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细胞拉曼技术的口腔病原微生物快速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姗姗 孙雁斐 +1 位作者 郭艺 杨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94-799,共6页
目的:评价单细胞拉曼技术对3种口腔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分类效能。方法:(1)培养变异链球菌UA159、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粪肠球菌ATCC29212至稳定期,绘制生长曲线评估生长状态;(2)测量对数和稳定期菌株单细胞拉曼图谱,使用主成分和随机森... 目的:评价单细胞拉曼技术对3种口腔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分类效能。方法:(1)培养变异链球菌UA159、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粪肠球菌ATCC29212至稳定期,绘制生长曲线评估生长状态;(2)测量对数和稳定期菌株单细胞拉曼图谱,使用主成分和随机森林分析方法分析光谱。结果:(1)3个菌株的对数期和稳定期均可被拉曼技术快速区分。准确率分别为:99.6%、99.86%、99.60%;(2)单细胞拉曼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区分稳定期的3种实验菌株,准确率高达99.68%;(3)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得到3种稳定期实验菌株之间的拉曼差异峰分别为:1126~1128 cm^(-1)、736~744 cm^(-1)、1330~1440 cm^(-1)、778~785 cm^(-1)、1001~1003 cm^(-1)和1431~1481 cm^(-1)。其生物学标志分别为:蛋白质、胸腺嘧啶、脂质、胞嘧啶、尿嘧啶、苯丙氨酸、蛋白质。结论:单细胞拉曼光谱可高效区分物种的生长时期和菌株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拉曼 口腔病原微生物 鉴定 随机森林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思宇 李新 +4 位作者 徐晓雨 孙银银 潘英潇 王赛男 卢恕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均逐年上升,许多学者已经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部分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口腔扁平苔藓和...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均逐年上升,许多学者已经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部分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口腔扁平苔藓和心血管疾病在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炎症介质、临床治疗方面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心血管疾病 相关性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诊疗环境细菌群落的时间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加震 张颖 +5 位作者 刘育含 李帆 曾飞 李修珍 马玉莹 杨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口腔诊疗环境细菌群落特征,及其随着投入使用时间增加的变化趋势,为口腔诊疗环境感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装修口腔内科诊室3间,分别于投入使用前(G1组)、使用1月(G2组)、使用3月(G3... 目的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口腔诊疗环境细菌群落特征,及其随着投入使用时间增加的变化趋势,为口腔诊疗环境感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装修口腔内科诊室3间,分别于投入使用前(G1组)、使用1月(G2组)、使用3月(G3组),采集环境表面样本,利用IlluminaMiSeq测序技术对16S rRNAV3-V4区测序,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分析。结果G1组的物种丰富度高于G3组(P<0.05),3组间的菌落结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群落主要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7个门,不同时间组的优势菌门占比相对稳定(P>0.05);丰度前30的细菌属中检测到埃希氏菌-志贺氏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等7种潜在致病菌,其中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在诊室使用3月时明显增高(P<0.05),而假单胞菌明显降低(P<0.05)。结论口腔诊疗环境呈现出丰富的细菌多样性,随着诊室投入使用周期延长,菌落结构更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诊疗环境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水拉曼技术评价口腔抑菌剂对粪肠球菌抑菌效能的研究
4
作者 刘育含 马玉莹 +6 位作者 张利娟 李修珍 杨加震 牛玉芬 孙雁斐 曾飞 杨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9-993,共5页
目的:开发有效且对患者副作用小的口腔抑菌剂配方,系统评价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ClO)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ATCC29212)的抑菌效能。方法: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和重水拉... 目的:开发有效且对患者副作用小的口腔抑菌剂配方,系统评价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ClO)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ATCC29212)的抑菌效能。方法: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和重水拉曼技术(D_(2)O-labeled single-cell Raman micro-spectroscopy),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抑制代谢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based on metabolic activity,MIC-MA)定量评价了抑菌剂对粪肠球菌的生长和代谢抑制作用。结果:对于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MIC分别为110 mg/L和0.45 g/L,尽管生长完全停止,但细菌细胞的代谢活性在8 h平均降低了71%、70%,显示出一种“非生长但代谢活跃”(NGMA)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导致潜在的难治性反复感染。而MIC-MA分别为220 mg/L和0.9 g/L时,所有细胞的代谢活动在暴露8 h后完全停止。此外,NaClO+H_(2)O_(2)的组合使用优于单独使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结论:MIC-MA有利于严格评估抗细菌疗效,NaClO+H_(2)O_(2)可作为细菌病原体更有效的抑菌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显微光谱 重水 粪肠球菌 单细胞技术 临床抑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儿童龋病相关的唾液生化指标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颖 贾松菠 +5 位作者 李帆 李姗姗 张利娟 谭凯璇 卢洁 杨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比较低龄儿童龋患者和健康者唾液生化指标的差异及其与龋病状态的关联,建立龋病诊断模型。方法选取4~6岁儿童共120名,分为2组:低龄儿童龋患者(C组)和健康儿童(H组)各60名,采集唾液样本,比较pH、总蛋白以及离子浓度的差异,分析唾液... 目的比较低龄儿童龋患者和健康者唾液生化指标的差异及其与龋病状态的关联,建立龋病诊断模型。方法选取4~6岁儿童共120名,分为2组:低龄儿童龋患者(C组)和健康儿童(H组)各60名,采集唾液样本,比较pH、总蛋白以及离子浓度的差异,分析唾液生化指标与龋病状态的相关性,并建立龋病诊断模型。结果C组NO3-浓度显著低于H组,而Cl^(-)、Br^(-)、NH_(4)^(+)、Mg^(2+)浓度显著高于H组(P<0.05);唾液NO3-浓度与患龋状态呈负相关,Br^(-)、Cl^(-)、NH_(4)^(+)浓度与患龋状态呈正相关(P<0.05)。利用唾液生化参数建立的龋病风险评估模型区分C组和H组的准确率可达85%以上。结论唾液pH、总蛋白和离子浓度有助于诊断和评估低龄儿童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 唾液 生化指标 关联性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RNA干扰RhoA基因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正岗 唐永平 +11 位作者 童磊 王莹 周元 王奇民 韩金宏 何宗轩 廖奕翔 樊兵 邹荣海 张健 孙晓峰 严国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和SCC-4中Rho A基因的表达,探讨Rho A基因表达下调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登录Genbank数据库确定人Rho A基因序列,针对Rho A的基因序列设计短链RNA,利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法将Rho A-...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和SCC-4中Rho A基因的表达,探讨Rho A基因表达下调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登录Genbank数据库确定人Rho A基因序列,针对Rho A的基因序列设计短链RNA,利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法将Rho A-si RNA转染至舌癌Tca8113和SCC-4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的舌癌细胞中Rho A m 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ho A、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舌癌细胞转染Rho A-si RNA后,Rho A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galectin-3和MMP-9蛋白表达下降,细胞体外侵袭能力降低。结论 Rho A-si RNA可以有效地抑制舌癌Tca8113和SCC-4细胞中Rho A的表达,通过降低galectin-3和MMP-9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Rho A在舌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基因 半乳糖凝集素-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RNA干扰 舌癌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RohA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严国鑫 樊兵 +13 位作者 邹荣海 张健 孙晓峰 童磊 王奇民 韩金宏 鲁旭飞 王莹 周元 何宗轩 廖奕翔 李宁 曹蕾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0-625,共6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hoA基因从而探讨RhoA对舌癌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SCC-4细胞,以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沉默RhoA基因的表达。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又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脂质体分别转染对应...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hoA基因从而探讨RhoA对舌癌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SCC-4细胞,以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沉默RhoA基因的表达。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又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脂质体分别转染对应序列1的RhoA-siRNA和序列2的RhoA-siRNA)、阴性对照组(脂质体转染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不转染si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CC-4细胞转染后RhoA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hoA、Cyclin D1、p21和p27蛋白的表达,四唑盐比色法检测舌癌细胞生长水平和倍增时间。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舌癌细胞的RhoA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p21、p27蛋白表达升高,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倍增时间延长,增殖能力降低(P<0.05)。结论沉默RhoA基因可以抑制舌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RhoA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信号转导途径影响舌癌细胞的增殖,RhoA基因可以成为舌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 舌癌 细胞增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牙带环与粘接式颊面管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文 王燕 沈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颊面管 粘接式 带环 磨牙 粘接技术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相互作用在龋病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姗姗 杨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口腔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口腔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是幼儿龋病常见的致龋微生物。两种微生物之间可通过葡糖基转移酶、蔗糖、SigX因子、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法尼醇、化合物代谢等多种方式相互协同或者拮抗致龋。... 口腔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口腔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是幼儿龋病常见的致龋微生物。两种微生物之间可通过葡糖基转移酶、蔗糖、SigX因子、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法尼醇、化合物代谢等多种方式相互协同或者拮抗致龋。本文主要综述了二者的致龋机制、在生物膜中的协同和抑制作用以及混合生物膜抗菌疗法如抗菌剂、化合物、光动力疗法等。从生物膜角度阐释两种微生物与龋病发生的关系以及抑制生物膜活性的方法,为开发龋病治疗新策略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变异链球菌 白色念珠菌 共生 抑制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法尼基转移酶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健 童磊 +2 位作者 王奇民 韩红钰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402,共9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法尼基转移酶(FTase)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LM和SACC-83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针对人FTase基因序列设计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采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及SACC-83细胞,经...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法尼基转移酶(FTase)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LM和SACC-83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针对人FTase基因序列设计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采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及SACC-83细胞,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抑制细胞FTase表达,分别命名为FTase-siRNA-1组、FTase-siRNA-2组、FTase-siRNA-3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NC-siRNA),空白对照组(仅加入转染试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Tase、HRAS的mRNA表达,选择沉默效率最高的FTase-siRNA进行后续实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FTase、HRAS、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65、磷酸化p65(Ser563)、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波形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以及HRAS膜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FTase-siRNA-1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HRASmRNA和总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AS膜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波形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RAS/PI3K/AKT/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65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磷酸化AKT、磷酸化p65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相比,FTase-siRNA-1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体外沉默FTase可有效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LM和SACC-83的侵袭、迁移能力,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干扰HRAS膜蛋白的定位,调控RAS/PI3K/AKT/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介导EMT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基转移酶 HRAS 涎腺腺样囊性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形状态下的翼外肌适应性重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阎潇 孙仙蕊 +1 位作者 刘丽娟 袁晓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面颌部肌肉组织在牙颌面畸形的发生、发展、矫治和疗效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和功能可以随外界刺激的改变而发生适应性重建,这也是正畸医生能通过矫形力调控其重建的基础。其中,翼外肌是面颌部重要的咬肌之一,在功能矫形治疗中对... 面颌部肌肉组织在牙颌面畸形的发生、发展、矫治和疗效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和功能可以随外界刺激的改变而发生适应性重建,这也是正畸医生能通过矫形力调控其重建的基础。其中,翼外肌是面颌部重要的咬肌之一,在功能矫形治疗中对维持颞颌关节的关节盘和髁突稳定的功能位置关系起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成肌细胞是应力刺激的感受器和应力刺激翼外肌重建的效应器。深入研究成肌细胞的力学信号转导机制对于阐明功能矫形过程中翼外肌重建的机制十分必要,本文就功能矫形状态下翼外肌细胞适应性重建的功能矫形的原理、翼外肌与功能矫形和成肌细胞与功能矫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形 翼外肌 成肌细胞 周期性牵张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重症低龄儿童龋病相关的唾液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同正 滕飞 +6 位作者 贾松菠 唐永平 姜明 黄适 袁晓 李晓岚 杨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重症低龄儿童龋病和健康者唾液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在青岛市崂山区儿童中,经口腔检查选取健康(H组)和重症低龄龋病(C组)儿童各24名,采取唾液样本,提取其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利用454测序平台对16S...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重症低龄儿童龋病和健康者唾液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在青岛市崂山区儿童中,经口腔检查选取健康(H组)和重症低龄龋病(C组)儿童各24名,采取唾液样本,提取其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利用454测序平台对16Sr RNAV1—V3区进行双端测序,对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C组唾液菌群物种丰度高于H组(P<0.05),两组唾液菌群结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的群落结构更为相似和保守(P<0.001);鉴别出C组高表达的可疑致龋微生物(P<0.1)及H组高表达的健康相关微生物(P<0.1);基于唾液菌属图谱建立的龋病风险评估模型区分健康和龋病者的准确率可高达70%以上。结论唾液菌群和特定细菌种类,如比例升高的Prevotella菌属有助于评估和筛选低龄儿童龋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 口腔菌群 唾液 元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迟敬文 王玉俏 +3 位作者 冯枫 刘轶凡 吴慧 刘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建立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有限元模型并模拟临床推上颌磨牙远移,分析其位移趋势以及应力分布的差异。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自愿者(男,25岁)上颌骨数据,利用Mimics等软件建立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三维模型,施加模拟隐形及固定矫治... 目的:建立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有限元模型并模拟临床推上颌磨牙远移,分析其位移趋势以及应力分布的差异。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自愿者(男,25岁)上颌骨数据,利用Mimics等软件建立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三维模型,施加模拟隐形及固定矫治器推上颌第二磨牙远移的载荷,比较其位移趋势及其牙周膜应力分布差异。结果:隐形组磨牙远移时位移的旋转中心位于根尖1/3处,固定组位移的旋转中心位于根分叉处;牙周膜最大应力值隐形组高于固定组,但隐形组应力分布均匀;支抗前牙位移隐形组小于固定组。结论: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在推磨牙远移时均使磨牙产生远中倾斜移动趋势,在对于支抗牙的控制方面隐形组优于固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磨牙远中移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Rce1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君君 陶匀雅 +7 位作者 周元 何宗轩 盛善桂 王奇民 童磊 赵开 王少如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ce1基因,探讨Rce1对舌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设计合成Rce1基因的小干扰RNA(si RNA),采用脂质体载体瞬时转染沉默Rce1基因。根据转染的si RNA不同,将实验组分...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ce1基因,探讨Rce1对舌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设计合成Rce1基因的小干扰RNA(si RNA),采用脂质体载体瞬时转染沉默Rce1基因。根据转染的si RNA不同,将实验组分为Rce1-si RNA-1组、Rce1-si RNA-2组、Rce1-si RNA-3组,脂质体载体分别转染相对应序列的si RNA。脂质体转染si CON作为阴性对照组,不转染si RNA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Rce1、Rho A以及K-Ras基因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ce1、Rho A、K-Ras、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及MMP-9的表达,采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al-27和SCC-4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Rce1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Rho A、K-Ras基因及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2、MMP-9表达下降(P<0.05)。体外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聚碳酯膜上的细胞总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划痕实验表明,实验组划痕处细胞闭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沉默Rce1可以有效下调其在舌癌细胞Cal-27和SCC-4中的表达水平,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1 鳞状细胞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法尼基转移酶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盛善桂 王亚男 +6 位作者 王少如 赵开 王云英 徐晓娜 王奇民 童磊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沉默法尼基转移酶(FTase),探讨沉默FTase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针对FTase设计并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实验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和... 目的通过RNA干扰沉默法尼基转移酶(FTase),探讨沉默FTase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针对FTase设计并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实验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不转染s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FTase、HRAS的mRNA表达,根据FTase mRNA的表达量,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的FTase-siRNA转染组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实验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FTase、HRAS、p65、p-p65(S53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Tase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HRAS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p65(S536)、MMP-9、HIF-1α、VEGF蛋白表达下降(P<0.05),p65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结论体外沉默舌鳞状细胞癌细胞FTase,可以抑制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FTase可能作为舌癌治疗的分子靶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基转移酶 舌鳞状细胞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磨牙根尖周炎伴牙源性上颌窦炎及眶下间隙感染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利娟 姜明 +5 位作者 李姗姗 李帆 张颖 谭凯璇 卢洁 杨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88,共2页
牙源性上颌窦炎及眶下间隙感染作为乳磨牙急性根尖周炎的并发症较罕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眶周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栓,甚至死亡。
关键词 乳磨牙 急性根尖周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眶下间隙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水拉曼技术评价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抑菌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玉莹 芦昕 +6 位作者 张利娟 刘育含 李帆 谭凯璇 张颖 李修珍 杨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重水拉曼技术在耐药性研究领域的可行性及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的抑菌效能。方法1)采用吸光度测定、重水拉曼技术评价粪肠球菌在不同浓度重水中生长状态及对重水的吸收规律,评价重水拉曼技术在细菌耐药性研究方面的普适性。2... 目的系统评价重水拉曼技术在耐药性研究领域的可行性及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的抑菌效能。方法1)采用吸光度测定、重水拉曼技术评价粪肠球菌在不同浓度重水中生长状态及对重水的吸收规律,评价重水拉曼技术在细菌耐药性研究方面的普适性。2)采用肉汤稀释法,结合吸光度测定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重水拉曼技术测定其对粪肠球菌的最低抑制代谢浓度(MIC-MA)。结果1)重水浓度≤40%时,粪肠球菌的正常生长不会受到抑制(P>0.05);粪肠球菌能够活跃代谢重水并在拉曼图谱特定区域出现重水峰,且重水峰面积与所加入重水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2)=0.9585,P<0.01)。2)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的MIC值为0.45 g·L^(-1),MIC-MA值为0.9 g·L^(-1)。次氯酸钠作用于粪肠球菌的MIC-MA为MIC的2倍。结论重水拉曼技术在抗菌剂筛选及抗菌剂作用效能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适用于评价药物对细菌代谢活性的影响。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粪肠球菌细胞在MIC浓度作用下生长虽受到抑制,但仍存在代谢活性;而绝大部分粪肠球菌细胞的代谢活性在MIC-MA浓度作用下才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拉曼组 最低抑制代谢浓度 次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水拉曼技术的白色念珠菌对变异链球菌代谢活性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修珍 姜明 +6 位作者 张颖 刘育含 李帆 曾飞 马玉莹 杨加震 杨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评价氟化钠(NaF)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效能;白色念珠菌代谢产物对变异链球菌代谢活性和NaF作用下的耐药性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和重水拉曼技术,参考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小代谢活性抑制浓度(MIC-MA)指标,评价NaF对变异链球... 目的评价氟化钠(NaF)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效能;白色念珠菌代谢产物对变异链球菌代谢活性和NaF作用下的耐药性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和重水拉曼技术,参考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小代谢活性抑制浓度(MIC-MA)指标,评价NaF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及代谢的抑制效果;采用重水拉曼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白色念珠菌上清液对变异链球菌代谢活性的影响;采用重水拉曼技术,检测在加入白色念珠菌上清液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变异链球菌对NaF耐药性的变化,评价两菌互作对于耐药性的影响。结果NaF对变异链球菌的MIC为0.4 g·L^(-1),MIC-MA为1.2 g·L^(-1)。在MIC下,该菌生长受到完全抑制,但仍具有很高的代谢活性,存在再次恢复毒力的可能;只有达到3×MIC,即MIC-MA,该菌的生长和代谢才能得到完全抑制。当白色念珠菌上清液OD_(600)≥0.5时,变异链球菌的代谢活性明显高于纯培养体系,且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体系中NaF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效能较纯培养降低,且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直到4×MIC,即1.6 g·L^(-1),该菌的代谢才能得到完全抑制。结论重水拉曼技术适用于评价药物对细菌代谢活性的影响;混合体系中一定浓度(OD_(600)≥0.5)的白色念珠菌上清液中的代谢产物可增强变异链球菌的代谢活性,降低变异链球菌对于NaF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拉曼图谱 耐药性 变异链球菌 白色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三维重建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钰程 邢斌 +3 位作者 孙志涛 冯枫 刘轶凡 刘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分析比较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纳入80例患者的螺旋CT扫描数据,其中年龄12~16岁者为青年组,年龄18~30岁者为成年组,每组各40例,每组中男女各20例。使用SimPlant软件行三维重建,在重建... 目的: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分析比较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纳入80例患者的螺旋CT扫描数据,其中年龄12~16岁者为青年组,年龄18~30岁者为成年组,每组各40例,每组中男女各20例。使用SimPlant软件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出的图像中标出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上方13、 15、 17 mm三条水平线,依次在6个所选的冠状位层面中测出三条水平线与颊侧骨皮质的交点处的颧牙槽嵴区骨密度,共测量6个平面18个位点。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人组和青少年组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值(HU)分别为1 067.69±228.71~1 392.83±205.90和833.43±408.85~1 147.00±309.02。在18个测量位点上,成人组均大于青少年组(P<0.05)。成人组HU值最高处为第一磨牙近远中颊根之间;青少年组为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结论:成人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高于青少年,成人最高点部位在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颊根之间,青少年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牙槽嵴 骨皮质密度 微种植钉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E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开 袁文红 +3 位作者 李文健 迟增鹏 王少如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0-517,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RhoE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T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颌面外科2017—2019年手术切除的TSCC原发灶4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TSCC... 目的初步探讨RhoE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T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颌面外科2017—2019年手术切除的TSCC原发灶4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TSCC组织、癌旁组织)中RhoE的表达水平,并提取标本的RhoE mRNA和蛋白进一步检测RhoE的表达水平。选取TSCC SCC-4和CAL-27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采用瞬时转染法过表达RhoE,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过表达效率;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T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相关蛋白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ROCK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GraphPad Prism 8.2.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SCC组织中RhoE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在体外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实验组T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实验组ROCK1、MMP-2及MMP-9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RhoE在TSCC组织中低表达,上调TSCC细胞中RhoE表达可显著抑制其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RhoE可能在调控TSCC转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过程中发挥作用,为TSCC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E 舌鳞状细胞癌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