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万桂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2期73-74,共2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日渐提升。青海省经济落后,气候条件恶劣,珍稀的森林资源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森林病虫害也随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泛滥成灾。因此,文章基于青海森林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分别从青海林...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日渐提升。青海省经济落后,气候条件恶劣,珍稀的森林资源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森林病虫害也随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泛滥成灾。因此,文章基于青海森林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分别从青海林业病虫害的特征分析、防治措施、防治对策等3方面分析,并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病虫害 防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枸杞害虫刺沟须麦蛾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2
作者 于春梅 邓梅 +1 位作者 徐健 赵旭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有效防治枸杞Lycium chinense害虫刺沟须麦蛾Scrobipalpa erichiodes,通过3 a的野外及室内观察,并采取诱捕器和不同颜色粘虫板观察法,明确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刺沟须麦蛾在青海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田间杂草丛、防护林落叶层、灌... 为有效防治枸杞Lycium chinense害虫刺沟须麦蛾Scrobipalpa erichiodes,通过3 a的野外及室内观察,并采取诱捕器和不同颜色粘虫板观察法,明确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刺沟须麦蛾在青海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田间杂草丛、防护林落叶层、灌溉井等避风隐蔽处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中下旬出蛰活动;第1代幼虫在5月中旬出现,蛀食嫩梢、花蕾、果实,6月中下旬化蛹,6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熟期)进入第1代成虫羽化期;8月中旬为第2代成虫期,9月上旬第2代成虫开始进入越冬态。成虫对白色色板趋性强,对蓝色也有一定趋性,对黄色、绿色和红色趋性弱。紫光光源对成虫有强烈的诱杀效果,黄光光源也有一定的诱杀效果。研究结果可为青海省刺沟须麦蛾种群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沟须麦蛾 枸杞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危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杨树缩叶病风险性分析
3
作者 王晓婷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第3期83-85,共3页
杨树缩叶病目前在青海省西宁市辖区、海东市部分区县发生危害,是杨柳科植物的主要病害之一,杨树缩叶病主要发生在城镇绿化带和公路两侧,受害的树木侧梢簇生,顶梢停止生长,树木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进入秋季时受害部位变成黑褐色,像多个... 杨树缩叶病目前在青海省西宁市辖区、海东市部分区县发生危害,是杨柳科植物的主要病害之一,杨树缩叶病主要发生在城镇绿化带和公路两侧,受害的树木侧梢簇生,顶梢停止生长,树木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进入秋季时受害部位变成黑褐色,像多个“微型鸟巢”悬挂在树干上,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为有效控制此病的发生危害和扩散蔓延,通过对杨树缩叶病的危险性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75,在青海省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缩叶病 风险分析 重点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青海云杉的阿扁蜂属(膜翅目:扁蜂科)一新种 被引量:4
4
作者 武星煜 辛恒 +2 位作者 刘海秀 杨启青 魏美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106,共4页
记述采自中国青海、危害青海云杉的扁蜂科阿扁蜂属一新种:青海阿扁蜂Acantholyda qinghaiica Wei&Wu,sp.nov.。本种与危害沙地云杉的白音阿扁蜂A.peiyingaopaoa Xiao,1963近似,但雌虫唇基大部、雄虫唇基全部黑色;单眼后区宽等于长,... 记述采自中国青海、危害青海云杉的扁蜂科阿扁蜂属一新种:青海阿扁蜂Acantholyda qinghaiica Wei&Wu,sp.nov.。本种与危害沙地云杉的白音阿扁蜂A.peiyingaopaoa Xiao,1963近似,但雌虫唇基大部、雄虫唇基全部黑色;单眼后区宽等于长,无中纵沟,具细低中纵脊;OOL∶POL=2;触角第3节等长于第3,4节之和;抱器宽长比显著大于2;阳茎瓣无腹端角,腹尾角突出。新种正模标本和108个副模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个副模标本保存于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扁蜂科 阿扁蜂属 新种 青海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庆贺 马建海 +2 位作者 赵丰钰 史全顺 王国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126,共9页
对危害青海云杉的光臀八齿小蠹、香格里拉齿小蠹及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系统进行研究,并成功鉴定出3种(拟)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组分。光臀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2-甲基-3-丁烯-2-醇,74%-(-)-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3种成分组成... 对危害青海云杉的光臀八齿小蠹、香格里拉齿小蠹及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系统进行研究,并成功鉴定出3种(拟)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组分。光臀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2-甲基-3-丁烯-2-醇,74%-(-)-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3种成分组成;香格里拉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有效组分为2-甲基-3-丁烯-2-醇,99%-(+)-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95%-(-)-小蠹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2种成分组成。3种人工合成的小蠹虫聚集信息素已在害虫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监测中进行野外试验,并取得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齿小蠹 拟齿小蠹 聚集信息素 结构鉴定 诱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亮长脚金龟成虫及卵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农向群 张泽华 +3 位作者 杨启青 赵丰钰 苏宇 马建海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18,5,共3页
明亮长脚金龟Hoplia spectabilis Medvedev的研究记载很少,近几年在青海省海西州布哈河流域灌木林大面积发生。文章以当地采集的金龟子为标本,在解剖镜下观察虫体背、腹、触角、足及卵的形态特征,给予详细描述并提供相关照片。
关键词 明亮长脚金龟 形态学 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桦树的重要害虫——高山毛顶蛾(鳞翅目:毛顶蛾科)生物学特性及寄生性天敌昆虫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涛 曾汉青 +3 位作者 盛茂领 才让旦周 周卫芬 孙淑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目的】高山毛顶蛾(鳞翅目:毛顶蛾科)是我国青海海东地区严重危害桦树的潜叶类害虫,阐明其生物学特性及寄生性天敌种类,为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生物学特性观察在互助县北山林场,采用室外和室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越冬... 【目的】高山毛顶蛾(鳞翅目:毛顶蛾科)是我国青海海东地区严重危害桦树的潜叶类害虫,阐明其生物学特性及寄生性天敌种类,为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生物学特性观察在互助县北山林场,采用室外和室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越冬茧在体式显微镜下解剖,并统计寄生性天敌寄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5)进行[Ryan-Einot-Gabriel-Welsh(REGW)]Q测验。【结果】高山毛顶蛾1年1代,以老熟幼虫下树在腐殖质层下0-12 cm土层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为化蛹高峰期,并始见成虫,5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下旬成虫羽化结束;产卵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6月上旬;卵期7-10天;幼虫共4龄;6月下旬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或落叶层结茧,6月末为下树高峰期;每天12:00—15:00为下树高峰;老熟幼虫主要在树冠周围表土3-6 cm处结茧。经笔者调查,高山毛顶蛾越冬茧寄生性天敌有2种:基镰尾姬蜂、邻凹姬蜂;幼虫期体外寄生性姬小蜂1种。基镰尾姬蜂在毛顶蛾越冬茧中的平均寄生率为28.0%-30.3%。2011—2014年,毛顶蛾幼虫百叶虫口密度(206,145,101,29头)差异显著,虫口密度依次递减。【结论】高山毛顶蛾在青海1年1代,其详细生物学特性见结果部分。3种寄生性天敌在自然状态下对高山毛顶蛾种群起到显著的控制作用,是值得利用的天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毛顶蛾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寄生性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毛顶蛾(鳞翅目:毛顶蛾科)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涛 孙淑萍 +3 位作者 汪荣 盛茂领 曾汉青 陈尚花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35,共4页
高山毛顶蛾Eriocrania semipurpurella alpina Xu(鳞翅目:毛顶蛾科)是迄今为止仅在青海发现并严重危害桦树的潜叶类害虫。作者对其危害、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寄生性天敌种类及控制作用、药剂防治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高山毛顶蛾 桦树 寄生性天敌昆虫 鳞翅目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隆务河流域天然林区小蠹区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富忠 丁启含 +2 位作者 冶均森 薛永贵 马建海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0,共3页
青海省"三江源"区隆务河流域天然林区有小蠹虫19种,危害青海云杉、紫果云杉、油松、祁连圆柏和桦树,以中亚细亚种占优势。小蠹种群的动态变化受气温、立地条件、林木生长势、林分卫生状况等因子的影响。以提高经营管理措施和... 青海省"三江源"区隆务河流域天然林区有小蠹虫19种,危害青海云杉、紫果云杉、油松、祁连圆柏和桦树,以中亚细亚种占优势。小蠹种群的动态变化受气温、立地条件、林木生长势、林分卫生状况等因子的影响。以提高经营管理措施和信息素等生物防治为主,适时进行化学触杀剂防治为辅的方法是控制小蠹种群危害的较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区系 小蠹虫 天然林 青海 三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云杉主要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的毒力及行为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加兴 王越 +5 位作者 邓梅 于春梅 刘福 张苏芳 张真 孔祥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38,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健康和衰弱红皮云杉树干单萜烯释放量的差异,评价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的熏蒸毒性,测试单萜烯对其聚集信息素的行为增效和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发用于云杉八齿小蠹种群调控的高效信息化学物质。【方法】利用动态顶空... 【目的】通过分析健康和衰弱红皮云杉树干单萜烯释放量的差异,评价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的熏蒸毒性,测试单萜烯对其聚集信息素的行为增效和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发用于云杉八齿小蠹种群调控的高效信息化学物质。【方法】利用动态顶空采样法收集健康和衰弱红皮云杉树干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利用熏蒸法测定主要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成虫的熏蒸毒力,野外行为测定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及其天敌红胸郭公甲的行为影响。【结果】红皮云杉树干释放的单萜烯主要是S-(–)-α-蒎烯、R-(+)-α-蒎烯、月桂烯、S-(–)-β-蒎烯、3-蒈烯、(–)-柠檬烯和(+)-柠檬烯;健康红皮云杉单萜烯释放总量显著高于衰弱木,但R-(+)-α-蒎烯和(+)-柠檬烯的释放量差异不显著。7种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介于3.10~4.50μL·mL^(-1)之间,(+)-柠檬烯的熏蒸毒性最强;7种单萜烯间的熏蒸毒性差异显著,但在雌雄成虫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行为测试发现3-蒈烯、(–)-柠檬烯和(+)-柠檬烯能显著降低聚集信息素对云杉八齿小蠹的诱捕量,S-(–)-β-蒎烯对诱捕量没有显著影响。与(–)-柠檬烯和(+)-柠檬烯相比,3-蒈烯能显著提高聚集信息素对红胸郭公甲的引诱作用。【结论】红皮云杉树干可释放7种主要单萜烯,在适合云杉八齿小蠹定殖的衰弱木上单萜烯释放量低于健康云杉。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具有熏蒸毒性,参与调控红皮云杉―云杉八齿小蠹―红胸郭公甲三级营养关系。柠檬烯可作为驱避剂用于云杉八齿小蠹的生态防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八齿小蠹 红皮云杉 单萜烯 熏蒸毒性 行为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亮长脚金龟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启青 赵丰钰 +2 位作者 马建海 王永黎 毛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3,8,共3页
2007—2009年,对明亮长脚金龟Hoplia spectabilis Medvedev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明亮长脚金龟是青海省天峻县危害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的主要害虫,1 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60 cm以下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老熟幼... 2007—2009年,对明亮长脚金龟Hoplia spectabilis Medvedev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明亮长脚金龟是青海省天峻县危害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的主要害虫,1 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60 cm以下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陆续筑蛹室化蛹,蛹期10 d左右。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气温达到11.4℃时为出土盛期。成虫每日的活动危害期集中在12—14时,群聚于树上啃食叶片、花朵和果肉等。成虫具假死性,无趋光性,雌雄比1.6∶1。此外,针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关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亮长脚金龟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林木的几种铁线莲属植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启青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5期38-40,共3页
就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对林木造成的危害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甘青铁线莲Clematis tangutica(Maxim.)Korsh、长花铁线莲C.rehderiana Craib和黄花铁线莲C.intricata Bunge对祁连园柏Juniperus przewalskii、青海云杉Picea... 就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对林木造成的危害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甘青铁线莲Clematis tangutica(Maxim.)Korsh、长花铁线莲C.rehderiana Craib和黄花铁线莲C.intricata Bunge对祁连园柏Juniperus przewalskii、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等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危害和潜在影响,可造成林木长势衰弱,严重时导致林木死亡。3种铁线莲属植物在青海省天然林、人工林发生较为普遍,尤以甘青铁线莲分布最广、危害树种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属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