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陕西夏季降水主要因子及增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肖科丽 赵国令 +1 位作者 方建刚 孙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8-469,共12页
应用1959—2008年夏季(6—8月)NCEP/NCAR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海表温度再分析资料及ERA-40气候指数、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等资料,经普查得到6个影响陕西夏季降水的主要因子,分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赤道平流层准两... 应用1959—2008年夏季(6—8月)NCEP/NCAR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海表温度再分析资料及ERA-40气候指数、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等资料,经普查得到6个影响陕西夏季降水的主要因子,分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赤道平流层准两年振荡指数、低层越赤道气流指数、大气角动量指数、赤道太平洋海温、赤道500 hPa高度。将这些主要因子的年际增量、距平与陕西夏季降水的相关性及其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因子年际增量具有明显的信号放大作用,增量因子的相关系数平均比距平相关系数高0.1左右;主要因子和夏季降水存在各自的长周期变化,造成其相关性不稳定,经过增量变换后,可以有效滤掉长周期变化,提高因子质量和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前一年秋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增量分布与陕西夏季降水相关密切,当该区域出现正增量分布时,当年夏季(6 8月)7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西,形成陕西夏季多雨的环流形势;反之,当该区域出现负增量分布时,当年夏季700 hPa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东,形成陕西干旱少雨的环流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际增量 距平 陕西夏季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肖科丽 赵国令 +1 位作者 方建刚 王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8-335,共8页
应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陕西汛期降水的物理机制,建立了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的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年际增量、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与陕西汛期降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一年秋、冬季... 应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陕西汛期降水的物理机制,建立了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的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年际增量、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与陕西汛期降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一年秋、冬季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增量在南北方向上表现为"—+—"分布型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多,反之,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少。当前一年秋、冬季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在赤道附近呈带状正值分布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多;呈带状负值分布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少。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环流特征量、陕西省0 cm地温增量因子与陕西汛期降水也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在对预测因子物理意义分析的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引入因子,建立陕西10个气候区域的汛期(6~8月)降水总量和各分月(6、7、8月)的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共40个),汛期降水总量预测模型交叉检验距平同号率达78.4%。对2010—2013年汛期降水总量和各分月降水量进行试报,其准确率PS评分分别达到75.8和66分。增量预测方法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陕西汛期降水预测水平,可作为有效方法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际增量 汛期降水 陕西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思旭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5期112-113,115,共3页
农业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并且不同农业气象造成的灾害也不同,尤其是在影响作物产量方面,探索和研究的意义更大。科学掌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特点,有利于更好地预防气象灾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减少或防止气象灾害造成的损... 农业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并且不同农业气象造成的灾害也不同,尤其是在影响作物产量方面,探索和研究的意义更大。科学掌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特点,有利于更好地预防气象灾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减少或防止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农业产量。对此,主要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农业气象灾害不利影响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农作物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近5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高健 曹梅 +1 位作者 仇娜 高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26-130,138,共6页
基于西安市7个国家气象站1971~2020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R/S分析法、滑动t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对西安市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各月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 基于西安市7个国家气象站1971~2020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R/S分析法、滑动t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对西安市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各月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5~10月(西安市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80.5%;年降水量呈现“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波动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6.5 mm/10 a,该增加趋势具有负持续性,但持续性不显著,降水量分别在1992和2002年发生了突变;西安市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第一主振荡周期为25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西安市大部分区域降水量为增加趋势,增加幅度最大区域为长安区西南部,减少幅度最大区域为蓝田县中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变化趋势 突变分析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