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寒气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小鼠脂肪组织TRPM8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可彬 马莲 +3 位作者 徐畅畅 何芳 杜雅薇 吴圣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8-201,I0006-I000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寒气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型小鼠脂肪组织TRPM8的影响,探讨寒气减肥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和TRPM8^(-/-)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C57BL/6J 30℃组、C57BL/6J 4℃组、TRPM8^(-/-)4℃组...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寒气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型小鼠脂肪组织TRPM8的影响,探讨寒气减肥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和TRPM8^(-/-)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C57BL/6J 30℃组、C57BL/6J 4℃组、TRPM8^(-/-)4℃组。采用高脂饲养的方法复制肥胖型小鼠模型。所有小鼠首先饲养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55±15)%、室内风速0.1~0.2 m/s、光照周期12 h的笼子中4周,然后将C57BL/6J 4℃组、TRPM8^(-/-)4℃组小鼠转移至18℃的温度下适应性饲养1周,接着转移至4℃的低温饲养箱中饲养4周。作为对照组,C57BL/6J 30℃组小鼠始终在30℃环境下饲喂。9周后,取各组小鼠肩胛、附睾、腹膜脂肪组织并用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其TRPM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57BL/6J 4℃比较,TRPM8^(-/-)4℃组和C57BL/6J 30℃组肩胛和腹膜脂肪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01),TRPM8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中医寒气可诱导肥胖小鼠脂肪细胞TRPM8蛋白的高表达,影响脂肪代谢,有望成为减肥药物研发的新策略,TRPM8有望成为减肥药物研发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寒气 脂肪代谢 TRPM8蛋白 C57BL/6J小鼠 TRPM8^(-/-)小鼠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类中成药临床药学监护要点建立
2
作者 陈丽娜 鞠晓宇 +2 位作者 丁菲 张志迎 程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探究清热类中成药临床药学监护要点。方法统计《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中所列的清热类中成药品种,统计药品说明书项下“成分”“功能主治”“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 目的探究清热类中成药临床药学监护要点。方法统计《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中所列的清热类中成药品种,统计药品说明书项下“成分”“功能主治”“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并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究清热类中成药的临床药学监护要点。结果共纳入222种清热类中成药,其中肝肾功能不全者禁忌的有14种(占比6.31%),有肝肾功能相关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的有10种(占比4.50%);含肝肾毒性饮片的有111种(占比50.00%);孕产妇禁忌证的有97种(占比43.69%),哺乳期禁忌证的有18种(占比8.11%),含妊娠禁忌饮片但说明书未标注或标注不一致的有41种(占比18.47%);儿童禁忌证的有17种(占比7.66%);运动员禁忌证的有13种(占比5.86%);标注了中医证候类禁忌证的有82种(占比36.94%)。结论清热类中成药是中药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的一类重点药物,除了关注特殊人群、证候禁忌和多种药物联用等方面,还应关注其所含饮片的潜在毒性和禁忌证,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类中成药 临床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面黑色素沉着与铁、龋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建鑫 王舒婷 +4 位作者 马雷 岳金 乔传跃 林凯杰 韩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6-465,共10页
牙面黑色素沉着(BTS)表现为沿牙面龈缘分布的黑褐色条带,通常局限于牙颈部。BTS的病因与口腔菌群(放线菌、卟啉单胞菌等)密切相关,益生菌的应用也可能成为BTS治疗的一个潜在方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TS与铁补充剂的使用、含铁饮食及饮... 牙面黑色素沉着(BTS)表现为沿牙面龈缘分布的黑褐色条带,通常局限于牙颈部。BTS的病因与口腔菌群(放线菌、卟啉单胞菌等)密切相关,益生菌的应用也可能成为BTS治疗的一个潜在方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TS与铁补充剂的使用、含铁饮食及饮水存在相关性,过量摄入含铁食物易增加BTS的发生风险。此外,铁与龋病也存在相关性,缺铁会增加龋病易感性。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旨为BTS儿童提供饮食指导,展望BTS相关菌群的研究方向,并讨论BTS、龋病和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BTS和龋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面黑色素沉着 口腔菌群 含铁饮食 龋病 放线菌 普氏菌 卟啉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胃饥饿素、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水平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巴成磊 杜金龙 +2 位作者 纪强 丁相龙 孙刚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即为脊髓损伤组,...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即为脊髓损伤组,根据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组(n=42)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n=83)。同期选取单纯脊柱骨折患者118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hrelin和CTRP3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Ghrelin、CTRP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Ghrelin、CTRP3联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血清Ghrelin和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和完全性脊髓损伤组Ghrelin、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相比,完全性脊髓损伤组Ghrelin、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的Ghrelin水平和CTRP3水平呈正相关(r=0.429,P<0.001)。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Ghrelin和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hrelin、CTRP3联合评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的AUC值(P<0.001)。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Ghrelin和CTRP3呈低表达,两者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潜在的预后评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胃饥饿素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韩景奇 张传玉 +2 位作者 李涌 迟长功 潘德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局部控制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对60例早期NSCLC患者进行CT引导下68次RFA。全组患者病理学分型为:鳞状细胞癌23例(... 目的评价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局部控制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对60例早期NSCLC患者进行CT引导下68次RFA。全组患者病理学分型为:鳞状细胞癌23例(38.3%),腺癌31例(51.7%),大细胞癌2例(3.3%),鳞腺癌4例(6.7%)。病灶直径平均大小3.8 cm(1.8~6.8)。观察总体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局部无进展生存率。结果全组病例均能完成RFA,平均消融时间为35 min(18~63 min),术中常见并发症是气胸17例(28.3%),无围手术期死亡。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lo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LPFS)时间2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局部无进展生存率1、2、3年分别为94.6%、83.1%、73.6%。结论 CT引导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早期NSCLC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局部无进展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非小细胞肺癌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激活和NO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安莉 孙丕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和NO合成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成5组。LPS组细胞以含有1 mg/L LPS的细胞培养液培养;青蒿素20、40、80 mg/L组细胞分别以含有1 mg/L ... 目的:研究青蒿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和NO合成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成5组。LPS组细胞以含有1 mg/L LPS的细胞培养液培养;青蒿素20、40、80 mg/L组细胞分别以含有1 mg/L LPS和20、40、80 mg/L青蒿素的细胞培养液培养;空白对照组以不含LPS和青蒿素的细胞培养液培养。细胞培养24 h后,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含量,Griess试剂法检测培养上清中NO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κB-α蛋白,细胞质和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组细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NO含量升高(P<0.05),细胞中TLR4、iNOS蛋白表达水平增加,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质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各浓度青蒿素组TNF-α、IL-1β、NO含量降低,TLR4、iN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细胞质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青蒿素80 mg/L组上述改变更显著(P<0.05)。结论:青蒿素可抑制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和NO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脂多糖 巨噬细胞 NF-ΚB信号通路 NO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娟 匡绍华 李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激励机制的满意度。方法 2014年9月,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从我国东、中、西部选取7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其中东部选取QD、YT、SZ 3个城市,中部选取WH、HF 2个城市,西部选取YC和ZW 2个城市;采用简...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激励机制的满意度。方法 2014年9月,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从我国东、中、西部选取7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其中东部选取QD、YT、SZ 3个城市,中部选取WH、HF 2个城市,西部选取YC和ZW 2个城市;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城市选取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全科医生6例、护理人员6例、公共卫生人员5例、其他卫生技术人员5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对激励机制的满意度情况。在文献阅读和专家咨询基础上,选取了13个指标用于评价激励机制,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要成分,并对不同职称、专业、所在城市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满意度进行综合分析。共发放问卷591份,回收有效问卷582份,有效回收率为98.5%。结果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工作环境、医患关系、岗位自我实现程度的较满意或很满意比例分别为41.6%(242/582)、44.2%(257/582)、57.0%(332/582);而对收入水平、工作任务目标的较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比例均为44.0%(256/58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激励机制满意度的3个公因子(制度建设因子、发展因子、工作量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128%。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发展因子、工作量因子及满意度综合得分分别为0.294、0.172、0.123,而中级、初级、无或不详职称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满意度综合得分分别为-0.014、0.003、-0.048。全科医生、护理人员满意度综合得分分别为0.026、0.034,而公共卫生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满意度综合得分分别为0.001、-0.111。所在城市为YT、YC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满意度综合得分分别为0.283、0.197;而所在城市为WH、ZW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满意度综合得分分别为-0.296、-0.157。结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激励机制的满意度不高,建立更具激励性的薪酬制度是社区卫生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配置适宜的社区卫生人力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之一,依托综合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更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医务人员 激励机制 满意度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翠霞 刘伟 张在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143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70例(71眼)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的70例(72眼)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143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70例(71眼)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的70例(72眼)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手术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2周、3个月的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满意率分别为94.3%和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只有在浅前房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青光眼 丝裂霉素C 可调节缝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氏奇穴针刺法配合养心安神祛痰汤在痰湿内蕴型失眠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开全 周娃妮 +2 位作者 仝乐 房铭 冷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董氏奇穴针刺法配合养心安神祛痰汤对痰湿内蕴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血清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医院痰湿内蕴型失眠患者123例进行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董氏奇穴针刺法配合养心安神祛痰汤对痰湿内蕴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血清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医院痰湿内蕴型失眠患者123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联合组,各41例。对照A组采取常规针刺及镇静药物,对照B组采取养心安神祛痰汤,联合组采取养心安神祛痰汤及董氏奇穴针刺法联合治疗,均治疗1个月。治疗1个月后统计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痰湿体质评分、血清GABA、Glu水平、DA、5-HT水平,并随访3~9个月统计疾病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A组(73.17%,30/41)、对照B组(73.17%,30/41)(P<0.05);治疗后3组药物应用、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总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A、B组(P<0.05);治疗后3组痰湿体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A、B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GABA水平较治疗前增高,Glu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血清GABA水平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Glu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5-HT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联合组DA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5-HT水平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联合组疾病复发率[(0.00%(0/41)、0.00%(0/41)、2.44%(1/41)]与对照A组[2.44%(1/41)、4.88%(2/41)、7.32%(3/41)]、对照B组[2.44%(1/41)、4.88%(2/41)、4.88%(2/4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取养心安神祛痰汤及董氏奇穴针刺法治疗痰湿内蕴型失眠,可有效调节患者痰湿体质,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疾病整体治疗效果,并可调节血清GABA、Glu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氏奇穴针刺法 养心安神祛痰汤 痰湿内蕴 失眠 睡眠质量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佐金平木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安鑫 王振华 +1 位作者 赵建本 张连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0-202,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基于运气理论的佐金平木法,煎服紫柴汤,联合颗粒管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单侧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肝火上炎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以颗粒管石复位法... 目的:观察使用基于运气理论的佐金平木法,煎服紫柴汤,联合颗粒管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单侧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肝火上炎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以颗粒管石复位法联合紫柴汤煎服,对照组予以颗粒管石复位法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肝火上炎症候的改善情况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周的临床疗效比较及弦晕程度和生活质量评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周后中医症状症候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弦晕程度和生活质量评估(DHI评分),两者疗效接近,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基于运气学说的佐金平木法合并颗粒管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疗效突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管石复位法 五运六气理论 佐金平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肾论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晨曦 袁金敏 +3 位作者 胡域峰 陈玉玲 裴清华 翟成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003-1006,1012,共5页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帕金森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上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也逐渐增多。通过临床观察,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多见于老年人,而肝肾亏虚是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重要病机。临床实践表明,从肝肾论治帕金森病合并抑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帕金森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上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也逐渐增多。通过临床观察,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多见于老年人,而肝肾亏虚是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重要病机。临床实践表明,从肝肾论治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探讨了帕金森病、抑郁症与肝肾的关系,并结合临床验案讲述从肝肾论治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 肝肾论治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3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蔚峰 朱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病例105例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指标为客观疗效、生存质量、免疫指标、药物毒性情况。结果:治疗组KPS评分提高...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病例105例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指标为客观疗效、生存质量、免疫指标、药物毒性情况。结果:治疗组KPS评分提高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治疗后免疫指标CD+3、CD+8、NK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对照组骨髓抑制现象较为显著,白细胞下降尤以Ⅲ度为甚,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以I-II度为主,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并降低了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春红 刘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58-158,共1页
目的 分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在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1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实验组41例,予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对照组4... 目的 分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在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1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实验组41例,予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12%(39/41),明显比对照组77.50%(31/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与对照组10.00%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8.1±1.1)分,明显比对照组(14.2±1.6)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效果比常规西药更显著,可明显提升临床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有效防治不良反应,可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室性早搏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美英 谢春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16-116,共1页
目的 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心房颤动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比2组研究对象心房颤... 目的 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心房颤动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比2组研究对象心房颤动转复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在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变化幅度、心房颤动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用药的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用药原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心房颤动的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减少由于用药原因而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辅助治疗重症肺炎1例
15
作者 张海英 赵婷婷 石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298,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3岁,因发热10d,咳嗽8d,加重伴喘3d就诊。人院前10d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入院前8d出现少量干咳,无咳痰及其他不适。人院前7d患儿体温逐渐上升,最高达39.5℃,无畏寒、寒战,无惊...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3岁,因发热10d,咳嗽8d,加重伴喘3d就诊。人院前10d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入院前8d出现少量干咳,无咳痰及其他不适。人院前7d患儿体温逐渐上升,最高达39.5℃,无畏寒、寒战,无惊厥,无皮疹;咳嗽逐渐加重为阵咳,无咳痰,夜间为著,无明显气促、喘息。患儿曾于入院前7d,即发热第4天就诊予双黄连及先锋霉素静脉点滴治疗4d,效果不佳;入院前3d即发热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行胸部CT示右胸腔积液,予静脉点滴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喜炎平等,但仍有低热,且呼吸困难加重,不能平卧,入院前1d复查胸部CT提示右侧胸腔积液较前加重,遂收入外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治疗 重症肺炎 体外膜肺 右侧胸腔积液 重症监护病房 体温波动 静脉点滴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