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辆之间实际距离的快速交通状况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俊芳 王卫星 +2 位作者 陈艳 薛世焦 宋焕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3期200-205,251,共7页
交通状况检测与预警是交通信息检测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城市交通管控和诱导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视频图像的灰度和边缘特征,首先采用差分算法计算出各车道中轴线上像素点的灰度梯度,并对梯度函数结合"像素-距离&qu... 交通状况检测与预警是交通信息检测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城市交通管控和诱导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视频图像的灰度和边缘特征,首先采用差分算法计算出各车道中轴线上像素点的灰度梯度,并对梯度函数结合"像素-距离"的映射关系,按距离聚类分析法完成其对应曲线上脉冲的合并与数值量化;然后根据量化结果,对各车道的有车区域和无车区域做出标识,并对有车区域的分布密度做出统计;最后,结合对车道中轴线上像素点的灰度帧差处理结果,对交通状况做出精确判断。经实验验证,该算法能对道路的交通状况做出准确、实时的判断,且算法简单稳定,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状况检测 灰度差分 帧差 像素-距离映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精确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荣贵 王建锋 李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5-268,共4页
路面构造深度是表征路面宏观构造的重要指标,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路面构造深度,提出了一种新的路面构造深度高精度检测方法,该方法步骤是先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去除评价路段的路面趋势项,获得精确的路面纹理结构;然后以精确的路面纹理... 路面构造深度是表征路面宏观构造的重要指标,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路面构造深度,提出了一种新的路面构造深度高精度检测方法,该方法步骤是先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去除评价路段的路面趋势项,获得精确的路面纹理结构;然后以精确的路面纹理结构计算路面构造深度。依据该检测方法开发了检测系统和检测软件,实现了路面构造深度的精确、快速检测。通过标定实验和现场对比试验证明,采用该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各种车速下的路面构造深度的连续检测,并且检测结果与铺沙法相关性很高,检测结果可以直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构造深度 激光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联网技术的BOA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建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71,共6页
交通信息化提高了交通效率,物联网技术为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更多新技术、新方法,由此产生了"车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在发展的新技术,故此车联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障碍,如车辆细部部件的监控等.本文提出一... 交通信息化提高了交通效率,物联网技术为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更多新技术、新方法,由此产生了"车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在发展的新技术,故此车联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障碍,如车辆细部部件的监控等.本文提出一种通过BOA技术进行交通设备部件访问的服务技术,如果硬件本身具有嵌入式控制接口,通过BOA技术与这种接口集成可以远程对部件进行监控与参数修改.这样BOA通过CAN总线集成的操作可以对设备整体进行全部部件监控和更多的优化操作,甚至可以对BOA设置单独的虚拟IPv6地址,达到更大范围内的远程参数获取与监控.最后,通过具有BOA技术的可控视频监控实例证明,此种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远程感知 BOA技术 车联网 部件监控 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车辆应用的智能仿真车研究与设计
4
作者 刘占文 李强 +1 位作者 沈超 王润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24-127,共4页
针对面向智能车辆研究的智能车仿真平台的构建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仿真车,在研究智能车仿真平台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智能仿真车的软硬件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夫变换的车道线识别方法,首先采用霍夫变换对车道线进行检测,之后使... 针对面向智能车辆研究的智能车仿真平台的构建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仿真车,在研究智能车仿真平台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智能仿真车的软硬件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夫变换的车道线识别方法,首先采用霍夫变换对车道线进行检测,之后使用多示例学习对车道线进行跟踪。实际应用表明,该智能仿真车能够满足相关技术的研究需求,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智能车辆 仿真平台 车道线识别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轨道CPⅢ基准点自动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建锋 吴学勤 《中国铁路》 2022年第8期135-142,共8页
为实现高铁轨道CPⅢ基准点的自动高效检测,研发基于双目视觉的CPⅢ基准点动态非接触自动检测系统。首先对双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自适应分割处理,对分割后的图像利用改进模板匹配算法计算获得CPⅢ标识物在图像中的位置;然后对提取的标识... 为实现高铁轨道CPⅢ基准点的自动高效检测,研发基于双目视觉的CPⅢ基准点动态非接触自动检测系统。首先对双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自适应分割处理,对分割后的图像利用改进模板匹配算法计算获得CPⅢ标识物在图像中的位置;然后对提取的标识物目标图像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提取边缘轮廓,计算标识物中心坐标;最后利用基准点计算方法和双相机标定的参数计算CPⅢ基准点坐标。试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误差为0.95 mm,垂直方向最大误差0.25 mm,最大变异系数为0.211%,该方法可为CPⅢ基准点高精度自动化检测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Ⅲ基准点 自动检测 高铁轨道 双目相机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交通网络的K最短路径集合算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段宗涛 WANG Wei-xing +4 位作者 康军 李莹 郑西彬 程豪 刘研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4-200,共7页
在城市交通网络中,为了优化交通流,需要搜索到符合出行需求K最短路径,并将OD(Origin-Destination)交通流合理分配到这些路径上.本文主要对搜索符合出行需求的K最短路径搜索算法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已有算法仅能搜索出单条满足最短及K最短... 在城市交通网络中,为了优化交通流,需要搜索到符合出行需求K最短路径,并将OD(Origin-Destination)交通流合理分配到这些路径上.本文主要对搜索符合出行需求的K最短路径搜索算法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已有算法仅能搜索出单条满足最短及K最短条件路径的问题.根据Wardrop第二原则及路段阻抗函数理论,分析了路径集合搜索方法对优化城市交通流的必要性,并定义了城市交通网络中K最短路径集合的概念及选择条件,提出了一种面向城市交通网络的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K最短路径集合搜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可以搜索出满足出行需求的所有K最短路径集合,在该路径集合上进行交通流分配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路径搜索算法 K最短路径集合 城市路网 交通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霾天气下基于二次滤波的交通图像去雾算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鹤 宋京 +2 位作者 王会峰 雷旭 张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274-277,共4页
雾霾天气下采集到的退化含噪图像模糊不清、对比度较低;而使用传统基于双边滤波的去雾方法得到的图像偏暗,效果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次滤波的算法,实现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去雾处理;利用双边滤波对含雾图像的暗通道... 雾霾天气下采集到的退化含噪图像模糊不清、对比度较低;而使用传统基于双边滤波的去雾方法得到的图像偏暗,效果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次滤波的算法,实现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去雾处理;利用双边滤波对含雾图像的暗通道图像进行第一次滤波,用引导滤波对图像的透射率粗估计进行二次滤波优化。根据降质模型对含雾图像进行复原,进而得到去雾后的图像。实验效果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得到的去雾图像与真实场景亮度更加相似,色彩饱和度较好,图像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交通 图像 去雾 双边滤波 引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环境下IEEE 802.11p移动性支持仿真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胡锦超 赵祥模 +1 位作者 王润民 李骁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7,34,共6页
针对IEEE 802.11p协议移动性支持的评估需求,构建基于IEEE 802.11p协议的车联网应用场景,利用泊松过程描述车联网系统中的车辆到达模型。基于Veins平台搭建仿真场景并对仿真参数进行设置,从端到端延迟、丢包率、吞吐量方面测试并分析车... 针对IEEE 802.11p协议移动性支持的评估需求,构建基于IEEE 802.11p协议的车联网应用场景,利用泊松过程描述车联网系统中的车辆到达模型。基于Veins平台搭建仿真场景并对仿真参数进行设置,从端到端延迟、丢包率、吞吐量方面测试并分析车流密度、车辆行驶速度对IEEE 802.11p性能的影响以及IEEE 802.11p应用于车联网环境的适用性。测试结果表明,车辆行驶速度对基于IEEE 802.11p协议的车联网性能影响较大,而车流密度对其性能影响较小,同时IEEE 802.11p协议适用于主动道路安全应用且有助于提高合作交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IEEE 802.11p协议 移动性 车流密度 车辆行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的中值引导滤波的交通视频去雾算法 被引量:9
9
作者 黄鹤 宋京 +2 位作者 郭璐 王萍 王会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419,共6页
针对现有改进双边滤波算法处理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过程中边缘保持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出现噪声斑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中值引导滤波的去雾算法。首先,在快速引导滤波基础上改进,利用引导图像在滤波窗口的中值重新定义以像素k为中心... 针对现有改进双边滤波算法处理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过程中边缘保持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出现噪声斑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中值引导滤波的去雾算法。首先,在快速引导滤波基础上改进,利用引导图像在滤波窗口的中值重新定义以像素k为中心的窗口系数ak和bk,并应用在对滤波框内临近像素点上,避免了对引导图像和滤波图像求方差和协方差,进一步提升计算速度。去雾阶段则将含雾图像转化到RGB颜色空间,获取暗通道值、大气光值以及粗透射率,利用中值引导滤波算法对粗透射率进行优化,得到透射率的精确值,根据模型方程反向求解获得去雾图像。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新算法去雾效果强化了对边缘的检测和保持能力,更好保持了图像细节。同时,运算效率较同类算法提升较大,实时性较高,可用于交通视频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值引导滤波 图像处理 透射率 去雾 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eNet-5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汪贵平 盛广峰 +2 位作者 黄鹤 王会峰 王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78-84,共7页
针对传统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用于交通标志等多种类识别任务中,存在识别正确率低、网络容易过拟合以及梯度消失等问题进行改进。引入Inception卷积模块组来提取目标丰富的特征,同时增加网络的深度。引入BN (batch normalization)层对输... 针对传统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用于交通标志等多种类识别任务中,存在识别正确率低、网络容易过拟合以及梯度消失等问题进行改进。引入Inception卷积模块组来提取目标丰富的特征,同时增加网络的深度。引入BN (batch normalization)层对输入批量样本进行规范化处理;同时改用性能更好的Relu激活函数,并使用全局池化层代替全连接层,合理改变卷积核的大小和数目。研究结果表明,改进LeNet-5网络能够有效解决过拟合和梯度消失等问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网络识别率达到98. 5%以上,相比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提高了约5%,比传统的LeNet-5网络提高了3%。可见,改进后的LeNet-5网络图像识别的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 LeNet-5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标准电脑鼠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润民 刘占文 +1 位作者 杨澜 惠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7-121,136,共6页
以该校现代工程训练中心近年来针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方式单一、跨学科协同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试点开设的"IEEE标准电脑鼠的设计与制作"工程实践课程为例,从IEEE标准电脑鼠的硬... 以该校现代工程训练中心近年来针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方式单一、跨学科协同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试点开设的"IEEE标准电脑鼠的设计与制作"工程实践课程为例,从IEEE标准电脑鼠的硬件开发、算法设计、软件设计和仿真分析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在该工程实践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各项工程实践技能,并总结了该课程的开设对我国新时期工程实践教学的意义。实际教学结果表明,该实践课程的开设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本科教育中工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工程实践教学 电脑鼠 协同教学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雾交通图像梯度双边滤波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鹤 宋京 +2 位作者 杜晶晶 郭璐 汪贵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9-1714,共6页
针对雾霾天气下传统滤波算法处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干扰,边缘像素点保持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出现噪声斑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含雾交通图像梯度双边滤波算法来实现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降噪滤波处理。算法提出了一种梯度相似度核,并基于此设... 针对雾霾天气下传统滤波算法处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干扰,边缘像素点保持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出现噪声斑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含雾交通图像梯度双边滤波算法来实现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降噪滤波处理。算法提出了一种梯度相似度核,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梯度双边滤波器,将RGB颜色空间的交通图像转换到Lab颜色空间进行滤波处理。将处理过的Lab颜色空间的交通图像转换到RGB颜色空间,得到处理后的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处理后图像的PSNR、细节强度和SSIM平均提升了27. 12%、24. 11%和6. 45%,能够实现在滤除噪声信息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持图像边缘,对进一步提取雾霾天气下含有大量噪声的交通图像的特征信息十分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交通 图像 噪声 梯度 双边滤波 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管耐撞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平 马建 那景新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6-681,共6页
针对波纹管受轴向压缩时的吸能特性,开展理论分析研究。考虑波纹管发生轴对称变形下的吸能机理,推导出平均压溃力的理论计算公式,从中可以看出它主要受到波纹管几何结构参数、材料性能参数和加载速度的影响。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建... 针对波纹管受轴向压缩时的吸能特性,开展理论分析研究。考虑波纹管发生轴对称变形下的吸能机理,推导出平均压溃力的理论计算公式,从中可以看出它主要受到波纹管几何结构参数、材料性能参数和加载速度的影响。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基本正确。基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几何结构参数和加载速度的影响规律,随着波纹角的减小和波距的增大,平均压溃力呈加速增大的变化趋势;动态加载时平均压溃力约增大80%。研究工作为波纹管在结构耐撞性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设计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撞性 波纹管 轴向压缩 轴对称变形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颜色相关性和纹理差异的阴影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晗 武奇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46-148,共3页
在雨天交通视频中,车辆同时受阴影和水汽拖尾的干扰。为此,在分析目标车辆、路面、阴影和水汽拖尾区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颜色相关性和纹理差异的阴影检测方法。由当前点与背景点的HIS向量点积测量颜色相关程度,检测出车辆目标... 在雨天交通视频中,车辆同时受阴影和水汽拖尾的干扰。为此,在分析目标车辆、路面、阴影和水汽拖尾区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颜色相关性和纹理差异的阴影检测方法。由当前点与背景点的HIS向量点积测量颜色相关程度,检测出车辆目标和水汽拖尾区域,利用当前区域和背景区域的纹理差异区分深色车辆和阴影。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检测雨天交通视频中运动车辆的投射阴影,且能有效去除水汽拖尾,从而保证车辆的正确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事件检测 阴影去除 颜色相关性 纹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偏振在车道线检测与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会峰 张佳佳 +2 位作者 赵祥模 魏飞婷 汪贵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5-420,共6页
复杂环境下的车道检测是目前智能车和辅助安全驾驶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针对外部复杂的道路环境,将光学偏振理论引入传统的车道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像偏振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通过对车道线图像基本特征的分析,首先采集3个角度的特殊环... 复杂环境下的车道检测是目前智能车和辅助安全驾驶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针对外部复杂的道路环境,将光学偏振理论引入传统的车道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像偏振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通过对车道线图像基本特征的分析,首先采集3个角度的特殊环境道路偏振图像,获得偏振度图像;然后对偏振度图像作二值化和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划分;再根据车道线边缘的直线特性,进行道路图像的边缘检测从而可以获得车道边缘;最后通过Hough变换原理提出了改进的Hough算法,并得以实现检测出车道标线,计算出汽车行驶偏角.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出复杂环境下的车道线,车道线的检测偏角与实际偏角之间的误差小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环境 车道线检测 HOUGH变换 偏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立成 周洲 尚旭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6期69-74,105,共7页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目前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运行不规范、信息不共享等问题,国家发布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国家标准,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提出了总体...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目前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运行不规范、信息不共享等问题,国家发布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国家标准,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提出了总体要求。在深入理解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WebService和视频图像技术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详细设计思路。对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实现,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汽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应用表明,所开发的系统有助于加强汽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监管力度,提高汽车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有效防止汽车检验过程中作弊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平台 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 WEBSERVICE 视频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建锋 刘文豪 潘清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9,共11页
针对目前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适应性不好且检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以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衬砌裂缝检测方法.首先,以隧道衬砌图像采集车载设备为研究对象,对获取的图像利用改进Mask匀光算法去除图像中的阴影,利用拼接缝去除... 针对目前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适应性不好且检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以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衬砌裂缝检测方法.首先,以隧道衬砌图像采集车载设备为研究对象,对获取的图像利用改进Mask匀光算法去除图像中的阴影,利用拼接缝去除方法去除拼接缝.其次,构建改进的VGG19网络模型,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实现了衬砌裂缝的高效分割,提出基于虚拟标尺的裂缝长度和宽度测量方法,实现了衬砌裂缝的高效准确检测.最后通过实际隧道检测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裂缝类型识别率高,裂缝长度的最大偏差为2.92 mm,裂缝宽度的最大偏差为0.2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检测 隧道衬砌 裂缝检测 数字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加载制动检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立成 孟新育 +1 位作者 周洲 尚旭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34-139,144,共7页
针对三轴及三轴以上的多轴货车、并装双轴、并装三轴的挂车,由于并装轴的结构因素,中间轴有被相邻车轴架空的情形,导致部分轴在空载状态时测得的轴荷比实际轴荷偏小,从而使测得的轴制动率存在"虚高"情况,不能准确反映车辆加... 针对三轴及三轴以上的多轴货车、并装双轴、并装三轴的挂车,由于并装轴的结构因素,中间轴有被相邻车轴架空的情形,导致部分轴在空载状态时测得的轴荷比实际轴荷偏小,从而使测得的轴制动率存在"虚高"情况,不能准确反映车辆加载运行状态下的制动性能。依据国家标准要求,研制机动车加载制动检测系统,对测控系统的结构、信号规范、信号调理电路、检测流程等进行详细设计与实现。实际试车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能较好地发现车辆制动隐患,提高车辆在实际载货过程中的行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线 安全性能 制动性能 加载制动 多轴货车 并装轴挂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补偿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建锋 邱雨 刘水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04-1415,共12页
针对检测平台振动导致隧道衬砌裂缝图像识别准确率低、检测数据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图像补偿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开发车载式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系统,提出图像帧间自适应运动估计的方法.对采用环境光增强处理得到的图像进行基于特... 针对检测平台振动导致隧道衬砌裂缝图像识别准确率低、检测数据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图像补偿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开发车载式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系统,提出图像帧间自适应运动估计的方法.对采用环境光增强处理得到的图像进行基于特征点匹配的自适应运动估计,建立图像帧间的运动关系,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运动参数进行滤波,去除采集平台的无规则振动,经过双三次插值实现图像补偿.提出基于自适应分块综合滤波和形态学方法的衬砌图像裂缝分割方法,有效地完成裂缝提取和裂缝参数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补偿采集平台的振动误差,准确地提取裂缝信息,实现隧道衬砌裂缝的高精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裂缝 图像补偿 裂缝检测 运动估计 形态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车辆模糊差动制动防侧翻控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建锋 刘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0,95,共4页
针对重型车辆防侧翻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基于差动制动防侧翻理论,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设计车辆防侧翻控制器,将车辆输入输出参数模糊化,进行模糊推理及解模糊化,建立模糊规则,开发基于预警的车辆防侧翻PID控制算法,在双移线转向输... 针对重型车辆防侧翻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基于差动制动防侧翻理论,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设计车辆防侧翻控制器,将车辆输入输出参数模糊化,进行模糊推理及解模糊化,建立模糊规则,开发基于预警的车辆防侧翻PID控制算法,在双移线转向输入工况下对基于差动制动和模糊PID控制的重型车辆防侧翻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分析,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车辆在双移线试验工况中施加控制后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及侧向加速度都得到改善,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基于差动制动和模糊PID控制的重型车辆防侧翻控制算法能够有效的防止车辆侧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差动制动 防侧翻控制 重型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