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短期天气预报分析流程和技巧 被引量:1
1
作者 石雪 蒋学礼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7期199-199,共1页
对于各种数值的预报产品的使用分析是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的最主要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对于天气进行预报的工作也大量的集中在对于各种不同数值的预报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可行性的分析上。本文主要对短期的天气预... 对于各种数值的预报产品的使用分析是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的最主要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对于天气进行预报的工作也大量的集中在对于各种不同数值的预报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可行性的分析上。本文主要对短期的天气预报业务的技术分析方面的分析流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此外,还对短期天气预报图的分析技巧进行了相关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 天气预报 分析流程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气温变化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健博 崔悦 高振泽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期85-87,共3页
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所提供的2000—2014年的日气温相关资料,对江苏省近15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与研讨。21世纪以来,夏季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但冬季平均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小。江苏省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 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所提供的2000—2014年的日气温相关资料,对江苏省近15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与研讨。21世纪以来,夏季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但冬季平均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小。江苏省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但也有相似趋势。大城市气温普遍高于小城镇,但大城市气温变幅小于小城市。气温变化趋势与特征受全球气候大趋势影响,但存在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城市化 平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房店温室大樱桃需冷量累积监测及扣棚时间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英梅 石永昌 +1 位作者 丁英华 任建春 《农技服务》 2017年第8期79-79,75,共2页
本文以瓦房店地区的温室大樱桃为研究对象,对当地大樱桃需冷量状况及扣棚时间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前大樱桃的上市,这样能够提高大樱桃的价格,从而增加种植户的收益。
关键词 瓦房店 温室大樱桃 需冷量 扣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4月2日大连市金州地区首场透雨天气形势分析
4
作者 宋若宁 刘宏韬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2期242-243,共2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2015年4月2日大连市金州地区大雨、局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低涡、江淮气旋是这次降雨的主要天气过程,低空急流是产生此次降水的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的源泉。
关键词 透雨 影响系统 环流形势 辽宁大连 金州区 2015年4月2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2016年6月1日区域暴雨特征分析
5
作者 王健博 邹鹏跃 高振泽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2期36-38,共3页
基于NCEP分析资料和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资料,对2016年6月1日发生在重庆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动力、水汽条件、水汽螺旋度和水汽散度通量的诊断分析。结果显示,短波槽东南移动和西南涡东北移动是造成这次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基于NCEP分析资料和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资料,对2016年6月1日发生在重庆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动力、水汽条件、水汽螺旋度和水汽散度通量的诊断分析。结果显示,短波槽东南移动和西南涡东北移动是造成这次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正涡度平流在槽前和脊后引起上升运动。700 hPa上西南涡提供了水汽,促进和维护对流的强烈发展;较高水汽螺旋度和较低水汽散度通量与较高降水面积对应较好,存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对降水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假相当位温(θse)垂直分布、K指数和A指数表明暴雨发生时存在明显的层结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诊断分析 水汽螺旋度 水汽散度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6月25日京津冀风雹灾害成因分析
6
作者 高振泽 王健博 +2 位作者 田野 宋广禄 徐维森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1期36-38,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2020年6月25日京津冀地区大范围风雹灾害。结果表明:此次风雹灾害是在深厚的蒙古气旋环境背景下产生的;高层一致的西北干冷气流叠加在低层较强的东南—西南暖湿气流形成深厚的...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2020年6月25日京津冀地区大范围风雹灾害。结果表明:此次风雹灾害是在深厚的蒙古气旋环境背景下产生的;高层一致的西北干冷气流叠加在低层较强的东南—西南暖湿气流形成深厚的垂直环流,增大了对流性不稳定能量;动量下传后中层产生较强的垂直风切变;“速冻”是冰雹产生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20℃高度层以上具有大的垂直温度递减率,远比0℃~-20℃层垂直温度递减率大;地形的抬升作用和地面辐合线是此次过程的抬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雹灾害 蒙古气旋 对流性不稳定能量 高层大的垂直温度递减率 速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