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炳灵寺石窟》读后
1
作者
沙武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9-212,共4页
炳灵寺石窟是丝绸之路上珍贵的历史和佛教遗产,是中国石窟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时间长,保存状况良好,在佛教石窟寺艺术和考古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石窟寺
丝绸之路
石窟艺术
延续时间
不可替代
佛教
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鹦鹉观音图像探源——以陕西蓝田水陆庵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冰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8-133,共6页
陕西蓝田水陆庵中心佛坛背面为文殊、普贤与观音三大菩萨像。其中,观音胁侍中出现了鹦鹉图像,其为明清时期流行的新样式。不过,观音胁侍中出现鹦鹉并无经典依据,此前学界多认为受到明清时期流行俗文学作品《莺哥行孝义传》、《鹦哥宝卷...
陕西蓝田水陆庵中心佛坛背面为文殊、普贤与观音三大菩萨像。其中,观音胁侍中出现了鹦鹉图像,其为明清时期流行的新样式。不过,观音胁侍中出现鹦鹉并无经典依据,此前学界多认为受到明清时期流行俗文学作品《莺哥行孝义传》、《鹦哥宝卷》的影响。然而,在陕北延安清凉寺石窟、钟山石窟、福建泉州开元寺等造像可知,鹦鹉与观音图像组合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唐宋时期流行鹦鹉因缘故事为观音度化鹦鹉提供了文学素材,同时明代书籍出版行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莺哥行孝义传》、《鹦哥宝卷》等观音度化鹦鹉故事的流传,为鹦鹉观音图像的普及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田水陆庵
鹦鹉观音
《鹦哥宝卷》
陕北石窟
出版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靖边鱼头寺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3
作者
石建刚
刘向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9-166,共8页
靖边鱼头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末至西魏时期,在北宋/西夏、明、清时期均有兴建和重修活动。鱼头寺石窟保存有北朝、北宋/西夏、明、清等不同时期的造像和壁画,是榆林市境内现存较早且延续时间较长的一处重要石窟。本文在对鱼头寺石窟详细调...
靖边鱼头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末至西魏时期,在北宋/西夏、明、清时期均有兴建和重修活动。鱼头寺石窟保存有北朝、北宋/西夏、明、清等不同时期的造像和壁画,是榆林市境内现存较早且延续时间较长的一处重要石窟。本文在对鱼头寺石窟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石窟年代、重修情况、造像题材等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头寺石窟
关帝像
土地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艺术中拟人化水星神的伊朗反映
4
作者
康马泰
李思飞(译)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9,共9页
文章关注古典艺术和宗教中与行星或异教神祇相关的图像,在经过漫长时间间隔后,又在远离其发源地的遥远国度重新出现这一奇特且鲜少被研究的过程。在从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世界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过程中,图案和观念必然要经过波...
文章关注古典艺术和宗教中与行星或异教神祇相关的图像,在经过漫长时间间隔后,又在远离其发源地的遥远国度重新出现这一奇特且鲜少被研究的过程。在从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世界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过程中,图案和观念必然要经过波斯和中亚。学者们在中国著名佛教遗址敦煌发现了“西方风格”(至少从隋唐时代以前,这种风格就开始在中国占星家之间流行起来)的行星神祇的有趣描绘。在这些星神中,水星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波斯的占星家始终将他视为一位男性神祇。然而,在敦煌发现的绘画中,水星却被表现为一位女性,通常手持纸札和毛笔。不能排除这种标志物以及水星的性别模糊性,可能源自美索不达米亚传统,并融入伊朗元素的可能性,而对这些元素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令人费解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水星
粟特艺术
美索不达米亚
娜娜
蒂什特里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安宋金石窟地藏造像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石建刚
杨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58,共10页
本文对延安宋金石窟中的16例地藏、十王及地狱图像进行了详细考察。根据图像来源的不同,将其分为地藏二尊像、地藏三尊像和地藏与天藏像三类,其中,金地藏与道明、闵公组合图像的揭示,将金地藏信仰及相关故事、图像的形成时间由明代提前...
本文对延安宋金石窟中的16例地藏、十王及地狱图像进行了详细考察。根据图像来源的不同,将其分为地藏二尊像、地藏三尊像和地藏与天藏像三类,其中,金地藏与道明、闵公组合图像的揭示,将金地藏信仰及相关故事、图像的形成时间由明代提前到了北宋中期。对地藏十王造像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宜川贺家沟石窟的十王地狱图像进行了考释。对地藏十王与观音十六罗汉、涅槃图像的组合分别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认为劝恶向善、救度生人、救拔亡者是延安宋金石窟地藏造像的核心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石窟
地藏造像
金地藏
闵公
地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安宋金石窟僧伽造像内涵探析——以清凉山第11窟和石泓寺第7窟僧伽造像为中心
被引量:
6
6
作者
石建刚
万鹏程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7-22,共6页
延安宋金石窟共发现16例僧伽造像,内容颇为丰富,它们主要是依据《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的内容和僧伽是观音化身的观念镌刻而成。僧伽信仰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性和功利性,表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清凉山第1...
延安宋金石窟共发现16例僧伽造像,内容颇为丰富,它们主要是依据《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的内容和僧伽是观音化身的观念镌刻而成。僧伽信仰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性和功利性,表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清凉山第11窟和石泓寺第7窟僧伽造像组合所强调的末法、护法思想和对净土世界的构建,正是对延安地区宋夏金政权之间长期战乱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这是延安宋金石窟僧伽造像内涵最为核心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宋金石窟
僧伽造像
宋夏金战争
末法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平山县西林山千佛堂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石建刚
朱丽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50,共9页
河北省平山县西林山千佛堂石窟,开凿于安史之乱时期史朝义显圣元年至二年,由史朝义政权下的平山县官吏和普通民众集体出资建造,是一处民间性公共佛堂。窟内造像保存较为完好,特别是保留了大量造像题记,为研究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佛教及...
河北省平山县西林山千佛堂石窟,开凿于安史之乱时期史朝义显圣元年至二年,由史朝义政权下的平山县官吏和普通民众集体出资建造,是一处民间性公共佛堂。窟内造像保存较为完好,特别是保留了大量造像题记,为研究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佛教及开窟造像情况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对其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并对石窟开凿年代、主要题材和石窟特点等内容作了初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山千佛堂石窟
史朝义
民间性公共佛堂
弥勒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蓝田水陆庵所见明代社会生活
被引量:
2
8
作者
杨冰华
《文博》
2017年第6期78-86,共9页
陕西蓝田水陆庵是关中地区明代中晚期佛教艺术精华的载体。水陆庵是悟真寺建筑群的一部分,现存众多历史遗迹、遗物。水陆庵诸圣水陆殿彩绘泥塑由山西匠人作像人乔仲节等人于明嘉靖年间制作完成,在建筑、服饰、医患、饮食、生产生活、乐...
陕西蓝田水陆庵是关中地区明代中晚期佛教艺术精华的载体。水陆庵是悟真寺建筑群的一部分,现存众多历史遗迹、遗物。水陆庵诸圣水陆殿彩绘泥塑由山西匠人作像人乔仲节等人于明嘉靖年间制作完成,在建筑、服饰、医患、饮食、生产生活、乐器等几个方面打上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浓厚烙印,再现了明代中晚期关中地区的世俗社会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蓝田水陆庵
悟真寺
秦宣王朱怀埢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时代探析
被引量:
14
9
作者
沙武田
李晓凤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99,共18页
9至10世纪,随着藏、汉两种文字《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的译出,六字真言开始广泛流传,并对崇尚佛教的宋、辽、西夏产生深远的影响。元代统治者尤为推崇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则以多种文字形式广为传播。研究表明,敦煌石窟所有六字真言题识不...
9至10世纪,随着藏、汉两种文字《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的译出,六字真言开始广泛流传,并对崇尚佛教的宋、辽、西夏产生深远的影响。元代统治者尤为推崇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则以多种文字形式广为传播。研究表明,敦煌石窟所有六字真言题识不大可能像传统的观点认为始于元代,而应是产生于西夏而流行于元代。就具体的时代作品而言,西夏主要包括莫高窟第464窟后室东壁门上方和第95窟六字真言团花中的文字;元代则包括莫高窟北区诸石窟中的题识和《莫高窟六字真言碣》。明确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产生的时代,对研究敦煌西夏元洞窟的分期断代、壁画内容、艺术风格、洞窟思想以及社会背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六字真言
西夏
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教花供养在唐五代敦煌地区的表现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沙武田
李玭玭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148,共19页
花象征着佛陀的慈悲清净,花又是体现佛国世界美妙景象的基本元素;鲜花供养是佛教诸多供养中最常见的形式,鲜花供养也是佛教理想世界不可或缺的内容。敦煌文献和图像有丰富的花供养内容,是研究佛教花供养最理想的资料。研究表明,唐五代...
花象征着佛陀的慈悲清净,花又是体现佛国世界美妙景象的基本元素;鲜花供养是佛教诸多供养中最常见的形式,鲜花供养也是佛教理想世界不可或缺的内容。敦煌文献和图像有丰富的花供养内容,是研究佛教花供养最理想的资料。研究表明,唐五代时期敦煌民众用来供养诸佛的花朵,既有合时令的鲜花,即真花;又有人造的假花,即仿生花或像生花,如花树、幡花、金银莲花等。莲花是诸多花供养中尤为重要的一类。而众多绘制在敦煌壁画上的莲花形象,尤其是红莲花,不仅是佛教花供养最庄重的形式,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佛教信众就鲜花供佛在种类、颜色上的选择与偏好。敦煌花供养个案探讨,实是中古时期佛教花供养的基本现象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花供养
花擎盘
仿生花
红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壁画汉唐长安城相关问题申论
被引量:
7
11
作者
沙武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70,共16页
敦煌壁画中有关汉唐长安城的图像,分别出现在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昙延法师灵异故事",莫高窟盛唐第217、103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序品"中,另有以莫高窟第85窟为代表的晚唐五代时期华严...
敦煌壁画中有关汉唐长安城的图像,分别出现在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昙延法师灵异故事",莫高窟盛唐第217、103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序品"中,另有以莫高窟第85窟为代表的晚唐五代时期华严经变中的里坊图像。这些唐五代宋初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有关汉唐长安城的图像,是目前所知仅存的以彩色壁画形式记录汉唐长安城相关信息珍贵资料,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敦煌壁画是"形象的历史",仔细梳理和解读几处敦煌壁画中与汉唐长安城有关的画面,可以看到长安城在中古时期绘画史中蛛丝马迹的影像,使得曾经极其宏伟壮观、令世人无限向往的汉唐国际大都会长安城,通过敦煌壁画的片断式记载而展现在世人眼前。虽然目前揭示出来的仅是宏大的长安城的一个个小场景,但也初步展现长安城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彰显敦煌壁画研究的价值及其美妙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汉唐长安城
甘泉宫
西明寺
里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被引量:
6
12
作者
杨冰华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158,共12页
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功德窟。西夏重修甬道时在南北两壁绘制大幅炽盛光佛出巡与回归图,北壁中间女性供养人像有改绘痕迹。有关其身份,学界有僧守朗说、西夏国师说、速来蛮西宁王说等三种观点。该供养人像配备持伞盖...
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功德窟。西夏重修甬道时在南北两壁绘制大幅炽盛光佛出巡与回归图,北壁中间女性供养人像有改绘痕迹。有关其身份,学界有僧守朗说、西夏国师说、速来蛮西宁王说等三种观点。该供养人像配备持伞盖侍从,参考西夏史籍及黑水城出土佛经发愿文,其身份很有可能是西夏晚期的皇(太)后。另外,西夏仁宗及皇后罗氏笃信佛教,多次举行大规模法会活动,亲赴河西礼佛烧香。因而,该供养人可能是罗太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61窟
夏仁宗
罗太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涉县佛岩脑造像调查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石建刚
高秀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62,共12页
河北涉县佛岩脑摩崖造像以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开龛为主,现存8龛37尊造像,每龛造像均有明确的题记留下,记录了造像题材、时间、施主、发愿内容、修葺寺院及补开龛像的经过等详细内容,为研究北宋佛教造像及信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北宋造像
佛岩脑造像
宝云寺
土地神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炳灵寺石窟》读后
1
作者
沙武田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图书馆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9-212,共4页
文摘
炳灵寺石窟是丝绸之路上珍贵的历史和佛教遗产,是中国石窟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时间长,保存状况良好,在佛教石窟寺艺术和考古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石窟寺
丝绸之路
石窟艺术
延续时间
不可替代
佛教
考古
分类号
K879.2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鹦鹉观音图像探源——以陕西蓝田水陆庵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冰华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博士研究生自由探索项目(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敦煌莫高窟第61窟研究"(2016TS030)
2018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项目(B18032)
文摘
陕西蓝田水陆庵中心佛坛背面为文殊、普贤与观音三大菩萨像。其中,观音胁侍中出现了鹦鹉图像,其为明清时期流行的新样式。不过,观音胁侍中出现鹦鹉并无经典依据,此前学界多认为受到明清时期流行俗文学作品《莺哥行孝义传》、《鹦哥宝卷》的影响。然而,在陕北延安清凉寺石窟、钟山石窟、福建泉州开元寺等造像可知,鹦鹉与观音图像组合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唐宋时期流行鹦鹉因缘故事为观音度化鹦鹉提供了文学素材,同时明代书籍出版行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莺哥行孝义传》、《鹦哥宝卷》等观音度化鹦鹉故事的流传,为鹦鹉观音图像的普及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
蓝田水陆庵
鹦鹉观音
《鹦哥宝卷》
陕北石窟
出版业
分类号
J306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靖边鱼头寺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3
作者
石建刚
刘向峰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靖边县革命旧址文物管理所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9-16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陕北宋金石窟碑刻题记整理与研究"(2017M623102)
文摘
靖边鱼头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末至西魏时期,在北宋/西夏、明、清时期均有兴建和重修活动。鱼头寺石窟保存有北朝、北宋/西夏、明、清等不同时期的造像和壁画,是榆林市境内现存较早且延续时间较长的一处重要石窟。本文在对鱼头寺石窟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石窟年代、重修情况、造像题材等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鱼头寺石窟
关帝像
土地神
分类号
K879.2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艺术中拟人化水星神的伊朗反映
4
作者
康马泰
李思飞(译)
机构
首都
师范大学
历史
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20VJXT014)。
文摘
文章关注古典艺术和宗教中与行星或异教神祇相关的图像,在经过漫长时间间隔后,又在远离其发源地的遥远国度重新出现这一奇特且鲜少被研究的过程。在从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世界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过程中,图案和观念必然要经过波斯和中亚。学者们在中国著名佛教遗址敦煌发现了“西方风格”(至少从隋唐时代以前,这种风格就开始在中国占星家之间流行起来)的行星神祇的有趣描绘。在这些星神中,水星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波斯的占星家始终将他视为一位男性神祇。然而,在敦煌发现的绘画中,水星却被表现为一位女性,通常手持纸札和毛笔。不能排除这种标志物以及水星的性别模糊性,可能源自美索不达米亚传统,并融入伊朗元素的可能性,而对这些元素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令人费解之处。
关键词
敦煌
水星
粟特艺术
美索不达米亚
娜娜
蒂什特里亚
Keywords
Dunhuang
Mercury
Sogdian art
Mesopotamia
Nana
Tistria
分类号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宋金石窟地藏造像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石建刚
杨军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洛川县博物馆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58,共10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
陕西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陕北宋金石窟与党英/西夏佛教艺术关系研究”(2018H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陕北宋金石窟碑刻题记整理与研究”(2017M623102).
文摘
本文对延安宋金石窟中的16例地藏、十王及地狱图像进行了详细考察。根据图像来源的不同,将其分为地藏二尊像、地藏三尊像和地藏与天藏像三类,其中,金地藏与道明、闵公组合图像的揭示,将金地藏信仰及相关故事、图像的形成时间由明代提前到了北宋中期。对地藏十王造像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宜川贺家沟石窟的十王地狱图像进行了考释。对地藏十王与观音十六罗汉、涅槃图像的组合分别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认为劝恶向善、救度生人、救拔亡者是延安宋金石窟地藏造像的核心内涵。
关键词
延安石窟
地藏造像
金地藏
闵公
地狱变
Keywords
the grottos located in the Yanan county
Ksitigarbha
Jing Ksitigarbha
Mingong
Hell Variable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宋金石窟僧伽造像内涵探析——以清凉山第11窟和石泓寺第7窟僧伽造像为中心
被引量:
6
6
作者
石建刚
万鹏程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延安市宝塔区文管所
出处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7-22,共6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项目编号:16ZDA116)
陕西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陕北宋金石窟与党项/西夏佛教艺术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H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陕北宋金石窟碑刻题记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7M6231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延安宋金石窟共发现16例僧伽造像,内容颇为丰富,它们主要是依据《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的内容和僧伽是观音化身的观念镌刻而成。僧伽信仰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性和功利性,表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清凉山第11窟和石泓寺第7窟僧伽造像组合所强调的末法、护法思想和对净土世界的构建,正是对延安地区宋夏金政权之间长期战乱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这是延安宋金石窟僧伽造像内涵最为核心的部分。
关键词
延安宋金石窟
僧伽造像
宋夏金战争
末法思想
Keywords
Yan’an Song and Jin Dynasties Grottoes
Sangha statues
Wars happening between the kingdoms of Song
Xia and Jin
Eschatology
分类号
J18 [艺术—艺术理论]
J196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平山县西林山千佛堂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石建刚
朱丽平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平山县博物馆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50,共9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陕北宋金石窟碑刻题记整理与研究"(2017M623102)研究成果
文摘
河北省平山县西林山千佛堂石窟,开凿于安史之乱时期史朝义显圣元年至二年,由史朝义政权下的平山县官吏和普通民众集体出资建造,是一处民间性公共佛堂。窟内造像保存较为完好,特别是保留了大量造像题记,为研究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佛教及开窟造像情况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对其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并对石窟开凿年代、主要题材和石窟特点等内容作了初步考证。
关键词
西林山千佛堂石窟
史朝义
民间性公共佛堂
弥勒造像
Keywords
The Qianfotang grottoes in Xilin mountains
Shi Zhaoyi
Folk and public Buddhist temple
Maitreya statues
分类号
K87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蓝田水陆庵所见明代社会生活
被引量:
2
8
作者
杨冰华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文博》
2017年第6期78-86,共9页
文摘
陕西蓝田水陆庵是关中地区明代中晚期佛教艺术精华的载体。水陆庵是悟真寺建筑群的一部分,现存众多历史遗迹、遗物。水陆庵诸圣水陆殿彩绘泥塑由山西匠人作像人乔仲节等人于明嘉靖年间制作完成,在建筑、服饰、医患、饮食、生产生活、乐器等几个方面打上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浓厚烙印,再现了明代中晚期关中地区的世俗社会场景。
关键词
陕西蓝田水陆庵
悟真寺
秦宣王朱怀埢
社会生活
Keywords
Shuilu'an (Shuilu Nunnery) in Lantian, Shaanxi
Wuzhen Temple
Zhu Huaijuan, the Prince Xuan of Qin of the Ming Dynasty
Social Life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时代探析
被引量:
14
9
作者
沙武田
李晓凤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99,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多民族文化视域下的西夏凉州历史构建”(2018TS047)。
文摘
9至10世纪,随着藏、汉两种文字《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的译出,六字真言开始广泛流传,并对崇尚佛教的宋、辽、西夏产生深远的影响。元代统治者尤为推崇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则以多种文字形式广为传播。研究表明,敦煌石窟所有六字真言题识不大可能像传统的观点认为始于元代,而应是产生于西夏而流行于元代。就具体的时代作品而言,西夏主要包括莫高窟第464窟后室东壁门上方和第95窟六字真言团花中的文字;元代则包括莫高窟北区诸石窟中的题识和《莫高窟六字真言碣》。明确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产生的时代,对研究敦煌西夏元洞窟的分期断代、壁画内容、艺术风格、洞窟思想以及社会背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敦煌石窟
六字真言
西夏
元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教花供养在唐五代敦煌地区的表现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沙武田
李玭玭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148,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阶段性成果(16ZDA116)
文摘
花象征着佛陀的慈悲清净,花又是体现佛国世界美妙景象的基本元素;鲜花供养是佛教诸多供养中最常见的形式,鲜花供养也是佛教理想世界不可或缺的内容。敦煌文献和图像有丰富的花供养内容,是研究佛教花供养最理想的资料。研究表明,唐五代时期敦煌民众用来供养诸佛的花朵,既有合时令的鲜花,即真花;又有人造的假花,即仿生花或像生花,如花树、幡花、金银莲花等。莲花是诸多花供养中尤为重要的一类。而众多绘制在敦煌壁画上的莲花形象,尤其是红莲花,不仅是佛教花供养最庄重的形式,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佛教信众就鲜花供佛在种类、颜色上的选择与偏好。敦煌花供养个案探讨,实是中古时期佛教花供养的基本现象和内容。
关键词
鲜花供养
花擎盘
仿生花
红莲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壁画汉唐长安城相关问题申论
被引量:
7
11
作者
沙武田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70,共16页
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2)~~
文摘
敦煌壁画中有关汉唐长安城的图像,分别出现在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昙延法师灵异故事",莫高窟盛唐第217、103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序品"中,另有以莫高窟第85窟为代表的晚唐五代时期华严经变中的里坊图像。这些唐五代宋初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有关汉唐长安城的图像,是目前所知仅存的以彩色壁画形式记录汉唐长安城相关信息珍贵资料,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敦煌壁画是"形象的历史",仔细梳理和解读几处敦煌壁画中与汉唐长安城有关的画面,可以看到长安城在中古时期绘画史中蛛丝马迹的影像,使得曾经极其宏伟壮观、令世人无限向往的汉唐国际大都会长安城,通过敦煌壁画的片断式记载而展现在世人眼前。虽然目前揭示出来的仅是宏大的长安城的一个个小场景,但也初步展现长安城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彰显敦煌壁画研究的价值及其美妙的前景。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汉唐长安城
甘泉宫
西明寺
里坊
Keywords
Dunhuang murals
Chang' an City i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Ganquan Palace
Ximing Temple
lifang (residential area)
分类号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被引量:
6
12
作者
杨冰华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158,共12页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博士研究生自由探索项目"敦煌莫高窟第61窟研究"(2016TS030)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
文摘
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功德窟。西夏重修甬道时在南北两壁绘制大幅炽盛光佛出巡与回归图,北壁中间女性供养人像有改绘痕迹。有关其身份,学界有僧守朗说、西夏国师说、速来蛮西宁王说等三种观点。该供养人像配备持伞盖侍从,参考西夏史籍及黑水城出土佛经发愿文,其身份很有可能是西夏晚期的皇(太)后。另外,西夏仁宗及皇后罗氏笃信佛教,多次举行大规模法会活动,亲赴河西礼佛烧香。因而,该供养人可能是罗太后。
关键词
莫高窟第61窟
夏仁宗
罗太后
分类号
K24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涉县佛岩脑造像调查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石建刚
高秀军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宁夏
大学
美术学院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62,共12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陕北宋金石窟碑刻题记整理与研究"(2017M623102)
文摘
河北涉县佛岩脑摩崖造像以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开龛为主,现存8龛37尊造像,每龛造像均有明确的题记留下,记录了造像题材、时间、施主、发愿内容、修葺寺院及补开龛像的经过等详细内容,为研究北宋佛教造像及信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北宋造像
佛岩脑造像
宝云寺
土地神造像
Keywords
Northern Song Dynasty
Foyannao cliff statues
Baoyun monastery
Statues of the deity of the soil and the ground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炳灵寺石窟》读后
沙武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鹦鹉观音图像探源——以陕西蓝田水陆庵为中心
杨冰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陕西靖边鱼头寺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石建刚
刘向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亚艺术中拟人化水星神的伊朗反映
康马泰
李思飞(译)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延安宋金石窟地藏造像的考察与研究
石建刚
杨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延安宋金石窟僧伽造像内涵探析——以清凉山第11窟和石泓寺第7窟僧伽造像为中心
石建刚
万鹏程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河北平山县西林山千佛堂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石建刚
朱丽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陕西蓝田水陆庵所见明代社会生活
杨冰华
《文博》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时代探析
沙武田
李晓凤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佛教花供养在唐五代敦煌地区的表现
沙武田
李玭玭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敦煌壁画汉唐长安城相关问题申论
沙武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杨冰华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河北涉县佛岩脑造像调查与初步分析
石建刚
高秀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