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星 彭子琪 +1 位作者 于鑫淼 金锋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随着肿瘤筛查的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临床研究作为指南及共识的证据基础,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本文根据2023—2024年国内外重要指南及共识更新,对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多项... 随着肿瘤筛查的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临床研究作为指南及共识的证据基础,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本文根据2023—2024年国内外重要指南及共识更新,对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多项重要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包括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的优化、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升阶梯、局部治疗的优化,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在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优化方面,KEYNOTE-522研究确立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早期高危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治疗地位。FDChina研究则证实了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H+P)的皮下注射制剂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非劣效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便利的给药方式。KATHERINE研究明确了恩美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在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辅助治疗作用。在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升阶梯方面,MonarchE和NATALEE研究分别证实了阿贝西利和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风险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推动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4/6)抑制剂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在局部治疗优化方面,ACOSOG Z11102研究支持了多中心病灶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SENOMAC研究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低负荷乳腺癌患者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提供了证据,SOUND研究支持T1且cN0期的乳腺癌患者可免除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ICARO研究提示新辅助化疗后SLNB或靶向腋窝清扫(targeted axillary dissection,TAD)发现孤立肿瘤细胞(isolated tumor cell,ITC)豁免ALND具有可行性。NSABP B-51/RTOG 1304研究为新辅助治疗后ypN0乳腺癌豁免区域淋巴结照射(regional lymph node irradiation,RNI)和腋窝局部治疗的降阶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在生活质量和化学预防方面,POSITIVE研究为有生育需求的乳腺癌患者提出了暂停内分泌治疗的方案,TAM-01和IBIS-Ⅱ研究则为高风险乳腺癌患者的化学预防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这些重要的临床研究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优化了相关治疗方案,还关注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防。本文将围绕国内外乳腺癌诊疗指南与共识的更新展开,针对以上重要临床研究对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影响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指南 共识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争议与共识
2
作者 张文静 周毅 冀亮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4-247,共4页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如何更加有效、精准地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乳腺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然而,其临床指导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同。TILs的临床应用仍...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如何更加有效、精准地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乳腺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然而,其临床指导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同。TILs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一系列瓶颈,如何实现评估标准化、TILs阈值的设定以及能否用无创检测的方法评估TILs等,这是TILs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存在争议的重要原因。TILs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疗效预测等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有利于推动乳腺癌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本文将综合分析目前TILs在乳腺癌诊治过程中的争议与共识,以期为TILs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乳腺癌 分子分型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METTL5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坤琳 严乾壹 +2 位作者 王德星 缪秀英 张惠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1,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5(methyltransferase-like 5,METTL5)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ETTL5的表达情况。用靶向METTL5的s...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5(methyltransferase-like 5,METTL5)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ETTL5的表达情况。用靶向METTL5的shRNA(shRNA-METTL5)转染TNBC细胞后,用CCK-8、集落形成、伤口愈合以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关键蛋白的表达。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验证敲降METTL5对TNBC细胞在体内生长以及Wnt/β-catenin信号活性的影响。结果METTL5在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P<0.01)。敲降METTL5可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降低了Wnt/β-catenin信号分子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7的表达(均P<0.01)。体内实验显示,敲降METTL5减缓了移植瘤生长和Wnt/β-catenin信号活性。结论敲降METTL5能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其作用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甲基转移酶5 m6A甲基化 WNT/Β-CATENIN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昭卜 黎星 +1 位作者 于鑫淼 金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肿瘤筛查的普及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也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广义上指无远处器官转移的乳腺癌,是相较于晚期乳腺癌的概念。治愈是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临床实践的开展应依据循证医学证据...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肿瘤筛查的普及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也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广义上指无远处器官转移的乳腺癌,是相较于晚期乳腺癌的概念。治愈是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临床实践的开展应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参考指南与共识,给予患者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临床研究作为指南及共识的证据基础,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本文根据2022—2023年国内外重要指南及共识更新,对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多项重要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和分类,这些研究以分子分型为基础,可分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优化、辅助治疗的升阶梯和降阶梯、局部治疗的优化: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辅助优化治疗的相关研究包括国产原研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吡咯替尼应用于新辅助治疗的PHEDRA研究;奈拉替尼辅助强化治疗的ExteNET研究;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皮下注射制剂(pertuzumab trastuzumab fixed dose combination subcutaneous injection,PHFDCSC)药代动力学、疗效及安全性的FDChina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治疗和辅助优化治疗的相关研究主要为KEYNOTE-522研究。在辅助治疗的升阶梯方面:高危HER2阳性乳腺癌中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加入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P)疗效的APHINITY研究;阿贝西利及瑞波西利在早期高危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的MonarchE和NATALEE研究;高危绝经前乳腺癌应用卵巢功能抑制剂(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及联合依西美坦或他莫昔芬的SOFT TEXT研究。辅助治疗的降阶梯相关研究为HER2阴性早期中高危乳腺癌6个周期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辅助化疗的PLAN B研究。在乳腺癌局部治疗相关研究中,包括多中心病灶乳腺癌保乳可行性的ACOSOG Z11102研究,低危乳腺癌豁免腋窝手术的SOUND研究,老年低危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是否可豁免放疗的PRIMEⅡ研究,对比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后不同加强放疗方案的IMPORT HIGH研究,超大分割放疗的FAST-Forward研究。这些研究为临床实践、诊疗指南和共识的制定提供了扎实的循证医学依据。本文将围绕国内外各项乳腺癌诊疗指南、共识的更新展开,重点就以上重要临床研究对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影响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指南 共识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HA1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佳琪 孙勇 +5 位作者 李乐 李媛 范骏 孔之华 毛晓韵 戴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4,共11页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发生发展重要特征之一是细胞代谢异常。本研究旨在探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的关键酶组分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α1(pyruvate dehydrogenase E1 subunit alpha 1,PDHA1)影响TNBC...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发生发展重要特征之一是细胞代谢异常。本研究旨在探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的关键酶组分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α1(pyruvate dehydrogenase E1 subunit alpha 1,PDHA1)影响TNBC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1)运用UALCAN数据库、KM-plotter数据库、String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分析PDHA1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根据肿瘤病理分期、亚型分型和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比较PDHA1的表达情况,并且富集PDHA1在TNBC中的相关信号通路。(2)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PDHA1在人TNBC癌旁和肿瘤组织样本的表达情况。(3)构建稳定敲除PDHA1和回补PDHA1的TNBC细胞系MDA-MB-231。运用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实验检测PDHA1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方法检测PDHA1对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调节作用。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研究PDHA1缺失对MDA-MB-231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在数据库分析显示,乳腺癌高表达PDHA1组的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在临床样本中,肿瘤组织的PDHA1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敲除PDHA1会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转移与侵袭,抑制MDA-MB-231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结论:PDHA1在TNBC中过表达,促进TNBC细胞系MDA-MB-231的增殖、转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α1 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 被引量:10
6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胡夕春 +4 位作者 吴炅 任国胜 江泽飞 张瑾 张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34,共19页
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60%的女性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与绝经后相比,未绝经女性卵巢功能旺盛,可持续大量分泌雌激素、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已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数十年,大量循... 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60%的女性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与绝经后相比,未绝经女性卵巢功能旺盛,可持续大量分泌雌激素、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已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数十年,大量循证证据表明,单用OFS和加用OFS均可降低未绝经女性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并改善生存。部分OFS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SOFT/TEXT研究12和13年随访、STO-5研究20年随访、亚裔人群的ASTRRA研究8年随访)近期陆续公布,进一步证实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加用OFS可显著降低10年以上的复发风险,提高治愈可能。monarchE和NATALEE研究显示,部分CDK4/6抑制剂叠加在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含有药物去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GnRHa)]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时仍可进一步增加生存获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召集了国内乳腺癌治疗领域的临床专家,在2021年版的基础上共同商讨编制了《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本共识建议,GnRHa仍作为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OFS方式的首选。GnRHa联合内分泌治疗基础上添加特定CDK4/6抑制剂的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前乳腺癌获益人群包括:淋巴结阳性,淋巴结阴性且满足任一条件[G3,G2伴Ki-67增殖指数≥20%,G2伴多基因检测(21基因评分、Prosigna PAM50、MammaPrint、EndoPredict)高危]。本共识也认可将2023年St.Gallen共识中有化疗指征的风险因素作为OFS适用判定标准之一。GnRHa用药推荐根据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的卵巢功能状态进行决策。如果考虑卵巢保护,推荐GnRHa同步化疗,不影响患者生存获益;如果不考虑卵巢保护,GnRHa同步化疗和GnRHa在化疗结束后序贯使用均被认可,后者更为推荐。围绝经期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建议参照绝经前方案。GnRHa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时长建议为5年。中高危患者完成5年联合GnRHa的内分泌治疗后,如果未绝经且耐受性良好,可考虑继续2~5年联合GnRHa的内分泌治疗或单用2~5年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治疗。辅助治疗方案中添加GnRHa安全可耐受,推荐应用前和患者充分沟通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可能的不良事件,安全性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于接受药物去势的患者,在去势过程中不推荐常规监测雌激素水平,如怀疑不完全的OFS(包括改变用法如注射人员缺乏该药物熟练注射经验、更换剂型或出现某些可能提示卵巢功能恢复的生理变化如月经恢复或更年期症状的周期性波动时),可进行雌激素水平测定以辅助决策。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如有需求,无论激素受体阳性或阴性,均可使用GnRHa保护卵巢功能,降低卵巢功能早衰的发生风险,减少生育能力损害,推荐化疗前至少1周开始使用GnRHa,每28 d 1次,直至化疗结束后2周给予最后1剂。针对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开展的临床试验,不推荐仅纳入绝经后人群,也应当探索GnRHa应用条件下的绝经前人群,以明确试验药物对这类患者的实际效应。另外本共识还新增了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OFS药物应用的全程管理路径,以期进一步助力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卵巢功能抑制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2胚系突变乳腺癌临床诊疗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嘉 王杉(综述) 金锋(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57-962,共6页
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2,BRCA1/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BRCA1/2胚系突变(germline BRCA1/2 mutation,gBRCA1/2m)携带者罹患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升高。近年来,二代测序检测技术... 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2,BRCA1/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BRCA1/2胚系突变(germline BRCA1/2 mutation,gBRCA1/2m)携带者罹患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升高。近年来,二代测序检测技术的普及和靶向药物的研发促使gBRCA1/2m乳腺癌的诊疗格局发生变革。本文将从临床特征、检测规范、手术治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角度对gBRCA1/2m乳腺癌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gBRCA1/2m乳腺癌患者提供最新的临床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2胚系突变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P1对ER阳性乳腺癌增殖和他莫昔芬耐药的影响
8
作者 谭文浩 刘胜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5-1473,共9页
目的:通过CRISPR Screen正向基因筛选技术,筛选出他莫昔芬耐药靶点基因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1(immunoglobulin binding protein 1,IGBP1)。验证IGBP1在临床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是否高表达,并探讨IGBP1对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细胞增... 目的:通过CRISPR Screen正向基因筛选技术,筛选出他莫昔芬耐药靶点基因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1(immunoglobulin binding protein 1,IGBP1)。验证IGBP1在临床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是否高表达,并探讨IGBP1对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耐药性等表型的影响,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应用公共数据库分析IGBP1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是否有所不同。Kaplan-Meier Plotter用于预测IGBP1对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the overall survival,OS)是否有所影响。应用慢病毒感染ER+乳腺癌细胞,再进行功能实验验证IGBP1过表达及敲低对ER+乳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耐药性的影响。最后用公共数据库鉴定出可能与IGBP1正、负相关的基因。结果:公共数据库的结果表明,IGBP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生存分析表明,IGBP1高表达的患者的OS较差。细胞功能实验显示,过表达IGBP1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明显快于对照组细胞,耐药性增强;而敲低IGBP1的结果相反。与IGBP1正相关的基因里有已知的癌基因如NOP53。结论:IGBP1在ER+乳腺癌中高表达,IGBP1的过表达和敲低均影响ER+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细胞周期和耐药性,提示IGBP1在ER+乳腺癌中可能能够改善其耐药,表明IGBP1可能作为ER+乳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1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 他莫昔芬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改良包皮系带成形术联合环切缝合器式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评《泌尿外科护理手册》
9
作者 武洁琼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泌尿外科护理手册》由刘玲、何其英、马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030455642。包皮过长是很多男性都会出现的烦恼,如不进行治疗,会引发炎症,容易导致龟头包皮炎,也容易使男人患上早泄、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疾病,影响夫妻生活,还... 《泌尿外科护理手册》由刘玲、何其英、马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030455642。包皮过长是很多男性都会出现的烦恼,如不进行治疗,会引发炎症,容易导致龟头包皮炎,也容易使男人患上早泄、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疾病,影响夫妻生活,还会引起细菌的交叉感染导致伴侣患上疾病,甚至有可能会影响阴茎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 龟头包皮炎 综合护理干预 泌尿外科护理 夫妻生活 交叉感染 应用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乳腺病灶切除及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何伟丽 庞钊 +4 位作者 吕荣钊 蒋光愉 黄信 洪嘉凡 王宁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并结合我科临床对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适应症进行总结。方法:应用麦默通微创切除活检术前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292例,共计1 055个肿物。结果:B超探视下...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并结合我科临床对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适应症进行总结。方法:应用麦默通微创切除活检术前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292例,共计1 055个肿物。结果:B超探视下肿物完整切除,切除肿物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纤维腺瘤686个,乳腺腺病253个,乳腺囊肿病64个,导管内乳头状瘤39个,乳腺癌12个,低级不典型增生1个。术后出现皮下血肿1例,均无感染、皮肤破溃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8%。结论:麦默通微创技术可作为B超探及的乳腺良性占位切除手术的首选方式,并可作为亚临床乳腺癌的活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旋微创技术 B超 乳腺占位性病变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式指导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8
11
作者 李丽莉 刘叶 徐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3,共4页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乳腺外科行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50例)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50例)。结果显示,观察组相关知识知晓度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l...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乳腺外科行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50例)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50例)。结果显示,观察组相关知识知晓度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表明对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减少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和心理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照护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护理 上臂静脉输液港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治疗期间创新途径随访对提高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和韧性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叶 刘诗盈 +3 位作者 冯冬东 李丽莉 徐蕾 王爱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6,共2页
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云随访"平台对50例行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分泌用药指导以及术前术后康复指导,观察康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显示,通过这种创新途径专业随访方式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 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云随访"平台对50例行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分泌用药指导以及术前术后康复指导,观察康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显示,通过这种创新途径专业随访方式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韧性水平,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纳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暴露,减轻个人、家庭乃至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创新途径 健康教育 自我效能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33
13
作者 魏晓琳 邢鹏 李丽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6-477,共2页
回顾性研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植入式输液港及PICC两种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结果发现,与PICC相比,植入式静脉港意外拔管、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导管相关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可作为乳... 回顾性研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植入式输液港及PICC两种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结果发现,与PICC相比,植入式静脉港意外拔管、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导管相关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可作为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化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乳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蛋白Bcl-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信 张清 +4 位作者 吕荣钊 何伟丽 唐芬 洪嘉凡 王宁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价值.结果:Bcl-2的表达与ER、PR...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价值.结果:Bcl-2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脉管癌栓等不良预后因素呈负相关;Bcl-2在绝经前女性低表达,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高表达,当Bcl-2高表达时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低.结论:Bcl-2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对内分泌治疗敏感,为临床更准确的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CL-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被引量:39
15
作者 吴子敬 刘叶 李小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1,共4页
对21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偏低,对焦虑和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手术类型对心理韧性有影响。应采取措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韧性。
关键词 乳腺癌 心理韧性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结节的比较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李阳 赵松 +4 位作者 冀亮 王晓丽 何海斌 尚娜 周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1-914,91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乳腺多发良性结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163例乳腺多发良性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72例在超声引导下行MWA(MWA组),91例行传统开放手术(传统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乳腺多发良性结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163例乳腺多发良性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72例在超声引导下行MWA(MWA组),91例行传统开放手术(传统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1 d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MWA组定期术后超声随访,评估吸收效果。结果与传统组比较,MWA组中位术中出血量少[3(1~8)ml vs.12(3~35)ml,Z=-10.703,P=0.000],中位切口愈合时间短[4(3~7)d vs.11(7~45)d,Z=-11.031,P=0.000],术后1 d中位疼痛评分低[1(0~5)分vs.3(0~8)分,Z=-5.779,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1.3%(1/72)vs.8.6%(8/92),χ2=4.158,P=0.041]。MWA组1例术中乳晕区出现烫伤,范围1.4 cm×0.8 cm;传统组1例术后出血(弹力绷带压迫止血),7例术后积液(其中6例同时合并切口感染)。功率40 W时,消融时间分别为(61.0±39.1)、(38.1±22.2)、(58.9±32.2)s。实性、囊性、囊实性结节术后6个月完全消融率分别为23.8%(91/382)、26.1%(17/65)、16.7%(2/12),术后12个月完全消融率分别为44.2%(169/382)、44.6%(29/65)、41.7%(5/12)。结论超声引导下MWA治疗乳腺多发良性结节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消融灶吸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乳腺多发良性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素锦 欧阳忠 +3 位作者 颜雅红 沈良盛 吴昕漪 赖春秀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的真实感受,为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对疾病认知缺乏,消极的情绪变化,母亲角色... 目的了解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的真实感受,为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对疾病认知缺乏,消极的情绪变化,母亲角色不完整性的反应,对疾病信息的需求迫切。结论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存在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真实内心感受,从而制定切合需要的护理服务策略,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哺乳期 乳腺癌 真实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肿瘤出芽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曲少华 张杰 +4 位作者 张伟 黄炎华 张清 王宁霞 吕荣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00-1904,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7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及肿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肿瘤...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7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及肿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肿瘤出芽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X^2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TILs的关系,Log-rank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高肿瘤出芽组患者淋巴结阳性数目多、组织性分级高、脉管癌栓更多;肿瘤出芽数较多的患者TILs的水平较低,而肿瘤出芽数较少的患者TILs水平较高;高肿瘤出芽患者比低肿瘤出芽患者预后较差。结论:乳腺癌肿瘤出芽水平与恶性程度高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肿瘤出芽水平与TILs水平呈负相关,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出芽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7
19
作者 艾中平 高晓岚 +1 位作者 吴有凤 周建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7-682,共6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每一疗程焦虑、抑郁的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94名采用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在其手术后化...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每一疗程焦虑、抑郁的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94名采用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在其手术后化疗前和每次化疗结束后5~7 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水平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在手术后化疗前最为严重,至第1次化疗结束后呈下降趋势,但是第3次化疗后再次加重,此后逐渐下降。在化疗期间焦虑和抑郁总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625~0.908(P值均<0.05),并且每一疗程均有不同的因素影响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其中在第3次化疗后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最多,分别是悲伤、疼痛、疲乏、苦恼、健忘和悲伤、疼痛、麻木感、昏昏欲睡。结论:应加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做好每一疗程相关症状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和针对性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焦虑 抑郁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与MDM2基因多态性和东北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关舒 曹彧 +7 位作者 王玉颖 陈思 毛晓韵 陈波 姚凡 吴云飞 李继光 金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细胞内负性调控因子MDM2参与了细胞内多种通路,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Arg72Pro)与MDM2基因309位点(T309G)多态性与多种肿瘤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p53基因Arg72Pro、MDM2基因T309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东北... 目的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细胞内负性调控因子MDM2参与了细胞内多种通路,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Arg72Pro)与MDM2基因309位点(T309G)多态性与多种肿瘤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p53基因Arg72Pro、MDM2基因T309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东北女性人群乳腺癌易感性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用Taqman荧光探针结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05例乳腺癌患者和345例健康女性的p53 Arg72Pro和MDM2 T309G多态性。结果 p53基因Arg72Pro GC、GG、GC/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与乳腺癌易感性密切相关。MDM2 T309G 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密切相关。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携带p53 Arg72Pro GC/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明显增高(P=0.007)。ER阳性表达的患者携带MDM2T309G T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亦明显提高(P=0.009)。结论 p53 Arg72Pro G等位基因、MDM2 T309G T等位基因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相关;p53 Arg72Pro多态性与乳腺癌病理类型、MDM2 T309G与ER阳性表达状态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53 MDM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