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荧光检查技术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婉立 朱振来 +5 位作者 武田田 张欢 王易欣 刘玺 刘青 刘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验证自体荧光检查技术(VELscope)效能,探索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经临床初步检查,口腔黏膜疑似发生恶变的病例80例,进行VELscope检查及组织病理,将二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自体荧光检查效能。结... 目的:验证自体荧光检查技术(VELscope)效能,探索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经临床初步检查,口腔黏膜疑似发生恶变的病例80例,进行VELscope检查及组织病理,将二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自体荧光检查效能。结果:病理报告示轻度及无异常增生64例,中、重度异常增生9例,癌变6例,中度异常增生恶变阴性1例。VELscope结果显示,阳性73例,阴性7例,检查灵敏度93.75%,特异度9.37%,在癌变组织中,灵敏度可达100%。结论:自体荧光技术作为无创检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Lscope 自体荧光 疑似异常增生 癌前病变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27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郭伟 祝颂松 郑家伟 张杰 孙志军 任杰 郑佳雯 吕晓强 唐洪 陈丹 席庆 黄欣 武和明 马洪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李春洁 李一 赵宁波 谭雪梅 杨轶昕 吴亚东 尹仕琳 张志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包括口腔医学在内的生物钟研究方法的指导性文献,研究者主要基于已发表的参考文献进行探讨,致使口腔医学中有关生物钟的研究方法存在争议,如何合理应用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困惑。该共识在总结生物钟的作用特点以及分析目前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不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实施的10条原则,为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口腔医学 医学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骨折伴牙列缺损口腔种植咬合重建临床要素考量
3
作者 石晋 李广大 +3 位作者 王敬夫 赵晋龙 田磊 丁明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32,共5页
基于种植技术的发展和种植咬合重建需求的增高,文章着重从创伤患者牙齿、牙槽突、颌骨、颞下颌关节、种植区黏膜组织5个亚解剖结构单位展开论述,以期为颌骨骨折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咬合重建提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创伤 颌骨骨折 牙列缺损 颌骨缺损 咬合重建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用于口腔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闫鑫 贾舟延 +2 位作者 宗春琳(综述) 田磊 李德超(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口腔癌(O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增长。据统计,每年全球新发病例超过五十万,其中大多数患者面临着治疗的挑战。静电纺丝技术(ES)是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通过电场驱动使溶液中的聚合物形成纳米级别的纤维。自20... 口腔癌(O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增长。据统计,每年全球新发病例超过五十万,其中大多数患者面临着治疗的挑战。静电纺丝技术(ES)是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通过电场驱动使溶液中的聚合物形成纳米级别的纤维。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以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文章就ES在OC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回顾ES的原理及工艺,阐述其在治疗OC中的应用研究,分析ES在OC治疗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口腔癌 纳米载体 组织工程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METTL3对口腔鳞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5
作者 孟庆哲 黄军红 +6 位作者 杨新杰 李欢 杨子桧 王珺 李雅慧 刘荣 魏建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3,共8页
目的:研究甲基转移酶METTL3对口腔鳞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口腔鳞癌细胞CAL27、SCC9和SCC15分别给予2、4和8 Gy的X射线照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放射剂量下细胞中甲基化基因的RNA及... 目的:研究甲基转移酶METTL3对口腔鳞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口腔鳞癌细胞CAL27、SCC9和SCC15分别给予2、4和8 Gy的X射线照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放射剂量下细胞中甲基化基因的RNA及蛋白表达,LC-MS/MS法对细胞中m6A进行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及过表达METTL3后CAL27及SCC15中细胞凋亡水平,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在CAL27及SCC15中敲低和过表达靶基因后进行放射处理,观测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变化。结果:3种细胞凋亡率均呈X射线剂量依赖性升高,各剂量下CAL27细胞凋亡率最高,SCC15细胞最低。CAL27中METTL3的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CC15。m6A定量结果显示CAL27中甲基化修饰水平低于SCC15。CAL27及SCC15细胞经不同剂量放射处理后,METTL3的表达均升高。敲低METTL3后均使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及克隆形成率降低,过表达METTL3使细胞凋亡率减少、克隆形成率升高。结论:调控METTL3可以影响口腔鳞癌细胞的放射治疗敏感性,有可能成为口腔鳞癌放疗增敏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TL3 甲基化 放疗敏感性 口腔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唾液代谢组学的口腔疾病研究新进展
6
作者 杨倩娟 宋致馨 +3 位作者 方世殊 顾泽旭 金作林 刘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21-328,共8页
唾液代谢组学是以唾液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变化以研究生物体疾病与健康的新兴学科。在口腔医学领域,采用唾液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唾液代谢物与多种口腔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本文对近年来以唾液代谢组学为研究手段进... 唾液代谢组学是以唾液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变化以研究生物体疾病与健康的新兴学科。在口腔医学领域,采用唾液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唾液代谢物与多种口腔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本文对近年来以唾液代谢组学为研究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黏膜白斑)、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早期儿童龋病、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正畸后牙根吸收等方面的研究,对通过唾液代谢组学筛选出的相关差异代谢物和信号通路进行总结,通过这些差异代谢物,可以构建口腔疾病预测模型,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筛查、预后判断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唾液代谢组学有望为口腔疾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无创性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代谢组学 口腔疾病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莹 孙沫逸 +22 位作者 郭伟 唐瞻贵 李龙江 任国欣 孙志军 尚伟 张杰 孟箭 李吉辰 杨凯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李波 吴炜 梁秦龙 倪前伟 李建虎 杨向明 周小燕 杨帆 李家存 高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尽管手术及放化疗引起言语功能障碍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等相关问题已得到大家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言语障碍的问题尚未形成标准化通用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康复治疗管理指南或共识。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言语障碍的特点及总结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修改,主要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早期康复治疗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期改善患者与言语相关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言语障碍 评估和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槽骨缺损骨充填或移植替代材料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与评价方法的专家共识
8
作者 廖小毓 薛洋 +17 位作者 郑雪妮 王恩博 潘剑 邹多宏 赵吉宏 韩冰 刘昌奎 华红 梁新华 尚姝环 王文梅 刘水冰 王虎 王培 冯斌 巨佳 张林林 胡开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3-619,共7页
骨移植是一种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其中,异种骨材料由于来源丰富、加工储存便利、避免二次手术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缺损的治疗中。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及进口产品的有限性,越来越多的骨充填或移植替代材料进入临床试验中。为了... 骨移植是一种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其中,异种骨材料由于来源丰富、加工储存便利、避免二次手术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缺损的治疗中。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及进口产品的有限性,越来越多的骨充填或移植替代材料进入临床试验中。为了加强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管理,维护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权益,保障临床试验科学有效地进行,相关专家起草本共识,从设计原则、受试者纳排标准、观察时间、疗效评价指标、安全性评价指标、质量控制等方面总结相关临床经验,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拔牙后位点保存 临床试验 牙槽骨缺损测量 骨移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整合诊治专家共识
9
作者 孙沫逸 何宗轩 +31 位作者 徐豪越 李小莹 张杰 陆海军 展晓红 郝大鹏 白石柱 郭伟 唐瞻贵 任国欣 孟箭 孙志军 李吉辰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杨凯 席庆 孔琳 韩冰 卜令学 冯元勇 宋凯 韩红钰 李洁莹 倪前伟 李昀 柴娟 杨小琛 胡漫 徐名金 尚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49,共13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原发于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烟草使用、酗酒及咀嚼槟榔等,在我国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民健康。OSCC具有较高的局部侵袭性,早期诊断对改善预...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原发于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烟草使用、酗酒及咀嚼槟榔等,在我国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民健康。OSCC具有较高的局部侵袭性,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其诊疗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修复重建科、影像科、病理科及营养支持团队等多学科紧密协作。鉴于口腔鳞癌疾病负担加重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快速发展,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充分讨论形成以“防筛诊治康”为核心,覆盖口腔鳞癌患者全病程管理的整合诊治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多学科 整合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磁共振联合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王宪 王培 +4 位作者 陈晶莹 刘爱绒 卫媛 陈颖 郭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腮腺肿瘤患者167例,入院后均行CEUS与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EUS与MRI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16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共171个肿瘤...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腮腺肿瘤患者167例,入院后均行CEUS与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EUS与MRI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16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共171个肿瘤,其中良性有143个(83.63%),恶性有28个(16.37%),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65个,45.45%)、沃辛瘤(40个,27.97%)、基底细胞腺瘤(13个,9.09%)为主;恶性肿瘤中以黏液表皮样癌(7个,25.00%)、腺样囊性癌(6个,21.43%)、腺泡细胞癌(3个,10.71%)为主。CEUS检查显示39例为恶性腮腺肿瘤,132例为良性腮腺肿瘤,CEU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57.14%、83.92%、79.53%。MRI检查的ADC值为多形性腺瘤>恶性肿瘤>沃辛瘤(P<0.05)。MRI检查显示53例为恶性腮腺肿瘤,118例为良性腮腺肿瘤,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67.86%、76.22%、74.85%。CEUS+MRI检查显示33例为恶性腮腺肿瘤,138例为良性腮腺肿瘤,CEUS+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8.57%、92.31%、90.06%,且特异性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χ^(2)=4.806、13.951、7.348、13.664,P均<0.05)。结论:CEUS和MRI对腮腺肿瘤的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且两者联合的特异性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腮腺肿瘤 诊断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群微生物的多组学技术在儿童龋病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侯明 李昕伟 +1 位作者 孙书恺 吴礼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不仅妨碍患儿咀嚼、发音等功能,还会影响口颌面部发育和全身健康。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口腔菌斑微生态失衡导致牙体硬组织脱矿的“生态菌斑学说”已成为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然而,由于儿童菌斑微生...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不仅妨碍患儿咀嚼、发音等功能,还会影响口颌面部发育和全身健康。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口腔菌斑微生态失衡导致牙体硬组织脱矿的“生态菌斑学说”已成为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然而,由于儿童菌斑微生物的组成及功能会随乳牙萌出与替换、饮食习惯改变和社交活动的增加具有高度可变性,使得传统的分离培养方式难以适用于其复杂微生态系统的研究。近期,多组学技术的进步为研究复杂微生态带来了契机。高通量测序技术如16S rRNA基因测序和宏基因组学不仅能探究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还能解析基因组功能及其与龋病的关系;质谱平台技术如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通过分析差异代谢产物和通路可揭示龋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文章从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出发,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状态与儿童龋病的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探究口腔微生物作为龋病诊断和治疗靶点的应用前景,以期将来为儿童龋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方案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龋病 多组学技术 口腔菌斑微生态 龋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辅助颊侧微种植钉整体压低下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12
作者 高昕 曹元 +4 位作者 王智伟 刘露 雷啸 齐奇婧一 金钫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1-827,共7页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联合颊侧微种植钉支抗压低下颌前牙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深覆合及其他需要压低下颌前牙的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包含下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的下颌复合体、种植钉和隐形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隐形矫治器工...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联合颊侧微种植钉支抗压低下颌前牙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深覆合及其他需要压低下颌前牙的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包含下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的下颌复合体、种植钉和隐形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隐形矫治器工况为下颌前牙区3-3整体压低0.2 mm,分别设置无种植钉牵引组及种植钉牵引力为30、50、100、150、200、250 g力组。分析加载工况后各组牙齿的应力及位移差异,牙周膜、矫治器的相关应力分布。结果在无牵引及不同牵引力下,下颌前牙均表现为倾斜压低移动趋势。随着牵引力的增大,下颌前牙的垂直位移与唇向位移均呈递增趋势,当牵引力达到200 g时,垂直向位移出现明显增长,随后增幅趋于平缓。下颌前牙唇向位移与压低位移的比值随牵引力增加呈递减趋势,在合理牵引力范围内,牵引力越大,越接近前牙整体压低。牵引力不足150 g时,下颌后牙表现为伸长的位移趋势,施加150 g力以上则表现为压低的位移趋势。牙周膜应力集中于下颌前牙唇侧牙颈部区域。结论隐形矫治器联合颊侧微种植钉压低下颌前牙可有效提高下颌前牙的压低效率,并且种植钉的牵引力对下颌前牙的移动具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下颌牙列的牙齿移动趋势及牙周膜应力等因素,微种植钉颊侧牵引压低下前牙最优力值可选择150~200 g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微种植钉 下颌前牙 压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基质微环境改变介导骨关节痛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高佳路 闫舰飞 +4 位作者 卢伟诚 韩潇潇 覃文聘 许昊清(综述) 焦凯(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16,共5页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中关节疼痛是患者最显著的症状,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进展的早期即可出现显著病变,且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软骨下骨病变在骨关节炎致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中关节疼痛是患者最显著的症状,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进展的早期即可出现显著病变,且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软骨下骨病变在骨关节炎致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软骨下骨骨基质微环境中破骨细胞、骨细胞、成骨细胞、内皮细胞以及新生的神经、血管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骨关节炎的疼痛发生过程,因而通过调控软骨下骨骨基质微环境有望成为控制关节疼痛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软骨下骨 骨基质微环境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精准复位提高髁突囊内骨折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14
作者 佘建祯 谢江徽 +7 位作者 王乐 曹锋 鲍涵 杨璐颖 徐晓莹 田磊 孔亮 蔡卜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通过与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T-ORIF)的髁突囊内骨折(ICFs)患者进行对比,评估辅助软组织精准复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PSTR-ORIF)对ICFs治疗效果的提升情况。方法:纳入行T-ORIF及PSTR-ORIF治疗的ICFs患者各20名,收集术前和术后... 目的:通过与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T-ORIF)的髁突囊内骨折(ICFs)患者进行对比,评估辅助软组织精准复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PSTR-ORIF)对ICFs治疗效果的提升情况。方法:纳入行T-ORIF及PSTR-ORIF治疗的ICFs患者各20名,收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全口曲面断层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评估颞下颌关节(TMJ)软硬组织的复位情况,用Helkimo指数评估患者TMJ的临床症状及主观症状。结果:PSTR-ORIF组26侧和ORIF组27侧术后6个月骨折段完全解剖复位率分别为96.15%和81.48%,各型ICF关节盘复位整体有效率分别为96.15%和74.07%,PSRT-ORI组对B型骨折患者术后下颌升支高度恢复更好(P<0.05)。术后6个月,PSTR-ORIF组的患者在张口度、下颌前伸距离和侧向运动的恢复程度上均较T-ORIF组有显著提升(P<0.05)。Helkimo指数显示,PSTR-ORIF在主诉症状指数评分和临床症状指数评分上均较T-ORIF组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与T-ORIF相比,PSTR-ORIF对TMJ关节盘及关节囊等软组织进行良好复位,促进髁突骨折愈合,更好地恢复术后TMJ的运动能力并减少术后关节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髁突囊内骨折 软组织精准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颞下颌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钟碧榕 周桂龙 +6 位作者 常士平 杨勇 苏忠平 赵可臻 赵晋龙 田磊(综述) 马秦(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9-556,共8页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关节疾病,该病定义为病因不明的关节炎,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病年龄在16岁之前,症状持续时间超过6周。颞下颌关节(TMJ)关节炎是JIA的常见表现,但其常隐匿发展,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可能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关节疾病,该病定义为病因不明的关节炎,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病年龄在16岁之前,症状持续时间超过6周。颞下颌关节(TMJ)关节炎是JIA的常见表现,但其常隐匿发展,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可能导致颌面部功能障碍和牙颌面畸形,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TMJ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管理至关重要。文章就近年来JIA-TMJ关节炎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诊断、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口腔医生在JIA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程颞下颌关节关节炎 颞下颌关节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种植体植入导板引导下微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研究
16
作者 刘晶晶 唐睿 +1 位作者 袁丽仙 刘鑫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本课题组研发的微种植体植入导板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比较其与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进行微种植体植入的植入效果差异。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计纳入34名患者,试验侧采用微种植体植入导板辅助微种植体的植入,共计植入34枚微种植体... 目的观察本课题组研发的微种植体植入导板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比较其与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进行微种植体植入的植入效果差异。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计纳入34名患者,试验侧采用微种植体植入导板辅助微种植体的植入,共计植入34枚微种植体。对照侧参考植入术区影像片,依据操作者的经验进行微种植体的植入,共计植入34枚微种植体,分析导板引导下的微种植体植入精确度,并对2组微种植体的植入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植入成功率为97.06%,对照组植入成功率为82.35%,统计分析学结果显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课题组研发的微种植体植入导板可提高微种植体植入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导板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蛋白在口咽癌和口腔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凤泽 薛洋 +3 位作者 温娇 周峻 刘源 魏建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分析口咽癌和口腔癌中P16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0例口咽癌和60例口腔癌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口咽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22.9%(16/70),与... 目的:分析口咽癌和口腔癌中P16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0例口咽癌和60例口腔癌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口咽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22.9%(16/70),与P16阴性组相比,患者的年龄、吸烟、病理分化、N分期和TNM临床分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8.3%(5/60),与P16阴性组相比,病理分化和TNM临床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癌中P1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口腔癌,HPV感染是口咽癌和口腔癌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鳞癌(OPSCC) 口腔鳞癌(OSCC) HPV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可吸收生物膜用于牙槽骨和/或软组织修复重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巨佳 刘玉华 +7 位作者 赵继志 赵吉宏 李宏卫 王宝彦 王虎 张欢 冯斌 胡开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8-853,共6页
目的:评价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可吸收生物膜用于牙槽骨和/或软组织修复重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效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0 d及180 d术区牙槽嵴最大长度、最大高度和最大宽度的改... 目的:评价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可吸收生物膜用于牙槽骨和/或软组织修复重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效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0 d及180 d术区牙槽嵴最大长度、最大高度和最大宽度的改变。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区牙槽骨增生和吸收变化,牙槽骨基质边缘线变化,试验用膜是否破损,手术切口愈合,排异反应及填充后症状。通过不良事件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评价SIS可吸收生物膜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入组280例,完成272例,脱落8例,脱落率为2.86%。180天影像学有效率FAS(PPS),试验组83.57%(91.34%)、对照组81.43%(92.62%),试验组率-对照组率率差(95%CI),FAS结果为2.14%(-6.75%,11.04%),PPS结果为-1.28%(-8.03%,5.46%),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80 d牙槽骨增生和吸收变化、牙槽骨基质边缘线变化,术后12 d试验用膜破损情况、临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各访视点排异反应和填充状况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IS可吸收生物膜对于引导牙槽骨和/或软组织修复重建的效果非劣于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小肠黏膜下层 牙槽骨 软组织 修复重建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
19
作者 任国欣 孙沫逸 +33 位作者 唐瞻贵 李龙江 孟箭 孙志军 刘绍严 何悦 尚伟 李刚 张杰 武和明 李一 黄绍辉 张世周 龚忠诚 王军 王安训 李志勇 黄志权 苏彤 李吉辰 杨凯 李伟忠 谢卫红 席庆 赵科 玄云泽 黄立 孙传政 韩冰 陈彦平 陈文革 吴云腾 魏东亮 郭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冷冻消融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抗肿瘤机制、组织病理变化已较明确,且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冷冻消融治疗安全有效,理论上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往一直受冷媒和冷冻设备的限制,制约了其疗效和临床应用。随着以氩氦刀为代表的新一代冷... 冷冻消融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抗肿瘤机制、组织病理变化已较明确,且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冷冻消融治疗安全有效,理论上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往一直受冷媒和冷冻设备的限制,制约了其疗效和临床应用。随着以氩氦刀为代表的新一代冷冻消融设备的出现,在制冷效率、消融范围、精准测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肿瘤冷冻消融技术的推广。该共识系统性地总结了冷冻消融技术的机制、口腔黏膜黑色素瘤冷冻治疗的适应证、临床治疗流程、不良反应及处理、冷冻联合治疗等,旨在为口腔黏膜黑色素瘤冷冻消融治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黑色素瘤 冷冻消融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激光治疗乳牙龋齿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军辉 王子瑞 +5 位作者 周志斐 张百泽 葛鑫 陈宇江 杜样 王小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调查Er:YAG激光在儿童乳牙深龋去腐备洞治疗时患儿感受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岁于我院儿童口腔科行深龋盖髓治疗的患儿,分别用激光和传统车针去腐备洞后充填,评估患儿感受、家长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研究108名患儿,平均... 目的:调查Er:YAG激光在儿童乳牙深龋去腐备洞治疗时患儿感受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岁于我院儿童口腔科行深龋盖髓治疗的患儿,分别用激光和传统车针去腐备洞后充填,评估患儿感受、家长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研究108名患儿,平均年龄(5.16±0.81)岁,共治疗患牙224颗。疼痛程度及家长满意度上,激光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去龋时间上,激光组略长于传统组;临床疗效上,治疗6个月内,激光组成功率略高于传统组,随着观察时间延长,两组成功率均有下降,治疗后2年,激光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失败原因主要为继发龋(35.05%)及充填体脱落(29.90%)。结论:Er:YAG激光治疗乳牙龋齿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乳牙 龋齿 盖髓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