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秦宏飞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5期269-270,共2页
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土地资源的承载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土地资源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本文对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生态型 土地整治模式 土地工程 生态重建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小秦岭潼关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修复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连海波 李鹏锋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7期184-185,共2页
通过分析潼关金矿区历史采矿和选冶两大地理格局,定性分析了潼关南部山区和北部农业主产区重金属主要污染物来源及污染类型,并对区域土壤修复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南部采矿区 北部选冶区 污染物来源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艳 史高琦 +1 位作者 王曙光 杨建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5-28,共4页
该文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自然条件下紫花苜蓿对不同浓度油污土壤的总石油烃及原油族组分的修复效果。试验表明,紫花苜蓿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一定修复效果。轻度污染时,紫花苜蓿组各生长周期内总石油烃的降解效果并不明显,而中度和重度... 该文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自然条件下紫花苜蓿对不同浓度油污土壤的总石油烃及原油族组分的修复效果。试验表明,紫花苜蓿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一定修复效果。轻度污染时,紫花苜蓿组各生长周期内总石油烃的降解效果并不明显,而中度和重度污染时,生长中期和末期的降解效果比较显著。就不同石油族组分来说,紫花苜蓿在各生长周期内对土壤中芳烃的降解效果并不显著,而在生长中期,对饱和烃和非烃的降解效果较好,生长末期,对沥青质降解效果较好。整体来看,紫花苜蓿可作为石油污染土壤的优势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总石油烃 石油族组分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艳 史高琦 王曙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6期120-122,146,共4页
近年来,利用原料广泛、成本低、具有较高环境稳定性的生物炭进行土壤修复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结合国内外生物炭土壤污染修复最新研究,从生物炭的定义、性质、污染修复机理、应用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生物炭土壤污染修复应用提... 近年来,利用原料广泛、成本低、具有较高环境稳定性的生物炭进行土壤修复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结合国内外生物炭土壤污染修复最新研究,从生物炭的定义、性质、污染修复机理、应用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生物炭土壤污染修复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制备 性质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动物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徐艳 邓富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3期192-192,197,共2页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关于土壤植物、微生物、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非常多,而关于动物修复的研究很少。在生态系统中,动植物、微生物与大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土壤污染修复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土壤动物在其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关于土壤植物、微生物、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非常多,而关于动物修复的研究很少。在生态系统中,动植物、微生物与大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土壤污染修复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土壤动物在其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探讨土壤动物尤其是蚯蚓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效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 蚯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石灰岩露天采区高陡边坡破坏模式及形态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毛正君 毕银丽 +5 位作者 李成 陈建平 孙魁 张瑾鸽 连海波 刘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1-226,共16页
为了研究渭北石灰岩露天采区高陡边坡破坏模式及形态优化,以渭北宝鸡、咸阳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技术与现场调研相结合,总结了石灰岩高陡边坡特征,分析了其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影响因素,并选取坡度、岩层倾角、台... 为了研究渭北石灰岩露天采区高陡边坡破坏模式及形态优化,以渭北宝鸡、咸阳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技术与现场调研相结合,总结了石灰岩高陡边坡特征,分析了其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影响因素,并选取坡度、岩层倾角、台阶数、台阶宽度4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计算,最终提出了边坡形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渭北宝鸡、咸阳地区石灰岩高陡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顺层滑移破坏、楔形体破坏和倾倒破坏;稳定性影响因素为岩性特征、岩体结构和边坡形态;正交试验以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选出了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最终提出了坡高为80 m的边坡形态优化参数为坡度65°,台阶数10级,台阶宽度4m,本研究可为高陡岩质边坡破坏模式、边坡形态优化及边坡生态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露天采区 高陡边坡 现场调研 数值试验 正交试验 边坡破坏模式 边坡形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土力学及浸出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瑞枝 连海波 +1 位作者 李晓军 柴利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672-6677,共6页
为解决传统固化剂在固化/稳定化法处理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和重度污染土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发了一种新型固化剂。以人工制备的Pb、Cd、Cu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固化... 为解决传统固化剂在固化/稳定化法处理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和重度污染土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发了一种新型固化剂。以人工制备的Pb、Cd、Cu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固化体力学特性、浸出特性等随养护龄期、污染土粒径、重金属污染水平的变化规律。以某金矿区三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治理对象,开展了相关测试,验证了新型固化剂对于重金属污染土的固化效果。研究表明:新型固化剂对于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和重度污染土的效果较好;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随重金属污染水平、污染土粒径的增加而降低,固化体强度达17.35~33.45 MPa,均能满足固废填埋标准及建筑材料强度要求;重金属浸出浓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污染土粒径和污染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浸出浓度均远低于(<0.1%)浸出安全标准限值,固化率>99.99%。所研发的高效重金属污染土固化剂,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固化修复及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稳定化 重金属污染土 新型固化剂 强度特性 浸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在矿区农田土壤污染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艳 王曙光 +1 位作者 郭振 卢垟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9-13,共5页
该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不同植被类型农田土壤重金属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8项重金属污染物可用2个主成分(PC1和PC2)来代表,二者累积贡献率可达91%。根据旋转载荷矩阵及载荷散点图可知,第1主成... 该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不同植被类型农田土壤重金属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8项重金属污染物可用2个主成分(PC1和PC2)来代表,二者累积贡献率可达91%。根据旋转载荷矩阵及载荷散点图可知,第1主成分中,Cu、Cr和Hg载荷最高,贡献最大,Zn、Pb、Cd和As次之,第2主成分中Ni的贡献最大。此外Ni、As与Cr、Cu、Zn、Cd、Pb和Hg表现为对斥因子,说明研究区土壤不受其共同污染。根据主成分得分可知花椒地土壤污染最为严重,荒草地、小麦地次之,油菜地和石榴地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潼关金矿区 土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地区森林土壤碳氮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庞喆 陈田庆 邓亚仁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70-72,共3页
秦岭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现阶段对其物种和植被的研究甚多,而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很少。植被的多样性和多变的环境条件使秦岭地区土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为探究秦岭山区森林土壤的养分储量和碳氮指标间的相关性,深入秦岭山脉,... 秦岭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现阶段对其物种和植被的研究甚多,而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很少。植被的多样性和多变的环境条件使秦岭地区土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为探究秦岭山区森林土壤的养分储量和碳氮指标间的相关性,深入秦岭山脉,分别在垂向不同的林带:松栎林带、桦木林带、暗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以80m的垂向间隔各采集样品。分析结果表明:(1)秦岭地区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活性有机碳、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丰富,但呈现较大的变异性;(2)秦岭地区森林土壤中的水解性氮和有机质呈线性关系,而有机质和全氮、水解性氮和全氮呈现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二次模型),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5,为通过一个指标含量预测其他指标含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森林土壤 相关性 有机质 全氮 水解性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流域遥感地质综合解译与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海利 刘欢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4期250-252,265,共4页
指出了红河流域地区处于特提斯构造成矿域与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接合部位,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为加速红河流域地带找矿工作的突破,以SPOT5、ALOS和ETM+等多源遥感数据为信息源,重点提取了地层、岩浆岩、断裂构造和环形构... 指出了红河流域地区处于特提斯构造成矿域与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接合部位,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为加速红河流域地带找矿工作的突破,以SPOT5、ALOS和ETM+等多源遥感数据为信息源,重点提取了地层、岩浆岩、断裂构造和环形构造等成矿信息,并综合分析了已有的大地构造成矿背景、区域矿产资料、矿化点的矿化物和物化探等地质资料,利用MapGIS平台开展了遥感数据的地质综合分析和找矿前景预测,针对国内部分提出了10处找矿远景区,为该区域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线索,对矿产资源勘查和资源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遥感地质解译 找矿前景区 矿化特征 红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建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11期60-61,共2页
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技术是土地整治项目中重要流程之一,对于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同时土地平整工程也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具体化行为,不仅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转化,同时能够带动农民致富,为改善农村落... 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技术是土地整治项目中重要流程之一,对于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同时土地平整工程也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具体化行为,不仅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转化,同时能够带动农民致富,为改善农村落后面貌提供了发展动力。针对土地平整设计过程来说,应首先从平整区域的选择、土方开挖设计及土壤的耕作等技术进行分析,严格把控项目设计的各个阶段,并针对土地政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的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土地整治项目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仓熊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7期168-171,共4页
矿山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能够正确合理地确定矿山损毁土地复垦方向。基于此,以府谷县伙盘沟煤矿为例,根据矿山实际,分析了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损毁土地情况,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煤矿 土地复垦 评价方法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潼关安乐乡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合理修复技术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通 《南方农业》 2019年第9期170-171,共2页
通过分析潼关安乐乡附近土壤受污染成因,定性分析确定了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以及金属类型,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适合于修复此区域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技术,并提出了此修复技术的相关施工工艺,但未能给出施工工艺中的具体参数。因此... 通过分析潼关安乐乡附近土壤受污染成因,定性分析确定了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以及金属类型,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适合于修复此区域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技术,并提出了此修复技术的相关施工工艺,但未能给出施工工艺中的具体参数。因此,还需进一步通过试验,确定出施工工艺流程中的最佳具体参数,筛选出最佳的联合修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成因 理论分析 联合修复技术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孟家河露天开采石材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仓熊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1期171-172,174,共3页
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是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经济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以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孟家河饰面用大理石矿区为对象,结合实际,探讨了露天石材开采对矿区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旨在... 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是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经济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以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孟家河饰面用大理石矿区为对象,结合实际,探讨了露天石材开采对矿区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旨在使矿山开采周期内受损土地能得到合理利用,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进而促进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材 矿区 土地复垦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白垩系人工冻结砂岩强度特性研究
15
作者 孔令仙 《绿色科技》 2019年第8期215-218,共4页
为了研究西部白垩系砂岩强度特性对温度的敏感性,对现场取样得到的砂岩进行人工冻结,然后分别对白垩系中粒、粗粒砂岩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单轴、三轴压缩试验,根据得到的试验数据分析了温度对白垩系砂岩强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西... 为了研究西部白垩系砂岩强度特性对温度的敏感性,对现场取样得到的砂岩进行人工冻结,然后分别对白垩系中粒、粗粒砂岩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单轴、三轴压缩试验,根据得到的试验数据分析了温度对白垩系砂岩强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西部白垩系人工冻结饱和砂岩的强度值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颗粒大小及加压方式的不同,只是对强度的增长速率和增长幅度有明显影响;且在相同温度下进行比较,其粒径的大小也会对砂岩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颗粒越粗强度越高,即粗粒强度大于中粒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可为西部白垩系地层选用冻结法方案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砂岩 单轴压缩试验 三轴压缩试验 强度特性 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漠砂制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16
作者 刘伟 邓富玲 穆驰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6期159-161,166,共4页
随着中国在沙漠地区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传统砂石资源日益短缺,沙漠砂资源化研究和工程应用备受关注。为有效缓解毛乌素沙漠地区天然筑路材料短缺,剔除普通混凝土中的粗集料的同时,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全部由沙漠砂代替,通过掺入活性胶凝... 随着中国在沙漠地区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传统砂石资源日益短缺,沙漠砂资源化研究和工程应用备受关注。为有效缓解毛乌素沙漠地区天然筑路材料短缺,剔除普通混凝土中的粗集料的同时,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全部由沙漠砂代替,通过掺入活性胶凝材料提高沙漠砂混凝土刚度,掺入钢纤维提高沙漠砂混凝土抗变形能力。经配合比设计试验,制备出了具备不同力学性能的沙漠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优的沙漠砂混凝土试样抗压强度达到了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配比的沙漠砂混凝土可满足不同道路等级、不同结构层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 混凝土 配合比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