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驱动社区体育治理的实践模式、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1
作者 姚鲆 毛永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54,共9页
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社区体育治理相融合,探索地域特色治理新模式,事关基层体育治理机制优化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布局及居民健身参与持续提升。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围绕数字技术驱动社区体育治理的价值意... 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社区体育治理相融合,探索地域特色治理新模式,事关基层体育治理机制优化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布局及居民健身参与持续提升。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围绕数字技术驱动社区体育治理的价值意蕴,依据“行政—自治”关系,提出技术增能型、技术赋权型及技术增能赋权型三类治理模式,并结合实践案例,认为社区内在性体育自治力量的低效吸纳、数治的变相“增负”、挤压型治理体制的逐渐浮现及数治积极转化能力的不确定性,将成为数字技术驱动社区体育治理的现实挑战。建议从“有效吸纳”促进基层政社体育力量携手共建、“内外协同”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多元募集、“机制创新”推进数治双向提质及“泛在共治”驱动数治模式积极转化4个方面设计应对策略,以便为数字技术服务社区体育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自治 社区体育 数字技术 增能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问题”中的“思”与“史”:体育思想史的书写范畴与方法
2
作者 刘欣然 林雯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0,102,共10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思想史视野下,从历史轨迹与思想脉络出发,寻觅“思”与“史”的“元问题”,探讨体育思想史的书写范畴、书写方法与书写主体,以期为体育思想史的书写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在体育思想史书写的梳理与阐释过程中,...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思想史视野下,从历史轨迹与思想脉络出发,寻觅“思”与“史”的“元问题”,探讨体育思想史的书写范畴、书写方法与书写主体,以期为体育思想史的书写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在体育思想史书写的梳理与阐释过程中,需要回答在体育思想史中,“思”何以可能与“史”何以是的问题,进而在体育思想史的“元问题”基点下,探讨“思”与“史”的意义凝合。在“元问题”的界说中,探讨体育思想史的书写范畴,需要从文本中对研究路径进行诠释,事件中对历史事实进行解析,人物中对思者意图进行呈现,观念中对所思追问产生共鸣,以便全面反映体育思想史的脉络与主题。在“元问题”的理路中,解析体育思想史的书写方法,需要从体育思想史的描述性写法、解释性写法、思辨性写法、批判性写法与连续性写法5个视角进行论证与叙述。体育思想史的书写主体源自于作者的洞见,需要在历史长河中回答体育思想史“作者是谁”的问题。书写是体育思想史的“元问题”,需要在“思”与“史”的交融中,深入到思想史“元问题”的秘境之中,阐释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与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问题 思想史 体育思想 历史 书写 范畴 方法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的构境:技术时代人类生存境况的体育哲思——基于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析
3
作者 刘欣然 林雯慧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7,共10页
技术时代人类生存境况是时代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基于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一书,探讨技术时代由智能科技所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体育在时代发展中的哲学问题,从人文视角切入技术世界的体育,阐释... 技术时代人类生存境况是时代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基于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一书,探讨技术时代由智能科技所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体育在时代发展中的哲学问题,从人文视角切入技术世界的体育,阐释体育在生命演进中的历史作用与意义。在生存论的构境原则中,技术作为人的发明是源于遗忘与盗窃的双重过失,而体育作为人的操持是面向保护和回返的双重需要。进而探讨生命缺陷中的双重起源,技术的进化与体育的嵌入;生命遗忘中的双重过失,技术的发明与体育的回返;生命本质中的双重延异,技术的异化与体育的解蔽,生存境况中技术与体育的思辨话语,成为时代追问人的生存论议题。面向后人类未来的技术与体育中,义肢性的超前牵引出技术与体育的时间链接;身体性的滞留链接起技术与体育的空间占有;生命性的演化勾画了技术与体育的时空融合,生命进化需要在技术与体育中进行着双向的时空构序与延异。面向后人类的未来,体育话语的哲学出场值得探究与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技术 体育 后种系生成 延异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的追寻:中华体育精神文化内涵的本源探赜与历史审视
4
作者 刘欣然 张宇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1,155,共8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华文明源起的思考中追寻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基因与内核,对中华体育精神进行解析。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从历史性“一元多流”的理念中,探查中华体育精神的塑造与演化;从民族性“多元一体”的格局中,...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华文明源起的思考中追寻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基因与内核,对中华体育精神进行解析。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从历史性“一元多流”的理念中,探查中华体育精神的塑造与演化;从民族性“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寻觅中华体育精神的生成与发展,历史性和民族性成为寻找中华文明源起可能性的双向度。在中华体育精神文化内涵的历史表达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逐步衍生出“仁义博爱、以人为本、言行合一、公平正义、贵和尚中、兼容并蓄”的中华体育精神文明性思维谱系,两者之间思想脉络清晰且多义。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思想血脉与文化肌理,不断诠释与呈现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内涵实质,能够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历史演进,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实践形态与文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 中华体育精神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1
5
作者 兰自力 赵克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3,共2页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我国部分省 (市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大学 大学生 体育活动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被引量:76
6
作者 兰自力 刘英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0-102,共3页
运用体育学、保健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等研究方法 ,研究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与效应 ,认为学校体育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 ,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 体育 竞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少坚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13,共4页
通过对体育学院运动专业办学目标、办学现状的研究 ,认为 ,竞技特性尚需进一步加强 ,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基地应落在体育学院。
关键词 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 专业 培养 目标 高水平运动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院办学的社会化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军 陈少坚 +1 位作者 甘式光 许建成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调查、实验、逻辑推理等方法,探索体育院校办学的途径,结果证明:依托行业,面向社会,多方协作,共同办学的大教育观是可行的。
关键词 体育学院 社会化办学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住社区配套体育场地设施的关键议题与法制进路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洪伟 赵克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4,共7页
研究以新修订《体育法》第八十三条“居住社区”“国家有关规定”“居民日常健身”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结合全民健身的补短板工程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依据公共服务理论,聚焦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实效”展开学理与法理论证... 研究以新修订《体育法》第八十三条“居住社区”“国家有关规定”“居民日常健身”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结合全民健身的补短板工程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依据公共服务理论,聚焦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实效”展开学理与法理论证。研究强调“居民日常健身”应侧重特定目标群体的体育权利保障,主张“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应然空间尺度下沉至“现状居住小区”“既有居住小区”,讨论“国家有关规定”的协同机制与现行法规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关键是保障体育用地有效供给的法制建设。居住社区体育用地有效供给的实质是城市稀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分配,涉及多方行为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其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要求建立专门法律制度进行规制。建议以三种方式渐次推进,现有相关行政法规的协同细化、“全民健身”配套立法设置独立章节、体育用地供给“专项立法”或“授权立法”,核心是完善全民健身保障体系法制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社区 居住小区 体育场地设施 法制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博弈到协同: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治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洪伟 郑志强 张红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3,共8页
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是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缓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的重要举措。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揭示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困境的形成逻辑,分析国家有关政策的执行效应及地方政府、各职... 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是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缓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的重要举措。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揭示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困境的形成逻辑,分析国家有关政策的执行效应及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与学校间的多重博弈关系。提炼厦门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经验,发现民生体育价值理念能有效促使多元利益主体从博弈走向协同,地方政府整合协同治理要素,实施高位推动的治理结构、政绩共容的制度安排、权责匹配的集体行动与技术赋能的实践图景,能实现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协同治理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场地 对外开放 多重博弈 协同治理 治理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圈最后的盛会:从体育竞赛、体育交往和“国家”治理的角度看西周射礼
11
作者 张君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西周高规格的“大射”既是礼乐制度盛行下射礼竞技辉煌的折射,更是重要的历史现象。运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与历史考证等方法将这一历史现象放在体育竞赛、体育交往和治理的不同背景中讨论。研究认为:从体育竞赛的角度看,射礼盛行的西... 西周高规格的“大射”既是礼乐制度盛行下射礼竞技辉煌的折射,更是重要的历史现象。运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与历史考证等方法将这一历史现象放在体育竞赛、体育交往和治理的不同背景中讨论。研究认为:从体育竞赛的角度看,射礼盛行的西周仿佛处于“众心成城”的竞技之巅;然从体育交往的角度看,以西周统治者为核心、以射礼为身份识别的竞技圈,未必是稳定的政权或文化共同体;而进一步从治理的角度看,西周竞技盛会背后,其实已陷入相当严峻的治理困境。通过体育竞赛、体育交往和治理的不同视角,解读同一个射礼竞技活动的不同意义,对于进一步理解先秦射礼与社会交往、国家治理的关系及其对当下的启示,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礼 体育竞技 体育交往 国家治理 体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体育哲学的出场语境与理论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阐释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欣然 林雯慧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遵循。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统揽全局、顶层设计、思维筹划,体育哲学的“思与问”,必将成为加快推进体育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遵循。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统揽全局、顶层设计、思维筹划,体育哲学的“思与问”,必将成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动力源。面向“思”的洞见:在马克思主义“在场”与“出场”生成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在感性直观与感性活动的实践唯物论中,寻找体育本体论、体育认识论、体育价值论、体育伦理学、体育人学存在论的出场语境。寻求“在”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现实批判视角,对工业社会、技术理性、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还有对娱乐至死、对身体静态的反思中,寻找体育存在的哲学意义与理论路向,把握体育作为人的感性实践的生命活动。体育哲学是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感性实践”的存在论基础,从而探寻人的生命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体育哲学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体育治理的新趋势与中国体育治理改革创新 被引量:4
13
作者 纪成龙 易剑东 +2 位作者 郑志强 尹莉君 孟祥芝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2,294,共7页
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梳理全球体育治理实践及研究的相关热点议题,分析全球体育治理实践中的社会责任构建、体育促进发展、体育治理评价等发展新趋势,比较研究世界体育协会治理机制、国际政府间体育组织的治理经验,... 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梳理全球体育治理实践及研究的相关热点议题,分析全球体育治理实践中的社会责任构建、体育促进发展、体育治理评价等发展新趋势,比较研究世界体育协会治理机制、国际政府间体育组织的治理经验,考察国外足球治理的体制创新举措,总结对中国体育治理创新的启示。研究认为,全球体育治理主体更注重体育促进发展来承担国际社会责任、解决全球治理问题,体育善治研究正从价值思辨转向实践评价,国家协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国际政府间体育组织伙伴关系与协调机制的建立是提升体育治理水平和实现区域体育治理共赢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高效、有序、具有韧性的足球治理体系是全球体育治理探究的重要领域。中国体育治理改革创新需要顺应全球体育治理新趋势,研究者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国际国内相契合,不同学科和不同实践领域融合,为全球体育治理做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体育治理 体育治理比较 中国体育治理改革创新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诱导线粒体低毒兴奋效应改善衰老性肌萎缩
14
作者 张子怡 马美 +2 位作者 薄海 刘涛 张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9-1361,共13页
衰老性肌萎缩是与年龄密切相关的骨骼肌退行性疾病,以肌肉质量流失、肌力下降和运动功能衰退为特征。其核心病理机制涉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能量代谢异常、氧化还原失衡、动力学紊乱及自噬能力下降。线粒体低毒兴奋效应作为进化保守的... 衰老性肌萎缩是与年龄密切相关的骨骼肌退行性疾病,以肌肉质量流失、肌力下降和运动功能衰退为特征。其核心病理机制涉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能量代谢异常、氧化还原失衡、动力学紊乱及自噬能力下降。线粒体低毒兴奋效应作为进化保守的适应性应激机制,通过轻度线粒体应激激活多重保护性通路。本综述系统阐述运动干预通过激活线粒体低毒兴奋效应改善衰老性肌萎缩的分子机制。适度的运动应激产生低剂量活性氧类,触发保护性适应性反应,一方面,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表达,提升氧化还原平衡能力,另一方面,诱导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上调热休克蛋白60、Lon蛋白酶1等分子伴侣修复线粒体蛋白质稳态,并促进PTEN诱导激酶1/帕金蛋白等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选择性清除功能受损的线粒体。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等信号分子介导了了运动对线粒体低毒兴奋效应的调控。这些关键信号通路相互形成正反馈环路,并借助线粒体衍生肽释放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重塑介导线粒体与细胞核之间的信息交流,改善线粒体质量和骨骼肌功能。本文为开发靶向线粒体低毒兴奋效应的精准运动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和转化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衰老性肌萎缩 活性氧类 线粒体低毒兴奋效应 线粒体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足形成与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5
作者 胡宗祥 李强 +2 位作者 刘卉 陈学灿 王向东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3,共7页
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扁平足在生物力学上的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其中,扁平足的形成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而治疗方法主要有矫形鞋垫、物理疗法、手术... 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扁平足在生物力学上的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其中,扁平足的形成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而治疗方法主要有矫形鞋垫、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和运动疗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足部结构异常,优化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足部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对于未来的研究,将利用先进的影像和仿真技术进行精确的病情评估,新型材料和非手术疗法的应用将能够长期缓解症状,而基因研究将推动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智能矫形器的使用将实现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从而为扁平足的评估、干预和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足 矫形鞋垫 物理疗法 手术治疗 运动疗法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建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立法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赵克 郑旭旭 +3 位作者 兰自力 吴鹭江 杜子平 谢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等。结论与建议 :用社会保障概念确立城建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定位 ;政府在该工作中具有责任主体地位。研究讨论了项目选择和用地定额。
关键词 城建居民小区 体育设施 配套建设 立法研究 项目选择 用地定额 群众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谢洪伟 赵克 +1 位作者 张红艳 蒋宏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0,26,共10页
城市居住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居民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提供老百姓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实现体育共享,就成为实现人的体育权利和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分配的最浅显易懂的伦理诉求。研究认为,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城市居住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居民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提供老百姓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实现体育共享,就成为实现人的体育权利和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分配的最浅显易懂的伦理诉求。研究认为,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二元消费属性来解释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并不能令人信服。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可以认定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身份是既有公益属性又有私人物品属性的特殊公共物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的必然与合理性进行探讨,并确定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主体、生产模式及制度安排。最后,从需求和生产可能性等角度构建了判别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的适度规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社区 体育场地设施 公共物品 生产模式 适度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中美大学篮球联赛运行机制比较看CUBA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晓东 蔡莉 王联聪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笔者对CUBA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BA产业化、商业化运作模式与我国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办学目标相悖,高等院校在CUBA管理和运行中未起到主体性作用。要实现高校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主体性作用,对... 笔者对CUBA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BA产业化、商业化运作模式与我国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办学目标相悖,高等院校在CUBA管理和运行中未起到主体性作用。要实现高校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主体性作用,对CUBA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CUBA应恢复为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逐步建立起一个与我国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大学篮球联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大学篮球联赛 运行机制 可持续发展 CUBA 产业化 商业化 运作模式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德平 陈建华 任宝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81,共9页
运用创新经济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证调查、数理统计、模糊数学分析等方法,对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予以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客观性... 运用创新经济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证调查、数理统计、模糊数学分析等方法,对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予以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客观性是综合评价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而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其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综合能力以浙江省为最强,其次是福建省和广东省;体育器材类行业广东省最强,浙江省次之,福建省则较弱;运动服装类行业以浙江省为最强,其次为广东省,福建省则较弱;运动鞋类行业则以福建省为最强,其次为浙江省,广东省则较弱。创新意识较弱,人才、技术、资金等实力不足,融资难、税赋重,政府直接支持少、市场风险大、短期效益至上等因素是影响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用品产业 创新能力 模糊综合评价 福建 浙江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谢军 冯道光 +2 位作者 蚁秸云 范国梁 刘彩云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5,共4页
就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旨在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群众体育工作体系 ,以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朝着有序。
关键词 社区体育 体育社团 障碍因素 组织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