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原位交联增容策略的增强PLA/NR共混物界面相容性和发泡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广静 邵亮 +2 位作者 苏晨阳 马春燕 姬占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100,共9页
聚乳酸(PLA)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材料之一,但其韧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在塑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已有研究发现天然橡胶(NR)的引入可以改善其韧性差的缺陷,但二者为不相容体系,发泡性能差.因此,本文基于原位交联增容原理,采用1,4-双(叔... 聚乳酸(PLA)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材料之一,但其韧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在塑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已有研究发现天然橡胶(NR)的引入可以改善其韧性差的缺陷,但二者为不相容体系,发泡性能差.因此,本文基于原位交联增容原理,采用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PB)增强PLA和NR的界面相容性,并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发泡技术制备了PLA/NR复合发泡材料.探究了不同BIPB含量对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韧性及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BIPB的引入显著增强了PLA/NR复合材料的相容性、韧性及发泡性能.当BIPB含量为0.25 phr时,PLA/NR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从原来的25.75%增加到35.24%,提升了1.37倍;表观密度从初始的0.565 g·cm^(-3)下降至0.373 g·cm^(-3);平均泡孔尺寸从7.5μm下降至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天然橡胶 1 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 超临界发泡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制备TPU/SiO_(2)复合泡沫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邬明杰 邵亮 +2 位作者 樊永康 张紫薇 谢松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作为基体,纳米二氧化硅(SiO_(2))充当填料,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为发泡剂,通过简单的物理共混的方式以及scCO_(2)发泡设备制备了TPU/SiO_(2)复合发泡材料;探究了不同SiO_(2)含量对复合发泡材料的影响.... 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作为基体,纳米二氧化硅(SiO_(2))充当填料,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为发泡剂,通过简单的物理共混的方式以及scCO_(2)发泡设备制备了TPU/SiO_(2)复合发泡材料;探究了不同SiO_(2)含量对复合发泡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_(2)粒子在TPU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所制备的TPU/SiO_(2)复合发泡材料混合均匀;纳米SiO_(2)粒子的添加调控了复合材料的发泡行为,使其泡孔尺寸稳定、分布范围从60~180μm下降至20~40μm.SiO_(2)粒子有效提高了TPU基体的结晶性,从而使得回弹从40上升至42,硬度从45.3 Shore C上升至54.38 Shore C;抗张强度从1.18 MPa上升至4.19 MPa,断裂伸长率从237.25%上升至46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纳米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超临界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acac)_(3)诱导1-异腈基-2-[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自由基环化合成4-三氟甲基喹啉衍生物
3
作者 姚团利 汪珂 +1 位作者 朱双 李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3,共10页
开发了一种新的由锰[Mn(Ⅲ)/Mn(Ⅱ)]催化1-异腈基-2-[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与芳基硼酸的自由基6-endo-trig环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可在没有任何外部氧化剂、配体或添加剂的情况下,得到各种高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4-三氟甲基-2-... 开发了一种新的由锰[Mn(Ⅲ)/Mn(Ⅱ)]催化1-异腈基-2-[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与芳基硼酸的自由基6-endo-trig环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可在没有任何外部氧化剂、配体或添加剂的情况下,得到各种高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4-三氟甲基-2-芳基喹啉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酰丙酮锰诱导 异腈 苯硼酸 4-三氟甲基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芴基Cardo环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艳娜 薛瑜瑜 +1 位作者 叶智 张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3,共7页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为软段,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扩链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预聚体.通过进一步添加双酚芴(BPFL)反应合成一系列含Cardo环水性聚氨酯(WPU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热重、力学...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为软段,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扩链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预聚体.通过进一步添加双酚芴(BPFL)反应合成一系列含Cardo环水性聚氨酯(WPU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热重、力学、X-射线衍射、水接触角测定和纸张表面施胶等方法对制备的WPU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WPUS的BPFL含量为3%时,WPUS乳液的粒径增大至95.21 nm;膜的耐热性最大提高31.36%;水接触角提升32.13%.不同乳液对纸张表面施胶后与未施胶纸张相比,WPUS3纸张水接触角提升887.6%;抗张强度最大可达57.1 N/mm^(2),提升46.41%;纸张耐折度最大可达74次,比未施胶原纸高出6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芴 水性聚氨酯 耐热 力学 纸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冬 杨凯棣 +2 位作者 贾彤彤 李旭华 贾顺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7,共10页
选择性透过膜用于油水分离具有能耗低、装置简便、易操作、效率高的特点,其核心在于采用过滤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的膜材.本文采用了高压静电纺丝工艺,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原料,制备一种超疏水、结构可调控的电纺PVDF膜(EPVDF膜).利用... 选择性透过膜用于油水分离具有能耗低、装置简便、易操作、效率高的特点,其核心在于采用过滤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的膜材.本文采用了高压静电纺丝工艺,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原料,制备一种超疏水、结构可调控的电纺PVDF膜(EPVDF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等对EPVDF膜进行了形貌成份的表征,采用水接触角(WCA)对膜材表面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纺PVDF膜的油水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对三种油水混合物均可实现30次以上的有效分离,其最大油通量可达到5 300 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聚偏二氟乙烯纳米纤维膜(EPVDF) 聚偏二氟乙烯(PVDF) 静电纺丝 油水分离 油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β-FeOOH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类酶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冬 雷蕾 +4 位作者 王丽霞 高可奕 贾彤彤 王雪 薛朝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2,99,共8页
纳米酶是一种可模拟天然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具有催化活性高、制备简单、易于储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本文采用了简单的低温水解沉淀法,以聚乙烯亚胺为生长模板,在水相中制备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β-FeOOH纳米棒... 纳米酶是一种可模拟天然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具有催化活性高、制备简单、易于储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本文采用了简单的低温水解沉淀法,以聚乙烯亚胺为生长模板,在水相中制备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β-FeOOH纳米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对β-FeOOH纳米棒进行了形貌成份的表征.结果表明,β-FeOOH纳米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与天然过氧化物酶(HRP)相比,β-FeOOH纳米棒对底物的亲和力相似,反应速率是HRP的2.6倍,可催化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蓝绿色氧化产物.此外,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水杨酸为捕获剂,验证了β-FeOOH纳米棒可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实现TMB的氧化,达到类酶催化效果.本研究为纳米酶取代天然酶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OOH纳米棒 纳米酶 HRP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玉婷 孙嘉希 尹大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3-366,共24页
二茂铁基聚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其在电化学、催化、材料等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二茂铁聚合物的种类较多且合成方法多种多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含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从缩聚、开环聚合和接枝共聚等方面介绍了近年... 二茂铁基聚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其在电化学、催化、材料等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二茂铁聚合物的种类较多且合成方法多种多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含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从缩聚、开环聚合和接枝共聚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方法,讨论了二茂铁基聚合物在电化学、生物材料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最后,对二茂铁基聚合物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二茂铁基聚合物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酯交换的生物基Vitrimer材料制备及性能
8
作者 赵艳娜 张婷 +2 位作者 薛瑜瑜 侯雯彤 黄雨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39,共6页
以异甘露糖醇(IMT)、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1,4-丁二醇(BDO)、丙三醇(GI)为原料,设计合成了生物基Vitrimer材料IMT-COO。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动... 以异甘露糖醇(IMT)、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1,4-丁二醇(BDO)、丙三醇(GI)为原料,设计合成了生物基Vitrimer材料IMT-COO。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动态力学热分析(DMA)探究了IMT-COO材料热稳定性、玻璃转变温度、力学性能及储能模量。结果表明,IMT-COO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及力学强度,热分解温度达256℃,应力为1.24 MPa、应变为140%。DMA结果表明,IMT-COO的储能模量最高达2671 MPa。IMT-COO的自愈合试验表明在自愈前后,各项性能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材料 Vitrimer材料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交联橡胶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9
作者 何选盟 李蓓君 +1 位作者 韦晗丹 邵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2,共8页
以四硫-丙烯酸锌(SZDA)和碳纳米管(CNTs)制备了离子交联碳纳米管/丁苯橡胶复合材料,采用溶液共混和机械共混法解决了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因团聚而造成电导率降低的可能,获得了具有电磁屏蔽性和可回收性的双功能复合材料,加入20 wt%CNT... 以四硫-丙烯酸锌(SZDA)和碳纳米管(CNTs)制备了离子交联碳纳米管/丁苯橡胶复合材料,采用溶液共混和机械共混法解决了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因团聚而造成电导率降低的可能,获得了具有电磁屏蔽性和可回收性的双功能复合材料,加入20 wt%CNTs时材料的屏蔽效能达27.29 dB.还探究了厚度对屏蔽性能的影响,当厚度由1 mm增至3 mm时,10 wt%CNTs/SBR材料的屏蔽性能从21.01 dB增至33.42 dB.此外,通过溶剂回收法对交联橡胶进行回收,再以ZnO作为交联剂对回收橡胶重新加工,虽然再加工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不超过10 dB,仍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丙烯酸锌 离子交联 可再加工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砜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赵艳娜 薛瑜瑜 张婷 《中华纸业》 CAS 2021年第20期15-20,共6页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2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制备水性聚氨酯预聚体,选择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砜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水性聚氨酯(FWPUS)乳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2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制备水性聚氨酯预聚体,选择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砜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水性聚氨酯(FWPUS)乳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力学性能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乳液粒径对水性聚氨酯胶膜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2θ=21°处,FWPUS与WPU相比,更易形成结晶区;FWPUS的胶膜的最大拉伸强度提升87.84%,最大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73.78%;耐水性增强214.40%;当胶膜分解50%时,热分解温度提高18.12%,分解温度达365℃;将FWPUS应用于纸张表面,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水接触角提高287.76%;耐折度提高347.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砜 水性聚氨酯 耐热性能 纸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CT协同AIE的Zn(Ⅱ)荧光探针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丹 王振欣 +1 位作者 郭月婷 马养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78,共8页
以2,2′:6′,2″-三联吡啶-4′-甲醛、4-氨基-N,N-二苯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D-π-A型化合物L,并通过X-射线单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能够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三联吡啶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 以2,2′:6′,2″-三联吡啶-4′-甲醛、4-氨基-N,N-二苯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D-π-A型化合物L,并通过X-射线单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能够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三联吡啶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作为Zn(Ⅱ)离子识别基团.当其与Zn(Ⅱ)发生配位后,吸电子能力增强,发生ICT所需能量降低,因此荧光明显增强并发生红移.通过电喷雾质谱、Job′s plot、荧光滴定等实验确定在检测体系中L与Zn(Ⅱ)配位的化学计量比为2∶1.由于生成的Zn(Ⅱ)配合物在THF/H2O介质中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AIE)性质.因此基于ICT协同AIE,化合物L可用于检测水介质中的Zn(Ⅱ)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π-A 分子内电荷转移 聚集诱导发光 荧光探针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促进2-乙烯基苯胺与重氮的[5+1]环化合成2-芳基喹啉 被引量:1
12
作者 南江 陈璞 马养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57-2463,共7页
利用廉价易得的2-乙烯基苯胺与重氮化合物在三氟乙酸催化下发生[5+1]环化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合成了24种2-芳基喹啉衍生物.该方法无需金属催化剂,官能团兼容性好,反应成本低,不仅拓展了重氮化合物参与的新型有机反应,同时也为2-芳... 利用廉价易得的2-乙烯基苯胺与重氮化合物在三氟乙酸催化下发生[5+1]环化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合成了24种2-芳基喹啉衍生物.该方法无需金属催化剂,官能团兼容性好,反应成本低,不仅拓展了重氮化合物参与的新型有机反应,同时也为2-芳基取代喹啉的合成提供了高效、经济且简洁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促进[5+1]环化 无金属催化 2-芳基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邻烯基甲酰苯胺环化合成2-喹啉酮
13
作者 张晓斐 刘佳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4-210,共7页
使用廉价易得的邻烯基甲酰苯胺在可见光的诱导下发生自由基环化反应,以良好至优秀的产率合成了15种2-喹啉酮衍生物.该方法简单高效、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具有优异的官能团兼容性,不仅拓展了邻烯基甲酰苯胺参与的新型有机反应,也为光催... 使用廉价易得的邻烯基甲酰苯胺在可见光的诱导下发生自由基环化反应,以良好至优秀的产率合成了15种2-喹啉酮衍生物.该方法简单高效、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具有优异的官能团兼容性,不仅拓展了邻烯基甲酰苯胺参与的新型有机反应,也为光催化合成喹啉酮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环化 可见光诱导 2-喹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