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华仙 刘畅 +14 位作者 王优优 卞华慧 曾冰清 叶丽珍 吴洪志 杨小强 贾战士 陈剑清 刘洋 柯毅 张雅奇 刘越 余智平 王孔钊 刘玉龙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2,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类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23年2091名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和150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晶状体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类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23年2091名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和150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晶状体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放射组人员晶状体混浊率显著高于非放射组人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人均年有效剂量、工种、工作日睡眠时间等因素对晶状体混浊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与晶状体混浊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性别、年龄、人均年有效剂量、工种是晶状体混浊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工作日睡眠时间是晶状体混浊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另外,不同单位放射性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这些发现对于制定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策略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电离辐射 放射工作人员 晶状体混浊 个人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应急柴油机冗余式控制系统自主设计及国产化研究
2
作者 张金柱 杨永文 +3 位作者 王昌庆 闫宇 韩琳 张玲琪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决中国核电应急柴油机控制系统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自主研制了智能数字控制单元(smart digital control-nuclear,SDC-N)冗余式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别针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双冗余设计,具备起动控制、调速控制、相继增压控制、... 为了解决中国核电应急柴油机控制系统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自主研制了智能数字控制单元(smart digital control-nuclear,SDC-N)冗余式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别针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双冗余设计,具备起动控制、调速控制、相继增压控制、故障诊断及冗余切换控制等功能。在核电站应急柴油机上进行了调速、冗余切换等试验验证,在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上进行了极端的故障切换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调速时转速波动率小于±1%,冗余切换时转速波动小于标定转速的7%,冗余切换稳定时间小于2 s。试验结果满足各项功能和指标要求,提高了容错能力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应急柴油机 调速控制 冗余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放射性污染金属部件激光复合去污技术研究
3
作者 魏少翀 刘省勇 +4 位作者 陆海峰 张文利 李新贤 聂继组 陈国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5,共12页
探究放射性污染金属部件的清洁解控或重新利用新技术,可用于减少核电站废金属产生量。本研究针对锈蚀的4140钢,提出激光复合去污技术,并与单一的干冰去污和激光去污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基体试样的微观形貌、成分分布、金相组织、三维... 探究放射性污染金属部件的清洁解控或重新利用新技术,可用于减少核电站废金属产生量。本研究针对锈蚀的4140钢,提出激光复合去污技术,并与单一的干冰去污和激光去污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基体试样的微观形貌、成分分布、金相组织、三维形貌进行测试,分析其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的变化趋势,以确定激光复合去污效果,最后在核电站中实现工程验证。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激光复合去污技术可将4140钢表面的锈蚀层完全去除,获得最佳的去污效果,且不影响基体材料的成分、组织及力学性能。沾污电机叶轮去污后表面沾污水平均<0.4Bq/cm^(2),表面接触剂量率均<40nSv/h,达到核电站固体废物清洁解控标准。因此,激光复合去污技术可为核电站放射性污染金属部件的去污提供新方法,实现废物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复合去污 表面形貌 粗糙度 损伤 清洁解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最小化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志猛 朱剑锐 +3 位作者 冯金才 邹晓炜 刘资平 李新贤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6,共6页
本文总结了阳江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最小化的实践和经验。通过实施高整体容器(HIC)废物处理工艺、放射性可燃废物外运焚烧等废物最小化管理措施,从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核电厂固体废物最小化措施的成效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 本文总结了阳江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最小化的实践和经验。通过实施高整体容器(HIC)废物处理工艺、放射性可燃废物外运焚烧等废物最小化管理措施,从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核电厂固体废物最小化措施的成效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 最小化 高整体容器(HIC) 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的核电厂隔膜压缩机缸盖螺栓松动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万益恒 薛金山 +3 位作者 张大勇 韩学杰 吕井 苗雯禹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96,共10页
针对核电厂隔膜压缩机容易发生缸盖螺栓松动的问题,通过分析螺栓松动的影响因素,搭建了隔膜压缩机缸盖螺栓松动故障诊断试验系统,掌握了螺栓松动前、后缸盖所有螺栓轴向力的差异变化、分布特征和影响规律,基于KPCA算法和故障重构贡献率... 针对核电厂隔膜压缩机容易发生缸盖螺栓松动的问题,通过分析螺栓松动的影响因素,搭建了隔膜压缩机缸盖螺栓松动故障诊断试验系统,掌握了螺栓松动前、后缸盖所有螺栓轴向力的差异变化、分布特征和影响规律,基于KPCA算法和故障重构贡献率构建了一种螺栓松动故障识别与定位方法。不同松动状态螺栓的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轴向力是识别螺栓松动状态的关键特征,该方法依据缸盖螺栓轴向力载荷实时数据和变化规律,可以快速识别螺栓松动的故障行为,准确判断松动螺栓的故障位置,当轴向力衰减系数为5%和10%时,最低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6%和98%。研究结果为隔膜压缩机螺栓早期松动预警和在线实时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对确保核电厂隔膜压缩机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螺栓松动 隔膜压缩机 轴向力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冷源设备的阴极保护及腐蚀智能监测
6
作者 张晓虎 董洪全 +1 位作者 高倩钰 李克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核电冷源设备具有材质多样化、腐蚀环境苛刻等特点,其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运行和预防性腐蚀管理至关重要,但受空间限制,在设备运行期间阴极保护系统参数无法有效采集,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管理存在盲区。基于此,从核电冷源设备的特殊工况和... 核电冷源设备具有材质多样化、腐蚀环境苛刻等特点,其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运行和预防性腐蚀管理至关重要,但受空间限制,在设备运行期间阴极保护系统参数无法有效采集,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管理存在盲区。基于此,从核电冷源设备的特殊工况和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具有数据采集、存储、远程传输、远程控制、故障预警等功能的阴极保护及腐蚀智能监测方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此方案可以实现核电冷源设备运行期间腐蚀与防护状态的整体评价和故障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冷源设备 腐蚀 阴极保护 智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127)I示踪法对核电厂碘吸附器净化效率影响研究
7
作者 赵高昕 范斯军 +2 位作者 孙继轶 常维 尹伟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743,共6页
介绍了碘吸附器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置换反应3种过滤机理。非放射性甲基碘CH_(3)^(127)I与放射性甲基碘CH_(3)^(131)I两种示踪剂在理化性质上一致,但在吸附机理上存在细微差别,设计实验探究CH_(3)^(127)I对碘吸附器的效率影响和进行... 介绍了碘吸附器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置换反应3种过滤机理。非放射性甲基碘CH_(3)^(127)I与放射性甲基碘CH_(3)^(131)I两种示踪剂在理化性质上一致,但在吸附机理上存在细微差别,设计实验探究CH_(3)^(127)I对碘吸附器的效率影响和进行核电厂碘吸附器定期效率实验的可行性,结合CH_(3)^(127)I相关检测方法与光电法优势分析确定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吸附器 过滤器机理 CH_(3)^(127)I 光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液水泥固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新凤 李春光 +3 位作者 刘龙成 姚志猛 刘振中 张生栋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核电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放射性废物产生,运行期间以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液为主,对其进行经济高效固化是确保核电安全的关键。水泥固化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已成为国内外公认应用最广泛的中低放废液固化方法。综述了水泥固化方法的理论基础,... 核电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放射性废物产生,运行期间以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液为主,对其进行经济高效固化是确保核电安全的关键。水泥固化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已成为国内外公认应用最广泛的中低放废液固化方法。综述了水泥固化方法的理论基础,探讨了核素稳定固化机制,对比了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碱激发水泥4种水泥在处理放射性废液方面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添加剂对水泥固化过程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开发新型水泥品种和添加剂是提升水泥固化方法经济性和高效性的主要途径,为核电低中放废液水泥固化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低中放废液 水泥固化 水泥基材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316不锈钢的Fe离子辐照硬化
9
作者 施建辉 全琪炜 +5 位作者 刘政平 刘向兵 武焕春 徐超亮 蒙新明 祁爽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316不锈钢,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硬度计等设备表征了传统制造和增材制造316不锈钢的组织性能,并使用3.5 MeV的Fe离子常温辐照两种316不锈钢,研究两种不锈钢的辐照硬化效...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316不锈钢,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硬度计等设备表征了传统制造和增材制造316不锈钢的组织性能,并使用3.5 MeV的Fe离子常温辐照两种316不锈钢,研究两种不锈钢的辐照硬化效应。结果表明,增材制造316不锈钢拥有典型的柱状晶特征,整体为单一的奥氏体γ相,内部存在高密度的胞壁状亚晶结构,硬度在扫描面和沉积面表现出各向异性,Fe离子辐照后产生了辐照硬化效应,且增材制造316不锈钢的辐照硬化率低于传统制造316不锈钢,但也存在辐照硬化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316不锈钢 离子辐照 辐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高压缸进汽管道高频壳壁振动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磊 李贵杰 +4 位作者 徐德城 韩学杰 董艳波 薛飞 高红波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6-405,共10页
某核电厂机组启机过程中,对高压缸进汽管道和相连仪表管进行了振动加速度和应变的连续监测。通过振动信号时频分析、机组工况参数分析,发现进汽管道及相连仪表管的振动水平与机组状态及主调节阀的开度显著相关,当电功率达到核功率的 53... 某核电厂机组启机过程中,对高压缸进汽管道和相连仪表管进行了振动加速度和应变的连续监测。通过振动信号时频分析、机组工况参数分析,发现进汽管道及相连仪表管的振动水平与机组状态及主调节阀的开度显著相关,当电功率达到核功率的 53%、主调节阀开度达到 13.7%时,管道振动水平明显下降。升速及低功率平台下,进汽管道及仪表管以 450 Hz 以上高频振动为主。经验公式和有限元计算表明,低功率下高压缸进汽管道可能以壳壁振动为主,并伴随有整体弯曲和扭转振动,且模态频率密集。进汽管道振动加速度高达 300 g,长期运行下易导致连接支管的振动疲劳失效。增加约束层阻尼是可能的高频壳壁振动缓解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缸 进汽管道 高频振动 壳壁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多相无刷励磁系统中旋转整流器不同开路故障模式的特征分析及诊断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亮亮 陈建林 +2 位作者 段贤稳 何力 陈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932-4946,共15页
对于核电站频繁发生的多相旋转整流器开路故障,实际现场不仅需要可靠诊断,还需要对故障模式进行准确区分。利用故障在励磁机定子励磁电流中反映的特征来诊断无法被直接测量到的旋转整流器故障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以往研究均仅关注故... 对于核电站频繁发生的多相旋转整流器开路故障,实际现场不仅需要可靠诊断,还需要对故障模式进行准确区分。利用故障在励磁机定子励磁电流中反映的特征来诊断无法被直接测量到的旋转整流器故障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以往研究均仅关注故障励磁电流的频域特征,能识别故障的发生而无法进一步对故障模式进行分类。为此,该文对旋转整流器一管开路、一相开路以及不同位置的两相开路故障后励磁电流时域、频域及频谱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首先,对某11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基于二极管导通顺序及故障二极管在电机运行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对故障励磁电流时域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基于故障对励磁电流的影响机理,对励磁电流故障分量进行解析,得到了旋转二极管不同模式故障下的频域及频谱分布特征,并通过某11相动模样机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结合励磁电流时域、频域以及频谱分布三者特征,提出了二极管不同模式故障的诊断方法。样机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诊断方法能实现所有故障模式的区分,可为一般多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旋转整流系统故障的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 整流器故障 励磁电流 时域 频域 频谱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量对690合金在核电一回路水环境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瑞涛 李晓刚 +3 位作者 程学群 李成涛 马明娟 袁佳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变形量对690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和高温高压浸泡实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谱仪(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不同变形量的690合金传热管在核电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在... 目的研究变形量对690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和高温高压浸泡实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谱仪(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不同变形量的690合金传热管在核电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在常温常压下,50%变形量试样的自腐蚀电位比25%变形量试样正140 m V,维钝电流密度显著降低,阻抗模值高出约10倍。高温高压下浸泡后,XPS分析显示,50%变形量试样表面腐蚀产物膜中的Cr2O3含量远高于25%变形量试样,其富Cr内层致密,氧化层更厚。结论 50%变形量的690合金表面形成的钝化膜及腐蚀产物膜对基体的保护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0合金 高温高压 变形量 电化学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多相星形无刷励磁机定子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亮亮 曹磊 +5 位作者 熊国都 王晓明 段贤稳 汪南华 屈天龙 何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182,共8页
相比于常规的三相绕组,多相星形电枢绕组的联接方式更为复杂灵活。以3n(n=2,3,…)相P对极的星形无刷励磁机为研究对象,从定、转子间磁势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入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在定子励磁绕组中感应出的谐波电流特性。以某6相星形励... 相比于常规的三相绕组,多相星形电枢绕组的联接方式更为复杂灵活。以3n(n=2,3,…)相P对极的星形无刷励磁机为研究对象,从定、转子间磁势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入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在定子励磁绕组中感应出的谐波电流特性。以某6相星形励磁机为例,依据每相各分支绕组相对空间位置、三相绕组相对空间位置分析定子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特征。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6相星形无刷励磁机正常运行时励磁电流中主要含有直流分量与6倍次谐波分量,当发生定子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励磁电流中还会出现3/4及其倍数次特征谐波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星形电枢绕组 无刷励磁机 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应急柴油机动力单元组件损坏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初向南 赖云亭 +1 位作者 关建军 韩阳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5-1043,共9页
某核电厂MTU956应急柴油机在月度定期试验中,突发A1-B1缸动力单元组件损坏故障,造成多个组件损伤。其中,主润滑油管道被击穿引起柴油机润滑油压力低,致使保护停机,使电厂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通过对损坏组件的材料学全面检测分析... 某核电厂MTU956应急柴油机在月度定期试验中,突发A1-B1缸动力单元组件损坏故障,造成多个组件损伤。其中,主润滑油管道被击穿引起柴油机润滑油压力低,致使保护停机,使电厂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通过对损坏组件的材料学全面检测分析,综合分析结论确定A1-B1缸动力单元组件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曲轴制造阶段残留金属异物导致连杆大端轴瓦烧毁,并提出了监测建议,对核电厂应急柴油机运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U956 柴油机 动力单元 连杆 烧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系统发电机失磁故障解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项涛 郝亮亮 +2 位作者 梁郑秋 何鹏 吴鹏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0-780,共11页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简称棒控电源)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唯一供电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提高核电站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实际运行的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保护判据原理简单,现场发生了多起失磁保护失配事件,且棒控电源系统...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简称棒控电源)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唯一供电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提高核电站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实际运行的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保护判据原理简单,现场发生了多起失磁保护失配事件,且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不同于常规并网发电机;为了有效解决失磁保护失配问题,需对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故障进行重新解析。首先,根据转差率和功角特点将失磁发展历程划分为等功角阶段、异步运行阶段和周期异步运行阶段;其次,以发电机等效电路及相量图为基础,以q轴电动势为切入点,结合发电机基本方程,由各阶段q轴电动势的变化解析得到各电气量稳态表达式;最后,通过实际机组的失磁实验数据以及基于PSCAD平台的失磁故障仿真,全面验证了解析结果的正确性。该文给出的失磁故障解析过程为棒控电源系统发电机失磁保护方案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系统 发电机失磁 故障解析 故障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通风系统碘吸附器效率试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岩岩 高琳锋 +1 位作者 吴振龙 赵高昕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1,共7页
概述了核电站通风系统碘吸附器效率试验的两种方法:氟利昂法和放射性甲基碘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实现方式及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对碘吸附器现场效率试验安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具体包括试验过... 概述了核电站通风系统碘吸附器效率试验的两种方法:氟利昂法和放射性甲基碘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实现方式及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对碘吸附器现场效率试验安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具体包括试验过程相关的安全性、系统运行条件相关的安全性以及防止除碘回路失效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吸附器 氟利昂 泄漏率 甲基碘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RAM系统不正常工况分析及失磁保护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项涛 郝亮亮 +2 位作者 梁郑秋 何鹏 吴鹏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09-118,共10页
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系统(RAM)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唯一供电系统,目前RAM系统存在一系列不正常工况及失磁保护失配问题。为深入了解系统运行规律并解决失磁保护失配问题,首先,结合实际数据,基于PSCAD仿真平台建立了RAM系统仿真模型... 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系统(RAM)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唯一供电系统,目前RAM系统存在一系列不正常工况及失磁保护失配问题。为深入了解系统运行规律并解决失磁保护失配问题,首先,结合实际数据,基于PSCAD仿真平台建立了RAM系统仿真模型。在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对存在的不正常工况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其次,对某核电站失磁保护与过流保护的失配现象进行了仿真复现,并分析了失配发生的原因。最后对失磁保护进行了逻辑优化及配合优化,制定了Ⅲ段式失磁保护配置方案,从不同负载水平时发生不同程度失磁故障两个维度验证了方案的适用性。所开展的RAM系统不正常工况分析工作和所提失磁保护方案对保障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RAM系统 不正常工况 保护失配 失磁保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融合核电EDG在线监测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时全局 马波 初向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共4页
针对目前核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现有监测信息难以有效定位故障源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键相、瞬时转速和振动等多参数融合的在线监测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高速连续采集和处理,将时域信号转换至角域以消除转速波动的影响。基于柴油机故障特... 针对目前核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现有监测信息难以有效定位故障源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键相、瞬时转速和振动等多参数融合的在线监测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高速连续采集和处理,将时域信号转换至角域以消除转速波动的影响。基于柴油机故障特性和信息融合理论,提取各工作循环相关测点的多特征参数,确定各故障类型与相关特征的映射关系,依次融合相关参数对故障进行分析定位。结合该技术对启动超时故障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融合 应急柴油发电机 在线监测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半速机组励磁机动平衡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大勇 董祥祥 +3 位作者 薛金山 韩学杰 李品 黄博 《广东电力》 2017年第7期60-64,共5页
针对某核电站2号百万千瓦级半速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和励磁机转子首次返厂检修后现场启动过程出现励磁机9号瓦相对振动偏高、额定转速空载(1 500 r/min)和满功率运行期间振动上涨的问题,通过数据对比和分析,判断原因是由于轴系重新联接... 针对某核电站2号百万千瓦级半速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和励磁机转子首次返厂检修后现场启动过程出现励磁机9号瓦相对振动偏高、额定转速空载(1 500 r/min)和满功率运行期间振动上涨的问题,通过数据对比和分析,判断原因是由于轴系重新联接后导致励磁机存在质量不平衡所引起。现场采取动平衡等措施后,9号瓦振动下降至优秀水平,在满功率运行状态下振动稳定,额定转速空载过程中振动上涨明显好转,最后提出后续改进意见及汽轮机日常监督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相位 励磁机 动平衡 半速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重要仪表管线振动疲劳测试与治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德城 林磊 +2 位作者 陈乃斌 王红珂 余炜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2期554-558,共5页
本文关注的核电厂重要仪表管线集中在常规岛内的主要蒸汽管道上,承担着监测蒸汽压力的功能。根据经验反馈,已发生过多起振动原因导致此类仪表管线断裂事件,导致机组非计划停机,直接影响到核电厂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为评估此类管线的振... 本文关注的核电厂重要仪表管线集中在常规岛内的主要蒸汽管道上,承担着监测蒸汽压力的功能。根据经验反馈,已发生过多起振动原因导致此类仪表管线断裂事件,导致机组非计划停机,直接影响到核电厂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为评估此类管线的振动疲劳性能以及制定相应治理措施,首先采用振动测试技术获得振源的特性,其次应用高温应变试验技术测量管线的振动交变应力,确定结构强度薄弱位置;基于结构动力学知识,根据管线的应力分布情况及结构特性,并结合现场布局制定振动治理措施;最终采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改造方案的效果。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完好,表明振动治理措施效果明显,改造后管线启机过程中未发生断裂。本文采用的方法具有结果准确、效果明显的优点,可以为重要仪表管线的振动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重要仪表管线 振动疲劳断裂 高温应变测试 有限元方法 振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