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状细胞癌线粒体DNA高变Ⅱ区及高变Ⅲ区突变的功能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耀钟 贾暮云 +2 位作者 袁荣涛 韩国栋 卜令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4-256,260,共4页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线粒体DNA(mtDNA)复制控制区D环(D-loop)区的高变Ⅱ区(HVR Ⅱ)及高变Ⅲ区(HVR Ⅲ)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以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为对照,对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的mtDNA D-loop HVR Ⅱ区及HVR Ⅲ区进...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线粒体DNA(mtDNA)复制控制区D环(D-loop)区的高变Ⅱ区(HVR Ⅱ)及高变Ⅲ区(HVR Ⅲ)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以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为对照,对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的mtDNA D-loop HVR Ⅱ区及HVR Ⅲ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在7例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样本中共发现82个(56种)核苷酸改变,其中51个(26种)为核苷酸多态性改变;3个肿瘤组织样本中共发现31个(30种)突变,其中21个位于HVR Ⅱ区及HVR Ⅲ区范围内;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未发现突变;口腔鳞状细胞癌的mtDNA D-loop HVR Ⅱ区及HVR Ⅲ区突变率为42.9%(3/7)。结论 mtDNA D-loop HVR Ⅱ区及HVR Ⅲ区的突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相关,为寻找新的肿瘤基因诊断和肿瘤遗传易感性的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线粒体DNA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血管生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壮 李宁毅 +1 位作者 陈万涛 尚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5-287,共3页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生成 口腔鳞癌 PLASMINOGEN activator 免疫组化法检测 抑癌基因 微血管密度 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淑娇 王华 +1 位作者 张桂祥 王晓凤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6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31例颌面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进行抗感染、控制血糖、脓肿切开引流等处理,同时加强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病情观察、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31... 目的 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31例颌面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进行抗感染、控制血糖、脓肿切开引流等处理,同时加强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病情观察、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31例住院8~47d痊愈出院。结论 及时、正确、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康复的关键,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染 糖尿病 血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的三维重建及实体解剖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赵保东 李宁毅 +2 位作者 周仰光 宫大连 谭成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研究经实体解剖测量与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下颌骨的解剖规律 ,探讨三维螺旋CT对下颌骨进行重建测量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成人牙列完整的下颌骨标本 15例 ,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在其每一牙位上截取与牙弓曲线垂直的截面 ,测量每一... 目的 :研究经实体解剖测量与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下颌骨的解剖规律 ,探讨三维螺旋CT对下颌骨进行重建测量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成人牙列完整的下颌骨标本 15例 ,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在其每一牙位上截取与牙弓曲线垂直的截面 ,测量每一截面上有关牙槽嵴及下颌管的数据 ;同样方法进行实体解剖测量 ,然后对两种方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牙槽嵴顶及下方 10mm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宽 ;牙槽嵴由上向下逐渐增宽 ;下颌神经管位于下颌骨体内下方 ;三维CT重建测量所得数据与实体解剖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上应用螺旋CT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是下颌骨牙种植术前设计中非常可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下齿槽神经 实体解剖学 三维CT重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语音元音共振峰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学财 李宁毅 +2 位作者 卜令学 蔡圳 童庆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1-453,462,共4页
目的 了解腭裂术后患者语音矫治后元音发音的改变 ,明确语音矫治对腭裂患者语音改善的重要性。方法 应用VS_99语音工作站对 10例健康儿童、未进行语音训练的 33例腭裂术后患者及 16例语音矫治后患者的 4个单元音 [a]、[e]、[i]、[u]... 目的 了解腭裂术后患者语音矫治后元音发音的改变 ,明确语音矫治对腭裂患者语音改善的重要性。方法 应用VS_99语音工作站对 10例健康儿童、未进行语音训练的 33例腭裂术后患者及 16例语音矫治后患者的 4个单元音 [a]、[e]、[i]、[u]发音进行语音分析。结果 ①元音 [a]前 3个共振峰频率 (F1 ,F2 ,F3)平均值 ,3组间无显著件差异 (P >0 .0 5 )。②元音 [e]的F1 ,F2 ,F3平均值 ,语音矫治前组与对照组 ,矫治前组与矫治后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矫治后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元音 [i]的F1 ,F2 ,F3平均值 ,矫治前组与矫治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矫治后组与对照组比较F2 、F3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④元音 [u]的F1 ,F2 ,F3平均值 ,矫治前组与矫治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腭裂修复术可使患者达到解剖结构上的正常或接近正常 ,但未达到完善的腭咽闭合 ,因而需要语音矫治与训练 ;语音矫治后患者语音有明显改善 ;通过语音频谱的分析 ,可为语音矫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语音元音共振峰特点 分析 语音矫治 语音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细胞片层技术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姚超 卜令学 +3 位作者 王科 李宁毅 王玲玲 于跃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3,242,共6页
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片层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探讨细胞片层在成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BMSCs,将B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后,制备细胞片层。将细胞片层包裹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 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片层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探讨细胞片层在成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BMSCs,将B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后,制备细胞片层。将细胞片层包裹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表面,将其植入犬左侧下颌骨全层缺损中,对侧下颌骨植入无细胞片层包裹的支架复合体作同体对照。将16只犬分为4组,每组4只。术后4、8、12、16周分别处死1组,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侧成骨好于对照侧,术后16周,实验侧骨缺损大部分被新生骨替代,舌侧形成与正常骨相似的密质骨,与正常骨断端骨性愈合。实验侧新生骨光密度值大于对照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可见较多哈弗氏系统及红骨髓,大量板层骨;对照侧哈弗氏系统较少。结论利用细胞片层技术可以构建出含板层骨结构的组织工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片层 组织工程骨 下颌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4例腮腺肿瘤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段青云 贾暮云 +4 位作者 张雄 王新木 朱旌 袁荣涛 卜令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总结腮腺肿瘤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及临床检查、诊断方法。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外科2005~2010年间经手术治疗的464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腮腺肿瘤发病男女性别及良恶性之比分别是1.1∶1和2.6... 目的:总结腮腺肿瘤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及临床检查、诊断方法。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外科2005~2010年间经手术治疗的464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腮腺肿瘤发病男女性别及良恶性之比分别是1.1∶1和2.60∶1,30~70岁年龄段为腮腺肿瘤高发阶段,其构成比为74.24%。良性瘤中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为多发瘤,而腺样囊性癌、腺癌、黏液表皮样癌分别列为恶性肿瘤前三位。B超、CT、MRI是常规检查手段。结论:男性肿瘤发病比女性高,良性肿瘤比恶性高。B超、CT、MRI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临床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面颈部浅表血管瘤的早期激光干预治疗 被引量:8
8
作者 袁荣涛 贾暮云 +2 位作者 冯元勇 尚伟 李宁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67,171,共3页
目的评价早期激光干预治疗婴幼儿面颈部浅表血管瘤的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6年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2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进行激光治疗,其中8例接受Nd:YAG激光治疗,4例接受Venus激光治疗。另外选择4... 目的评价早期激光干预治疗婴幼儿面颈部浅表血管瘤的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6年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2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进行激光治疗,其中8例接受Nd:YAG激光治疗,4例接受Venus激光治疗。另外选择4例口服激素治疗的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观察、记录血管瘤治疗前后的变化,并随访1~6年。结果激光照射治疗的12例婴幼儿患者面颈部血管瘤均完全消退,未遗留明显瘢痕,无明显并发症,随访1~6年无复发。口服激素治疗的4例患者的血管瘤进行性增大。结论早期激光干预是一种良好的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婴幼儿 激光 干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细胞片层制备 被引量:10
9
作者 荆恒 李宁毅 +2 位作者 谭帅 高振华 陈立强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培养及成骨向诱导后细胞片层的制备方法。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犬B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后,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将诱导后的BMSCs接种至温度反应性培养皿中,3... 目的探讨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培养及成骨向诱导后细胞片层的制备方法。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犬B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后,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将诱导后的BMSCs接种至温度反应性培养皿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然后降温至20℃制备BMSCs的细胞片层。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向成骨细胞诱导后的BMSCs呈卵圆形或多角形,当温度降至20℃时,BMSCs从温度反应性培养皿上完全脱落。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到富含细胞外基质的完整BMSCs细胞片层。结论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有效获取BMSCs,并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应用温度反应性培养皿能获取完整的BMSCs细胞片层可包裹支架,并用于功能性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片层 温度反应性培养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瘤保留患牙的治疗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品林 杨建军 +2 位作者 丁玉宝 王大山 杨凤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4-766,共3页
目的:验证应用去骨及膜引导植骨术对保留患牙治疗牙龈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牙龈瘤患者37例,不拔牙,切除牙龈瘤,去除被波及的牙槽骨及牙周膜,缺损区充填骨粉、覆盖引导性组织再生膜,用口腔黏膜滑行瓣覆盖创面、缝合创口,术后随访... 目的:验证应用去骨及膜引导植骨术对保留患牙治疗牙龈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牙龈瘤患者37例,不拔牙,切除牙龈瘤,去除被波及的牙槽骨及牙周膜,缺损区充填骨粉、覆盖引导性组织再生膜,用口腔黏膜滑行瓣覆盖创面、缝合创口,术后随访。结果:37例患者随访2年无一例复发,牙龈形态良好,牙周无退缩,牙齿无松动。结论:去骨及膜引导植骨术对保留患牙治疗牙龈瘤疗效肯定,理论可靠,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治疗 保留患牙 膜引导植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细胞片层技术构建功能性组织工程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涛 王艳辉 +1 位作者 卜令学 李宁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细胞片层技术与传统的骨组织工程方法相结合构建功能性组织工程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将向成骨细胞诱导后的BMSCs接种至温度反应性培养皿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然后降温至20℃制备BMSCs细... 目的细胞片层技术与传统的骨组织工程方法相结合构建功能性组织工程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将向成骨细胞诱导后的BMSCs接种至温度反应性培养皿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然后降温至20℃制备BMSCs细胞片层;制备犬脱钙骨基质(DBM)及富血小板血浆(PRP);将DBM/PRP/BMSCs细胞片层/BMSCs植入犬左侧背阔肌深面、右侧相应部位植入DBM/PRP/BMSCs,观察其成骨效果。结果当温度降至20℃时,BMSCs从温度反应性培养皿上完全脱落,形成细胞片层,将其覆盖于DBM/PRP/BMSCs,其成骨效果优于不加细胞片层的组织工程骨。结论细胞片层技术与传统的骨组织工程方法相结合可构建出较理想的功能性组织工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片层技术 组织工程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可视下颌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宁毅 马彦博 +4 位作者 谷芳 王钰 单涛 于仕超 李新照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5,89,共4页
目的建立数字化可视下颌骨的三维实体模型。方法将1例人体标本固定、灌注、冷冻、包埋、切削,选取从颏部到下颌骨髁突图像,通过摄像采集数据,描取每层下颌骨的皮质骨外形、牙齿及牙槽窝轮廓线及下颌管,各层轮廓线均形成闭合曲线。利用Am... 目的建立数字化可视下颌骨的三维实体模型。方法将1例人体标本固定、灌注、冷冻、包埋、切削,选取从颏部到下颌骨髁突图像,通过摄像采集数据,描取每层下颌骨的皮质骨外形、牙齿及牙槽窝轮廓线及下颌管,各层轮廓线均形成闭合曲线。利用Amira软件系统进行下颌骨的外形及下颌管的重建,得到三维线框模型和实体模型。结果利用数字人数据得到下颌骨精细的三维模型,在三维空间上真实再现了下颌骨、下颌牙的解剖形态,并准确地显示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论采用软件重建方法获得的下颌骨三维模型,为下颌骨的影像诊断及正颌外科手术治疗、下颌牙齿种植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三维重建 数字化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术后VPI患者辅元音节语图和声学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欣 胡勤刚 +2 位作者 李宁毅 杨家平 唐恩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研究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辅元音节的语图和声学特点。方法:选择56例腭裂术后VPI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18岁,平均13.6岁,手术史大于3年且未进行语音治疗;正常健康儿童20例,男12例,女8例,5~16岁,平均年龄12.3岁... 目的:研究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辅元音节的语图和声学特点。方法:选择56例腭裂术后VPI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18岁,平均13.6岁,手术史大于3年且未进行语音治疗;正常健康儿童20例,男12例,女8例,5~16岁,平均年龄12.3岁。应用Multispeech 3700语音分析仪比较分析2组语句中辅元音节[ti]的嗓音起声时间(VOT)及[ma]和[ba]的过渡音征。结果:腭裂术后VPI组VOT值接近零甚至成为负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ma]的零渡率无显著差别,而[ba]的正渡率差别显著(P<0.05)。结论:腭裂术后VPI患者辅元音节的语图特征为:VOT明显的辅元音节之间没有空白段;含有[a]的辅元结构中口辅音过渡到[a]F1前端的过渡趋势由正渡变为零渡,鼻辅音的过渡趋势无变化。声学特点为清辅音浊化,口辅音鼻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 语图仪 嗓音起声时间 过渡音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颈动脉体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荣涛 郑家伟 +2 位作者 叶为民 竺涵光 张志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手术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993~2004年收治的26例病理证实为颈动脉体瘤的手术病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2... 目的研究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手术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993~2004年收治的26例病理证实为颈动脉体瘤的手术病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2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男女之比为1:2.25,中位年龄为36岁;其中2例为双侧颈动脉体瘤,1例为恶性颈动脉体瘤.21例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暂时性球囊阻断试验(TBO)评价,其中6例为TBO阳性.11例行多普勒检查,9例行颈部CT,5例行磁共振成像.2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除切除肿瘤外,其中5例还行颈动脉人工血管重建,4例行颈动脉修补术,1例行颈总、颈内动脉吻合术,1例切除部分迷走神经.所有病例均预后良好,无脑神经并发症发生,无死亡,随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血管造影和多普勒检查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应常规行血管造影及TBO检查,进行系统全面的颈动脉评价,并做好血管重建准备.确诊为颈动脉体瘤后,应尽早手术,根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选择适宜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血管造影 暂时性球囊阻断试验 多普勒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同机融合在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段青云 贾暮云 +7 位作者 张雄 袁荣涛 卜令学 尚伟 赵杰 左书耀 金晓明 李宁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研究SPECT/CT同机融合骨扫描在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3例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而行下颌骨节段性或半侧下颌骨切除的患者,分为A(外周侵犯型)、B(中心侵犯型)2组,对比研究SPECT/CT骨扫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 目的:研究SPECT/CT同机融合骨扫描在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3例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而行下颌骨节段性或半侧下颌骨切除的患者,分为A(外周侵犯型)、B(中心侵犯型)2组,对比研究SPECT/CT骨扫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下颌骨病变范围。结果:A组:SPECT/CT显示的下颌骨受侵犯的范围较病理检查高估(1.02±0.20)cm,二者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组:SPECT/CT比病理检查高估(1.3±0.39)cm,二者的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相比较,SPECT/CT和病理检查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1.656,0.446,P>0.05)。结论:SPECT/CT显示的病变范围符合手术需要切除的合理范围,对下颌骨病变的定位及定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临床检查的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病理学 下颌骨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拮抗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沉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文林 石冰 +2 位作者 郑谦 王 黄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叶酸补充拮抗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下调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叶酸梯度补充后拮抗MTHFR基因功能下调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MTHFR基因功能下调补充叶酸前后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MTHFR基因功能... 目的:探讨叶酸补充拮抗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下调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叶酸梯度补充后拮抗MTHFR基因功能下调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MTHFR基因功能下调补充叶酸前后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MTHFR基因功能下调后,不同剂量叶酸补充可以逆转MTHFR基因功能下调对EPM细胞的不良影响,影响程度与补充叶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MTHFR基因是重要的先天性唇腭裂候选基因,叶酸补充可以拮抗MTHFR基因功能下调对胚胎腭突发育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腭裂 胚胎MEPM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RNA干扰 小鼠 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锻炼治疗颞下颌关节弹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凤丽 杨建军 +3 位作者 徐宏 张艳 王大山 吴品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9-720,共2页
目的:比较功能锻炼和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弹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弹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行口颌系统功能锻炼,对照组佩戴1.8mm厚的全牙弓解剖式板治疗(全天戴用)3个月。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比较功能锻炼和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弹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弹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行口颌系统功能锻炼,对照组佩戴1.8mm厚的全牙弓解剖式板治疗(全天戴用)3个月。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均在治疗后1~7d弹响消失,追踪3~12个月无复发;对照组50例患者,3个月后有16例复发,复发率为32%,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颌系统功能锻炼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板治疗组,功能锻炼能有效治疗弹响并减少患者治疗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弹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商红国 李宁毅 贾暮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利用组织工程骨诱导颌骨再生,修复颌骨缺损的效能评价。方法:取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于含 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并向成骨细胞诱导。将细胞与可吸收性聚乳酸 (PL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复合植入右侧下颌骨 30&... 目的:利用组织工程骨诱导颌骨再生,修复颌骨缺损的效能评价。方法:取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于含 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并向成骨细胞诱导。将细胞与可吸收性聚乳酸 (PL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复合植入右侧下颌骨 30×12mm椭圆形缺损区,左侧骨缺损区不植骨,作为空白对照,收 12只狗分为 4组,每组 3只,A组试验侧植入PLA/rhBMP/BMSCs,B组植入PLA/rhBMP,C组植入PLA/BM SCs,D组植入PLA。2、4、8周时行X线检查,取材组织行组织病理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成骨情况。结果:A组实验侧 4周时,有小片状类骨质出现, 8周时新生骨形成大片状结构,PLA大部分降解,缺损由骨组织修复,成骨量明显大于B组或C组及D组,而空白对照侧仅为纤维组织修复。结论:聚乳酸、重组人骨形成蛋白、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可诱导颌骨再生,能修复骨缺损,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形成蛋白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片层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荆恒 陈欣 李宁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1-73,共3页
组织工程的发展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传统的组织工程方法限制了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新的细胞片层技术应用温度反应性培养皿收获细胞,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之处。该方法不使用蛋白水解,仅简单地改变温度反应性培养皿的温度,便可收获完... 组织工程的发展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传统的组织工程方法限制了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新的细胞片层技术应用温度反应性培养皿收获细胞,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之处。该方法不使用蛋白水解,仅简单地改变温度反应性培养皿的温度,便可收获完整的细胞片层。应用细胞片层进行组织重建的方式主要有将片层直接植入受区位点、通过同型或异型细胞片层的叠加构建三维结构的组织以及细胞片层结合支架的方法构建三维结构的组织。细胞片层技术与传统的组织工程学方法结合将会促进组织工程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片层 温度反应性培养皿 生物降解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病变性骨腔与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宁毅 袁荣涛 +2 位作者 慕兰福 赵保东 贾暮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颌骨病变性骨腔与三叉神经痛病因的关系。方法 :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行颌骨病变性骨腔清除术。结果 :45例发现颌骨内病变性骨腔 74个 ,刮除炎性组织及肉芽 ,1次手术后疼痛消失者 33例 ,占 73.3% ,2~ 3次手术后疼痛消失者 1 ... 目的 :研究颌骨病变性骨腔与三叉神经痛病因的关系。方法 :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行颌骨病变性骨腔清除术。结果 :45例发现颌骨内病变性骨腔 74个 ,刮除炎性组织及肉芽 ,1次手术后疼痛消失者 33例 ,占 73.3% ,2~ 3次手术后疼痛消失者 1 0例 ,占 2 2 .2 %。疼痛缓解仍需药物治疗维持 2例 ,占 4.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病因 颌骨病变性骨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