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唑磷对四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及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周常义 池信才 +2 位作者 黄成 陈维权 严重玲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9-324,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三唑磷对小球藻、卤虫、南美白对虾、泥蚶四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显示 ,三唑磷对小球藻的 4 8h的EC50 为 2 4 μg dm3,72h的EC50 为1 5μg dm3;对卤虫的 2 4hLC50 为 1 .6 4mg dm3,4 8hLC50 为 0 .8mg dm3;对南美... 本文研究了三唑磷对小球藻、卤虫、南美白对虾、泥蚶四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显示 ,三唑磷对小球藻的 4 8h的EC50 为 2 4 μg dm3,72h的EC50 为1 5μg dm3;对卤虫的 2 4hLC50 为 1 .6 4mg dm3,4 8hLC50 为 0 .8mg dm3;对南美白对虾仔虾的 4 8hLC50 为 3.2 μg dm3,96hLC50 为 1 .1 μg dm3;对泥蚶的 4 8hLC50 为 2 1 .0mg dm3,96hLC50 为 1 0 .2mg dm3.三唑磷对小球藻、卤虫、南美白对虾为高毒农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毒性 安全评价 三唑磷 海洋生物化学 小球藻 卤虫 南美白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冬季PM_(2.5)颗粒物中细菌和真核微型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廖旭 胡安谊 +3 位作者 杨晓永 陈进生 于昌平 林建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95-1400,共6页
近年来由于雾霾事件频发,有关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组成及迁移转化规律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PM2.5颗粒物中微生物的组成和来源还知之甚少。本文应用T–RFLP、克隆文库和测序方法研究厦门2012年冬季PM2.5颗粒物中细菌和真... 近年来由于雾霾事件频发,有关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组成及迁移转化规律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PM2.5颗粒物中微生物的组成和来源还知之甚少。本文应用T–RFLP、克隆文库和测序方法研究厦门2012年冬季PM2.5颗粒物中细菌和真核微型生物的群落组成,并分析其潜在的来源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与克隆文库方法相比,T–RFLP分析所得的物种数量(TRF峰)相对较多,说明T–RFLP是快速、灵敏分析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的高效手段之一。T–RFLP和克隆文库结果表明,PM2.5颗粒物中细菌和真核微型生物群落多样性较高,其中2%的细菌16S rRNA基因和42%的真核微型生物18S rRNA基因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度低于97%。分类分析表明,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是PM2.5颗粒物细菌的主要类群,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91%、10.68%、41.75%和44.66%;Stramenopiles、Alveolata、Metazoa、Fungi和Viridiplantae是PM2.5颗粒物真核微型生物的主要类群,其相对丰度分别为5%、7%、15%、20%和39%。然而,尚有14%的真核微型生物18S rRNA基因序列未能分类到已知门类,说明气溶胶真核微型生物方面的研究尚存在较大空白。与文献对比分析表明,厦门城区空气微生物的动态性较强,环境来源多变。环境来源分析表明,厦门虽然属于典型海滨城市,但其空气微生物的重要环境源可能为淡水,其次是土壤、水体沉积物、污水系统和动物粪便等。而季节性气团输送可能是厦门冬季气溶胶微生物多来源于淡水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微生物 PM2 5 细菌 真核微型生物 T–RFLP 克隆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酶处理提高茶梗儿茶素含量及茶梗提取液生物活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玉凤 肖安风 +1 位作者 倪辉 蔡慧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77-285,共9页
为综合利用茶叶加工副产物茶叶梗,试验设计利用固态发酵得到的单宁酶处理茶梗,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茶梗提取液中儿茶素组成的差异及还原力、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胰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变化,探讨单宁酶处理提高茶梗提取物中... 为综合利用茶叶加工副产物茶叶梗,试验设计利用固态发酵得到的单宁酶处理茶梗,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茶梗提取液中儿茶素组成的差异及还原力、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胰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变化,探讨单宁酶处理提高茶梗提取物中儿茶素含量和生物活性可行性。研究发现:在50℃条件下,利用2U/mL单宁酶溶液作用于茶梗粉末60min,茶梗提取液中酯型儿茶素(EGCG、ECG、GCG)基本被水解生成非酯型儿茶素(EGC、EC、GC)和没食子酸(GA),从而减少单宁-蛋白质聚合物和茶乳的形成量;此外,经单宁酶处理的茶梗提取液抗氧化活性与对照比较明显增强,表现为OH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分别降低了74%和26%;酶解茶梗提取液质量浓度为5000mg/L时,胰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率分别提高了89%和107%。研究结果表明单宁酶可高效水解茶梗提取液中酯型儿茶素,提高茶梗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以及体外抑制胰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生物活性 茶梗 儿茶素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tox技术检测多环芳烃生物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金丽 袁建军 +1 位作者 郑天凌 席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8-71,共4页
利用Microtox技术检测 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毒性结果表明 ,二甲亚砜配制的测试液中萘、菲及荧蒽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 ,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同浓度下毒性菲 >萘 ;测试液中当萘浓度小于其溶解度时即产生 10 0 %的抑光... 利用Microtox技术检测 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毒性结果表明 ,二甲亚砜配制的测试液中萘、菲及荧蒽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 ,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同浓度下毒性菲 >萘 ;测试液中当萘浓度小于其溶解度时即产生 10 0 %的抑光率 ,萘EC50 为 4 .32mg/L ,而菲及荧蒽浓度近其溶解度时所产生的最大抑光率分别为 <5 0 %和15 %左右 ;芘及蒽最大浓度时则对发光细菌无生物毒性显示。表明Microtox技术可有效检测低环化合物萘的生物毒性 ,但对高环化合物 (≥ 3环 )的检测因受其低水溶性的限制而灵敏度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多环芳烃化合物 发光细菌 荧蒽 烃污染 浓度 溶解度 利用 技术检测 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慧农 李亚玲 +1 位作者 杨秋明 陈发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2-56,共5页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是一种在食品、医药、纺织、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酶制剂。就其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工业化生产、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及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在我国生产及应用中...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是一种在食品、医药、纺织、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酶制剂。就其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工业化生产、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及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在我国生产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谷氨酰胺转胺酶 链轮丝霉菌 发酵 提取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陶金华 胡瑞兰 +1 位作者 陈发河 冯作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2-476,共5页
主要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碳源、氮源和光照对枇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ziz.)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35℃.最适28℃;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5℃;在... 主要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碳源、氮源和光照对枇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ziz.)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35℃.最适28℃;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5℃;在pH3~10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为pH6.分生孢子萌发最适为pH5;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较好。相对湿度小于85%时不能萌发。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率无显著性影响。在供试的5种碳源中,菌丝生长速率以甘露醇、乳糖为最快;在供试的5种氮源中。菌丝生长速率以胱氨酸、尿素、甘氨酸为最快。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min或55℃、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枇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臭氧污染的生物学指标监测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启明 方月敏 +2 位作者 黄志勇 张亚平 张金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2-615,共4页
臭氧是具有很大危害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近150年来大气对流层中的臭氧质量浓度已经增加了36%,在今后50~100年内还将以每年0.5%-2%的速度继续升高。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敏感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综合性状。以不同质量浓度(... 臭氧是具有很大危害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近150年来大气对流层中的臭氧质量浓度已经增加了36%,在今后50~100年内还将以每年0.5%-2%的速度继续升高。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敏感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综合性状。以不同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0 mg·L-1)臭氧(O3)胁迫下的不同类型植物为例,观察植物在不同时间(2、4、6、8 h)的外观伤害症状和细胞膜透性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O3的敏感度不同,蔬菜对臭氧相对较敏感;低质量浓度长时间和高质量浓度短时间的作用条件下,植物的受害症状基本相同,典型症状表现为叶片上散布细密点状斑,斑点的颜色呈白色、黄色、棕褐色,也有褪绿斑;植物细胞膜透性数据即电导率直接反映植物受损程度。综合植物外观症状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建立了相对定量化的大气质量生物学指标评价模式,即划分为轻微(0-0.2)、轻度(0.2-0.4)、中度(0.4-0.6)、高度(0.6-0.8)、严重(0.8-1.0)5个受害等级,以定量的判断O3气体对植物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生物学指标 大气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批发酵生产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新征 王灼维 +4 位作者 杨秋明 郭兴要 韩兆鹏 蔡慧农 王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3-77,共5页
在首先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2L小型、便易的生化反应器,对我们研究室保藏的高产酶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WZFF.L-M168发酵生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过程中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初始pH值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条件后... 在首先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2L小型、便易的生化反应器,对我们研究室保藏的高产酶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WZFF.L-M168发酵生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过程中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初始pH值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条件后,逐级扩大发酵罐规模,在20L和200L发酵罐上以在线监控技术手段直接监测分析环境因素对MTG发酵生产的作用效果,确立各级发酵罐分批发酵的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碳氮源采用葡萄糖、淀粉和多价胨,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5%~10%,发酵过程中在线控制培养温度、pH、通气量和搅拌速度等各项参数指标分别为30±0.5℃、6.6~6.9,0.8~1.1vvm和200~400r/min较为适宜。在这优化技术条件下,200L发酵罐可以稳定生产酶活在2.75U/ml以上的M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 分批发酵生产 链霉菌 培养基 在线监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幽门垂中两种胰蛋白酶的cDNA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杜翠红 苏文金 +3 位作者 卢宝驹 刘光明 邱晓燕 曹敏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8,共8页
采用RT-PCR、3′-RACE及5′-RACE技术从鳜鱼幽门垂组织中克隆了两种胰蛋白酶(分别命名为TRS-A与TRS-B)cDNA全长序列。将测序结果递交GenBank数据库,分别获得登录号为ACD70339和ACD70340。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工具预测了鳜鱼胰蛋白酶... 采用RT-PCR、3′-RACE及5′-RACE技术从鳜鱼幽门垂组织中克隆了两种胰蛋白酶(分别命名为TRS-A与TRS-B)cDNA全长序列。将测序结果递交GenBank数据库,分别获得登录号为ACD70339和ACD70340。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工具预测了鳜鱼胰蛋白酶的理化参数及其高级结构,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TRS-A和TRS-B的cDNA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序列中均含有一段长度为15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激活肽、2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成熟蛋白区域;(2)TRS-A成熟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24.1kDa、理论等电点为5.69,TRS-B的相对分子量为24.2kDa、理论等电点为5.75;(3)建立了TRS-A和TRS-B的三维结构模型,预测了其活性位点及12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胰蛋白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氟化物污染的生物学指标监测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启明 施晶 +3 位作者 黄云凤 张金丽 黄志勇 成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9-512,共4页
植物对HF气体的敏感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综合性状,常用于定性描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通过在密闭的培养瓶中一次性通入不同体积浓度的HF气体,以不同浓度HF胁迫下的不同类型植物为例,观察其在不同时间的外观伤害症状和细胞... 植物对HF气体的敏感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综合性状,常用于定性描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通过在密闭的培养瓶中一次性通入不同体积浓度的HF气体,以不同浓度HF胁迫下的不同类型植物为例,观察其在不同时间的外观伤害症状和细胞膜透性与HF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HF的敏感性不同;低浓度长时间和高浓度短时间的症状基本相同;植物细胞膜透性数据即电导率直接反映植物受损程度。综合植物外观症状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值,建立相对定量化的大气质量生物学指标评价模式,以定量的判断HF气体对植物的伤害,为应用植物监测和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生物学指标 大气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发剂中4种p-苯二胺N位取代衍生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阳 吴光斌 倪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1,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染发剂中N,N-双(2-羟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DHPD)、N,N-二甲基-p-苯二胺硫酸盐(DMPD)、N,N-二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DEPD)、N-苯基-p-苯二胺盐酸盐(PPD)4种p-苯二胺N位衍生物的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染发剂中N,N-双(2-羟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DHPD)、N,N-二甲基-p-苯二胺硫酸盐(DMPD)、N,N-二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DEPD)、N-苯基-p-苯二胺盐酸盐(PPD)4种p-苯二胺N位衍生物的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25 mmol/L磷酸缓冲液(pH 6.0,含0.1%的辛烷磺酸钠)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0 nm和280 nm。各组分的线性范围为0.1~400 mg/L,相关系数r为0.999 2~0.999 9,检出限为18~108 mg.kg-1,定量下限为42~320 mg.kg-1,RSD<10%,加标回收率为83%~115%。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基本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发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N N-双(2-羟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 N N-二甲基-p-苯二胺硫酸盐 N N-二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 N-苯基-p-苯二胺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废水分类化学处理法工程设计实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启明 林锦美 黄锦山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7,共3页
在某电器厂,采用将电镀废水按含铬废水、含氰废水、综合废水分类收集,之后用化学法分别处理的方法处理该厂电镀废水。经调试运行表明化学处理法处理电镀废水效果稳定可靠,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5%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污水综... 在某电器厂,采用将电镀废水按含铬废水、含氰废水、综合废水分类收集,之后用化学法分别处理的方法处理该厂电镀废水。经调试运行表明化学处理法处理电镀废水效果稳定可靠,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5%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及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含铬废水 含氰废水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病毒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彦锋 刘静雯 +1 位作者 张稚兰 董双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300,共8页
首次从海洋球石藻病毒(Emiliania huxleyi virus-EhV99B1)中克隆了硫氧还蛋白(Trx)基因(该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GU109280)。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EhV99B1-Trx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EhV86-Trx(NC_007346)有很高的同源性,核酸及其推... 首次从海洋球石藻病毒(Emiliania huxleyi virus-EhV99B1)中克隆了硫氧还蛋白(Trx)基因(该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GU109280)。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EhV99B1-Trx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EhV86-Trx(NC_007346)有很高的同源性,核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和100%,而与其它物种的Trx序列同源性仅为9.8%-18.8%。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分析了EhV99B1-Trx的生化参数,预测了该蛋白的高级结构。结果表明:(1)EhV99B1-Trx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591bp,编码196个氨基酸,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22.1kDa,理论等电点为5.27;(2)EhV-99B1-Trx N端蛋白结构域具有保守的Cys-Gly-Pro-Cys(CGPC)硫氧还蛋白氧化还原活性位点氨基酸基序;(3)对该蛋白二、三级结构分析预测结果进一步证实EhV99B1-Trx基因编码的为一种新型的硫氧还蛋白家族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球石藻病毒(EhV) 硫氧还蛋白(Trx) 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10种苯二胺衍生物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光斌 胡阳 +1 位作者 倪辉 蔡慧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1-434,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10种苯二胺衍生物的分析方法。采用Discovery RP-Amide C16柱(250×4.6mm,5μm),以25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0,含0.1%的辛烷磺酸钠)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10种苯二胺衍生物的分析方法。采用Discovery RP-Amide C16柱(250×4.6mm,5μm),以25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0,含0.1%的辛烷磺酸钠)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0nm和280nm。各组分的线性范围为0.1~400mg/L,相关系数r为0.9992~0.9999,检出限为18~113mg/kg,定量限为42~373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10%,加标回收率为86%~115%。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基本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发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二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生物胞外多糖结冷胶及结冷胶类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萍 周常义 +1 位作者 苏文金 苏国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575-3577,共3页
概述了新型微生物胞外多糖——结冷胶及结冷胶类多糖的结构、性质、生产菌种及生物合成,并总结了目前它们在一些生产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当前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 结冷胶及结冷胶类多糖 鞘氨醇单胞菌 结构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适冷酶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于鹏 刘静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77-81,共5页
生物圈的80%是由低温环境构成,大约90%的海水平均温度为5℃或者更低,这里孕育着极为丰富的微生物。根据微生物对环境温度的耐受性和其生长温度上限/下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嗜冷微生物和适冷微生物两大类。由这些微生物产生的适冷酶在... 生物圈的80%是由低温环境构成,大约90%的海水平均温度为5℃或者更低,这里孕育着极为丰富的微生物。根据微生物对环境温度的耐受性和其生长温度上限/下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嗜冷微生物和适冷微生物两大类。由这些微生物产生的适冷酶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和特异性,因而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总结了近5年适冷酶新酶的筛选、发现及适冷酶稳定性的改造和低温表达系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冷酶 筛选技术 稳定性改造 低温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云凤 崔胜辉 石龙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9-205,共7页
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类型地域,伴随着剧烈的土地利用竞争和矛盾,土地利用变化迅速的特征。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分析了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发现1987-200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持续提高,城市建设... 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类型地域,伴随着剧烈的土地利用竞争和矛盾,土地利用变化迅速的特征。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分析了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发现1987-200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持续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农用地和淡水水域面积减少。矩阵转移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由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化而来,农用地是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受到侵占的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变化与非农业人口、总GDP,第二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利用外资、房地产投资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农用地面积变化与非农人口、总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实际利用外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集美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土地利用政策、经济结构调整、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区 半城市化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鳢(Channa argus)胃蛋白酶原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翠红 黄圆圆 +2 位作者 蔡秋凤 郑志松 曹敏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3-738,共6页
采用RT-PCR和3′RACE技术,首次从乌鳢胃组织中克隆了一种胃蛋白酶原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086bp编码361个氨基酸,递交Gene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GQ303143。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该乌鳢胃蛋白酶原氨基酸序列与鳜... 采用RT-PCR和3′RACE技术,首次从乌鳢胃组织中克隆了一种胃蛋白酶原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086bp编码361个氨基酸,递交Gene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GQ303143。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该乌鳢胃蛋白酶原氨基酸序列与鳜鱼类的胃蛋白酶原A2亲缘关系最近,从而推测本研究克隆的乌鳢胃蛋白酶原属于胃蛋白酶原A2类。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工具预测了该乌鳢胃蛋白酶原的理化参数及其高级结构,结果表明,该乌鳢胃蛋白酶原的相对分子量为38.8kDa,理论等电点为4.56。采用同源建模法建立了乌鳢胃蛋白酶原的三维结构模型,预测了其活性位点及6个必需半胱氨酸残基的位置。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乌鳢胃蛋白酶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胃蛋白酶原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仔猪源嗜酸乳酸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沧海 陈东晓 +1 位作者 谯仕彦 李德发 《饲料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40-44,共5页
试验研究了一株仔猪源嗜酸乳酸杆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在体外研究了该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耐热存活率、耐酸存活率、贮藏存活率等,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嗜酸乳酸杆菌的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嗜酸乳酸杆菌的活菌浓度在开始时缓慢上升,经... 试验研究了一株仔猪源嗜酸乳酸杆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在体外研究了该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耐热存活率、耐酸存活率、贮藏存活率等,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嗜酸乳酸杆菌的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嗜酸乳酸杆菌的活菌浓度在开始时缓慢上升,经过3h之后从1 0 5个数量级迅速上升,到第1 8h超过1 0 1 1 个数量级,到第32h,细菌的数量级开始缓慢下降到1 0 1 1 数量级以下,嗜酸乳酸杆菌的耐热存活率为62 .5 %,耐贮藏存活率为59%,耐酸存活率为70 %。优化的发酵参数为:时间2 0h,葡萄糖1 1 0g/L ,蔗糖1 0g/L,胰蛋白胨5g/L,酵母浸粉30g/L,柠檬酸盐1 2g/L。研究结果证明,该嗜酸乳酸杆菌是一株抗逆性强的菌株,适合用于仔猪断奶过度日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生物学特性 发酵参数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胃源格氏乳酸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沧海 陈东晓 《饲料工业》 2005年第2期33-36,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一株从断奶后健康的仔猪胃粘膜分离到的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的一些重要生物学特性。在体外研究了格氏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耐酸存活率、耐热存活率、贮藏存活率等,同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发酵参数。结果表明,... 试验研究了一株从断奶后健康的仔猪胃粘膜分离到的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的一些重要生物学特性。在体外研究了格氏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耐酸存活率、耐热存活率、贮藏存活率等,同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发酵参数。结果表明,格氏乳酸杆菌的活菌浓度从开始的104CFU/ml经过14h的培养迅速上升到1010CFU/ml,到48h以后,细菌活菌浓度的数量级没有变化,但活菌浓度呈下降的趋势。pH2.0处理6h后的存活率为133%,75℃处理15min之后存活率为72%,经过一个月贮藏存活率为37.8%,优化的发酵参数为:时间20h,葡萄糖110g/l,蔗糖60g/l,胰蛋白胨30g/l,酵母浸粉30g/l,柠檬酸铵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胃 仔猪 乳酸杆菌 生物学特性 存活率 贮藏 浓度 活菌 体外研究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