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及其诱导的神经胶质瘤体外杀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庆海 宫安静 李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 (DCs)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s)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探讨其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 12例胶质瘤细胞 ,冻融法获取胶质瘤细胞抗原 ,联合应用粒细胞 /巨... 目的 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 (DCs)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s)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探讨其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 12例胶质瘤细胞 ,冻融法获取胶质瘤细胞抗原 ,联合应用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 4和肿瘤坏死因子 α等 ,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来获取DCs并负载肿瘤抗原 ,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 ,制备特异性CTLs,MTT法检测对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负载胶质瘤抗原的DCs激活的CTLs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显著高于K5 6 2细胞对照组 ,并且杀伤率随着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从人外周血中诱导的DCs负载胶质瘤抗原后 ,激活的CTLs在体外对胶质瘤能产生高效的杀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胶质瘤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央区浅静脉的显微解剖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观察
2
作者 贤俊民 杨伟民 +2 位作者 武庆杰 苗磊 丰育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9-643,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央区浅静脉的显微解剖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观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在菏泽市立医院行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50例(100侧)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测大脑中央区浅静脉的形态构成... 目的探讨大脑中央区浅静脉的显微解剖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观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在菏泽市立医院行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50例(100侧)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测大脑中央区浅静脉的形态构成、走行路径、并测量其管径。将20具(40侧)尸头标本的动、静脉分别使用红、蓝色乳胶进行灌注,显微镜下观测中央区浅静脉的形态构成、走行路径、并测量其管径。然后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SA图像显示中央区浅静脉构成有6型:①中央前静脉型,②Trolard静脉型,③中央沟静脉型,④中央后静脉型,⑤混合型,⑥中央区浅静脉缺如型。中央前静脉管径:左(3.84±1.24)mm,右(3.68±1.43)mm;中央沟静脉管径:左(4.12±1.11)mm,右(4.03±1.16)mm;Trolard静脉管径:左(1.12±0.41)mm,右(1.21±0.48)mm;中央后静脉管径:左(1.07±0.78)mm,右(1.14±0.67)mm。显微解剖观察发现20具(40侧)标本中,中央区浅静脉共有5型:①中央前静脉型,②中央沟静脉型,③混合型,④Trolard静脉型,⑤中央后静脉型。中央前静脉管径:左(3.79±1.04)mm,右为(3.51±0.97)mm;中央沟静脉管径:左(4.02±1.07)mm,右(3.93±1.03)mm;Trolard静脉管径:左(1.06±0.61)mm,右(1.13±0.59)mm;中央后静脉管径:左(1.45±0.44)mm,右为(1.72±0.75)mm。两种方法所测量的管径大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解剖、影像学显影发现大脑中央区浅静脉的形态构成和回流位置是多种多样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影像学资料,均能为神经外科医师提供较详细的中央区浅静脉的形态学信息,有利于手术医师的术前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神经解剖学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指标对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万美燕 崔永军 +2 位作者 夏平 韩昆 邹作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45-1248,1256,共5页
目的探讨多项临床指标对急性肾损伤(AKI)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合并心肾综合征的AKI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保守治疗3 d后心功能好转者入选... 目的探讨多项临床指标对急性肾损伤(AKI)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合并心肾综合征的AKI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保守治疗3 d后心功能好转者入选对照组(n=24),心功能无好转者继续行CRRT(CRRT组,n=26)。记录两组患者保守治疗前平均动脉压(MAP)、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尿素氮-Ⅰ、血肌酐-Ⅰ、B型钠尿肽-Ⅰ(BNP-Ⅰ)及第1个24 h尿量(24 h尿量-Ⅰ)和呋塞米用量(呋塞米-Ⅰ);记录保守治疗3 d后尿素氮-Ⅱ、血肌酐-Ⅱ、BNP-Ⅱ及入院第3个24 h尿量(24 h尿量-Ⅱ)、呋塞米用量(呋塞米-Ⅱ)。比较两组上述临床指标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预测患者是否行CRR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对照组与CRRT组Alb、尿素氮-Ⅱ、血肌酐-Ⅱ、BNP-Ⅰ、BNP-Ⅱ、24 h尿量-Ⅰ、24 h尿量-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BNP-Ⅱ、24 h尿量-Ⅰ与24 h尿量-Ⅱ的AUC均>0.700,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BNP-Ⅱ的ROC曲线显示,取884 ng/L为切点时,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2.3%与75.0%;24 h尿量-Ⅰ的ROC曲线显示,取2 395 ml/24 h为切点时,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4.6%与75.0%;24 h尿量-Ⅱ的ROC曲线显示,取2 490 ml/24 h为切点时,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2%与75.0%。结论经短期保守治疗后的24 h尿量与BNP水平可以较好地预测伴心肾综合征的AKI患者是否应该行CR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心肾综合征 B型钠尿肽 肾替代治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4a对胶质瘤SHG-4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鹏 伦鹏 孟庆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34a(microRNA-34a,miR-34a)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对胶质瘤SHG-4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20例胶质瘤组织标本均取自于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01月至2010年12月),作为对照的正常脑组织取自5... 目的:研究微小RNA-34a(microRNA-34a,miR-34a)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对胶质瘤SHG-4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20例胶质瘤组织标本均取自于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01月至2010年12月),作为对照的正常脑组织取自5位重症脑外伤需行减压手术的患者。Real-time PCR检测胶质瘤组织中miR-34a的表达。体外转染miR-34a mimics至SHG-44细胞中,MTT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SHG-44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miR-34a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其在Ⅲ、Ⅳ期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低于Ⅰ、Ⅱ期胶质瘤组织。miR-34amimics体外转染组与空白组相比,其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提高[(37.24±5.72)%vs(4.19±0.63)%,P<0.01];miR-34amimics转染组SHG-44细胞G1期比例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61.78±2.01)%vs(50.91±1.19)%,P<0.05];且miR-34a转染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细胞相比显著升高[(15.28±3.65)%,vs(2.07±0.84)%,P<0.01]。结论:miR-34a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低表达,miR-34a可抑制SHG-44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croRNA-34a 胶质瘤 SHG-44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BCT进行颅外颈动脉血管造影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隆熙 唐镇生 +1 位作者 江澄川 陈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束CT来实现对颈动脉分叉部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并建立颅外颈动脉EBCTA的扫描方式和方案.材料和方法:对24侧颈动脉随机分3组进行多层流动扫描(MSM)模式、连续容积扫描(CVS)模式及血管重建,获得颈动脉分叉部的时间-密度曲...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束CT来实现对颈动脉分叉部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并建立颅外颈动脉EBCTA的扫描方式和方案.材料和方法:对24侧颈动脉随机分3组进行多层流动扫描(MSM)模式、连续容积扫描(CVS)模式及血管重建,获得颈动脉分叉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s),并加以分析.结果:得出颈动脉EBCTA的参数和模式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总量80~90ml、3ml/s注射速率、延迟时间18~22s、扫描速度为层/0.1s、层厚1.5mm、由颈根部至颅底的CVS扫描方式.对有循环功能不足的患者应进行MSM预试验扫描来确定其准确的延迟时间.结论:EBCT进行颅外颈动脉血管造影完全可行,且省时,省造影剂,扫描范围长,更利于显示该区域的各种颈动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颈动脉狭窄 电子束CT血管造影术 动脉血管造影 颅外颈动脉 EBCTA 非离子型造影剂 动脉分叉部 扫描方式 连续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报告
6
作者 杨新生 初明 李国彬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84-184,共1页
患者男,20岁.20h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受伤时神志清醒,伤后13 h突然右侧鼻出血,出血量1 500~2000ml,收缩压降至约70mmHg,经当地医院输血、输液、纠正休克后于2000年9月12日转入我院.查体:神清,血压100/70mmHg,脉搏100次/min,血红蛋白7.0... 患者男,20岁.20h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受伤时神志清醒,伤后13 h突然右侧鼻出血,出血量1 500~2000ml,收缩压降至约70mmHg,经当地医院输血、输液、纠正休克后于2000年9月12日转入我院.查体:神清,血压100/70mmHg,脉搏100次/min,血红蛋白7.0g/L.左颧部皮肤擦伤,右侧鼻孔陈旧血痂,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 病例报告 车祸伤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Notch-1基因的siRNA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体内成瘤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晓朋 姚维成 +1 位作者 栗世方 王建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6-26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些年的研究发现,Notch-1基因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靶向Notch-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裸鼠体内成瘤性的影响。方法:以OligofectamineTM为载体将靶向Notch-... 背景与目的:近些年的研究发现,Notch-1基因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靶向Notch-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裸鼠体内成瘤性的影响。方法:以OligofectamineTM为载体将靶向Notch-1基因的siRNA转染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TJ905中,并设立无意序列siRNA(nonsense siRNA)转染组。然后,把经Notch-1 siRNA和经无意序列siRNA转染的细胞及未经转染的细胞分为3组。每组细胞悬液注射裸鼠5只,注射量按1×107/mL无血清培养基注射入每只裸鼠皮下200μL,观察动物的成瘤情况,每隔3d记录一下裸鼠移植瘤的体积V=(ab2)/2(a为肿瘤的长径,b为肿瘤的宽径),并在接种成瘤后对各组动物进行相应的siRNA/OligofectamineTM混合物的瘤内注射治疗,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观察20d后处死动物,取出肿瘤组织,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并进行Notch-1的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结果:裸鼠处死后观察肿瘤直径:Notch-1 siRNA转染组为(1203±206)mm3,siRNA转染组为(2241±401)mm3,对照组为(2309±466)mm3,Notch-1 siRNA转染组与无意siRNA转染组,以及Notch-1 siRNA转染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otch-1的表达在Notch-1 siRNA转染组与其他两组之间的比较也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靶向Notch-1基因的siRNA可以通过有效地降低肿瘤细胞Notch-1的表达来抑制裸鼠皮下胶质母细胞瘤移植瘤的生长,但还需要对siRNA的合理使用剂量与转染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SIRNA 胶质母细胞瘤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