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焦亡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
1
作者 王正森 薛钰 陈艺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0-1239,共10页
口腔疾病是指口腔在外界理化因子的损害、病原的侵入、牙颌面发育异常以及全身性疾病等情况下出现的病理现象,其引起的口腔感染及疼痛不适感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细胞焦亡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其特征是细胞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细... 口腔疾病是指口腔在外界理化因子的损害、病原的侵入、牙颌面发育异常以及全身性疾病等情况下出现的病理现象,其引起的口腔感染及疼痛不适感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细胞焦亡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其特征是细胞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释放并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广泛参与调节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详细介绍了4种类型的细胞焦亡途径,包括经典焦亡路径、非经典焦亡途径、胱天蛋白酶3/8介导的焦亡途径及不依赖胱天蛋白酶的焦亡途径。不同的焦亡途径形成复杂的信号网络,调控口腔中牙周膜细胞、牙龈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而影响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程。该综述通过对大量文献信息的整合,对不同的细胞焦亡途径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旨在为寻找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口腔疾病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亡 炎症小体 炎症 口腔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废弃菌渣中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制备工艺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2
作者 张倩如 吴启赐 +6 位作者 薛钰 林志超 黄家福 吕昊坤 彭伟 潘裕添 林进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63-271,共9页
本文以杏鲍菇废弃菌渣为原料,探究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D-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GAH)的制备工艺、液相-质谱(HPLC-MS)、红外光谱、理化指标及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盐酸水解制备GAH的最佳条... 本文以杏鲍菇废弃菌渣为原料,探究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D-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GAH)的制备工艺、液相-质谱(HPLC-MS)、红外光谱、理化指标及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盐酸水解制备GAH的最佳条件:盐酸浓度31%,水解时间4 h,水解温度82℃,液固比5 mL/g,此时GAH得率可达23.61%。液相-质谱、红外光谱和理化指标分析显示,GAH纯化样品纯度是标准品的101.9%,质谱和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品一致,各项指标均符合甚至优于美国药典43-国家处方集38(USP43-NF38)的质量标准,砷含量仅0.21μg/g。斑马鱼实验结果表明,中高浓度(0.3%~0.5%)的GAH引发的斑马鱼胚胎发育异常比例超过50%,且0.3%的GAH对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杏鲍菇产品产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杏鲍菇 废弃菌渣 响应面优化 斑马鱼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