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与长沙地区成年女性多部位骨密度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乃龙 王秋灵 +2 位作者 王军 曲宁 张良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厂家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XA)之间的数据换算关系,比较青岛与长沙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BMD)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5~35岁健康成年女性30人分别在Challenger及Holigic QDR4500型DXA上测得BMD值,通过直线相关与回...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厂家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XA)之间的数据换算关系,比较青岛与长沙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BMD)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5~35岁健康成年女性30人分别在Challenger及Holigic QDR4500型DXA上测得BMD值,通过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分别计算出腰椎(L2~L4)正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BMD换算公式,并进行两地区骨密度数据库的比较。结果①Challenger与Holigic QDR4500型DXA之间的骨密度测定数据显著相关,存在线性关系。②校正之前,青岛地区女性髋骨BMD几乎无一例外地高于长沙地区;校正之后两地区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别。结论BMD测定受很多因素影响,除地域、性别、生活习惯和BMI外,DXA仪器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骨质疏松 数据库 女性 光密度层定法 X线 交叉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合剂及其优化方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武玮 王颜刚 +2 位作者 王萍萍 李成乾 王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355-2359,共5页
目的:观察痛风合剂及其优化组方对尿酸盐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疗效,明确痛风合剂优化方的疗效是否更确切。方法:选取wista大鼠54只,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痛风合剂高、中、低浓度组、痛风合剂优化方高、中、... 目的:观察痛风合剂及其优化组方对尿酸盐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疗效,明确痛风合剂优化方的疗效是否更确切。方法:选取wista大鼠54只,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痛风合剂高、中、低浓度组、痛风合剂优化方高、中、低浓度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吲哚美辛混悬剂、痛风合剂高、中、低浓度汤剂、痛风合剂优化方高、中、低浓度汤剂灌胃7天,早晚各1次。于灌胃第四天把25g/mL(0.05mL)浓度的尿酸盐溶液注射到大鼠踝关节腔内,制备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腔注射0.05mL生理盐水。分别于灌胃前和造模前、造模后24、48、72h秤取大鼠体重;造模前一天上午和下午,造模后0、2、4、6、8、10、12、24、48、72h测取右侧距小腿关节同一部位周径(取均值);造模后72h取血,观察血浆白细胞计数,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取血后将大鼠处死,取踝关节,10%福尔马林固定待做病理。结果:5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灌胃前体重无差异,造模后第1、2天痛风合剂及优化方高浓度组、西药组高于模型组,存在差异;造模前一天大鼠上午和下午踝关节周径无差异,造模后大鼠关节肿胀度各组均有所增高,其中以模型组最为明显,药物治疗后,用药组肿胀度均下降低,高浓度组和吲哚美辛效果相当;痛风合剂及优化方各剂量组血浆白细胞计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以模型组最为显著,与模型组相比,痛风合剂及优化方高浓度组差异明显;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痛风合剂及优化方可减轻痛风性关节大鼠踝关节的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改善滑膜增生,且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但以上检测指标中,痛风合剂组和优化方组无差异。结论:痛风合剂及优化方可以有效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该作用在痛风合剂和优化方之间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合剂 痛风合剂优化方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人尿酸盐转运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正菊 王霞 +2 位作者 李长贵 魏梅 苗志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尿酸是否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人尿酸盐转运子(hUAT)mRNA的表达。方法:根据培养液中所含尿酸浓度的不同,将HK-2细胞分为:①仅使用DMEM(对照组);②DMEM+100μmol/L尿酸(U1组);③DMEM+200μmol/L尿酸(U2组);④DM...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尿酸是否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人尿酸盐转运子(hUAT)mRNA的表达。方法:根据培养液中所含尿酸浓度的不同,将HK-2细胞分为:①仅使用DMEM(对照组);②DMEM+100μmol/L尿酸(U1组);③DMEM+200μmol/L尿酸(U2组);④DMEM+400μmol/L尿酸(U3组)。每组均培养6瓶细胞。上述细胞在不同培养液中分别培养48小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K-2细胞中hUAT mRNA的相对表达量(2-ΔΔCt法)。结果:所有标本均能检测到hUAT mRNA的表达,且各组hUAT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U1组hUAT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08%,U2组为对照组的111%,U3组为对照组的116%。除U1组外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9,0.54,0.15)。结论:尿酸可上调hUAT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肾小管 培养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下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过程中11β-HSD1的表达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百举 杨乃龙 +1 位作者 宋青青 张山山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50-59,共10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尿酸对其成骨能力以及对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骨髓体外分离培养健康成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细胞形态学及细胞表面标志物对...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尿酸对其成骨能力以及对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骨髓体外分离培养健康成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细胞形态学及细胞表面标志物对其进行鉴定,培养hBMSCs至第3代后分别以完全培养基(含体积分数10%FBS、1%双抗、89%低糖DMEM)为空白对照组、以成骨培养基(含10-8mol/L地塞米松、50mg/L维生素C、10-2mol/Lβ-甘油磷酸钠的完全培养基)和尿酸干预成骨培养基(分别含0.2、0.4、0.8mmol/L尿酸的成骨培养基)为条件对照组进行培养和诱导。培养诱导14d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进行成骨细胞鉴定,用11β-HS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RT-PCR技术检测各组11β-HSD1 mRNA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表达阳性,CD34表达阴性。成骨培养基和各尿酸干预成骨培养基诱导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钙结节数量随尿酸浓度增高逐渐增多(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细胞胞质均可见棕黄色阳性染色颗粒.病理图象分析软件测定11β-HSD1含量结果显示随尿酸浓度增高,成骨能力增加,光密度值逐渐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均有11β-HSD1 mRNA表达,随尿酸浓度增高和成骨能力的增加,11β-HSD1 mRNA表达逐渐减少(P<0.05)。结论尿酸能促进hBMSCs向成骨细胞增生和分化,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尿酸通过下调11β-HSD1 mRNA的表达促进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对OLETF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蓓 袁鹰 +2 位作者 李长贵 苗志敏 王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60-3162,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大鼠)在高脂血症阶段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URAT1)的表达。方法:选择雄性4周龄OLETF大鼠10只为OLETF组,同系4周龄LETO大鼠(非糖尿病)10只为LETO组,基础饮食至11周龄,记录... 目的:探讨自发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大鼠)在高脂血症阶段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URAT1)的表达。方法:选择雄性4周龄OLETF大鼠10只为OLETF组,同系4周龄LETO大鼠(非糖尿病)10只为LETO组,基础饮食至11周龄,记录7周龄和11周龄大鼠体重、体长,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肌酐、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URAT1在肾皮质中的表达量。结果:大鼠11周龄时,OLETF组TG、TC较LETO组显著增高,均P<0.05;UA较LETO组升高,但P>0.05;URAT1 mRNA的表达水平为2.17,较LETO组(1.00)明显升高,P<0.05。结论:OLETF大鼠在高脂血症阶段,随着尿酸的升高,URAT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可能通过上调URAT1的表达,来调节体内尿酸的排泄。脂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该纽带密切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基因表达 大鼠 近交OLETF 模型 动物 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癌、腺癌中p14^(AR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田凯华 林乐胜 +2 位作者 贾兆通 郭晓静 张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背景与目的p14ARF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其异常表达与多种人类肿瘤发生有关,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作为p14ARF基因失活的重要形式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检测肺鳞癌、腺癌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探讨p14ARF... 背景与目的p14ARF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其异常表达与多种人类肿瘤发生有关,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作为p14ARF基因失活的重要形式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检测肺鳞癌、腺癌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探讨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 HC)、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相关限制性内切酶PCR(RE-PCR)方法,检测40例肺鳞癌、腺癌组织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7.5%(7/40)和2.5%(1/40)(P=0.025)。RE-PCR检测结果相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4ARF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0.0%(28/40)和95.0%(38/40)(P=0.003)。p14AR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01)。结论启动子区甲基化是p14ARF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p14ARF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是肺癌发生过程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抑癌基因^p14ARF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和镁联合补充对糖耐量异常患者miRNA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方华 许爱梅 +3 位作者 李盈 王晔 高珊 姚民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172-2176,共5页
目的探讨铬镁联合补充对糖耐量异常(IGT)人群血糖的影响,观察循环miRNA表达谱的变化,筛查表达差异miRNA。方法选取IGT患者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人群。分为:正常对照组、安慰剂对照组、铬镁干预组,干预3个月。测定血糖、胰岛素... 目的探讨铬镁联合补充对糖耐量异常(IGT)人群血糖的影响,观察循环miRNA表达谱的变化,筛查表达差异miRNA。方法选取IGT患者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人群。分为:正常对照组、安慰剂对照组、铬镁干预组,干预3个月。测定血糖、胰岛素。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循环miRNA的表达,qPCR技术验证NGS的结果。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差异miRNA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干预后,铬镁干预组FBG、2h PG较安慰剂对照组下降(P<0.05),胰岛素抵抗改善。NGS测序得到了6个差异表达的循环miRNA。qPCR结果表明,miR-182、miR-96-5p和miR-27b的表达趋势与NGS相同。miR-182-5p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与之相关的信号通路是葡萄糖结合通路。与miR-96-5p靶基因相关的信号通路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结论联合补充微量元素铬镁降低IGT患者的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IGT患者miR-182-5p和miR-96-5p表达降低,补充铬镁后可使miR-182-5p和miR-96-5p表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微小RNA 铬(三价)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钠对人甲状腺细胞HLA-DR抗原表达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余霄龙 闫胜利 +2 位作者 王颜刚 綦玉芹 王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1-513,共3页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碘化钠 甲状腺细胞 HLA-DR抗原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唾液葡萄糖含量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慧斌 钟德钰 +1 位作者 王颜刚 徐龙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6-868,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唾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改变,并观察唾液糖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实验组为40例糖尿病患者。收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清晨非刺激状态下自然分泌的全唾液,进行葡萄糖含量分析,同时行空腹血糖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唾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改变,并观察唾液糖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实验组为40例糖尿病患者。收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清晨非刺激状态下自然分泌的全唾液,进行葡萄糖含量分析,同时行空腹血糖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唾液葡萄糖含量为(2.081±0.287)mmol/L,高于治疗后的(1.571±0.193)mmol/L,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患者的唾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浓度有显著直线相关性(P<0.05);治疗后患者的唾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浓度无显著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唾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唾液腺分泌功能发生改变;良好的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还可以控制减少唾液葡萄糖的分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唾液葡萄糖 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联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青 罗欢 +3 位作者 徐丽丽 王宾 刘焕娜 杨乃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0-913,97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分析该过程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Bip、PERK、Eif2a表达的关系。方法 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加入含不同浓度阿托伐他钙0、10^(-8)、10^(-7)、10^(-6)mol/L培养...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分析该过程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Bip、PERK、Eif2a表达的关系。方法 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加入含不同浓度阿托伐他钙0、10^(-8)、10^(-7)、10^(-6)mol/L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 h后利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ALP活力,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Bip、PERK、Eif2a表达水平。结果镜下观察3T3-E1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等形态,生长状态良好。(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作用于细胞24 h后,均可促进3T3-E1细胞增殖并增加ALP活性(P<0.05),其中以10^(-6)mol/L阿托伐他钙浓度增殖最明显。(3)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钙组Bip、PERK、Eif2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促进3T3-E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ALP活性增加,提高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表达,提示阿托伐他汀促进增殖的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为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成骨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沿海地区居民血脂水平及分布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颖 苗志敏 +2 位作者 王颜刚 李长贵 袁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7-351,共5页
目的:了解山东沿海地区人群当前血脂水平及高脂血症患病率。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长期居住居民5 003名,均居住5年以上,年龄20~80岁。生化指标采用酶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目的:了解山东沿海地区人群当前血脂水平及高脂血症患病率。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长期居住居民5 003名,均居住5年以上,年龄20~80岁。生化指标采用酶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①本次计划调查5 500名,实际调查5 003名,应答率为91%。其中男性2 395名,占47.9%;女性2 608名,占52.1%。②山东沿海地区血脂水平:与男性同年龄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除20~和50~年龄组外,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除50~年龄组外,其余各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仅30~、40~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仅20~、30~、40~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间血脂总体水平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不同地区城乡血脂水平:与同地区同性别农村人群比较,血清TC水平男性青岛、威海、东营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日照、青岛、东营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G水平男性、女性日照、烟台、青岛、威海、东营城市居民均高于农村居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血清LDL-C水平男性威海、东营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仅青岛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DL-C水平仅男性青岛城市居民低于农村居民,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调查人群中TC≥5.72 mmol/L者为11.6%,按照2000年山东人口标化率为11.0%;TG≥1.70 mmol/L者为19.4%,标化率为18.6%。HDL-C≤0.91 mmol/L者为16.2%,标化率为15.7%。LDL-C≥3.64 mmol/L者为13.7%,标化率为13.2%。结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血脂水平有增高的趋势,应引起重视,积极进行血脂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流行病学 山东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PAI-1活性变化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淑艳 李长贵 苗志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99-801,共3页
目的 探讨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 活性变化及机制。方法 对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技术测定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 发色底物法测定... 目的 探讨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 活性变化及机制。方法 对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技术测定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 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 (1) 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浆PAI-1活性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 001); (2) 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不伴者的4G/4G、5G/5G基因型频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 .05); (3)血浆PAI-1活性与4G/5G基因多态性及空腹胰岛素存在显著相关性(P<0. 01); (4) 甘油三酯与PAI-1活性的相关性与基因类型有关, 4G/4G基因型者甘油三酯与PAI-1活性密切相关(r=0.42,P<0. 01), 4G/5G和5G/5G者相关性不明显(P>0 .05)。结论 糖尿病患者PAI-1活性升高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甘油三酯和PAI-1活性的相关性与4G/5G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2型糖尿病患者 活性变化 PAI-1活性 机制探讨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4G/5G多态性 PCR扩增技术 等位基因特异性 基因多态性 基因启动子区 患者血浆 发色底物法 基因型频率 空腹胰岛素 相关性 基因类型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人尿酸盐转运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霞 付正菊 +1 位作者 李长贵 苗志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人尿酸盐转运子(hUA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培养液中所含罗格列酮浓度的不同,将HK-2细胞分为4组,(1)仅使用DMEM组(对照组);(2)DMEM+5μmol/L罗格列酮组(R1组);(3)DMEM+10μmo...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人尿酸盐转运子(hUA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培养液中所含罗格列酮浓度的不同,将HK-2细胞分为4组,(1)仅使用DMEM组(对照组);(2)DMEM+5μmol/L罗格列酮组(R1组);(3)DMEM+10μmol/L罗格列酮组(R2组);(4)DMEM+15μmol/L罗格列酮组(R3组),每组均培养6瓶细胞。上述细胞在不同培养液中分别培养48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K-2细胞中hUATmRNA的相对表达量(2-""Ct法)。结果:所有标本均能检测到hUATmRNA的表达,且R1、R2、R3组hUAT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R1组(浓度5μmol/L)hUATmRNA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19.6%,R2组(浓度10μmol/L)hUATmRNA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18.8%,R3组(浓度15μmol/L)hUATmRNA表达水平仅为对照组的9.5%。结论:罗格列酮可能有下调hUATmRNA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载体蛋白质类 罗格列酮 肾小管 细胞 培养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塞膦酸钠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 OPG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乃龙 张良岩 阎胜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90-392,404,共4页
目的研究利塞膦酸钠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护骨素(OPG)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利塞膦酸钠发挥骨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10-10molL;10-9molL;10-8molL;10-7molL)的利塞膦酸钠干预MG63细胞72h;ELISA法测定细胞条... 目的研究利塞膦酸钠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护骨素(OPG)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利塞膦酸钠发挥骨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10-10molL;10-9molL;10-8molL;10-7molL)的利塞膦酸钠干预MG63细胞72h;ELISA法测定细胞条件培养液中OPG及TNFα的含量。结果利塞膦酸钠可下调MG63细胞TNFα的表达;上调OPG的表达;并提高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论利塞膦酸钠可通过调节成骨样细胞MG63OPG、TNFα的表达,从而发挥其抗骨吸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OPG 利塞膦酸钠 成骨样细胞 MG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芪降糖颗粒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颜刚 赵婷 +1 位作者 赵世华 栾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460-465,I0001,共7页
目的:研究生芪降糖颗粒在细胞水平上的降糖作用靶点。方法:①选用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似的INS-1细胞株,设溶媒对照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格列齐特阳性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实验组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胰岛素释放情况。②... 目的:研究生芪降糖颗粒在细胞水平上的降糖作用靶点。方法:①选用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似的INS-1细胞株,设溶媒对照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格列齐特阳性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实验组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胰岛素释放情况。②选用国际通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方案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为成熟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设溶媒对照组、模型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四甲基偶氨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对葡萄糖消耗量进行标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测定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含量。③选用人源肝癌HepG2细胞株,同时采用高胰岛素诱发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设溶媒对照组、模型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对葡萄糖消耗量进行标化,RT-PCR法测定葡萄糖转运体2(GLUT2)mRNA含量。结果:①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各剂量生芪复方中药与相应浓度的溶媒对照组比较促INS-1细胞胰岛素释放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格列齐特各剂量均较相应浓度的其他两组有显著促分泌作用(P均<0.05)。②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3T3-L1葡萄糖消耗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培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同时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与罗格列酮组GLUT4 mRNA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③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HepG2葡萄糖消耗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培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同时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与罗格列酮组GLUT2mRNA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生芪降糖颗粒并不促进胰岛素分泌,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激活PPAR-γ,增加葡萄糖在外周组织的消耗和利用、减少肝脏葡萄糖产生而发挥抗糖尿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芪降糖颗粒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抑制剂间隔给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会玲 张盛霞 杨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间隔给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间隔给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TNF-α抑制剂治疗,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延长给药间隔,逐渐过度至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治疗,按照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依从性好组(49例)和依从性差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腰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以及停药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疾病复发率。结果依从性好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治疗后,依从性好组患者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较依从性差组均明显缩短(P<0.05);依从性好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依从性差组(P<0.05),Harris评分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依从性好组患者ESR、CRP水平均明显低于依从性差组(P<0.05)。停药6个月及1年后,依从性好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 NSAIDs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其TNF-α抑制剂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髋关节功能、腰背疼痛均明显改善,ESR、CRP水平均降低,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服药依从性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等位基因DQA_1^*0501、DQA_1^*0201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17
作者 余霄龙 闫胜利 王颜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83,共1页
目的 在山东沿海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对HLA等位基因DQA1 0 5 0 1、DQA1 0 2 0 1在GD、HT和正常对照人群中的基因表达频率进行分析 ,以研究山东沿海地区人群H... 目的 在山东沿海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对HLA等位基因DQA1 0 5 0 1、DQA1 0 2 0 1在GD、HT和正常对照人群中的基因表达频率进行分析 ,以研究山东沿海地区人群HLA DQA1等位基因与GD、HT的相关性。方法 ①对象 :AITD组分为GD组 90例 (男 2 2例 ,女 6 8例 ,平均年龄 33.3± 13.0岁 ) ,HT组 4 3例 (男 3例 ,女 4 0例 ,平均年龄 38.2± 15 .1岁 )。正常对照组 6 0例 (男 2 7例 ,女 33例 ,平均年龄 32 .6±12 .0岁 ) ,均来自山东沿海地区 (青岛、烟台、威海、日照 )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和上述地区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AITD患者。②方法 :( 1)用酚 氯仿三步法抽提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 ;( 2 )采用Olerup等的PCR SSP法扩增HLA DQA1 0 5 0 1和DQA1 0 2 0 1的目的基因片段 (分别为 186bp、170bp)。在PCR扩增仪经 94℃预变性 4min ,94℃变性4 5s,6 0℃退火 5 0s ,72℃延伸 4 5s ,30个循环后 72℃延伸 5min完成扩增反应。将PCR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 2 0g·L-1( 2 .0 % )琼脂糖凝胶上电泳 ,80V ,电泳 30min ,在紫外透射仪下观察DNA阳性条带 ,确定基因型。③统计学处理 :将基因型结果输入计算机 ,应用SSPS统计软件计算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HLA等位基因 流行病学 多聚酶链反应 PCR-SSP DQAl^*050l DQAl^*02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钠/碘转运体354、395位点基因突变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闫胜利 赵真 傅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82,共1页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婴幼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是否存在人钠 /碘转运体 (hNIS)基因 35 4、395位点突变及其基因型频率 ,为婴幼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建立理论基础。方法 试验组 4 7例 ,均为青岛市妇...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婴幼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是否存在人钠 /碘转运体 (hNIS)基因 35 4、395位点突变及其基因型频率 ,为婴幼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建立理论基础。方法 试验组 4 7例 ,均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确诊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 (年龄 0~ 5岁 ) ,甲状腺显像证实腺体位置及发育基本正常 ,排除甲状腺异位及缺如的病儿。对照组 10 0例 ,为在本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儿 (年龄 0~ 5岁 ) ,排除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家族史。采外周血抽提基因组DNA ,PCR扩增hNIS基因片段。其中由于T35 4P基因突变本身并没有形成酶切位点 ,本实验采用错配的PCR技术 ,扩增片段长度为 2 0 2bp ,包括完整的外显子 9。取PCR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HaeⅢ )消化 ,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G395R基因突变的研究扩增片段长度为 370bp ,包括外显子 9、10。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 (BspPI) ,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 结果 无论试验组或对照组 ,在hNIS密码子 35 4位均以纯合子ACA出现 ,在hNIS密码子 395位均以纯合子GGA出现。T35 4P突变及G395R突变在本研究的 14 7例对象中均未发现。结论 通过对 4 7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 (其中包括 1对双胞胎姐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转运体 碘转运体 354位点 395位点 基因突变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OS基因第七外显子894G→T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谦 肖争流 +1 位作者 胡斌 李长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426,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基因多态性 eNOS基因第七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谦 肖争流 +1 位作者 胡斌 李长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46-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7q35区醛糖还原酶(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 RFLP)、DNA测序技术及高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检测202例中国北... 目的:探讨染色体7q35区醛糖还原酶(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 RFLP)、DNA测序技术及高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检测202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其中2型糖尿病(DM)患者139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DN组(61例)和非DN组(78例)两个亚组;健康成人组(CON组,63例)。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比较用卡方检验,不同基因型DM患者的有关临床生化指标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结果:①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存在T、C两种等位基因和CC、CT、TT三种基因型;②上述各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DM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的T等位基因和CT+TT基因型频率在早期DN组明显高于非DN组和CON组(P<0.05);④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DM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AR基因启动子区存在C106T多态,对于2型DM患者,T等位基因可能是DN的易感等位基因,CT/TT基因型可能是DN的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醛糖还原酶基因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