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神经导航结合显微镜下显影技术在大脑运动功能区肿瘤精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亚东 刘金昊 +4 位作者 线春明 贺喜武 卢忠胜 杨鹏 张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结合显微镜下显影在大脑运动功能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肿瘤病变位于大脑运动功能区及邻近的患者,术前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CTA、MRV等检查,经多模态影像融合软...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结合显微镜下显影在大脑运动功能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肿瘤病变位于大脑运动功能区及邻近的患者,术前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CTA、MRV等检查,经多模态影像融合软件重建,术中神经导航与显微镜进行数据连接,镜下实现功能区肿瘤位置及周围纤维束、载瘤动静脉三维可视化,术中操作可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同时保护瘤周正常脑组织血供及纤维传导束。结果:术中均准确定位肿瘤边界,准确定位术前设计的入路脑沟,避免损伤功能区皮质及传导束。19例功能区肿瘤中,16例病变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无死亡和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神经胶质瘤7例(低级别5例,高级别2例),脑膜瘤12例。术后3个月复查,19例患者肢体肌力及感觉无减退或有改善,其中10例有明显改善。结论:神经多模态融合技术结合显微镜下显影可以准确定位功能区肿瘤边界,实现术中保护瘤周邻近传导束、功能区皮层和正常血管,在可视安全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u蛋白在颅脑损伤及相关神经退行性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瑞力 杨明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9-892,共4页
大脑神经纤维缠结(NFTs)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标志性病变之一,由磷酸化tau蛋白(p-tau)构成。最近在慢性创伤性脑病(CTE)患者中发现,其他神经退行性病中也具有神经纤维缠结(NFTs)的特点。tau蛋白病变是颅脑损伤(TBI)相关AD和CTE的病因,顺... 大脑神经纤维缠结(NFTs)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标志性病变之一,由磷酸化tau蛋白(p-tau)构成。最近在慢性创伤性脑病(CTE)患者中发现,其他神经退行性病中也具有神经纤维缠结(NFTs)的特点。tau蛋白病变是颅脑损伤(TBI)相关AD和CTE的病因,顺式p-tau蛋白是脑损伤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一个早期驱动因子。顺式p-tau蛋白可促使tau蛋白病理化,并且在人体中检测顺式p-tau蛋白可能提供全新的诊断方法及预后措施。此外,个体化的顺式p-tau蛋白抗体最终可能发展为一项治疗AD、TBI及CTE的全新方案。文章对tau蛋白在TBI及神经退行性病中的作用机制、顺式P-tau蛋白的形成、顺式tau蛋白化的作用及顺式p-tau抗体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蛋白 颅脑损伤 磷酸化 神经纤维缠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龙登英 魏生蕙 +3 位作者 王丽庭 李瑜 李晓芳 王洪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构建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指导患者早期康复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函询构建早期康复训练方案,选择青海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住院的颅脑损伤后认... 目的:构建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指导患者早期康复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函询构建早期康复训练方案,选择青海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住院的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1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干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康复训练方案进行早期干预。采用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简易智能量表(MMSE)、神经功能评定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OT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方案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认知训练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雌激素缺乏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风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34-638,共5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与雌激素缺乏有关。雌激素替代疗法可降低其发病风险。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雌激素类 女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康伟 许友松 +3 位作者 白景阳 王毅 周航 郭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111-1112,共2页
患者男性,31岁。因突发性晕厥伴双下肢无力3 h,于2013年11月4日入院。患者于运动中突发短暂性意识丧失伴双下肢抽搐,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视物不清,无语言理解、表达障碍。急诊行头部CT检查可疑脑血管畸形(图1)。既往无高血压病史、... 患者男性,31岁。因突发性晕厥伴双下肢无力3 h,于2013年11月4日入院。患者于运动中突发短暂性意识丧失伴双下肢抽搐,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视物不清,无语言理解、表达障碍。急诊行头部CT检查可疑脑血管畸形(图1)。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其他基础疾病病史和脑卒中家族史;4年前罹患“心肌梗死”,治疗后好转,未再发。入院后体格检查:血压170/110mmHg(1mmHg=0.133kPa)、呼吸20次/min、脉搏76次/min、心率70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基底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并带蒂颞深筋膜瓣硬脑膜修复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海峰 张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9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并带蒂颞深筋膜瓣硬脑膜修复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颅脑损伤大骨瓣减...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并带蒂颞深筋膜瓣硬脑膜修复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并带蒂颞深筋膜瓣硬脑膜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标准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良好33例(73.33%),重残3例(6.67%),植物生存1例(2.22%),死亡8例(17.78%);对照组患者治疗良好19例(42.22%),重残6例(13.33%),植物生存3例(6.67%),死亡17例(37.78%)。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1例(2.22%),脑脊液漏2例(4.44%),皮下积液5例(11.11%),脑嵌顿3例(6.67%),癫痫3例(6.67%);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8例(17.78%),脑脊液漏9例(20.00%),皮下积液21例(46.67%),脑嵌顿11例(24.44%),癫痫13例(28.89%)。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并带蒂颞深筋膜瓣硬脑膜修复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良好率较高、病死率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带蒂颞深筋膜瓣硬脑膜修复术 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毛巾垫在卧床患者翻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秀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6期419-419,共1页
关键词 长期卧床患者 定时翻身 应用 毛巾 自制 促进伤口愈合 护士站 被动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博 杨明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136-3138,共3页
颅脑损伤(TBI)导致的功能障碍,对患者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脑功能成像在了解TBI病理生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将脑功能成像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信息仍很缺乏。笔者专注于几个有功能障碍的核心领域,即意识、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人... 颅脑损伤(TBI)导致的功能障碍,对患者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脑功能成像在了解TBI病理生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将脑功能成像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信息仍很缺乏。笔者专注于几个有功能障碍的核心领域,即意识、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人格及情感,总结了 TBI 脑功能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促进TBI患者康复,并为制定神经影像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及理解 TBI 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成像 颅脑损伤 功能障碍 TBI 神经影像学 病理生理 临床应用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特征预测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黄永苇 杨明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0-325,共6页
自发性脑出血(sICH)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影响sICH预后的关键因素是初始血肿体积和血肿是否发生扩大。目前研究表明,sICH是脑小血管破裂后导致的一种常见且预后不良的疾病。超过30%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呈持续性出血,预示着疾病是... 自发性脑出血(sICH)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影响sICH预后的关键因素是初始血肿体积和血肿是否发生扩大。目前研究表明,sICH是脑小血管破裂后导致的一种常见且预后不良的疾病。超过30%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呈持续性出血,预示着疾病是一个动态过程。这种持续性出血也被称为血肿扩大(HE),是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文章主要对CT影像特征以及CTA上特异性影像表现在预测sICH患者HE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影像特征 自发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虫组学研究在新药研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效伟 韩秀敏 张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我国西部地区是世界范围内脑包虫病的高发地区,其中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以及人文因素,成为包虫病重灾区。目前针对包虫的药物主要为苯... 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我国西部地区是世界范围内脑包虫病的高发地区,其中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以及人文因素,成为包虫病重灾区。目前针对包虫的药物主要为苯并咪唑类,但是由于该类药物药效不明显及副作用大,我们急切需要研制新药品。文章将基因组学、干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的包虫新药研制现状做一概述,旨在深入理解目前包虫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总结新药研究的进展,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促使新药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绦虫 基因组学 干细胞 信号通路 靶点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瘀康胶囊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吸收中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凯 张强 +2 位作者 杨明飞 罗云兴 杜超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旨在研究消瘀康胶囊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血肿吸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315例CS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口服消瘀康胶囊,分为消瘀康组147例(治疗组)和非消瘀康组168例(对照... 目的旨在研究消瘀康胶囊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血肿吸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315例CS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口服消瘀康胶囊,分为消瘀康组147例(治疗组)和非消瘀康组16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CSDH患者入院后2周和4周时血肿的吸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组在2周和4周时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瘀康胶囊能够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吸收,尤其适用于临床症状较轻、血肿量较小的CSDH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瘀康胶囊 慢性硬膜下血肿 吸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特丹CT评分评估行去骨瓣减压术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博 杨明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68-1371,1375,共5页
目的探讨入院和(或)术前鹿特丹CT评分与颅脑损伤(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DC)的单纯性闭合性TBI患者110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212例患者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入院和(或)术前鹿特丹CT评分与颅脑损伤(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DC)的单纯性闭合性TBI患者110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2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一般资料,根据伤后3个月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来确定入院和(或)术前鹿特丹CT评分与伤后3个月病死率或伤后3个月GO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总计85例(40.1%)患者预后良好,127例(59.9%)预后不良。通过对入院和术前不同鹿特丹CT评分组的比较分析显示,4~6分组患者伤后3个月病死率及预后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和术前鹿特丹CT评分与病死率及预后不良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鹿特丹CT评分对行DC的TBI患者提供了重要的预后信息。将入院和术前鹿特丹CT评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可预测患者早期的病死率和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特丹CT评分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与线粒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效伟 杨明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6-1339,共4页
线粒体是细胞发生氧化磷酸化产生腺苷三磷酸(ATP)的主要场所,还参与细胞周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线粒体功能障碍将影响细胞许多重要的活动,并且颅脑损伤(TBI)后的功能障碍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有很大关系。最新的研究证实,线粒体DNA(mt DNA... 线粒体是细胞发生氧化磷酸化产生腺苷三磷酸(ATP)的主要场所,还参与细胞周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线粒体功能障碍将影响细胞许多重要的活动,并且颅脑损伤(TBI)后的功能障碍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有很大关系。最新的研究证实,线粒体DNA(mt DNA)的基因多态性以及mt DNA的表观遗传学的变化与TBI的病理生理过程或预后相关。文章从线粒体的正常解剖、生理功能来介绍线粒体与TBI可能存在的重要关系,并将目前有关线粒体的基因多态性以及线粒体表观遗传学改变与TBI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预后 基因多态性 表观遗传学 线粒体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