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联合CpG和肿瘤抗原治疗肿瘤的研究
1
作者 胡建霞 吴松洁 +6 位作者 刘培方 李苗苗 张学峰 张美荣 王丽 高宏 周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1-776,共6页
背景与目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1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CpG虽可作为免疫调节剂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单独用于治疗肿瘤效果不佳。本研究旨在探讨FLT3-L+肿瘤抗原+CpG联合应用对肝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并探讨FLT... 背景与目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1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CpG虽可作为免疫调节剂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单独用于治疗肿瘤效果不佳。本研究旨在探讨FLT3-L+肿瘤抗原+CpG联合应用对肝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并探讨FLT3-L与GM-CSF在肿瘤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小鼠H22肝癌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FLT3-L+CpG组、GM-CSF+CpG组和PBS组。皮下注射给药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体内免疫细胞激活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及局部细胞浸润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体液免疫激活情况,同时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期的差异,评价各组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FLT3-L+CpG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被抑制,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同GM-CSF+CpG组和PB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显示,FLT3-L+CpG组CD3^+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CD4^+、CD8^+亚群比例较PBS组与GM-CSF+CpG组均明显上升,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FLT3-L+CpG组可见大片的组织坏死和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4)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分析显示,FLT3-L+CpG组肿瘤局部NK细胞、DC细胞、CD8^+T细胞明显增加,较各治疗组均有明显变化,与PB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LT3-L+CDG组与GM-CSF+CpG组小鼠体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IL-12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FLT3-L+肿瘤抗原+CpG联合应用可发挥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此方案可能通过打破肿瘤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加循环中T细胞,并趋化NK细胞、DC细胞、CD8^+T细胞到肿瘤局部,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可活化免疫因子网络,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 肿瘤抗原 CPG GM-CSF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苏里蝮罹患间叶型软骨肉瘤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路生鑫 李丕鹏 +4 位作者 王珊珊 姚晨昊 程建鑫 周正彦 陆宇燕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7-744,共8页
在人工养殖中,乌苏里蝮健康情况值得关注。为了探究病情,并为以后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本研究室对养殖种群进行了筛查。针对其中颈部有异常肿大的个体进行了血液学检测、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鉴定。观察结果显示:患病蛇脂肪体系数... 在人工养殖中,乌苏里蝮健康情况值得关注。为了探究病情,并为以后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本研究室对养殖种群进行了筛查。针对其中颈部有异常肿大的个体进行了血液学检测、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鉴定。观察结果显示:患病蛇脂肪体系数显著大于正常蛇;白细胞和血栓细胞总数显著低于正常蛇,糖链抗原24-2 呈阳性。肿块的组织学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中可见典型的上皮细胞肿瘤的特征结构——癌穴,常规用于鉴定肿瘤的标记物S100、VIM、EMA和GFAP均呈阳性,故确定该肿大物为间叶型软骨肉瘤,但诱发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讨。建议在人工繁育乌苏里蝮的过程中,需要精选种蛇,并对养殖种群进行定期的筛选,提高其健康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蝮 间叶型软骨肉瘤 血细胞计数 血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