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听神经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个案
1
作者 佛梅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7期104-105,共2页
总结1例听神经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个案护理。做好听神经瘤围术期专科护理,加强术后并发症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护理,同时重视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经过28 d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个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u蛋白在颅脑损伤及相关神经退行性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瑞力 杨明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9-892,共4页
大脑神经纤维缠结(NFTs)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标志性病变之一,由磷酸化tau蛋白(p-tau)构成。最近在慢性创伤性脑病(CTE)患者中发现,其他神经退行性病中也具有神经纤维缠结(NFTs)的特点。tau蛋白病变是颅脑损伤(TBI)相关AD和CTE的病因,顺... 大脑神经纤维缠结(NFTs)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标志性病变之一,由磷酸化tau蛋白(p-tau)构成。最近在慢性创伤性脑病(CTE)患者中发现,其他神经退行性病中也具有神经纤维缠结(NFTs)的特点。tau蛋白病变是颅脑损伤(TBI)相关AD和CTE的病因,顺式p-tau蛋白是脑损伤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一个早期驱动因子。顺式p-tau蛋白可促使tau蛋白病理化,并且在人体中检测顺式p-tau蛋白可能提供全新的诊断方法及预后措施。此外,个体化的顺式p-tau蛋白抗体最终可能发展为一项治疗AD、TBI及CTE的全新方案。文章对tau蛋白在TBI及神经退行性病中的作用机制、顺式P-tau蛋白的形成、顺式tau蛋白化的作用及顺式p-tau抗体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蛋白 颅脑损伤 磷酸化 神经纤维缠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龙登英 魏生蕙 +3 位作者 王丽庭 李瑜 李晓芳 王洪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构建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指导患者早期康复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函询构建早期康复训练方案,选择青海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住院的颅脑损伤后认... 目的:构建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指导患者早期康复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函询构建早期康复训练方案,选择青海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住院的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1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干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康复训练方案进行早期干预。采用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简易智能量表(MMSE)、神经功能评定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OT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方案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认知训练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海峰 张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格拉斯哥评分(GCS)将其分为轻型组(30例)、中型组...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格拉斯哥评分(GCS)将其分为轻型组(30例)、中型组(20例)、重型组(20例)。对患者颅脑损伤后2周内的脑脊液及血清水平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CRP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7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CRP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脑脊液及血清中CRP于3 d内达到高峰,轻型和中型组患者均于1周内恢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患者CRP水平持续高峰可达2周,于1个月后恢复正常。颅脑损伤后1周内的血清CRP显著高于脑脊液CRP水平(P〈0.05);颅脑损伤急性期CRP与程度相关,损伤程度越高,脑脊液及血清CRP水平越高,CRP可反映病情变化及预后。结论颅脑损伤急性期CRP为患者脑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可作为判断病情进展、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急性期 C-反应蛋白 脑损伤程度 病情发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保广鹤 张强 +1 位作者 马越 杨明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0期141-142,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病例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6例行微创治疗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钻孔引流34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12例,其中死亡6例,存活40例。结论:高血压脑...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病例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6例行微创治疗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钻孔引流34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12例,其中死亡6例,存活40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GCS评分、出血部位、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只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就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治疗 老年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海峰 张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4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受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两组:轻中型组(GCS≤... 目的:探讨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受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两组:轻中型组(GCS≤8分),35例;重型组(8分〈GCS≤13分),21例。另选取同期27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不同受伤程度和预后的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数。结果重型组的PT、APTT和TT三项指标高于轻中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B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的患者PT、APTT、TT和FBG四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而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会导致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纤溶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 被引量:8
7
作者 卢忠胜 雷志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775-1778,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11例患者的术前MR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特征。结果 11例患者全为颅内单发病灶,位于矢旁镰旁4例、小脑幕2例、前... 目的探讨颅内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11例患者的术前MR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特征。结果 11例患者全为颅内单发病灶,位于矢旁镰旁4例、小脑幕2例、前中颅底2例、大脑凸面1例、鞍区1例、桥小脑角1例; 11例在MR上多表现为类圆形肿块均以实性成分为主,其中8例伴有中心或边缘的少量囊变,1例病变有出血。11例在T1WI上表现等或低信号为主,T2WI呈不均匀的高信号为主,DWI高信号,11例中有7例可见明显的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后实性成分呈明显强化。2例病例均见有宽或窄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可见"脑膜尾征",9例未见明显的"脑膜尾征",术中肿瘤多呈灰红色,质韧,包膜较完整和蛛网膜界面尚可,宽基底多位于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小脑幕或颅底硬膜,供血管大多来自相邻硬膜及相邻皮质。9例患者行肿瘤全切; 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巨大,肿瘤质地较硬,行肿瘤次全切术。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术前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术后病理分析对比,有助于提高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酷似脑包虫病的肺癌脑转移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明飞 张强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3期211-211,F0003,共2页
患者,女,28岁,藏族。常年生活在牧区,有与牛、羊、狗等接触史。以头痛1个月,加重伴走路不稳2周为主诉于2010年8月12日入院。查体:意识清楚,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直径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跟膝胫试验欠准确。颅脑MRI... 患者,女,28岁,藏族。常年生活在牧区,有与牛、羊、狗等接触史。以头痛1个月,加重伴走路不稳2周为主诉于2010年8月12日入院。查体:意识清楚,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直径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跟膝胫试验欠准确。颅脑MRI示(图1):脑内多发囊性病灶并发梗阻性脑积水,包虫可能,双侧副鼻窦炎。入院诊断为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脑包虫病、梗阻性脑积水、双侧副鼻窦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肺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毛巾垫在卧床患者翻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秀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6期419-419,共1页
关键词 长期卧床患者 定时翻身 应用 毛巾 自制 促进伤口愈合 护士站 被动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脑结核瘤并胸腰椎体结核1例
10
作者 杨明飞 张强 马海峰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5期1297-1297,F0003,共2页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体征和症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特征预测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永苇 杨明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0-325,共6页
自发性脑出血(sICH)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影响sICH预后的关键因素是初始血肿体积和血肿是否发生扩大。目前研究表明,sICH是脑小血管破裂后导致的一种常见且预后不良的疾病。超过30%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呈持续性出血,预示着疾病是... 自发性脑出血(sICH)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影响sICH预后的关键因素是初始血肿体积和血肿是否发生扩大。目前研究表明,sICH是脑小血管破裂后导致的一种常见且预后不良的疾病。超过30%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呈持续性出血,预示着疾病是一个动态过程。这种持续性出血也被称为血肿扩大(HE),是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文章主要对CT影像特征以及CTA上特异性影像表现在预测sICH患者HE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影像特征 自发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虫组学研究在新药研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效伟 韩秀敏 张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我国西部地区是世界范围内脑包虫病的高发地区,其中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以及人文因素,成为包虫病重灾区。目前针对包虫的药物主要为苯... 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我国西部地区是世界范围内脑包虫病的高发地区,其中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以及人文因素,成为包虫病重灾区。目前针对包虫的药物主要为苯并咪唑类,但是由于该类药物药效不明显及副作用大,我们急切需要研制新药品。文章将基因组学、干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的包虫新药研制现状做一概述,旨在深入理解目前包虫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总结新药研究的进展,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促使新药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绦虫 基因组学 干细胞 信号通路 靶点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与线粒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效伟 杨明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6-1339,共4页
线粒体是细胞发生氧化磷酸化产生腺苷三磷酸(ATP)的主要场所,还参与细胞周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线粒体功能障碍将影响细胞许多重要的活动,并且颅脑损伤(TBI)后的功能障碍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有很大关系。最新的研究证实,线粒体DNA(mt DNA... 线粒体是细胞发生氧化磷酸化产生腺苷三磷酸(ATP)的主要场所,还参与细胞周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线粒体功能障碍将影响细胞许多重要的活动,并且颅脑损伤(TBI)后的功能障碍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有很大关系。最新的研究证实,线粒体DNA(mt DNA)的基因多态性以及mt DNA的表观遗传学的变化与TBI的病理生理过程或预后相关。文章从线粒体的正常解剖、生理功能来介绍线粒体与TBI可能存在的重要关系,并将目前有关线粒体的基因多态性以及线粒体表观遗传学改变与TBI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预后 基因多态性 表观遗传学 线粒体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