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卷积自编码器的船舶逆变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博文 张思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为实现对船舶逆变器的有效维护,确保船舶逆变器模块的正常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降噪卷积自编码器的船舶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可以直接对一维原始电流数据自适应地提取数据特征,降低信号内的噪声,实现端到端的故障诊断... 为实现对船舶逆变器的有效维护,确保船舶逆变器模块的正常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降噪卷积自编码器的船舶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可以直接对一维原始电流数据自适应地提取数据特征,降低信号内的噪声,实现端到端的故障诊断。首先,利用数据增强方法来增强数据集;其次,根据数据特点设计可以提取局部细节和整体结构信息的多尺度卷积特征融合模块,并在编码器中引入该模块,形成特征提取模型;最后,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对模型输出的数据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实现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优越的数据特征提取性能及噪声鲁棒性能,可以实现船舶逆变器开关器件开路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逆变器 故障诊断 多尺度特征融合 卷积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船舶DMCC发动机整机性能优化
2
作者 蒋更红 才正 +1 位作者 范金宇 黄加亮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152,共9页
针对柴油发动机推进特性下的中高负荷工况出现的NO_(x)排放峰值现象,以及燃油价格日益上涨带来降低油耗率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调节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发动机多种控制参数,在保证动力性前提... 针对柴油发动机推进特性下的中高负荷工况出现的NO_(x)排放峰值现象,以及燃油价格日益上涨带来降低油耗率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调节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发动机多种控制参数,在保证动力性前提下,实现NO_(x)排放和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的同步下降。为避免大规模试验带来的成本增加,首先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DMCC发动机排放的NO_(x)体积分数、BSFC和指示功率预测模型;然后将所建模型与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结合,对NO_(x)的体积分数和BSFC进行优化,并将Pareto前沿解集代入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寻找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最后将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标定至电子控制单元,与原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大于0.95,均方根误差小于1,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使用NSGA-Ⅱ获取的最佳控制参数与优化前(原机工况)的相比,NO_(x)的排放量下降74.5%,仅为3.47 g/(kW·h),BSFC平均下降6.7%,仅为203.5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高斯过程回归 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督核熵的空压机阀片故障诊断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凯 王永坚 +1 位作者 蔡杭溪 李劼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空压机作为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的精准识别对船舶安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鉴于空压机在工作过程中振动信息呈现出非平稳和非线性的特点,提出利用监督核熵成分分析对其特征数据选择,旨在通过数据降维保留关键特征信息,将... 空压机作为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的精准识别对船舶安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鉴于空压机在工作过程中振动信息呈现出非平稳和非线性的特点,提出利用监督核熵成分分析对其特征数据选择,旨在通过数据降维保留关键特征信息,将处理后的特征信息输入到经过贝叶斯优化方法优化超参数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中,以评估其在空压机状态识别方面的性能。经实验验证可知,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准确率可达9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空压机 阀片故障诊断 监督核熵成分分析 贝叶斯优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变化率的独立直流微网储能变换器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4
作者 张瑞芳 王国玲 +1 位作者 罗成汉 曹文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8-306,共9页
针对传统虚拟惯性控制方法虚拟惯性补偿环路与控制内环相互作用引发的暂态功率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变化率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通过改善系统虚拟阻尼特性,进一步优化系统暂态特性。通过建立系统小信号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对系统稳定... 针对传统虚拟惯性控制方法虚拟惯性补偿环路与控制内环相互作用引发的暂态功率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变化率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通过改善系统虚拟阻尼特性,进一步优化系统暂态特性。通过建立系统小信号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及暂态特性的影响,获得参数优化设计准则。最后,搭建实验模型对不同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改善系统暂态特性,保障母线电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DC-DC变换器 暂态稳定 虚拟惯性 储能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机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尹自斌 陈景锋 杨国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143,226,共4页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轮机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创建"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过程化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模块化、多元化的成绩考核模式。教学实践证明:...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轮机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创建"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过程化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模块化、多元化的成绩考核模式。教学实践证明: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岗位适任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机工程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轴系高静低动扭振隔振装置结构设计及分析
6
作者 李林桃 张超 +2 位作者 杨志荣 饶柱石 肖望强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针对船舶轴系低频扭转振动抑制问题,设计并研制一种高静低动特性的扭振隔振装置。[方法]首先,基于正负扭转刚度并联的方式设计零部件,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其三维模型,并通过3D打印制作隔振装置样机;然后,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模... [目的]针对船舶轴系低频扭转振动抑制问题,设计并研制一种高静低动特性的扭振隔振装置。[方法]首先,基于正负扭转刚度并联的方式设计零部件,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其三维模型,并通过3D打印制作隔振装置样机;然后,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模型的Duffing方程,以研究结构参数和激励幅值对隔振装置扭矩传递率的影响;最后,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并对样机进行静载扭转试验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隔振装置在静载扭矩试验下,在-2°~2°转角范围内具有高静低动刚度特性,且能承载大小为160 N?mm的力矩;在合适的结构参数下,隔振装置相比线性隔振装置具有更好的低频隔振效果。[结论]所提扭振隔振装置能通过正、负刚度并联实现高静低动特性,可为船舶轴系低频扭转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轴系 扭振隔离 扭转实验 谐波平衡法 高静低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穿插的Ni/Cu@MIL-101(Cr)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研究
7
作者 安科迪 仵梦博 郑青榕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4-963,共10页
为提高氨硼烷(AB)水解释氢性能,选择Ni、Cu作为催化金属,采取氧化石墨烯(GO)对MIL-101(Cr)的穿插制备了催化剂。通过优化GO的穿插比例及Ni/Cu的双金属组分,结合制备试样的结构表征、微观形貌观察,分析了GO穿插量对MIL-101(Cr)结构的影响... 为提高氨硼烷(AB)水解释氢性能,选择Ni、Cu作为催化金属,采取氧化石墨烯(GO)对MIL-101(Cr)的穿插制备了催化剂。通过优化GO的穿插比例及Ni/Cu的双金属组分,结合制备试样的结构表征、微观形貌观察,分析了GO穿插量对MIL-101(Cr)结构的影响,并由在288-328 K的AB水解释氢试验,分析了Ni、Cu及GO的穿插比例对AB释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45%的GO穿插时的试样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以0.5∶0.5的比例担载Ni/Cu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TOF)和活化能分别为27 min^(-1)、35.7 kJ/mol;在经过10次循环后,释氢时间延长48%,释氢量减少小于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硼烷 催化剂 MOFS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IRRT^(*)算法的水面船艇多目标动态路径规划
8
作者 于豪 崔奕山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7,共11页
水面船艇在航行过程中动态路径规划对于保障航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水面舰艇的多目标动态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RRT^(*)算法,充分考虑水面舰艇独特的运动学约束特性以及自身船体、障碍物的体积大小,结合双向搜索机... 水面船艇在航行过程中动态路径规划对于保障航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水面舰艇的多目标动态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RRT^(*)算法,充分考虑水面舰艇独特的运动学约束特性以及自身船体、障碍物的体积大小,结合双向搜索机制,在起点与终点同时进行搜索,并为多目标点设置一种分级策略进行分级探索,显著提高了路径规划的效率,并可以较优的解决多目标路径规划时的最优效率问题。其次,通过引入动态KD树进行最近邻搜索,优化了路径搜索过程,并采用定期重建KD树减少查询节点时的检索深度,进一步地提高搜索效率。最后设计了较为实际地考虑船舶转弯角度和能耗的成本函数,融合人工势场法的思想,引入引力场和斥力增益系数作为局部避障的策略,并最终采用自适应三阶B样条曲线优化路径,提高了路径的平滑性和水面船艇的实时避障能力。通过在Python环境下的模拟实验和实际海上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计算时间、路径长度、避碰性能和路径转弯次数等方面的相对于目前已知算法的优势。研究成果为复杂水域中的高效路径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助力水面舰艇自主导航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IRRT^(*) 多目标动态路径规划 水面船艇 双向连接 三阶B样条曲线优化 动态KD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船用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
9
作者 陈奕钪 邓志鹏 +2 位作者 俞程 冷涛 杨静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8-135,共8页
为了研究船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明确支撑形式对减振效率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机械运动微分方程,采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液压及弹簧等不同支撑形式的悬架系统进行动力学计算,研究其在各影响因素下的运动响应和减振效率。发现不... 为了研究船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明确支撑形式对减振效率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机械运动微分方程,采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液压及弹簧等不同支撑形式的悬架系统进行动力学计算,研究其在各影响因素下的运动响应和减振效率。发现不同支撑形式对于运动和减振效率有较大影响。单液压支撑形式在支撑力为2 N时具有最佳减振效率,综合减振效率达到50%左右;弹簧+液压的悬架支撑形式仅对垂向加速度运动有正向减振效果,且减振效率在5%左右,但对升沉和纵摇运动并未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双弹簧支撑形式可以通过调整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实现最大减振,最佳弹簧属性下加速度的减振效率最大达到了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体船 悬架系统 ADAMS 动力学仿真 减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机械三元流动流函数的变域变分有限元解
10
作者 刘建华 吕江波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9-1122,共4页
根据流函数的变分原理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叶轮机械内部流场进行了求解 ,并应用变域变分的方法对叶栅下游周期性自由尾涡面进行了计算。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是相互吻合的。图 4参
关键词 叶轮机械 流函数 有限元 三元流动 变域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多惯性通道组合挤压模式磁流变液悬置动态特性研究
11
作者 黄跃东 林智宏 林德昭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42,共8页
针对重型特种车辆悬置系统低频动态特性不可调问题,提出可控多惯性通道组合挤压模式磁流变液悬置,设计多流道磁流变液阻尼器,以试验方法验证可控流道的切换效果。搭建可控多惯性通道组合挤压模式磁流变液悬置的集总参数模型、1/4重型特... 针对重型特种车辆悬置系统低频动态特性不可调问题,提出可控多惯性通道组合挤压模式磁流变液悬置,设计多流道磁流变液阻尼器,以试验方法验证可控流道的切换效果。搭建可控多惯性通道组合挤压模式磁流变液悬置的集总参数模型、1/4重型特种车辆的磁流变液悬置系统模型。最后,根据模型进行动态特性和隔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惯性通道施加较大的电流,磁流变液悬置的动刚度和滞后角的峰值和峰值频率在0~50 Hz可调;同时,挤压模式作用下悬置在低频具有大刚度和大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多惯性通道 挤压模式 磁流变液悬置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沉积AlCoCrFeNi涂层在海水介质中腐蚀磨损行为
12
作者 卢李 王军伟 +5 位作者 杜青松 刁望 温文辉 成波 戴乐阳 杨理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2-1415,共14页
水陆两栖飞机的外露轴承等运动副处于海水腐蚀与磨损工况,研究其耐腐蚀磨损(简称“蚀损”)性能将提高其服役安全性。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原位监测磨损过程中腐蚀行为方法,详细研究了轴承钢GCr15和利用HVOF方法制备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 水陆两栖飞机的外露轴承等运动副处于海水腐蚀与磨损工况,研究其耐腐蚀磨损(简称“蚀损”)性能将提高其服役安全性。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原位监测磨损过程中腐蚀行为方法,详细研究了轴承钢GCr15和利用HVOF方法制备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在人工海水中的腐蚀磨损行为,量化分析了蚀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纯腐蚀条件下,GCr15在人工海水中因发生活性溶解,腐蚀速率较高(134.86μm/a);在蚀损条件下,腐蚀与磨损产生正协同效应,GCr15蚀损率是5.22×10^(-6)mm^(3)/(N·m);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因钝化和高硬度而具有较好的耐腐蚀和耐蚀损性能,其在纯腐蚀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和蚀损条件下的材料损失率分别是GCr15对应速率的1/13和1/2。磨损导致质量损失占总损失的99.5%以上,提高该涂层耐磨损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其耐蚀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OF涂层 高熵合金 轴承钢 腐蚀磨损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向对竖轴潮流能水轮机阵列特性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李广年 熊云峰 +1 位作者 李晓文 李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12-2219,共8页
应用竖轴水轮机阵列水动力性能预报程序研究潮流能水轮机阵列水动力干扰现象。分析单体的相对旋转方向对其自身水动力响应以及对阵列整体获能效率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反向旋转水轮机组整体获能效率明显比同向旋... 应用竖轴水轮机阵列水动力性能预报程序研究潮流能水轮机阵列水动力干扰现象。分析单体的相对旋转方向对其自身水动力响应以及对阵列整体获能效率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反向旋转水轮机组整体获能效率明显比同向旋转对应值高,水轮机间距越小,反向旋转的优势越明显。和同向旋转相比,反向旋转转子力矩系数均值大,对应的峰值高。较之于同向旋转情况,反向旋转情况下水轮机叶片合力均值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水轮机阵列 叶轮旋向 水动力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EMD-MB1DCNN的船用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故障诊断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永坚 范金宇 +2 位作者 蔡杭溪 赵凯 吴怡婷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针对船用中高速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以及同类型不同损伤程度故障发生时振动信号时频域特征相似、故障难以识别等问题,利用振动信号辨识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和多模块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端到端缸... 针对船用中高速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以及同类型不同损伤程度故障发生时振动信号时频域特征相似、故障难以识别等问题,利用振动信号辨识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和多模块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端到端缸套-活塞环故障诊断方法,通过设计固有模态分量IMF信息质量筛选准则对EEMD分解出的IMFs进行重新排序,获得包含更多凸显故障特征成分的重构信号,输入到上述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振动信号分析并与现有方法比较,评估所设计IMF信息质量筛选准则与所搭建模型的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地识别缸套-活塞环故障类型。在判断该易损件同类型不同磨损程度故障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对故障状况进行有效的特征提取与故障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缸套与活塞环 EEMD 1DCNN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尺度空间下基于边缘的角点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佳声 李浩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6,共9页
图像中的目标角点位置是实现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关键数据。为了克服传统检测算法产生的数据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尺度空间下基于边缘的角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分组多层的尺度空间,将原图投影到其中后得到多个平滑图像。与... 图像中的目标角点位置是实现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关键数据。为了克服传统检测算法产生的数据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尺度空间下基于边缘的角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分组多层的尺度空间,将原图投影到其中后得到多个平滑图像。与此同时,采用定义的边缘算子检出平滑图像中所有边缘而得到多个按序存放的像素点集,当点集数量稳定时停止更大尺度的变换。然后,在当前尺度下,计算点集中各元素反映其角点强度的特征值。根据这些特征值变化规律检出角点的支撑集区间,并在此区间中采用高斯拟合函数确定最终的目标角点。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检出特征显著的目标角点及其角度,其中合成图像精度在像素级,应用案例中的平均误差与图幅比约为1.5/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检测 尺度变换 边缘算子 数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进气压力对船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替代率拓宽研究
16
作者 范金宇 才正 +3 位作者 杨晨曦 李品芳 黄朝霞 黄加亮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使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船用发动机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调节发动机进气压力,拓宽不同负荷下甲醇替代率,进而实现排放和燃油消耗率的同步下降。利用高斯过程... 为使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船用发动机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调节发动机进气压力,拓宽不同负荷下甲醇替代率,进而实现排放和燃油消耗率的同步下降。利用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和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负荷下进气压力对甲醇替代率边界的影响。并绘制了甲醇替代率边界MAP图,进一步分析了拓宽比例。随后建立了发动机有效燃油消耗率和NO_(x)排放的预测模型。将所建模型与非支配排序基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相结合,对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和NO_(x)排放进行优化,获得最优Pareto前沿解集并选取最佳控制参数组合。最后将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标定至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中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调节进气压力可使甲醇最大替代率平均拓宽12.7%。相较纯柴油模式,优化后BSFC平均下降5.6%,NO_(x)排放平均下降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高斯过程回归 非支配排序基因算法-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分析的船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性能优化
17
作者 李品芳 杨晨曦 +4 位作者 张佩存 才正 叶子枭 范金宇 黄加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6-80,共5页
为优化生物柴油/柴油船用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利用AVL-Fire软件构建混合燃料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将仿真值与台架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并通过燃用不同比例的生物柴油确立其最佳掺混比;最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安排5个发动机运行参数进... 为优化生物柴油/柴油船用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利用AVL-Fire软件构建混合燃料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将仿真值与台架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并通过燃用不同比例的生物柴油确立其最佳掺混比;最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安排5个发动机运行参数进行多参数优化匹配,将NO排放量和指示功率作为评价指标,权重分别设置为0.6和0.4,对试验结果进行模糊数学分析。结果表明: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大小顺序为EGR率(a_(1))、进气压力(a_(2))、进气温度(a_(3))、喷油提前角(a_(4))、喷油孔直径(a_(5));最优参数组合为:生物柴油掺混比30%、a_(1)=12.5%、a_(2)=0.173MPa、a_(3)=315.15K、a_(4)=18.6°CA、a_(5)=0.32mm,该组指示功率为52.7kW与原机55kW相比略低,NO排放量为5.37×10^(-5)%相比于原机8.5×10^(4)%降低了94.7%。该方法可以在保证发动机动力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NO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生物柴油 模糊分析 正交试验设计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技术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范金宇 才正 +2 位作者 杨晨曦 李品芳 黄加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为缓解柴油掺烧生物柴油导致的NO_(x)排放过高问题,将4190ZLC船用中速柴油机作为试验台架,通过AVL_FIRE软件建立燃烧室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准确性。设置生物柴油掺混比0~40%等4组变量,EGR率0~12.5%等4组变量,进行柴油机燃烧、性能和排放... 为缓解柴油掺烧生物柴油导致的NO_(x)排放过高问题,将4190ZLC船用中速柴油机作为试验台架,通过AVL_FIRE软件建立燃烧室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准确性。设置生物柴油掺混比0~40%等4组变量,EGR率0~12.5%等4组变量,进行柴油机燃烧、性能和排放分析。结果表明,掺烧适量生物柴油能够降低柴油机缸内温度,降低Soot排放,但同时会导致NO_(x)排放明显升高;EGR的引入能够实现低温燃烧,显著降低NO_(x)排放,但EGR率过高会增加Soot排放。生物柴油掺混比B40、EGR率12.5%组合NO排放比原机降低47.7%,Soot排放质量分数比原机降低98.13%。本文结果将为柴油掺混生物柴油燃烧并结合EGR技术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废气再循环 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 低温燃烧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A^(*)与DWA算法的水面船艇动态路径规划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孙岩霆 王荣杰 蒋德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1-310,共10页
为解决水面船艇路径规划同时要求全局最优、实时避障和航迹安全可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A^(*)算法与动态窗口算法(DWA)的水面船艇路径规划方法。首先通过引入启发函数动态加权策略,提高A^(*)算法的搜索效率;然后综合考虑水面船艇... 为解决水面船艇路径规划同时要求全局最优、实时避障和航迹安全可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A^(*)算法与动态窗口算法(DWA)的水面船艇路径规划方法。首先通过引入启发函数动态加权策略,提高A^(*)算法的搜索效率;然后综合考虑水面船艇的运动特性,采用一种路径转角节点角度削弱策略,减少转角,缩短全局路径长度;最后,基于全局因素影响与航迹安全约束对DWA算法的轨迹评价函数进行改进,并以全局路径提供子目标点引导DWA算法进行局部规划的方式完成算法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算法相比于现有算法的总转向角度分别减少了45.6%、46.0%,验证了融合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且相较于其他传统算法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水面船艇 全局最优 实时避障 航行安全 A^(*)算法 动态窗口法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退化预测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建锋 王荣杰 +2 位作者 林安辉 王亦春 张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67-3378,共12页
耐久度是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性能退化预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耐久度。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正则化堆叠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性能退化预测方法。通过小波阈值去噪法,获得消除... 耐久度是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性能退化预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耐久度。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正则化堆叠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性能退化预测方法。通过小波阈值去噪法,获得消除噪声和尖峰后的平滑数据。针对退化数据不确定性和高度非线性导致的特征难以提取问题,引入了正则化堆叠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参数优化算法有效地避免了过拟合风险,提高了预测精度和可靠性。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两种不同工况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老化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稳态工况下的最大误差为0.0163V,误差区间在0.5%以内;动态工况下的最大误差为0.0064 V,误差区间在0.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性能退化预测 小波阈值去噪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