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规划对以草定畜·季节性休牧育草的预测——青海省同德县以草定畜、季节性休牧育草的优化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连云 公保才让 +2 位作者 张旭萍 丁生祥 金元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737,787,共2页
为保护“三江源”生态平衡,采用人工种草、国家补助饲料及鼠、虫、毒草灭治3项措施,利用线性规划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对3种饲草的合理生产和储备,为保护“三江源”生态平衡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 线性规划 数学模型 “三江源”生态平衡 以草定畜 休牧育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巴滩草地小地老虎虫害发生的气象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连云 丁生祥 吴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4-1001,共8页
为了预防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的危害,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2000-2013年青海省同德县巴滩放牧草地取得的小地老虎虫口密度数据和同时期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气候因子对草原小地老虎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4年... 为了预防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的危害,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2000-2013年青海省同德县巴滩放牧草地取得的小地老虎虫口密度数据和同时期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气候因子对草原小地老虎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4年同德巴滩草原小地老虎虫害以每年6.81头·m-2的速率上升,虫口密度的平均绝对变率为66.07头·m-2,最多年虫口密度比最少年多93.95%。小地老虎虫口密度与气温、降水、地温、光照和平均风速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小地老虎虫口密度的主导气候因子有上一年9月降水量、12月平均气温、上年年日照时数和12月10 cm平均地温,共同决定了小地老虎虫口密度的95.02%。回代检验表明,模型预测的准确率达96.3%,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地老虎 虫口密度 影响因子 预报模型 同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雪灾风险度评价模型与风险区划探讨 被引量:15
3
作者 何永清 周秉荣 +1 位作者 张海静 肖建设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7-42,共6页
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青海省雪灾风险度评价模型,选取雪灾相关的气象、畜牧和社会经济等多个因子,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得到了风险各因子分布图层,再将各因子分布图层进行运算和分析,最后通过ArcGIS中的地理统计功能... 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青海省雪灾风险度评价模型,选取雪灾相关的气象、畜牧和社会经济等多个因子,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得到了风险各因子分布图层,再将各因子分布图层进行运算和分析,最后通过ArcGIS中的地理统计功能,形成了青海省雪灾风险区划图。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雪灾风险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青南地区,其中以甘德、久治、称多、达日以及玉树、泽库的部分区域为最高;雪灾风险低的地区主要在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农业区,其中以茫崖、循化、乐都、平安、尖扎等地为最低;其余地区处于风险等级从高到低的不同分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雪灾 GIS 风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三江源同德地区1961-200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恒和 郭连云 +1 位作者 刘运华 刘剑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3-206,210,共5页
利用青海省同德县1961-2000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析了同德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引起蒸发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同德1961-2000年40 a平均蒸发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4.5 mm/10... 利用青海省同德县1961-2000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析了同德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引起蒸发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同德1961-2000年40 a平均蒸发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4.5 mm/10 a,四季蒸发量均呈增加趋势,但仅秋季蒸发量增加趋势显著。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表现为下降趋势,平均风速变化微弱,平均日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23℃/10 a)明显比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14℃/10 a)大,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少(-0.10℃/10 a)。因此,同德地区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的显著上升,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明显下降,可能是年蒸发量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蒸发量 变化特征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日地区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5
作者 王丽萍 任俊勇 +2 位作者 傅永超 杨雪 刘金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根据1978—2020年达日国家基准气候站年降水观测数据资料和暴雨致灾因子分析表明,统计期内达日地区无大暴雨事件,年暴雨日数为1~3 d,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暴雨主要出现在5—8月,呈单峰分布,7月最多。长期变化看,1 d、10 d累计最大降水... 根据1978—2020年达日国家基准气候站年降水观测数据资料和暴雨致灾因子分析表明,统计期内达日地区无大暴雨事件,年暴雨日数为1~3 d,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暴雨主要出现在5—8月,呈单峰分布,7月最多。长期变化看,1 d、10 d累计最大降水量分别以0.3 mm/10年、0.1 mm/10年的趋势逐年减少,3 d、5 d累计最大降水量分别以0.4 mm/10年、1.4 mm/10年的幅度呈逐步增加趋势,极端性降水愈加频繁,而持续性降水呈逐年减少趋势。1978—2020年达日共发生31次暴雨过程,年暴雨过程以0.04次/10年的趋势增加;暴雨过程发生峰值在7月,占全年的38.7%;暴雨过程持续时间最长为3 d。达日暴雨致灾危险性高的地区主要位于东部,南部和东北部为较高危险性区,较低危险性区主要位于北部,西部和西北部主要为低危险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致灾因子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德县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生祥 郭连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5-178,共4页
根据青海省同德县1961-2007年47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同德县气温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呈线性升高趋势,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微弱;年降水量以9.9 mm/10年的趋势减小,春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 根据青海省同德县1961-2007年47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同德县气温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呈线性升高趋势,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微弱;年降水量以9.9 mm/10年的趋势减小,春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很明显,其递减率为-6.51 mm/10年。过去50年同德县气候存在冷湿-暖干-暖湿的变化。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利小于弊,但对牧业生产利大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同德县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德县气候变化特征与草原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6
7
作者 丁生祥 郭连云 +1 位作者 张富翔 金元锋 《中国草食动物》 2008年第6期43-46,共4页
通过分析青海省同德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同德地区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是: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都呈现升高趋势,但变化的幅度却不相同,年平均气温呈增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高0.37℃,冬季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每1... 通过分析青海省同德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同德地区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是: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都呈现升高趋势,但变化的幅度却不相同,年平均气温呈增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高0.37℃,冬季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气温升高0.50~0.88℃,是气候变暖最突出的时段;1987年以来同德县相继出现14个暖冬,是近45年来最暖的时期。年降水量以每10年10.5mm的趋势减小,90年代降水量最少。并由此引起无霜期延长,积雪、冰雹、雷暴、大风、沙尘暴日数的减少,气候变化一方面使同德地区草原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另一方面也是近几年蝗虫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存在的草原退化现象主要应归咎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倾向率 暖冬 草原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德县45年气温变化及其对油菜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富翔 丁生祥 +1 位作者 金元锋 郭连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同德45年气温的变化特征及气候趋暖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升温趋势分别为0.37℃/10年、0.69℃/10年、0.23℃/10年、0.21℃/10年和0.18℃/10年;年高温(≥25.0℃)日数以0.53...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同德45年气温的变化特征及气候趋暖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升温趋势分别为0.37℃/10年、0.69℃/10年、0.23℃/10年、0.21℃/10年和0.18℃/10年;年高温(≥25.0℃)日数以0.53d/10年趋势增加;年低温(≤-30.0℃)日数以0.42d/10年的趋势减少;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提前3.1d/10年、终日推后0.23d/10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终日延长1.9d/10年;1987年以来同德相继出现14个暖冬。适应气候变化,同德引种的油菜品种播种期提前,生育期延长,产量增加;同时油菜病虫害有加重趋势,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倾向率 暖冬 油菜产量 青海同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青海1号老芒麦产量的气候因子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丁生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137-7137,7183,共2页
[目的]为了明确影响青海老芒麦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为青海老芒麦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00~2004年的田间试验,在抽穗至开花期测定2龄牧草的产量,通过点聚图与线性回归法分析青海老芒麦草产量与3个气候因子(降水... [目的]为了明确影响青海老芒麦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为青海老芒麦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00~2004年的田间试验,在抽穗至开花期测定2龄牧草的产量,通过点聚图与线性回归法分析青海老芒麦草产量与3个气候因子(降水、日照和温度)的相关性。[结果]在3个气候因子中,降水的变化趋势与青海老芒麦产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而日照和温度的变化对青海老芒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各月降水量的变异系数远高于气温和日照,说明与其它气候因子相比,降水是很不稳定的气候因子。降水量和牧草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0792+3401.4 x。[结论]降水是影响青海老芒麦牧草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老芒麦 牧草产量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文元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5期77-79,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向着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气象服务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对策。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 农业生产 应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同德县阴晴天日数变化特征
11
作者 马咸月 蔡功民 赵金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5期185-188,共4页
利用青海省同德县气象局观测的1961—2010年总云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该地阴、晴天气日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0年同德地区年平均晴天日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四季平均晴天日数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 利用青海省同德县气象局观测的1961—2010年总云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该地阴、晴天气日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0年同德地区年平均晴天日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四季平均晴天日数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阴天日数随年份增减不明显,秋季阴天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春季阴天日数增多趋势显著,夏季和冬季的阴天日数呈不显著增多趋势。昙天日数随年份呈显著减少趋势,秋季昙天日数呈不显著增多趋势,春季、夏季和冬季的昙天日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晴天日数在1985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阴天和昙天日数均未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晴天日数 变化特征 同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共和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郭连云 丁生祥 汪青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9-226,共8页
利用共和盆地共和、贵南2个气象站1961~2006年46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46年来共和盆地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呈微弱增加、地表蒸发量增大的变化趋... 利用共和盆地共和、贵南2个气象站1961~2006年46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46年来共和盆地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呈微弱增加、地表蒸发量增大的变化趋势,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变化趋势更加明显。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加速了共和盆地草地退化和沙化,同时人类活动又加剧了共和盆地草地的退化和沙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草地 气候暖干化 草地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共和盆地天然草地牧草生育期的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连云 张旭萍 丁生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1-206,共6页
对影响共和盆地天然草地产量的气候因子近47 a来的趋势性、阶段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天然草地产量的气候因子中,4~9月的平均气温和积温增加趋势显著;4~9月的积温、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显著的阶段性;4~9月的积温、降水量... 对影响共和盆地天然草地产量的气候因子近47 a来的趋势性、阶段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天然草地产量的气候因子中,4~9月的平均气温和积温增加趋势显著;4~9月的积温、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显著的阶段性;4~9月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上年度秋季降水量都有显著的振荡周期,总日照时数有2~6a的振荡周期,上年度秋季降水量有1~2 a、5~6 a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气候因子 气候变化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郭连云 丁生祥 +2 位作者 吴让 谢卫东 蓟尚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95,共6页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07年天然牧草数据和气候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兴海县牧草发育期、高度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兴海县牧草返青期与日平...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07年天然牧草数据和气候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兴海县牧草发育期、高度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兴海县牧草返青期与日平均气温≥5℃的初日相一致,黄枯期与日平均气温≥5℃的终日相吻合;牧草返青期与黄枯期均提前,而且黄枯期的提前程度大于返青期;覆盖度每年以1.73个百分点的倾向率减小,而牧草高度以1.08 cm/a的线性趋势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牧草生长季温度升高,加之进入21世纪以来该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多,水热匹配较好,牧草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气候变化 天然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贵德县旱涝灾害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进虎 吴让 赵金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6-259,264,共5页
利用青海省贵德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月降水资料以及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近50a气温、降水以及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并对其突变年份进行了检测。用降水量来确定贵德县旱涝等级,进而确定出贵德县气温突变前后旱... 利用青海省贵德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月降水资料以及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近50a气温、降水以及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并对其突变年份进行了检测。用降水量来确定贵德县旱涝等级,进而确定出贵德县气温突变前后旱涝等级出现的年份及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贵德地区偏旱、正常和偏涝的状态不断增加,增加的比例为旱>正常>偏涝。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对未来5a的旱涝状态进行了预测,2011—2015年处于"偏涝"的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突变 旱涝灾害 贵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近50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生祥 郭连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0-315,共6页
利用三江源同德地区1961—201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距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江源同德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具体表现为20世纪60—8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降水量偏多,8... 利用三江源同德地区1961—201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距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江源同德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具体表现为20世纪60—8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降水量偏多,80年代明显偏高,2000年以后显著增多;从季节变化来看,秋、冬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多趋势,春、夏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降水量年内分配十分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年降水量在1985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一个跃变;春季在1970年附近,夏季在1990年附近,秋季在1983年附近发生了由多到少转折;冬季降水量在1962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候变化 变化趋势 三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牧区无芒雀麦和扁蓿豆混播人工草地栽培措施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生祥 郭连云 +2 位作者 公保才让 金元锋 张富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9-1020,共2页
采用3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高寒牧区无芒雀麦和扁蓿豆的混播技术。结果表明,混播中扁蓿豆比例是影响牧草产量的主要因子,牧草产量与混播中扁蓿豆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930 04);播种行距是影响牧草产量的次要因子,牧草产量与播种... 采用3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高寒牧区无芒雀麦和扁蓿豆的混播技术。结果表明,混播中扁蓿豆比例是影响牧草产量的主要因子,牧草产量与混播中扁蓿豆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930 04);播种行距是影响牧草产量的次要因子,牧草产量与播种行距也呈显著正相关(r=0.910 27)。无芒雀麦和扁蓿豆混播人工草地的最佳扁蓿豆混播比例、EM微肥拌种浓度和播种行距分别为18%-22%、0.8%-1%和30-3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D-最优设计 混播比例 播种行距 无芒雀麦 扁蓿豆 EM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施有机肥对高寒栽培牧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生祥 郭连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394-6395,共2页
[目的]探讨在同德高寒地区人工草地追施有机肥的适宜施肥量。[方法]在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追施有机肥量对西北羊茅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追施有机肥量对西北羊茅中后期生长速度和产量影响显著,随着追施有机肥量的增... [目的]探讨在同德高寒地区人工草地追施有机肥的适宜施肥量。[方法]在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追施有机肥量对西北羊茅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追施有机肥量对西北羊茅中后期生长速度和产量影响显著,随着追施有机肥量的增加,其生长速度、产量及种子产量均发生变化。追施有机肥水平与牧草产量、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06,P<0.01;R=0.970,P<0.01),追施有机肥1 500 kg/hm2时,西北羊茅牧草产草量达到最高,为19 778.7 kg/hm2;追施有机肥量为2 250 kg/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71.1 kg/hm2。追施有机肥的各处理在中后期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未施肥处理。[结论]从高产、高效角度综合考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对西北羊茅施有机肥的最佳用量是2 2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羊茅 有机肥 产量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7年同德地区气候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富翔 丁生祥 +1 位作者 金元锋 许正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719-8722,共4页
利用青海省同德地区1961~2007年的季、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资料,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47年来同德地区的气候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的暖干化变化趋势,... 利用青海省同德地区1961~2007年的季、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资料,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47年来同德地区的气候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的暖干化变化趋势,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变化趋势更加明显。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蒸发量均存在突变,年降水量的突变主要发生在冬季,气候从一个相对较冷湿的平均态转变到一个相对较暖干的平均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蒸发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南县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守生 贺连炳 许正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530-8532,8538,共4页
利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1961-2009年日照时数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对贵南县近50年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量、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贵南县年日照时数呈不显著的增... 利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1961-2009年日照时数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对贵南县近50年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量、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贵南县年日照时数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49年间日照时数共增加了67.2 h,20世纪90年代日照时数最多,70、80年代日照时数变化振幅比较大,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极差达484.2 h。春、秋、冬各季的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夏季日照时数呈减少的变化趋势。6、8、12月各月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他月份均呈增加趋势。年和四季日照时数与同期总云量、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年日照时数在1976和1993年附近的突变现象显著,1976年表现为日照的急剧减少,而1993年后表现为上升趋势。春季在1976年、冬季在1977年也存在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气候倾向率 突变 趋势 贵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