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s与口腔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恕来 王建英 +1 位作者 陈书兰 郑建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9-1020,共2页
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MicroRNAs(miRNAs)参与了广泛的生物过程,并在癌干细胞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miRNAs与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miRNAs与口腔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 MIRNAS 口腔癌 医学研究 多基因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口腔种植学的教育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大伟 梁星 陈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26-328,331,共4页
口腔种植学是在口腔软硬组织中植入种植体以修复缺失组织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方面研究的深入和种植系统的快速发展,口腔种植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患者对种植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状况,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口腔科学校... 口腔种植学是在口腔软硬组织中植入种植体以修复缺失组织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方面研究的深入和种植系统的快速发展,口腔种植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患者对种植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状况,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口腔科学校和专业机构除了进一步加强口腔种植的大学教育外,还开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毕业后教育课程,现在口腔种植教育已形成了弹性的多层次、分阶段的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口腔种植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盖髓材料治疗龋源性露髓恒牙的临床疗效比较
3
作者 于汶源 史文毅 +2 位作者 万梅 邵禹 陈正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比较Bio-dentine、iRoot BP Plus、TheraCal■LC和氢氧化钙直接盖髓对龋源性露髓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龋源性露髓恒牙360颗。随机分为A组(Bio-dentin... 目的:比较Bio-dentine、iRoot BP Plus、TheraCal■LC和氢氧化钙直接盖髓对龋源性露髓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龋源性露髓恒牙360颗。随机分为A组(Bio-dentine组)、B组(iRoot BP Plus组)、C组(TheraCal■LC组)和D组(氢氧化钙组),每组90颗。比较4组盖髓时长。治疗后第1、3、6、12个月测量并计算成功率以及牙本质桥的厚度和密度。结果:在盖髓时长方面,C组小于A、B组,A、B组小于D组(P<0.05)。在成功率方面,第1个月,4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月,A组高于C组(P<0.05);第6、12个月,A、B两组高于C、D组(P<0.05)。在牙本质桥厚度方面,第1个月,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C组高于D组(P<0.05);第3、6、12个月,A、B两组高于C、D组(P<0.05)。在牙本质桥密度方面,第1、3、6、12个月,A、B组高于C组,C组高于D组(P<0.05)。结论:对于龋源性露髓恒牙,Bio-dentine与iRoot BP Plus疗效相当,且均优于TheraCal~?LC和氢氧化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源性露髓 直接盖髓术 Bio-dentine iRoot BP Plus TheraCal■LC 氢氧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表现1例
4
作者 卢恕来 高文信 +1 位作者 张广耘 郭纪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5-325,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口腔表现 严重性 牙龈出血 患者发现 颌下淋巴结 效果不佳 住院治疗 感冒发烧 精神不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Ras同源物家族成员C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5
作者 于汶源 赵鹏 +6 位作者 邵禹 徐勇 徐进 谢磊 于承浩 何秋萍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3-734,共12页
目的探讨沉默Ras同源物家族成员C(RhoC)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4年3月1日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手术切除的SACC病灶和正常唾液腺组织各27例,... 目的探讨沉默Ras同源物家族成员C(RhoC)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4年3月1日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手术切除的SACC病灶和正常唾液腺组织各27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hoC的表达水平。针对RhoC基因序列设计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SACC-LM和SACC-83细胞系中并评估转染效率。通过Western blot比较RhoC、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扭曲家族bHLH转录因子1(TWIST1)、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侵袭实验、伤口愈合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差异。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RhoC可能的上游微小RNA(miRNA)及其在SACC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二者的结合位点。结果RhoC在SACC中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沉默RhoC后,实验组ROCK1、p-p38MAPK、TWIST1、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显著下降,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p38MAPK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miR-138-5p在SACC中低表达,miR-138-5p micmic可以显著下调转染RhoC野生型质粒后293T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RhoC在SACC中高表达,沉默RhoC可能靶向下游ROCK1/p38MAPK/TWIST1信号通路从而抑制SACC的增殖、侵袭、迁移和EMT,同时促进其凋亡。miR-138-5p在SACC中低表达,是RhoC潜在的上游基因,二者可能存在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Ras同源物家族成员C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 上皮-间充质转化 miR-138-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种植牙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董刚 徐欣 +2 位作者 田燕 马晓妮 郑建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不同血糖水平对牙齿种植术后炎症指标及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探讨血糖控制与种植牙愈合的关系。方法:选取21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对照组),局部麻醉植入40枚种植体,手术前及手术后24h行血...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不同血糖水平对牙齿种植术后炎症指标及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探讨血糖控制与种植牙愈合的关系。方法:选取21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对照组),局部麻醉植入40枚种植体,手术前及手术后24h行血常规检测,进行炎性细胞(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8、12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平均值作为血糖控制指标。共振频率分析法检测术后即刻和术后2、4、6、8、12周种植体稳定参数(ISQ),并测定术后种植体稳定性最大下降值和种植体稳定性恢复到初期稳定水平的时间。结果:手术前糖尿病组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糖尿病组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术后种植体稳定性按不同HbA1c水平分组分析,随HbA1c升高各组种植体稳定性最大下降值呈增大趋势,且不同HbA1c水平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HbA1c升高各组种植体稳定性恢复时间延长,HbA1c≤7.5%组较HbA1c≥7.6%组种植体稳定性恢复到初期稳定性需要的时间更少(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牙齿种植术后炎症反应和种植体稳定性与其血糖控制水平有关联,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轻术后创伤反应,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加速愈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种植体稳定性 共振频率分析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功能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宇 于燕玲 +1 位作者 沈红 张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使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矫治成功的60例骨性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矫治器的不同,将其分为Twin-bl... 目的探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使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矫治成功的60例骨性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矫治器的不同,将其分为Twin-block组、Activator组和Herbst组,每组均为20例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和功能矫治完成后(第一恒磨牙建立中性关系)对每位患者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对其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功能矫治器治疗后,矢状向关系上ANB角、SNB角、Go-Gn、Co-Gn、L1-MP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向关系上N-Me、ANS-Me、S-Go、SN-MP及Co-Go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与Twin-block组、Activator组相比,Herbst组患者下前牙的唇倾(L1-MP)更明显,但抑制上前牙前倾(U1-SN)的效果不明显。3组患者上颌向前生长(Ptm-A)及垂直向变化(OB、N-Me、ANS-Me、S-Go、Co-Go)无明显差异。结论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的早期矫治机制是相似的,但Herbst矫治器对下颌的矫形和下前牙的唇倾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治器 骨性Ⅱ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海涛 刘海蓉 +1 位作者 李涛 董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bleeding onprobing,BOP)、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以及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并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PD、BI、AL、PLI、BO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80例高血脂患者中38例血脂水平降至正常,其余患者血脂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仅可以改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患者的牙周状况,还可提高牙周治疗效果,减轻牙周感染和牙周炎症,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慢性牙周炎 高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冠形态设计对氧化锆全冠抗折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亚芹 吕文芳 +7 位作者 曹阳 曹桂珍 彭斐 杨芳 卢恕来 于江波 陈书兰 郭大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底冠设计对氧化锆全冠抗折强度的影响,以探索最佳的基底冠设计来提高氧化锆全冠的抗折性能。方法:设计并制作4组不同颈环高度的氧化锆冠,分别为:A组0.00 mm、B组1.00 mm、C组2.00mm、D组颈环最高点为外形高点位置,每组7... 目的:探讨不同基底冠设计对氧化锆全冠抗折强度的影响,以探索最佳的基底冠设计来提高氧化锆全冠的抗折性能。方法:设计并制作4组不同颈环高度的氧化锆冠,分别为:A组0.00 mm、B组1.00 mm、C组2.00mm、D组颈环最高点为外形高点位置,每组7颗,万能试验机测试其断裂载荷,体式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破损形态。结果:A、B、C、D四组断裂载荷均值分别为1.56KN、1.83KN、1.95KN、2.27KN,4组断裂载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氧化锆全瓷冠破损方式为崩瓷及脱瓷,四组破损方式的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底冠的形态设计可以影响氧化锆全冠的抗折强度,且随着颈环高度的增加抗压强度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牙冠 颈环 抗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钾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远期疗效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广耘 徐秦 潘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 :研究 2 5 0 g/L草酸钾溶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远期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 ,量化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年内不同时期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建立牙本质敏感症模型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即刻治疗... 目的 :研究 2 5 0 g/L草酸钾溶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远期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 ,量化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年内不同时期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建立牙本质敏感症模型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即刻治疗后 1/3的患者显效 ;1周后有效率明显升高 ;半年时疗效最佳 (有效率达 89.72 % ) ;1年时有效率仍保持在 6 5 .42 % ;牙本质小管总堵塞率达 90 %左右。结论 :2 5 0 g/L草酸钾液的作用机制是堵塞牙本质小管 ,是治疗牙本质敏感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 草酸钾液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影响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新型药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申晓靖 刘海蓉 +4 位作者 刘新燕 赵鹏 郑建金 卢恕来 王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成骨分化诱导实验探究阿司匹林对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以此作为突破口,为牙质再生提供新思路。方法体外成功分离并培养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含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目的通过体外成骨分化诱导实验探究阿司匹林对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以此作为突破口,为牙质再生提供新思路。方法体外成功分离并培养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含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20天后,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与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Osterox、ALP)和细胞增殖相关干性基因(Sox2、Nanog、Oct4)的表达。结果成功体外分离并培养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20天后,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明显促进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随着阿司匹林浓度逐渐增加,碱性磷酸酶染色的染色率明显上调;细胞克隆数显著降低;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与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Osterox、ALP)的表达均显著上调,但与细胞增殖相关干性基因(Sox2、Nanog、Oct4)的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阿司匹林可影响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可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染色率,并上调与成骨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以促进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为突破口,可为牙质再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的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 王燕 沈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牙合] 治疗 下颌发育不足 临床应用 颌骨生长 功能矫治器 上下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曲余弦函数模拟上颌前部弓形宽度、深度和弧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宇 李涛 +1 位作者 周彦恒 林久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尖牙间宽度(W)、前牙弓深度(D)与前牙弓周长(L)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咬合的影响。方法:利用多曲余弦函数描述前部牙弓的形态,建立数学模型来编程计算三者间的关系。结果:在D不变时,W每增加1mm将提供约0.8mm的L;D每减小或增... 目的:探讨上颌尖牙间宽度(W)、前牙弓深度(D)与前牙弓周长(L)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咬合的影响。方法:利用多曲余弦函数描述前部牙弓的形态,建立数学模型来编程计算三者间的关系。结果:在D不变时,W每增加1mm将提供约0.8mm的L;D每减小或增大1mm,需要W增大或减小约1.8~2.0mm;在一定程度上,上下牙量的不调可通过调整W来缓解、消除。结论:在精细调整阶段,应注意W、D与L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对最终良好关系建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间宽度 牙弓深度 牙弓周长 咬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对舌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正岗 王树人 +8 位作者 李敬华 韩金宏 王奇民 童磊 刘文君 杨芳 郭庆圆 郭大伟 王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582,共7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GGTase-Ⅰ),研究其在舌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登录Genebank确定人GGTase-Ⅰ基因序列,针对GGTase-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 RNA,分别将RNA干扰组(GGTase-Ⅰsi RNA1、GGTase-...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GGTase-Ⅰ),研究其在舌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登录Genebank确定人GGTase-Ⅰ基因序列,针对GGTase-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 RNA,分别将RNA干扰组(GGTase-Ⅰsi RNA1、GGTase-Ⅰsi RNA2、GGTase-Ⅰsi RNA3)、阴性对照组(NC-si RNA)和空白对照组转染至舌癌细胞Cal-27,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转染后GGTase-Ⅰ、Rho A基因的m RNA、蛋白表达;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的一组si RNA作为实验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GST-pull down实验检测GTP-Rho A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干扰后细胞的GGTase-Ⅰm R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Rho A m 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MMP-2、MMP-9、GTP-Rho A的表达下降,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抑制GGTase-Ⅰ表达,可降低舌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对GGTase-Ⅰ的深入研究可能为舌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I RHOA 舌癌 迁移 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拔牙模式对上下颌牙量不调的影响
15
作者 宋宇 周彦恒 林久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上下颌牙量 牙量不调 拔牙模式 临床实践 前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原发性牙根纵裂的临床诊断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会旭 刘桂荣 +3 位作者 张艳 陈艳青 许海平 潘克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6-1191,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牙根纵裂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报告5例原发性牙根纵裂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原发性牙根纵裂的病因、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牙根纵裂以磨牙为主。牙根发育缺陷、解剖因素、牙合创伤、牙周炎等因素是导... 目的:探讨原发性牙根纵裂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报告5例原发性牙根纵裂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原发性牙根纵裂的病因、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牙根纵裂以磨牙为主。牙根发育缺陷、解剖因素、牙合创伤、牙周炎等因素是导致原发性牙根纵裂的主要因素;根管长度定位仪、X线片、CBCT的应用及牙周探查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结论:牙根纵裂的发生存在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牙根纵裂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牙根纵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颏兜在骨性Ⅲ类错中的应用
17
作者 沈红 吴丽萍 陈凤山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1年第2期85-87,共3页
临床上使用额兜矫治下颌前突骨性Ⅲ类错(牙合)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普遍认为是一种矫治尚在发育的下领前突错(牙合)的有效方法,但在能否抑制下颌骨生长方面却存在着争议。本文就颠兜在矫治下颌前突中的适应证、生物力学研究、作用机理... 临床上使用额兜矫治下颌前突骨性Ⅲ类错(牙合)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普遍认为是一种矫治尚在发育的下领前突错(牙合)的有效方法,但在能否抑制下颌骨生长方面却存在着争议。本文就颠兜在矫治下颌前突中的适应证、生物力学研究、作用机理、影响其矫治的因素及颠兜治疗的长期效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兜 Ⅲ类错He 正畸治疗 适应证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再治疗并发皮下气肿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凯璇 李帆 +4 位作者 张利娟 李姗姗 卢洁 张颖 杨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皮下气肿是口腔科治疗中的少见并发症,是由于气体穿过皮肤和黏膜下层引起的软组织肿胀。皮下气肿中的气体可通过面颈部结缔组织间隙进入颊间隙、颞间隙,甚至可以扩散至胸部、纵隔,危及生命。本文报道1例右上中切牙根管再治疗过程中发生... 皮下气肿是口腔科治疗中的少见并发症,是由于气体穿过皮肤和黏膜下层引起的软组织肿胀。皮下气肿中的气体可通过面颈部结缔组织间隙进入颊间隙、颞间隙,甚至可以扩散至胸部、纵隔,危及生命。本文报道1例右上中切牙根管再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皮下气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气肿 根管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预测龋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同正 杨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呈进行性不可逆进展,最终导致牙体组织缺损或丧失。龋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龋病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呈进行性不可逆进展,最终导致牙体组织缺损或丧失。龋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龋病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技术,可对龋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进行定量研究,发现与龋病密切相关的菌群,并为龋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变异链球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复合树脂加强型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传江 李海涛 赵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30-230,共1页
关键词 后牙残根残冠 复合树脂 联合修复 纤维桩 临床评价 玻璃 平均年龄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