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康养旅游地游客价值共创行为机理研究——以安康市为例
1
作者 陈绪敖 蔡云超 康健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66-173,共8页
以秦巴山区生态康养旅游地安康市为研究对象,依据“动机—行为—结果”理论逻辑,基于469份游客的调研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生态康养旅游地游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机理。结果表明,游客价值共创动机因素中,感知风... 以秦巴山区生态康养旅游地安康市为研究对象,依据“动机—行为—结果”理论逻辑,基于469份游客的调研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生态康养旅游地游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机理。结果表明,游客价值共创动机因素中,感知风险、独特性需要和自我价值认知均对游客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自我价值认知的影响最大。游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不仅直接提升了游客自身的感知价值,还通过感知价值促进了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康养旅游地 游客价值共创行为 感知价值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贫困地区应用微生态制剂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兴平 郭变梅 +1 位作者 彭忠宏 任文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19-122,共4页
本文主要从肉羊养殖角度来对陕南贫困地区应用微生态制剂的情况做出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试验选取体重一致的90d肉羊2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羊。试验共设计3种日粮:对照组饲喂未加工的玉米... 本文主要从肉羊养殖角度来对陕南贫困地区应用微生态制剂的情况做出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试验选取体重一致的90d肉羊2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羊。试验共设计3种日粮:对照组饲喂未加工的玉米秸秆日粮,试验1组饲喂未加工的青贮玉米秸秆日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EM菌剂发酵后的玉米秸秆。试验共开展2个月。结果发现,采用EM菌剂发酵玉米秸秆饲喂的肉羊体重增加6.71kg/只,增重及盈利均明显高于试验I组及对照组,收益分别提高了16.99元/只和4.87元/只。因此,微生态制剂能提升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可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贫困地区 微生态制剂 肉羊养殖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金融支持与产业兴旺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3
作者 王俊义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212-216,276,共6页
金融与产业共生共存,金融赋能产业,产业激活金融,陕南处于秦巴山区,产业发展对金融支持的依赖度高,金融资源的聚集又需要有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研究陕南金融发展与产业兴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激活陕南金融服务力,提升... 金融与产业共生共存,金融赋能产业,产业激活金融,陕南处于秦巴山区,产业发展对金融支持的依赖度高,金融资源的聚集又需要有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研究陕南金融发展与产业兴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激活陕南金融服务力,提升陕南产业竞争力,实现金融-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基于2017—2022年陕南金融与产业发展的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2年陕南金融发展与产业兴旺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且伴随着金融大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二者耦合协调关系达到了中级协调等级,对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分析,产业发展的规模与结构是提升二者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制约方面,认为加强第一产业的科技研发,建立产业数字化平台,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金融进入产业提供更充分的数据要素,有利于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陕南经济金融整体高质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产业兴旺 耦合协调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耦合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王俊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陕南地区作为陕西省三大经济区域之一,依托区域资源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进一步提升陕南地区经济与农村居民收入耦合协同发展,以2020—2022年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统计数... 陕南地区作为陕西省三大经济区域之一,依托区域资源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进一步提升陕南地区经济与农村居民收入耦合协同发展,以2020—2022年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两者综合发展指数来看,2020—2022年陕南地区经济和农村居民收入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陕南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加贡献了主要的力量;在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方面,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构成了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从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看,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具有高强度的影响关系,且耦合关系不断优化协调;影响因子分析表明,提升第一产业发展的附加值,持续深化基于区域产业资源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营创新能力,在居民收入方面,需要保障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积极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拓展农户非农生产收入的来源和渠道,促进陕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 耦合协调 影响因子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生态康养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227-231,共5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陕南安康市生态康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生态康养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自身康养旅游资源是核心竞争力,民俗文化、气候舒适度、森林覆盖率、卫生条件、区域老龄...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陕南安康市生态康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生态康养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自身康养旅游资源是核心竞争力,民俗文化、气候舒适度、森林覆盖率、卫生条件、区域老龄人口数量等是影响陕南生态康养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安康市生态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康养旅游 层次分析法 旅游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经济的陕南茶园管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方琼 李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4期40-40,42,共2页
该文介绍了共享经济的概念及特征;针对陕南茶园管理面临的困境,提出茶园管理机械共享、茶园和土地共享、茶园管理技术共享和茶园劳动力共享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共享经济 茶园管理 陕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化开发SWOT分析
7
作者 陈芳 呼美婷 +2 位作者 陈绪敖 南延明 吕生波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中药现代化、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后,陕南省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形成初级形态种植-研发制造-医护康养三产融合发展的雏形。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陕南省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发展内在的优势和劣势,外在的机会... 中药现代化、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后,陕南省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形成初级形态种植-研发制造-医护康养三产融合发展的雏形。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陕南省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发展内在的优势和劣势,外在的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产业开发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中药材 产业化 SW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影响因素与路径优化研究
8
作者 郑明喆 周小兰 张旭 《南方农机》 2025年第S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影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因素,解决农产品存在的品牌弱和同质化等问题,推进陕西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方法】基于2015—2024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和历年统计公报、wind数据库数据,选取10个指标并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 【目的】探究影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因素,解决农产品存在的品牌弱和同质化等问题,推进陕西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方法】基于2015—2024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和历年统计公报、wind数据库数据,选取10个指标并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产业基础、产业化水平、研发投入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数量的影响。【结果】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关联度0.6957)、规模以上涉农相关企业数量(关联度0.6083)、农业机械总动力(关联度0.5684)及农业区位商(关联度0.5672)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财政支持和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小。2)劳动力规模、企业集聚和农业机械化对品牌建设有显著作用,但研发投入和政策效能未充分展现。【结论】通过实施人才回流计划、培育龙头企业集群、推进农机智能化、挖掘地理标志优势、构建数字品牌云平台等优化策略,有助于提升劳动力素质,打造品牌矩阵,提升陕西特色农业发展质量,增强陕西农产品区域品牌实力,还可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及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区域品牌 高质量发展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农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旬 袁合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4-79,共6页
以陕西省安康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农旅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22年安康市数字经济、农旅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安康市数字经济与农旅产业的发展水平当前均处于低位,仍具有较大的... 以陕西省安康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农旅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22年安康市数字经济、农旅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安康市数字经济与农旅产业的发展水平当前均处于低位,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业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较高,耦合协调度处于低度耦合协调水平;数字经济与农旅产业的融合度高,当前数字经济与农旅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基本达到中度耦合协调水平。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建设、拓宽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增强数字经济对农旅产业发展的赋能作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旅融合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俊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98-206,共9页
基于陕南地区2015—2020年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的相关指标值构建了时间序列数据矩阵,利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对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及障碍因子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中... 基于陕南地区2015—2020年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的相关指标值构建了时间序列数据矩阵,利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对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及障碍因子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指标是特色产业系统,2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由磨合耦合状态转变为较高水平耦合状态,表明2个系统具有高强度的相互关系。(2)2个系统发展水平的关系类型由区域经济滞后型转变为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型,协调程度在过渡阶段区间内从濒临失调转变为勉强协调,表明2个系统的协调关系仍存在较低水平的相互制约。(3)影响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从2个系统指标共同影响转变为以特色产业指标影响为主,表明以特色产业兴旺为重点是实现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优质协调且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要不断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同时加强金融支持与人才支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区域经济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萍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92-196,224,共6页
陕南位处秦巴山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安康市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保护地,康养旅游成为最佳生态旅游产业。结合各地康养旅游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对陕南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挑战选... 陕南位处秦巴山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安康市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保护地,康养旅游成为最佳生态旅游产业。结合各地康养旅游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对陕南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挑战选取14个指标层,采用AHP分析法构建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评价指标权重。评价结果表明,战略点G(0.005,0.002 8)位于第一象限,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选择增长型战略,以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助力美丽安康建设。提出建立“安康康养旅游生态区”,打造安康市康养旅游品牌等增强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旅游 竞争力 指标体系 SWOT分析法 AHP分析法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农耕生态文化资源整合和特色旅游小镇协同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柳鹏 安赛菲 +1 位作者 张雪 姜伟东 《河北农机》 2019年第9期14-15,18,共3页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耕文化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普遍而持久的影响。文章以陕南农耕生态文化资源和旅游小镇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陕南特色农耕生态文化和旅...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耕文化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普遍而持久的影响。文章以陕南农耕生态文化资源和旅游小镇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陕南特色农耕生态文化和旅游小镇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陕南农耕文化旅游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文化主题不突出、形象定位模糊、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单一以及功能区划分不明显、景区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通过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大特色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规等方法,有效促进陕南农耕古镇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更好地建设陕南特色文化旅游小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旅游开发 现代农业 乡村旅游 开发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扶贫与陕南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研究
13
作者 刘亮 李相月 +3 位作者 高艺珂 高燕 张双靠 袁合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1期162-164,共3页
综述了在保护陕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利用陕南特有的生物资源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通过金融扶贫资金的注入推进陕南现代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循环农业,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使陕南地区的生态... 综述了在保护陕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利用陕南特有的生物资源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通过金融扶贫资金的注入推进陕南现代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循环农业,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使陕南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兼得,使得生态农业产业成为陕南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扶贫 生态农业 产业升级 陕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病虫害“323”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周高新 覃剑锋 +2 位作者 段龙飞 蔡阳光 沈川 《西北园艺》 2025年第7期60-62,共3页
魔芋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其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日益严重,制约了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陕西安康地区魔芋生产实践,系统分析了魔芋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构建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原则的“323”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该体... 魔芋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其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日益严重,制约了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陕西安康地区魔芋生产实践,系统分析了魔芋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构建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原则的“323”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播前‘3’到位、田管‘2’防控、病害‘3’处理”,形成全生育期、多层次、立体化的防控网络。田间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能有效控制魔芋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和地下害虫、芋双线天蛾等主要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对推进魔芋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病虫害 综合防控 软腐病 白绢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15
作者 沈川 李夏 +1 位作者 覃剑锋 段龙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魔芋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因其富含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等生物活性成分而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魔芋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代,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基因组信息不完善、KGM生物合成调控机制不明... 魔芋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因其富含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等生物活性成分而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魔芋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代,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基因组信息不完善、KGM生物合成调控机制不明、抗病分子机制研究滞后、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不足、优质种质资源匮乏等关键挑战,严重制约了魔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旨在为魔芋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推动魔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生物技术农业转型,为实现魔芋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文章系统综述了魔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包括基因组时代的分子标记开发、病害鉴定技术、功能基因挖掘、连作障碍机制、基因组测序、KGM合成通路研究等技术突破,后基因组时代的多组学联合分析、基因家族鉴定、基因组适应性进化、病害抗性机制等创新发展,并对基因组深度挖掘、现代育种技术融合、功能基因组学发展、生物农药研发、环境工业应用等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基因组 生物信息学 基因编辑 多组学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陈绪敖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4-190,共7页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与贫困地区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秦巴山区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双重任务。从生态脆弱与"空间贫困"陷阱演进的成因分析秦巴山区贫困特征,表现为...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与贫困地区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秦巴山区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双重任务。从生态脆弱与"空间贫困"陷阱演进的成因分析秦巴山区贫困特征,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恶性循环,指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具有一致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地域文化等内部因素和政府政策推动及市场需求拉动等外部因素;通过二者互动发展达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减贫效应多重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生态保护 产业精准扶贫 互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安康市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波岐 赵临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44-147,151,共5页
从绿色生态农业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安康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安康市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绿色生态农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系统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绪敖 宗子杨 +1 位作者 吴佳磊 田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4期2773-2777,共5页
陕南地区是我国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极为尖锐的地区,运用当代系统科学思想审视陕南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的关系,构建适应陕南生态环境要求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从而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态产业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盉儆 康健 张亚晴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3期143-147,152,共6页
选用2009—2020年陕西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基于库兹涅茨曲线进一步实证分析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化肥、农用塑料薄膜和农药面源污染与农业人均收入符合EKC曲线的拟合结果,并得出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并未达... 选用2009—2020年陕西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基于库兹涅茨曲线进一步实证分析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化肥、农用塑料薄膜和农药面源污染与农业人均收入符合EKC曲线的拟合结果,并得出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并未达到拐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面源污染还存在同步增长的趋势,但其总磷、总氮排放量及污染占比均大幅下降,说明通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政府环境政策干预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检测水平提升、农户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等会使拐点提前达到,并很快进入反向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经济发展 库兹涅茨曲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陕南绿色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波岐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5期132-137,共6页
2019年,国家明确将实施新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陕南作为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及川陕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文章阐述陕南绿... 2019年,国家明确将实施新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陕南作为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及川陕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文章阐述陕南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近几年涉农税收在发展绿色农业中的减免力度,说明税收优惠政策对陕南绿色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分析当前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的产品低端化,产业集中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对相关的税收支撑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税收优惠 绿色农业 发展模式 产业化 陕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