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如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基于山东省蒙阴县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钱淼 郭红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基于山东省蒙阴县多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实地调查,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体作用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 基于山东省蒙阴县多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实地调查,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体作用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具有独特的制度特征,其成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和分配机制的特殊安排能够发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产业组织过程中与村集体产生紧密的利益联结,使村集体能够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获得收益,发挥着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的作用。研究还发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作用不能脱离产业而独立存在,精准培育产业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据此,建议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可选模式,结合村庄的产业基础、集体资产与群众意愿等条件,因地制宜逐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运行机制 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增收的效应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静 李金阳 郑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44-156,共13页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视角,运用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溢出特征,最后借助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异质性。【结果】(1)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经过工具变量法、改变样本容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对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产生显著促进效应,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水平,助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3)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且该效应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强化。(4)数字经济会长期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数字经济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呈“倒U型”,其中中等收入阶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农民增收的推动力明显强于东部地区。【结论】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力度、创新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促进区域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统筹联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产业结构 农民增收 中介效应 非线性溢出效应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2
3
作者 钱淼 郭红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5,M0006,共13页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面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需要而设计的产业组织方式,在社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分配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制度安排,能够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乡村特...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面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需要而设计的产业组织方式,在社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分配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制度安排,能够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增加集体资产收益等,并以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将产业收益尽可能多地留存于村集体内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济效果的实现,需具备适宜的产业项目、集体资产入社、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工协作、农民充分参与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产业组织方式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乡村特色产业 集体资产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慧 刘荣军 包乌兰托亚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3,共6页
为了给黄河流域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构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5-2022年为研究期,基于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黄河流域各省(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采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黄河... 为了给黄河流域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构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5-2022年为研究期,基于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黄河流域各省(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采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空间自相关性,并采用地理探测器诊断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在研究期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异明显,黄河下游地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远较上、中游地区的高,上游地区的最低,各省(区)间差异较大且差异呈增大趋势;2)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低-低、高-高集聚且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空间集聚模式在研究期较稳定;3)科技创新水平、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各驱动因素两两交互的影响力明显较单因素的大,即数字农业发展应发挥各驱动因素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与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建议:1)加强区域间协同合作,确保黄河流域数字农业的均衡发展;2)流域内各地区依据资源禀赋、数字农业发展基础等,巩固优势、补齐短板,探索适合当地的发展新模式;3)加大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 驱动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慧媛 王寿辰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新时期,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山东省16地市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准确测度全省及16地市数字经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山东省农业高质量... 新时期,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山东省16地市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准确测度全省及16地市数字经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数字经济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区域间差异明显;数字经济对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数字经济通过提升人才资源发展潜力、地区创新发展活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门槛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数字经济渗透度、提升农民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高质量发展 赋能效应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社领办人胜任力、服务效能对社员综合收益的影响——以山东省430家合作社为例
6
作者 马娜 钱淼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34-239,244,共7页
以山东省430家合作社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合作社领办人胜任力、合作社服务效能对社员综合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合作社领办人胜任力对合作社服务效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服务效能对社员综合收益也具有正向... 以山东省430家合作社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合作社领办人胜任力、合作社服务效能对社员综合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合作社领办人胜任力对合作社服务效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服务效能对社员综合收益也具有正向影响。在非村集体组建的合作社中,领办人胜任力对社员综合收益无显著影响,而在村集体组建的合作社中,领办人胜任力对社员综合收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集体与非村集体组建的合作社在领办人胜任力对社员综合收益影响上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合作社服务效能的中介作用受社员信任的调节,对领办人信任度较高的成员会积极配合合作社的服务,实现更高的经济收益。应加强合作社领办人的能力培训与辅导,扩大合作社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服务范围和深度,并重视培养社员的信任度,推动建设村集体领办合作社,以推动合作社的持续发展和社员经济利益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 领办人 胜任力 服务效能 社员综合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
7
作者 李金阳 郑丹 李静 《农业工程》 2025年第8期164-172,共9页
基于2012—2021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但处于勉强耦合协调阶段。从区域划分... 基于2012—2021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但处于勉强耦合协调阶段。从区域划分来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沿海地区要高于内陆地区,胶东经济圈远高于其他经济圈;山东省部分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提升速度有显著差异。针对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农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山东省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薛欣 周海霞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85-91,101,共8页
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0—202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测度了我国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 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0—202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测度了我国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大于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城乡收入差距 超效率SBM模型 固定效应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绿色生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立足山东省的实证探究
9
作者 张芳宁 郭海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23-229,共7页
基于山东省农户种植作物托管情况的调研数据,采用PSM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绿色生产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探讨绿色技术采纳和同群效应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托管能够产生技术... 基于山东省农户种植作物托管情况的调研数据,采用PSM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绿色生产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探讨绿色技术采纳和同群效应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托管能够产生技术效应与规模效应,可直接推动农户绿色生产,且全托服务推动绿色生产的程度高于半托服务;农业生产托管还能通过绿色技术采纳和同群效应推动农户绿色生产,即绿色技术采纳和同群效应具有中介作用。农业生产托管在不同经营规模和家庭成员是否兼业方面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托管对经营规模小的农户和有外出务工家庭的绿色生产推动效果更好。因此,应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托管服务,借助托管组织开展绿色技术应用培训,建立完善的托管服务组织质量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农户绿色生产 绿色技术采纳 同群效应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0
作者 傅慧玲 钱淼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47-250,F0003,共5页
基于扎根理论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筛选相关指标,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运行机制、发展途径、监督机制3个一级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经营方式稳健、产业... 基于扎根理论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筛选相关指标,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运行机制、发展途径、监督机制3个一级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经营方式稳健、产业融合发展、内部监督、外部监督4个指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程度最大,并从3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碳减排效应的机理与实证检验
11
作者 刘瑞祺 刘新民 +1 位作者 祁安安 蔺康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15-2028,共14页
农业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农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和西藏)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 农业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农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和西藏)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以及门槛效应模型,探索数字农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数字农业在降低农业碳排放方面具有显著的“减碳效应”,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在机制路径方面,数字农业通过农地流转实现对农业碳排放的“减碳效应”。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当劳动力外流超过单一门槛未超过双重门槛时,数字农业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当农业规模化经营超过单一门槛值时,数字农业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当产业合理化超过单一门槛值时,数字农业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在加快“双碳”目标实现的进程中,促进农业碳减排应注重发挥数字农业的“数字红利”,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探索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碳排放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鹿永华 王连群 周泽锟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04,共15页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科技创新则是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本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科技创新则是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本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水平,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水平进行耦合协调度测算,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提升,尽管地区间存在差异,但整体上各省份在农业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大体呈梯形分布,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绿色技术推广和应用之间紧密联系。同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状态转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要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着力突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熵值法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动机及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田田 徐爱华 +2 位作者 谢永超 丁卓智 郑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44-152,共9页
【目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合作社事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的动机... 【目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合作社事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的动机以及障碍因素,对加快实现合作社联合社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4家农民合作社、6家联合社及30家联合社成员社的调研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组建合作社联合社的动机及障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通过充分提炼原始访谈数据,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流程,不断比较归纳、概括,深入分析各类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动机及障碍因素模型。【结果】构建模型中的利益型动机、价值型动机、交互型障碍、管理型障碍、素质型障碍和社会环境6个主范畴对合作社联合社的组建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利益型动机和价值型动机是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的内在动力,选取A1~A3合作社的代表性描述对该结果加以验证;交互型、管理型、素质型障碍对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意愿的产生起抑制作用,选取A4~A8合作社的代表性描述验证该结果;社会环境因素在组建意愿向组建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选取A9~A15合作社的代表性描述对该结果进行分析并验证。影响联合社组建的因素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由关注数量合作向注重质量合作的转变,二是由侧重生产前端合作向全产业链合作的转变,三是由被动合作向主动合作的转变,四是由形式合作向实际建设转变。【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强化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的利益型和价值型动机,加强合作社组建联合社中的交互性沟通,规范组建联合社的带头社的内部管理,发挥理事长在组建联合社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强化政府对组建联合社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联合社 扎根理论 动机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园区规模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林娟 刘昊 周海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9期236-239,共4页
以山东省寿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其2015—2019年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园区规模的发展现状,从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近5年寿光市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园区规模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寿光市近5年农业经济与农产... 以山东省寿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其2015—2019年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园区规模的发展现状,从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近5年寿光市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园区规模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寿光市近5年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园区规模的耦合协调程度均较低,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并有所下降。最后提出促进寿光市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园区规模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产品物流园区规模 耦合协调发展 山东省寿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29个省(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钰 贾宝金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国内外有关学者的优秀成果进行分析,对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概念进行了深入... 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国内外有关学者的优秀成果进行分析,对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挖掘,研究二者存在的关系;然后选择经济与环境指标建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2011-2021年中国不同省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与协调发展情况,得出了实证结果.结果表明,我国东部、西部、南部、北部这4个地区中,经济衰退地区的数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滞后型地区的数量显著增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快于生态环境改善,二者间的协调性显著提高;与城市社会不同的是,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没有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快,农村社会生态环境质量好于城市社会,但在农村社会中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程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临沂市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铭茹 李藩涛 孙兆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3-99,共7页
选取2013—2021年临沂市各县区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投入导向的DEA-BCC模型对临沂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使用Malmquist指数对临沂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与分解,并从动态变化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效率... 选取2013—2021年临沂市各县区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投入导向的DEA-BCC模型对临沂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使用Malmquist指数对临沂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与分解,并从动态变化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临沂市各县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差异较大、总体水平较低,且多数县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趋势;临沂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且年均增长率呈上升趋势。鉴于此,提出了优化生产要素投入,提升规模效率;加强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临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金锋 李敬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84-92,共9页
基于2011—2022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以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对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 基于2011—2022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以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对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维度上呈现“下游高上游低”的发展格局,且各省区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存在显著差异。针对黄河流域不同省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提出了建立长效的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良性互补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和鼓励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科技创新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龙孟 刘嘉豪 +1 位作者 吴昊 崔茂森 《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150-156,共7页
选取山东省2012—2020年数据,构建山东省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省整体及各地级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同时借助地理空间分异图和三维趋势图分析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状况。结果表明,... 选取山东省2012—2020年数据,构建山东省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省整体及各地级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同时借助地理空间分异图和三维趋势图分析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区域之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距日益缩小;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布不均匀且具有不均衡性,序列两端区域稳定;从东西方向来看,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由西向东平滑过渡,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呈阶梯状;南北方向上呈现南部与北部弱于中部地区的趋向;各区域在空间上仍存在差异格局,但差异呈缩小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西部地区要依靠技术创新改造传统农业存在的弊端,加大现代化农机设备投入力度;东部地区依靠独有的资源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部地区依托地形特点,开发多样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熵值法 三维趋势分析 时空演变 空间分布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门槛下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靖尉 李敬锁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80-86,190,共8页
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率。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升。其中,东部... 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率。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升。其中,东部地区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随着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先增强后逐渐放缓;以数字普惠金融为门槛变量,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超过门槛值之后,新型城镇化的影响逐渐增强。耦合效应检验发现,新型城镇化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耦合协调度的变动趋势与农业绿色生产率变动基本一致,佐证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绿色生产率之间存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率 数字普惠金融 新型城镇化 门槛效应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测度研究——基于Super-SBM和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
20
作者 王潇 武晴云 +1 位作者 李中华 冯剑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92-199,共8页
考虑环境因素,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首先采用Super-SBM模型测量2014—2019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然后运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度了... 考虑环境因素,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首先采用Super-SBM模型测量2014—2019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然后运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度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其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偏低导致的;东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014—201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其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增长,而技术进步有轻微下降趋势。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高质量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农民专业合作社 技术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