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陕西省极端无雨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娜
王琦
+3 位作者
方锋
蔡新玲
肖科丽
方建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1-228,267,共9页
利用陕西省78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了四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采用正交函数分解、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各季节极端无降水日数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极端无雨日数最多出现在冬季,...
利用陕西省78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了四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采用正交函数分解、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各季节极端无降水日数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极端无雨日数最多出现在冬季,为16~45 d ,最少是夏季,为8~14 d;冬、春季节的高值中心出现在陕北北部、关中的东部,冬季陕北北部达43 d以上,夏季高值中心出现在关中的东部,为11~13 d;冬、春旱陕北最多,关中次之,陕南较少,夏、秋旱关中最多,陕北次之,陕南较少;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控制下,四季极端无降水日数事件的步调基本一致,不同季节的天气系统对陕西各区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阶段性;近50a来夏季和秋季表现为持续增多趋势,冬季和春季有部分站点呈现出反向变化趋势,其中夏季和秋季陕北局部、陕南局部干期日数增多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无雨日数
时空分布特征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气象科普发展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海军
王瑾
+2 位作者
王晓玲
陈小婷
李萍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60-161,169,共3页
结合陕西省近几年气象科普工作实际及推动气象科普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实践,研究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气象科普示范社区、示范乡镇、校园气象站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气象科普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
结合陕西省近几年气象科普工作实际及推动气象科普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实践,研究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气象科普示范社区、示范乡镇、校园气象站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气象科普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格局,探索由点到面具有陕西特色的气象科普发展长效机制。通过对气象科普工作的组织和活动机制现状进行阐述,从优化气象科普工作机制环境、加强边远地区科普组织能力建设、完善科普工作管理机制3个方面提出完善陕西气象科普工作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普
发展
机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气象站资料在体育赛事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庆元
金丽娜
+2 位作者
刘丽娟
贺晨昕
张高健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182-184,190,共4页
基于西安地面区域气象站历史数据对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8-10月的气象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区域气象站资料在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中的具体应用,针对不同气象要素对各类体育赛事举办的适宜性进行评估,最后对十四运会开幕式气象服务保障案...
基于西安地面区域气象站历史数据对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8-10月的气象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区域气象站资料在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中的具体应用,针对不同气象要素对各类体育赛事举办的适宜性进行评估,最后对十四运会开幕式气象服务保障案例进行复盘分析,对拟定体育训练及比赛计划、提高运动成绩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合理科学的赛事气象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象站
体育赛事
气象条件
适宜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0年陕西盛夏极端多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肖科丽
王娜
+2 位作者
魏娜
王越
肖舜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陕西省2010年盛夏极端多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个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盛夏极端多雨的主要成因是大尺度环流形势异常及海温异常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500 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区为"两脊一...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陕西省2010年盛夏极端多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个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盛夏极端多雨的主要成因是大尺度环流形势异常及海温异常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500 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区为"两脊一槽"型分布,乌拉尔山阻塞高压与咸海到巴尔喀什湖的低压槽稳定维持,低槽分裂冷空气沿中纬度西风带东移,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北侧暖湿气流在陕西上空相汇,是造成2010年陕西盛夏极端多雨的直接原因。来自南海的水汽输送在850 hPa、700 hPa上表现都很显著,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只有850 hPa表现明显。La Ni?a事件当年陕西盛夏降水易偏多利于出现极端降水。盛夏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征显示,陕西中部和南部2010年处于一个年代际的多雨期内,出现极端降水的可能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环流形势
年代际变化
海温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冬季一次大雾天气生消机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7
5
作者
林杨
沈桐立
+1 位作者
邓小丽
胡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7-446,共10页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NCEP 1°×1°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12月30~31日发生在陕西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大雾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雾的生消机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NCEP 1°×1°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12月30~31日发生在陕西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大雾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雾的生消机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雾的水平分布特征、强度和生消过程,反映出实际雾的生消变化规律。适当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能较明显地改进模拟效果。这次大雾为平流辐射雾,长波辐射冷却是大雾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逆温层的发展、维持和近地面层较高的相对湿度对雾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地面层有弱的水汽辐合是大雾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雾形成和发展阶段,900 hPa以下的辐合上升运动和900 hPa以上的辐散下沉运动有利于在上升和下沉运动区的界面层中形成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有利于低层水汽的积累。随着高空转为辐合上升运动,900 hPa以下为辐散下沉运动,接着日出后,太阳短波辐射增温等的共同作用,使逆温减弱直至被破坏。中高云的存在影响了近地面层逆温的形成和加强,推迟了雾的形成和消散。暖平流的输入有利于逆温层的形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WRF模式
平流辐射雾
数值模拟
生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陕西夏季降水主要因子及增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
5
6
作者
肖科丽
赵国令
+1 位作者
方建刚
孙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8-469,共12页
应用1959—2008年夏季(6—8月)NCEP/NCAR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海表温度再分析资料及ERA-40气候指数、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等资料,经普查得到6个影响陕西夏季降水的主要因子,分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赤道平流层准两...
应用1959—2008年夏季(6—8月)NCEP/NCAR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海表温度再分析资料及ERA-40气候指数、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等资料,经普查得到6个影响陕西夏季降水的主要因子,分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赤道平流层准两年振荡指数、低层越赤道气流指数、大气角动量指数、赤道太平洋海温、赤道500 hPa高度。将这些主要因子的年际增量、距平与陕西夏季降水的相关性及其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因子年际增量具有明显的信号放大作用,增量因子的相关系数平均比距平相关系数高0.1左右;主要因子和夏季降水存在各自的长周期变化,造成其相关性不稳定,经过增量变换后,可以有效滤掉长周期变化,提高因子质量和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前一年秋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增量分布与陕西夏季降水相关密切,当该区域出现正增量分布时,当年夏季(6 8月)7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西,形成陕西夏季多雨的环流形势;反之,当该区域出现负增量分布时,当年夏季700 hPa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东,形成陕西干旱少雨的环流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际增量
距平
陕西夏季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夏季旱涝环流特征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娜
方建刚
+2 位作者
崔巍
肖科丽
王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6-251,共6页
对陕西省76站夏季降水量作EOF展开,分解出夏季降水的前2个模态:全省一致型、西北-东南反相,细分可分为全省一致多,全省一致少,降水西北多、东南向少,降水西北少、东南向多4种分布特征。由于1月的环流型对于夏季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建...
对陕西省76站夏季降水量作EOF展开,分解出夏季降水的前2个模态:全省一致型、西北-东南反相,细分可分为全省一致多,全省一致少,降水西北多、东南向少,降水西北少、东南向多4种分布特征。由于1月的环流型对于夏季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建立了相似预测模型,用每年1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环流与上述4种环流型计算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最大所对应的雨型即当年夏季降水趋势预测。对1961—2010年50年的回报效果分析,平均距平符号一致率为57%,其中全省一致多一致率为70.4%,一致少为71.3%,降水西北多、东南向少为58.5%,降水西北少、东南向多为44.9%,对于降水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其中对于全省一致旱涝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环流
分型
相似模型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娜
方建刚
+2 位作者
崔巍
肖科丽
王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9-814,共6页
建立陕西站点月降水量的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陕西40个站观测资料,通过陕西各月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相关要素的统计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
建立陕西站点月降水量的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陕西40个站观测资料,通过陕西各月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相关要素的统计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预测方法对陕西月降水的预测效果夏季高于冬季,夏秋季预测效果相对稳定,春季预测效果不稳定;区域预测质量陕南效果最好,关中次之,陕北相对较差,陕北、陕南预测效果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关中相对稳定;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异常趋势与实况基本一致,但在异常程度和范围上仍与实况有较大偏差;同时发现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对预测初始场有明显的敏感性。预测方法有助于提高陕西气候异常的预报水平和极端事件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预报
降水
降尺度预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肖科丽
赵国令
+1 位作者
方建刚
王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8-335,共8页
应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陕西汛期降水的物理机制,建立了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的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年际增量、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与陕西汛期降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一年秋、冬季...
应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陕西汛期降水的物理机制,建立了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的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年际增量、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与陕西汛期降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一年秋、冬季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增量在南北方向上表现为"—+—"分布型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多,反之,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少。当前一年秋、冬季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在赤道附近呈带状正值分布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多;呈带状负值分布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少。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环流特征量、陕西省0 cm地温增量因子与陕西汛期降水也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在对预测因子物理意义分析的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引入因子,建立陕西10个气候区域的汛期(6~8月)降水总量和各分月(6、7、8月)的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共40个),汛期降水总量预测模型交叉检验距平同号率达78.4%。对2010—2013年汛期降水总量和各分月降水量进行试报,其准确率PS评分分别达到75.8和66分。增量预测方法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陕西汛期降水预测水平,可作为有效方法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际增量
汛期降水
陕西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极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情的原理和方法
10
作者
陈立新
景东侠
+1 位作者
邱宇虹
赵礼铮
《森林防火》
1997年第2期18-18,24,共2页
用极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情的原理和方法陕西省气象局农业遥感信息中心陈立新陕西省气象台景东侠陕西省森林防火办公室邱宇虹陕西省气象学会赵礼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第三代极轨气象卫星(TIROS-N系列)自70年代...
用极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情的原理和方法陕西省气象局农业遥感信息中心陈立新陕西省气象台景东侠陕西省森林防火办公室邱宇虹陕西省气象学会赵礼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第三代极轨气象卫星(TIROS-N系列)自70年代末起采用双星正交观测,每天能提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监测
极轨气象卫星
监测
原理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岭山区近50年降水差异及可能局地成因探讨
被引量:
15
11
作者
王晓玲
任燕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1-918,共8页
利用秦岭山区54个气象站50年以上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复杂地形下小区域降水变化差异,探讨了可能的局地成因,结果表明:(1)年均降水量总体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反映出秦岭阻挡作用和山谷东风回流影响;(2)近50年来区域年降水以减为主,9个增...
利用秦岭山区54个气象站50年以上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复杂地形下小区域降水变化差异,探讨了可能的局地成因,结果表明:(1)年均降水量总体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反映出秦岭阻挡作用和山谷东风回流影响;(2)近50年来区域年降水以减为主,9个增加站位于东部,夏季降水以增加为主,减少站集中在秦岭山上和区域西部,降水向夏季集中倾向明显;(3)日雨量小于5mm的年雨量和雨日数减少趋势明显,雨量≥50mm的年雨量和雨日数增加趋势明显,即小雨减少大雨增多;(4)降水变化的多个方面及其与海拔高度和经度对应关系的分析结果,反映出气溶胶抑制地形降水以及成冰作用恢复被抑制降水的作用,说明局地成因中气溶胶起了不可忽视作用;(5)地形作用和区域能量平衡也是重要局地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降水变化
局地成因
气溶胶
地形作用
人工增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省极端无雨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娜
王琦
方锋
蔡新玲
肖科丽
方建刚
机构
陕西省
气候中心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陕西省气象学会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1-228,267,共9页
基金
陕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2011Z-7
2013Z-6)
文摘
利用陕西省78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了四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采用正交函数分解、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各季节极端无降水日数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极端无雨日数最多出现在冬季,为16~45 d ,最少是夏季,为8~14 d;冬、春季节的高值中心出现在陕北北部、关中的东部,冬季陕北北部达43 d以上,夏季高值中心出现在关中的东部,为11~13 d;冬、春旱陕北最多,关中次之,陕南较少,夏、秋旱关中最多,陕北次之,陕南较少;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控制下,四季极端无降水日数事件的步调基本一致,不同季节的天气系统对陕西各区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阶段性;近50a来夏季和秋季表现为持续增多趋势,冬季和春季有部分站点呈现出反向变化趋势,其中夏季和秋季陕北局部、陕南局部干期日数增多趋势显著。
关键词
极端无雨日数
时空分布特征
陕西省
Keywords
extreme no rain days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165.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气象科普发展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海军
王瑾
王晓玲
陈小婷
李萍云
机构
陕西省
气象
局
陕西省
气象
台
陕西省气象学会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60-161,169,共3页
文摘
结合陕西省近几年气象科普工作实际及推动气象科普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实践,研究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气象科普示范社区、示范乡镇、校园气象站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气象科普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格局,探索由点到面具有陕西特色的气象科普发展长效机制。通过对气象科普工作的组织和活动机制现状进行阐述,从优化气象科普工作机制环境、加强边远地区科普组织能力建设、完善科普工作管理机制3个方面提出完善陕西气象科普工作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气象科普
发展
机制
实践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science
Development
Mechanism
Practice
分类号
S16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气象站资料在体育赛事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庆元
金丽娜
刘丽娟
贺晨昕
张高健
机构
西安市
气象
局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陕西省
气象
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气象
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气象学会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182-184,190,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2020年开放研究基金课题(2020Y-10)。
文摘
基于西安地面区域气象站历史数据对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8-10月的气象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区域气象站资料在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中的具体应用,针对不同气象要素对各类体育赛事举办的适宜性进行评估,最后对十四运会开幕式气象服务保障案例进行复盘分析,对拟定体育训练及比赛计划、提高运动成绩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合理科学的赛事气象服务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区域气象站
体育赛事
气象条件
适宜性分析
分类号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0年陕西盛夏极端多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肖科丽
王娜
魏娜
王越
肖舜
机构
陕西省气象学会
陕西省
气候中心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406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气象开放基金课题LPM2012004
陕西省气象局研究型业务重点科研项目2013Z-6
文摘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陕西省2010年盛夏极端多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个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盛夏极端多雨的主要成因是大尺度环流形势异常及海温异常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500 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区为"两脊一槽"型分布,乌拉尔山阻塞高压与咸海到巴尔喀什湖的低压槽稳定维持,低槽分裂冷空气沿中纬度西风带东移,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北侧暖湿气流在陕西上空相汇,是造成2010年陕西盛夏极端多雨的直接原因。来自南海的水汽输送在850 hPa、700 hPa上表现都很显著,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只有850 hPa表现明显。La Ni?a事件当年陕西盛夏降水易偏多利于出现极端降水。盛夏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征显示,陕西中部和南部2010年处于一个年代际的多雨期内,出现极端降水的可能性增大。
关键词
极端降水
环流形势
年代际变化
海温异常
Keywords
Extreme precipitation
Circulation pattern
Interdecadal vari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分类号
P4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冬季一次大雾天气生消机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7
5
作者
林杨
沈桐立
邓小丽
胡琳
机构
陕西省气象学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西安市
气象
局
陕西省
气候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7-44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5033)资助
文摘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NCEP 1°×1°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12月30~31日发生在陕西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大雾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雾的生消机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雾的水平分布特征、强度和生消过程,反映出实际雾的生消变化规律。适当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能较明显地改进模拟效果。这次大雾为平流辐射雾,长波辐射冷却是大雾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逆温层的发展、维持和近地面层较高的相对湿度对雾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地面层有弱的水汽辐合是大雾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雾形成和发展阶段,900 hPa以下的辐合上升运动和900 hPa以上的辐散下沉运动有利于在上升和下沉运动区的界面层中形成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有利于低层水汽的积累。随着高空转为辐合上升运动,900 hPa以下为辐散下沉运动,接着日出后,太阳短波辐射增温等的共同作用,使逆温减弱直至被破坏。中高云的存在影响了近地面层逆温的形成和加强,推迟了雾的形成和消散。暖平流的输入有利于逆温层的形成发展。
关键词
陕西
WRF模式
平流辐射雾
数值模拟
生消机制
Keywords
Shaanxi
WRF model
Advection-radiation fog
Numerical simulation
Mechanisms of formation and dissipation
分类号
P426.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陕西夏季降水主要因子及增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
5
6
作者
肖科丽
赵国令
方建刚
孙娴
机构
陕西省
气象
干部培训学院
陕西省气象学会
陕西省
气象
局
陕西省
气候中心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8-469,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2500)
陕西省气象局研究型业务重点科研项目(2013Z-6)
陕西省气象局科技成果应用与推广项目(2014T-5)
文摘
应用1959—2008年夏季(6—8月)NCEP/NCAR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海表温度再分析资料及ERA-40气候指数、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等资料,经普查得到6个影响陕西夏季降水的主要因子,分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赤道平流层准两年振荡指数、低层越赤道气流指数、大气角动量指数、赤道太平洋海温、赤道500 hPa高度。将这些主要因子的年际增量、距平与陕西夏季降水的相关性及其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因子年际增量具有明显的信号放大作用,增量因子的相关系数平均比距平相关系数高0.1左右;主要因子和夏季降水存在各自的长周期变化,造成其相关性不稳定,经过增量变换后,可以有效滤掉长周期变化,提高因子质量和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前一年秋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增量分布与陕西夏季降水相关密切,当该区域出现正增量分布时,当年夏季(6 8月)7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西,形成陕西夏季多雨的环流形势;反之,当该区域出现负增量分布时,当年夏季700 hPa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东,形成陕西干旱少雨的环流形势。
关键词
年际增量
距平
陕西夏季降水
Keywords
annual increment
anomaly
summer precipitation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夏季旱涝环流特征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娜
方建刚
崔巍
肖科丽
王琦
机构
陕西省
气候中心
陕西省气象学会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6-25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项目(2010CB833406)
陕西省气象局研究型业务重点科研项目(2013Z-6)
文摘
对陕西省76站夏季降水量作EOF展开,分解出夏季降水的前2个模态:全省一致型、西北-东南反相,细分可分为全省一致多,全省一致少,降水西北多、东南向少,降水西北少、东南向多4种分布特征。由于1月的环流型对于夏季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建立了相似预测模型,用每年1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环流与上述4种环流型计算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最大所对应的雨型即当年夏季降水趋势预测。对1961—2010年50年的回报效果分析,平均距平符号一致率为57%,其中全省一致多一致率为70.4%,一致少为71.3%,降水西北多、东南向少为58.5%,降水西北少、东南向多为44.9%,对于降水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其中对于全省一致旱涝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
夏季降水
环流
分型
相似模型
陕西
Keywords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circulation
divided type
similarity model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P468.02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娜
方建刚
崔巍
肖科丽
王琦
机构
陕西省
气候中心
陕西省气象学会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9-81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资助项目(2010CB833406)
文摘
建立陕西站点月降水量的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陕西40个站观测资料,通过陕西各月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相关要素的统计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预测方法对陕西月降水的预测效果夏季高于冬季,夏秋季预测效果相对稳定,春季预测效果不稳定;区域预测质量陕南效果最好,关中次之,陕北相对较差,陕北、陕南预测效果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关中相对稳定;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异常趋势与实况基本一致,但在异常程度和范围上仍与实况有较大偏差;同时发现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对预测初始场有明显的敏感性。预测方法有助于提高陕西气候异常的预报水平和极端事件的预报能力。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预报
降水
降尺度预测
陕西省
Keywords
monthly dynamic extended range forecast
precipitation
downscaling forecast
Shannxi Province
分类号
P456.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肖科丽
赵国令
方建刚
王娜
机构
陕西省
气象
干部培训学院
陕西省气象学会
陕西省
气象
局
陕西省
气候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8-33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42140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114)
陕西省气象局研究型业务重点科研项目(2013Z-6和2013Z-5)共同资助
文摘
应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陕西汛期降水的物理机制,建立了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的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年际增量、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与陕西汛期降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一年秋、冬季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增量在南北方向上表现为"—+—"分布型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多,反之,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少。当前一年秋、冬季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在赤道附近呈带状正值分布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多;呈带状负值分布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少。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环流特征量、陕西省0 cm地温增量因子与陕西汛期降水也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在对预测因子物理意义分析的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引入因子,建立陕西10个气候区域的汛期(6~8月)降水总量和各分月(6、7、8月)的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共40个),汛期降水总量预测模型交叉检验距平同号率达78.4%。对2010—2013年汛期降水总量和各分月降水量进行试报,其准确率PS评分分别达到75.8和66分。增量预测方法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陕西汛期降水预测水平,可作为有效方法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关键词
年际增量
汛期降水
陕西
预测模型
Keywords
interannual increment
flood season precipitation
Shaanxi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极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情的原理和方法
10
作者
陈立新
景东侠
邱宇虹
赵礼铮
机构
陕西省
气象
局农业遥感信息中心
陕西省
气象
台
陕西省
森林防火办公室
陕西省气象学会
出处
《森林防火》
1997年第2期18-18,24,共2页
文摘
用极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情的原理和方法陕西省气象局农业遥感信息中心陈立新陕西省气象台景东侠陕西省森林防火办公室邱宇虹陕西省气象学会赵礼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第三代极轨气象卫星(TIROS-N系列)自70年代末起采用双星正交观测,每天能提供4...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监测
极轨气象卫星
监测
原理
方法
分类号
S762.3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山区近50年降水差异及可能局地成因探讨
被引量:
15
11
作者
王晓玲
任燕
机构
陕西省气象学会
陕西省
气象
培训中心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1-9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87
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09MS41
文摘
利用秦岭山区54个气象站50年以上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复杂地形下小区域降水变化差异,探讨了可能的局地成因,结果表明:(1)年均降水量总体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反映出秦岭阻挡作用和山谷东风回流影响;(2)近50年来区域年降水以减为主,9个增加站位于东部,夏季降水以增加为主,减少站集中在秦岭山上和区域西部,降水向夏季集中倾向明显;(3)日雨量小于5mm的年雨量和雨日数减少趋势明显,雨量≥50mm的年雨量和雨日数增加趋势明显,即小雨减少大雨增多;(4)降水变化的多个方面及其与海拔高度和经度对应关系的分析结果,反映出气溶胶抑制地形降水以及成冰作用恢复被抑制降水的作用,说明局地成因中气溶胶起了不可忽视作用;(5)地形作用和区域能量平衡也是重要局地成因。
关键词
秦岭
降水变化
局地成因
气溶胶
地形作用
人工增雨
Keywords
Qinling Mountains,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Local cause, Aerosol, Topographic effect,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分类号
P4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陕西省极端无雨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娜
王琦
方锋
蔡新玲
肖科丽
方建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陕西气象科普发展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刘海军
王瑾
王晓玲
陈小婷
李萍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区域气象站资料在体育赛事服务中的应用
郭庆元
金丽娜
刘丽娟
贺晨昕
张高健
《农业灾害研究》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10年陕西盛夏极端多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研究
肖科丽
王娜
魏娜
王越
肖舜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陕西冬季一次大雾天气生消机制的数值模拟
林杨
沈桐立
邓小丽
胡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影响陕西夏季降水主要因子及增量预测方法
肖科丽
赵国令
方建刚
孙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陕西夏季旱涝环流特征及预测方法
王娜
方建刚
崔巍
肖科丽
王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
王娜
方建刚
崔巍
肖科丽
王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新技术研究
肖科丽
赵国令
方建刚
王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用极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情的原理和方法
陈立新
景东侠
邱宇虹
赵礼铮
《森林防火》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秦岭山区近50年降水差异及可能局地成因探讨
王晓玲
任燕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