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饱和脂肪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微胶囊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乐天 于治成 周小玲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8-2188,共11页
不饱和脂肪酸(UFAs)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调节免疫机能及糖和脂代谢、提高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UFAs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pH等的影响而发生劣变。微胶囊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活性成分保存方法,能有... 不饱和脂肪酸(UFAs)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调节免疫机能及糖和脂代谢、提高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UFAs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pH等的影响而发生劣变。微胶囊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活性成分保存方法,能有效防止UFAs在储存、加工和饲喂过程中发生氧化变质。本文概述了UFAs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领域的应用,系统梳理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常用壁材及其在包埋UFAs中的研究进展,并对UFAs微胶囊技术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饲料添加剂 微胶囊 畜禽生产 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河县特色驴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涛 贾瑜艳 +3 位作者 于治成 刘先举 陆东林 周小玲 《新疆畜牧业》 2021年第5期29-32,共4页
本文就新疆青河县驴产业近10年的发展历程、产业优势、产业不足、产业模式特点和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回顾和分析,针对发展现状,提出该地驴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新疆特色畜牧业尤其是驴奶产业的科学合理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青河县 奶驴 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属动物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和碳水化合物组成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贾瑜艳 王景晨 +2 位作者 许涛 于治成 周小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95,共4页
试验旨在评定南疆20余种常用马属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结果显示,比较15种粗饲料常规成分,粗蛋白(CP)含量为3.31%~19.43%,粗脂肪(EE)含量为1.23%~2.94%,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DIP)含量为2.21%~12.96%;比较5种能量饲料常... 试验旨在评定南疆20余种常用马属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结果显示,比较15种粗饲料常规成分,粗蛋白(CP)含量为3.31%~19.43%,粗脂肪(EE)含量为1.23%~2.94%,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DIP)含量为2.21%~12.96%;比较5种能量饲料常规成分,CP含量为5.66%~15.63%,EE含量为1.60%~4.08%,NDIP含量为2.51%~8.33%;比较4种蛋白质饲料常规成分,CP含量为23.75%~46.32%,EE含量为1.26%~15.99%,NDIP含量为7.95%~14.14%。比较24种饲料碳水化合物组分,能量饲料的可水解碳水化合物(CHO-H)含量高于蛋白质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能量饲料的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CHO-FR)含量高于粗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粗饲料的慢速发酵碳水化合物(CHO-FS)含量高于能量饲料且高于部分蛋白质饲料。依据马属动物的消化特点分析,CHO-H和CHO-FR含量占比更高的饲料消化更快。研究表明,粗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中消化较快分别为全株玉米青贮、红枣和豆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营养成分 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 慢速发酵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和慢速发酵碳水化合物比例对泌乳驴血浆指标及产乳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许涛 张淑贤 +3 位作者 贾瑜艳 郝建东 于治成 周小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596-6608,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CHO-FR)和慢速发酵碳水化合物(CHO-FS)比例对泌乳驴血浆生化、抗氧化和激素指标及产乳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24头年龄、体重、产驹日期相近的母驴随机分为3组:低CHO-FR组(CHO-FR/...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CHO-FR)和慢速发酵碳水化合物(CHO-FS)比例对泌乳驴血浆生化、抗氧化和激素指标及产乳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24头年龄、体重、产驹日期相近的母驴随机分为3组:低CHO-FR组(CHO-FR/CHO-FS=0.55,LCR组)、中CHO-FR组(CHO-FR/CHO-FS=0.98,MCR组)和高CHO-FR组(CHO-FR/CHO-FS=1.76,HCR组)。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在试验第0(预试期最后1 d)~30天,MCR组和HCR组体增重相较于LCR组有增加的趋势(0.05<P<0.10),在试验第31~56天,3组间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且整个试验期间,各组间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HCR组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MCR组和LCR组(P<0.05),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HCR组血浆生长激素(GH)含量在数值上高于LCR组(P>0.05),血浆雌二醇(E2)含量在数值上低于LCR组和MCR组(P>0.05)。3)在试验第4~6周,产乳性能随着CHO-FR比例升高有增加的趋势(0.05<P<0.10),且MCR组和HCR组的总产奶量比LCR组分别增加2.88%和6.64%。在试验第1、2、4~8周,MCR组乳中非脂固形物、乳蛋白、乳糖含量显著高于HCR组(P<0.05);在试验第2周,LCR组的乳脂产量显著高于MCR组(P<0.05),在试验第4周,HCR组乳中非脂固形物、乳蛋白产量显著高于LCR组(P<0.05)。总体上,饲喂高CHO-FR/CHO-FS比例的饲粮有提升驴产奶量和各乳成分产量的趋势,而饲喂低CHO-FR/CHO-FS比例饲粮有增加乳脂含量和乳脂产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驴 血浆指标 产奶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乳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许涛 刘瑞鑫 +4 位作者 贾瑜艳 方雷 李杨辉 周小玲 于治成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53-61,共9页
本试验以37种脂肪酸甲酯标准品为基础,建立了通过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驴乳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驴乳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脂肪酸甲酯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均在0.997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0.29%~4.88... 本试验以37种脂肪酸甲酯标准品为基础,建立了通过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驴乳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驴乳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脂肪酸甲酯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均在0.997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0.29%~4.88%之间,精密度介于0.37%~6.89%之间,回收率介于90.43%~110.78%之间,所有驴乳样品中脂肪酸的RSD介于0.54%~6.60%之间。在受试驴乳样本中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包括C6:0、C8:0、C10:0、C11:0、C12:0、C13:0、C14:0、C14:1、C15:0、C16:0、C16:1、C17:1、C18:0、C18:ln9c、C18:2n6c、C20:1和C18:3n-6,其中亚油酸(C18:2n6c)占20.6%,月桂酸(C12:0)占15.80%,油酸(C18:1n9c)占15.57%,癸酸(C10:0)占14.34%,棕榈酸(C16:0)占14.09%,肉豆蔻酸(C14:0)占9.64%,表明此方法适合对驴乳进行脂肪酸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乳 气相色谱 脂肪酸 定性与定量分析 外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