦牛肉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肌肉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月龄大通牦牛公犊20头,平均体重为(69.70±1.40)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2组均为全舍饲饲喂,对照组犊牛随母...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犊牦牛肉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肌肉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月龄大通牦牛公犊20头,平均体重为(69.70±1.40)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2组均为全舍饲饲喂,对照组犊牛随母牛哺乳,且不单独补饲;试验组犊牛完全断奶,并饲喂精补料和燕麦青干草。预试期15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骨重和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骨肉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肌肉蒸煮损失和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红度(a^(*))值显著增加(P<0.05)。3)2组肌肉中共检出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试验组检出的烃类物质种类更多。2组肌肉中均有8种关键风味物质,其中对照组肌肉中月桂烯的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为对照组贡献更多的香油味和香料味。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肌肉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降低(P<0.05);但2组间肌肉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差异(P>0.10)。综上所述,断奶并饲喂高精料饲粮的饲喂方式可改善犊牦牛肌肉的持水能力和肉色,降低肌肉脂质氧化,但对肌肉T-AOC没有影响,对风味的影响仅体现在个别关键风味物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喂方式 犊牦牛 肉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肌肉生化指标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质粗饲料型发酵全混合日粮对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3
作者 刘金平 拜彬强 +5 位作者 鲍宇红 胡广卫 周建伟 徐振华 成艳芬 郝力壮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98,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低质粗饲料型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对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阉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牦牛。对照组饲喂未发酵的燕麦干草TMR,试验组饲喂发酵的小麦秸秆低质粗饲料TMR。... 试验旨在探究低质粗饲料型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对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阉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牦牛。对照组饲喂未发酵的燕麦干草TMR,试验组饲喂发酵的小麦秸秆低质粗饲料TMR。结果表明:(1)试验组和对照组初始重差异不显著,但试验组终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的均值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干物质采食量(DMI)有显著的趋势(P=0.055)。(2)试验组葡萄糖(GLU)、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尿素氮(UN)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的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丙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乙酸/丙酸值及氨态氮(NH_(3)-N)、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低质小麦秸秆粗饲料型发酵TMR对牦牛增重和促生长效果优于燕麦干草型T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质粗饲料 发酵全混合饲料 牦牛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4种不同发情处理方案对牦牛受胎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冯玉龙 赵寿保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3期65-66,共2页
牦牛繁殖性能低下严重制约着牦牛产业的发展,采用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牦牛繁殖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4种不同的发情处理方案对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对受胎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CIDR+GnRH+PG+PMSG进行同期发情处... 牦牛繁殖性能低下严重制约着牦牛产业的发展,采用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牦牛繁殖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4种不同的发情处理方案对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对受胎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CIDR+GnRH+PG+PMSG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时受胎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同期发情 受胎率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精期精料补饲水平对牦牛种公牛血清指标和精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琦 田磊 +7 位作者 景建武 胡广卫 李鸿康 马万浩 牛建章 拜彬强 刘书杰 郝力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00-441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采精期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牦牛种公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5头体况良好、遗传背景一致、平均体重为(584.48±55.71)kg的牦牛种公牛,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和... 本试验旨在探究采精期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牦牛种公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5头体况良好、遗传背景一致、平均体重为(584.48±55.71)kg的牦牛种公牛,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每组5头,单栏单饲。5组牦牛每天分别补饲1.00、1.75、2.50、3.25和4.00 kg精料。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牦牛种公牛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随精料补饲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5)。2)牦牛种公牛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含量随精料补饲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组和Ⅴ组血清总蛋白和尿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Ⅲ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牦牛种公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牦牛种公牛血清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提高(P<0.05)。5)牦牛种公牛精子密度和精子前向运动能力随精料补饲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1),其中Ⅲ组、Ⅳ组和Ⅴ组精子密度和精子前向运动能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精子密度和精子前向运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补饲精料会显著改善牦牛种公牛精液品质,但补饲过量会对机体脂肪代谢、肝脏功能、肾脏功能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议采精期牦牛种公牛适宜精料补饲水平为每天2.5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种公牛 精料 补饲 血清指标 精液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肉品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娄新建 马万浩 +3 位作者 郝力壮 刘书杰 马世科 拜彬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94-3409,共16页
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誉,牦牛肉则是青藏高原牧民生活中最主要的肉类之一。牦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等特点,属于天然的绿色食品。受地理环境制约,牦牛只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生产规模一直无法扩大,牦牛肉产量无法提... 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誉,牦牛肉则是青藏高原牧民生活中最主要的肉类之一。牦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等特点,属于天然的绿色食品。受地理环境制约,牦牛只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生产规模一直无法扩大,牦牛肉产量无法提高,因此明析牦牛肉品质特性对于牦牛肉产品开发及肉品质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牦牛品种多样,不同地区牦牛肉营养成分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牦牛肉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含量不同,不同年龄牦牛肉化学组成、pH、剪切力、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也不相同,肌肉部位不同造成相关指标存在差异;从食品安全性来说,牦牛肉中的重金属残留、微生物指标和兽药残留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是消费者可选择的安全放心肉类。作者以近些年与牦牛肉品质相关的研究为基础,从营养品质、食用加工品质及安全性几方面系统综述了牦牛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牦牛肉具有营养价值高、安全无污染等优势,但同时具有感官、食用品质口感较差的缺点。但整体来讲,牦牛肉品质较好,但仍需进一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肉品质 营养品质 食用加工品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遗传资源培育品种价值评估体系构建——以大通牦牛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卓 马芝祥 浦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0期96-104,共9页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是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展良种培育是实现肉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建立肉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体系至关重要。该文基于世界粮农组织畜禽遗传资源价值框架,开...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是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展良种培育是实现肉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建立肉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体系至关重要。该文基于世界粮农组织畜禽遗传资源价值框架,开展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的归纳、分析和评价,结合我国实际,初步建立了肉牛培育品种遗传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以大通牦牛为例,将其遗传资源价值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和保护价值,评估方法确定为市场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3种主要方法,提出尽快建立肉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肉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推进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产权制度,以期为促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遗传资源 培育品种 价值框架 评估方法 大通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的常见疾病与防控措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柴荣 殷满财 胡广卫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7期91-93,共3页
牦牛属于高寒地区所特有的种类,一般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 m以上的区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牦牛的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在市场需求方面较大,在饲养数量方面逐渐增多,呈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养殖量的不断增... 牦牛属于高寒地区所特有的种类,一般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 m以上的区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牦牛的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在市场需求方面较大,在饲养数量方面逐渐增多,呈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养殖量的不断增加,疾病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影响到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为保障牦牛养殖效益,需要从常见疾病具体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为提升疾病防治水平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常见疾病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青贮技术在牦牛养殖中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培德 殷满财 胡广卫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9期15-15,共1页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具有适应高寒缺氧环境、抗逆性强等特点,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资源。然而,由于青海高原气候条件恶劣,牧草生长期短,冬季饲草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牦牛养殖业的发展。传统的放牧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需...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具有适应高寒缺氧环境、抗逆性强等特点,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资源。然而,由于青海高原气候条件恶劣,牧草生长期短,冬季饲草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牦牛养殖业的发展。传统的放牧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如何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保障牦牛冬季饲草供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利用效率 牧草生长期 放牧方式 现代畜牧业 畜牧业资源 牦牛养殖 畜种 高寒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
10
作者 李国良 吉春花 +1 位作者 胡广卫 殷满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本文概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症特点、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病毒性腹泻是危害牛群健康的重要疾病,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防治要落实隔离消毒、加强免疫等措施。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病症特点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组合对牦牛同期发情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寿保 字向东 +3 位作者 李青云 保广才 殷满财 骆正杰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2期25-26,共2页
为提高牦牛人工授精工作效率,对未发情的牦牛采用不同激素组合进行处理,结果得出:人工授精牛群繁殖数为63头,繁殖率为76.83%;自然交配牛群繁殖数为125头,繁殖率为100%。经同期发情处理后,1组母牛繁殖数为11头,繁殖率为64.71%;2组母牛繁... 为提高牦牛人工授精工作效率,对未发情的牦牛采用不同激素组合进行处理,结果得出:人工授精牛群繁殖数为63头,繁殖率为76.83%;自然交配牛群繁殖数为125头,繁殖率为100%。经同期发情处理后,1组母牛繁殖数为11头,繁殖率为64.71%;2组母牛繁殖数为14头,繁殖率为82.35%;3组母牛繁殖数为15头,繁殖率为81.25%。通过同期发情处理后,2019年的繁殖率显著高于2018年和2017年,证明对未发情的牦牛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牛的繁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同期发情 繁殖率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对牦牛生长和睾丸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寿保 李青云 +3 位作者 保广才 殷满财 骆正杰 郭宪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30-32,共3页
为了杜绝牦牛因营养不良引起睾丸发育受阻,使其不能种用而造成损失,本试验探索通过补饲的方式来提高牦牛的营养水平,使其生长发育不受到影响。结果显示:补饲后试验组牦牛的体重增长比较明显,且睾丸发育较好,而各项体尺指标与对照组差异... 为了杜绝牦牛因营养不良引起睾丸发育受阻,使其不能种用而造成损失,本试验探索通过补饲的方式来提高牦牛的营养水平,使其生长发育不受到影响。结果显示:补饲后试验组牦牛的体重增长比较明显,且睾丸发育较好,而各项体尺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为牦牛种牛的选育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补饲 睾丸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在牦牛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凤霞 殷满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第8期147-148,共2页
中草药在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天然,不具有耐药性,功能也非常多,所以,我国在很久之前便开始使用中草药。如今,在牦牛的养殖中,中草药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医药产品对牦牛疾病预... 中草药在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天然,不具有耐药性,功能也非常多,所以,我国在很久之前便开始使用中草药。如今,在牦牛的养殖中,中草药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医药产品对牦牛疾病预防所带来的各项优势,探讨了对不同类型疾病的具体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提出了在利用中医药产品的注意事项,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牦牛养殖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疫病治疗相关抗生素使用模式及其抗药性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洪明 殷满财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70-72,共3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青海省牦牛疫病治疗中抗生素使用模式及引起的抗药性趋势。通过横断面研究设计,在不同牧区收集牦牛抗生素使用数据和抗药性信息。通过访谈牧场主和审查医疗记录,收集关于抗生素类型、使用频率、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的数据... 本研究旨在分析青海省牦牛疫病治疗中抗生素使用模式及引起的抗药性趋势。通过横断面研究设计,在不同牧区收集牦牛抗生素使用数据和抗药性信息。通过访谈牧场主和审查医疗记录,收集关于抗生素类型、使用频率、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的数据。同时,对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性测试,评估抗药性。研究发现,青霉素、四环素和氨苄西林是主要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同时揭示了抗生素使用中的问题,如剂量控制不精确和缺乏治疗指导;抗生素使用频率和持续时间与抗药性发展正相关,相关部门应加强抗生素监管、兽医和牧场管理者教育、牦牛健康和抗药性监测,推广替代疗法,减少抗生素不当使用,降低抗药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抗生素使用 抗药性 牧区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牦牛腹泻病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毅邦 殷满财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64-66,共3页
主要探讨中医治疗牦牛腹泻疾病的方法和预防措施,分析了牦牛腹泻病因,包括饲料、饲养和病原微生物等方面,为后续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介绍了中医治疗牦牛腹泻的方法,包括三甲散、达原散、参苓白术散加益原散、参苓白术散加桂附... 主要探讨中医治疗牦牛腹泻疾病的方法和预防措施,分析了牦牛腹泻病因,包括饲料、饲养和病原微生物等方面,为后续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介绍了中医治疗牦牛腹泻的方法,包括三甲散、达原散、参苓白术散加益原散、参苓白术散加桂附理中散等。提出了预防牦牛腹泻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接产管理、严格喂料管理、注意舍内卫生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牦牛腹泻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牦牛腹泻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牦牛饲养方式的途径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春喜 殷满财 骆正杰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第11期59-59,61,共2页
牦牛的主要养殖地集中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寒草原地区,这些地区存在着高海拔、低气压、严重缺氧、饲料短缺等特点,对牦牛犊的存活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此环境之下,全面了解牦牛的生长特性以及优化其饲养方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 牦牛的主要养殖地集中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寒草原地区,这些地区存在着高海拔、低气压、严重缺氧、饲料短缺等特点,对牦牛犊的存活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此环境之下,全面了解牦牛的生长特性以及优化其饲养方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本文根据高原牦牛的生物学特点以及传统牦牛饲养方式的经验,以提高牦牛生产率、优化牦牛饲养方式为目标,对牦牛饲养管理在饲养环境、饲养原料、母牛怀孕率及牛犊存活率等方面做相关的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饲养 高原环境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进行牦牛肠吻合手术一例
17
作者 董春燕 李生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4期46-46,共1页
牦牛肠吻合手术在临床诊疗中不常见,笔者从事兽医工作十余年,仅遇一例。牦牛肠出现破裂后若未能及时发现,延误了治疗,常导致牲畜死亡或被迫予以淘汰处理。近日笔者在野外进行了一例牦牛肠吻合手术,效果颇佳,现将治疗经过报道如下。1病史... 牦牛肠吻合手术在临床诊疗中不常见,笔者从事兽医工作十余年,仅遇一例。牦牛肠出现破裂后若未能及时发现,延误了治疗,常导致牲畜死亡或被迫予以淘汰处理。近日笔者在野外进行了一例牦牛肠吻合手术,效果颇佳,现将治疗经过报道如下。1病史2023年6月3日,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陈某饲养的1头2岁牦牛发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吻合手术 兽医工作 繁育推广 牦牛 临床诊疗 服务中心 青海省 野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牦牛早期断乳应激性腹泻防制措施
18
作者 马芝祥 殷满财 +3 位作者 晁文菊 王进龙 李鸿康 胡广卫 《北方牧业》 2023年第5期32-33,共2页
牦牛是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牧区繁衍的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牛种,有“高原之舟”和“全能家畜”之称,主要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我国牦牛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新疆等高海拔地区,以传统放牧养殖为主。多年来,很... 牦牛是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牧区繁衍的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牛种,有“高原之舟”和“全能家畜”之称,主要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我国牦牛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新疆等高海拔地区,以传统放牧养殖为主。多年来,很多养殖户一直坚持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在冬春季节受寒冷天气影响,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同时因自然选择配种和跟群哺乳导致品种退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益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 防制措施 早期断乳 冬春季节 高寒牧区 品种退化 牛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PCR建立
19
作者 马国军 殷满财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31-33,36,共4页
深入探讨基于PCR技术的牦牛传染性胃肠炎早期诊断方法,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表明,PCR技术能有效检测早期感染,优于传统诊断方法,对牧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疾病控制效率,降低经济影响。研究还提出了未来PCR技术在牧业中... 深入探讨基于PCR技术的牦牛传染性胃肠炎早期诊断方法,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表明,PCR技术能有效检测早期感染,优于传统诊断方法,对牧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疾病控制效率,降低经济影响。研究还提出了未来PCR技术在牧业中应用的改进方向和策略,强调了技术普及和成本降低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传染性 胃肠炎 PCR技术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马匹料伤五攒痛的治疗
20
作者 杨海珍 李生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3期60-60,共1页
据《元亨疗马集》载:“五攒痛者,气血凝滞于蹄也”[1]。五攒痛是动物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食用精料过多引发消化系统紊乱,继而因体内吸收毒素而发病,故称为料伤五攒痛,也有因使役过重或持久乘骑而发病,又称为走伤五攒痛。近日,青海省牦... 据《元亨疗马集》载:“五攒痛者,气血凝滞于蹄也”[1]。五攒痛是动物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食用精料过多引发消化系统紊乱,继而因体内吸收毒素而发病,故称为料伤五攒痛,也有因使役过重或持久乘骑而发病,又称为走伤五攒痛。近日,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采用水乌钙疗法治疗一例马匹料伤五攒痛,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亨疗马集》 料伤五攒痛 气血凝滞 繁育推广 服务中心 牦牛 马匹 疗效明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