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不同种源麻花艽光合特征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党卫
师生波
+7 位作者
王环
王亚艺
王久利
李松龄
陈世龙
沈建伟
程庭峰
李小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93,100,共11页
【目的】通过不同种源麻花艽的光合特性比较,分析其光合机构的驯化适应能力,为优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引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源自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海拔的五类麻花艽类群,栽培于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实验苗圃,经1 a引种栽培驯化后,...
【目的】通过不同种源麻花艽的光合特性比较,分析其光合机构的驯化适应能力,为优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引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源自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海拔的五类麻花艽类群,栽培于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实验苗圃,经1 a引种栽培驯化后,比较分析了其叶片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代谢参数.【结果】较高海拔碌曲类群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低海拔互助与同仁类群的胡萝卜素、叶绿素b含量低于碌曲和达日类群,而叶绿素a/b则高于碌曲和达日类群.源自高海拔的类群,光合速率(P n)较高,而气孔导度(G s)和胞间CO 2浓度(C i)则相对较低;蒸腾速率(T r)除低海拔互助显著较高外,其余不同类群间无明显差异.叶绿素荧光测定表明,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 v′/F 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在达日和碌曲类群略低,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各个类群间几乎无差异,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达日和河南类群显著高于同仁类群.叶绿素荧光的光响应曲线显示,qP随光强增高而降低,而NPQ随光强增高而增高,两者均为高海拔达日和碌曲类群较高;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光强增大而增高,高光强呈光抑制现象,且达日、碌曲与河南驯化类群的ETR高于互助和同仁类群,也具有较高初始斜率α、ETR m和EK值.【结论】经过1 a的驯化适应,不同种源麻花艽类群的光合特性存在着差异,与其起源地海拔有密切关系,其中源自高海拔达日、碌曲和河南麻花艽类群的P n,C i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均呈现较高的适应性和光合潜力,在引种栽培中具有较大利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艽
种源
驯化适应
海拔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不同种源麻花艽光合特征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党卫
师生波
王环
王亚艺
王久利
李松龄
陈世龙
沈建伟
程庭峰
李小娟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
研究所
分析测试中心
青海
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青海
民族
大学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青海大学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93,100,共11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ZJ-702
2019-ZJ-7016
+2 种基金
2017-ZJ-Y20)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ZJ-976Q)
青海省创新平台建设专项项目-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2017-ZJ-Y14).
文摘
【目的】通过不同种源麻花艽的光合特性比较,分析其光合机构的驯化适应能力,为优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引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源自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海拔的五类麻花艽类群,栽培于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实验苗圃,经1 a引种栽培驯化后,比较分析了其叶片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代谢参数.【结果】较高海拔碌曲类群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低海拔互助与同仁类群的胡萝卜素、叶绿素b含量低于碌曲和达日类群,而叶绿素a/b则高于碌曲和达日类群.源自高海拔的类群,光合速率(P n)较高,而气孔导度(G s)和胞间CO 2浓度(C i)则相对较低;蒸腾速率(T r)除低海拔互助显著较高外,其余不同类群间无明显差异.叶绿素荧光测定表明,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 v′/F 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在达日和碌曲类群略低,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各个类群间几乎无差异,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达日和河南类群显著高于同仁类群.叶绿素荧光的光响应曲线显示,qP随光强增高而降低,而NPQ随光强增高而增高,两者均为高海拔达日和碌曲类群较高;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光强增大而增高,高光强呈光抑制现象,且达日、碌曲与河南驯化类群的ETR高于互助和同仁类群,也具有较高初始斜率α、ETR m和EK值.【结论】经过1 a的驯化适应,不同种源麻花艽类群的光合特性存在着差异,与其起源地海拔有密切关系,其中源自高海拔达日、碌曲和河南麻花艽类群的P n,C i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均呈现较高的适应性和光合潜力,在引种栽培中具有较大利用空间.
关键词
麻花艽
种源
驯化适应
海拔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Keywords
Gentiana straminea Maxim.
germplasm source
acclimation
photosynthesis
light response curve
分类号
Q949.9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不同种源麻花艽光合特征比较
周党卫
师生波
王环
王亚艺
王久利
李松龄
陈世龙
沈建伟
程庭峰
李小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