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_(53)突变、表达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惠芳 常艳丽 +2 位作者 李娜 杨苏敏 贾宗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利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等方法 ,对 49例同一标本宫颈癌组织中 p5 3蛋白、P53 外显子 7~ 8变异、HPV6、 11、 16、 18 DNA进行检测 ,以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形成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 .结果... 利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等方法 ,对 49例同一标本宫颈癌组织中 p5 3蛋白、P53 外显子 7~ 8变异、HPV6、 11、 16、 18 DNA进行检测 ,以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形成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 .结果表明 :a P53 基因外显子 7~ 8突变率 14 2 9%、p5 3蛋白阳性率 48 98%、HPV DNA阳性率 87 76 % .b P53 基因突变不一定伴有 p5 3蛋白阳性 ,但P53 基因突变而 p5 3蛋白阴性的标本必是HPV DNA阳性 ;91 6 7%的 p5 3蛋白阳性标本具有HPV DNA阳性 .c HPV16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PV6、 11、 18 DNA阳性率 .证明 :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HPV16感染有关 ,其次是P53 基因突变所致 ;p5 3蛋白阳性由HPV感染和 /或P53 基因突变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基因突变 P53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调控溃疡性结肠炎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武翠玲 任晨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枢纽基因和关键通路。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UC表达谱芯片GSE134025。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UC组与正常组肠黏膜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利用STRING数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枢纽基因和关键通路。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UC表达谱芯片GSE134025。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UC组与正常组肠黏膜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将结果导入Cytoscape筛选出核心基因;利用KEGG mapper绘制核心基因所在的信号通路图。结果筛选出19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47个上调,43个下调。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于细胞膜、质膜等细胞成分,具有肝素结合、生长因子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相关信号通路。从PPI网络中筛选出10个枢纽基因:白细胞介素6(IL-6)、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CXCL10、CXCL1、CXCL9、膜联素A1(ANXA1)、IL-1β、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CXCL2、CXCL11,其中多个基因位于IL-17调控的信号通路下游。结论发现了10个与UC发病风险相关的枢纽基因,IL-17可能通过这些核心基因调控U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基因表达数据库 蛋白互作网络 核心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强度对鱿鱼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郭颖 高红亮 +2 位作者 郭萍 麻丽霞 任晨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离子强度对鱿鱼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漂洗液中添加钠盐、钙盐和镁盐,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漂洗工艺条件,考察其对鱿鱼鱼糜凝胶强度的作用效果。[结果]随着漂洗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鱿鱼鱼糜的凝胶强度... [目的]研究离子强度对鱿鱼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漂洗液中添加钠盐、钙盐和镁盐,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漂洗工艺条件,考察其对鱿鱼鱼糜凝胶强度的作用效果。[结果]随着漂洗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鱿鱼鱼糜的凝胶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漂洗液中氯化钠浓度为2.0%,氯化钙浓度为0.2%,氯化镁浓度为0.15%,鱿鱼鱼糜的凝胶强度达到最大值。正交试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0.05%氯化镁、0.4%氯化钙、2.0%氯化钠,鱿鱼鱼糜凝胶性能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优化了漂洗工艺条件,为海洋食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强度 鱿鱼鱼糜 凝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CE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段瑞芳 武翠玲 +1 位作者 王牛牛 任晨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2-719,共8页
目的探讨研究人ACE2蛋白的生物学特征。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ACE2蛋白氨基酸序列,利用在线服务器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包括其结构特征、理化性质、信号肽以及糖基化、磷酸化位点等翻译后修饰情况,并通过STRING构建ACE2相互作用网络,综合... 目的探讨研究人ACE2蛋白的生物学特征。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ACE2蛋白氨基酸序列,利用在线服务器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包括其结构特征、理化性质、信号肽以及糖基化、磷酸化位点等翻译后修饰情况,并通过STRING构建ACE2相互作用网络,综合分析ACE2互作蛋白的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功能富集。结果ACE2蛋白由805个氨基酸组成,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含有信号肽和跨膜区,理论等电点为5.36。该蛋白存在6个糖基化位点和80个磷酸化位点。有多个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外,参与血压调节、激素调节等生物学过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趋化因子和松弛素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结合人ACE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讨论ACE2蛋白在介导SARS-CoV-2入侵和引发肺部损伤的可能性机制,为SARS-CoV-2病毒的入侵、阻断以及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2 结构 功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结合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任晨霞 武翠玲 韩鹏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1-1209,共9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Ualcan数据库获取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组织LBP表达数据,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LBP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在LinkedOmics中检索LBP在胃癌中的共表达基因...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Ualcan数据库获取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组织LBP表达数据,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LBP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在LinkedOmics中检索LBP在胃癌中的共表达基因,通过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分析确定这些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功能。最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相关基因编码蛋白的互作网络。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Ⅰ和Ⅲ分期、老年和男性患者胃癌组织中LB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否无显著相关性。在胃癌中与LBP共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急性炎症反应、激活蛋白级联、蛋白质-脂质复合物亚基组织等生物学过程,介导货物受体活性、脂多糖结合、蛋白质-脂质复合物的绑定、糖胺聚糖绑定等分子功能,富集于血液微粒、蛋白质-脂质复合物、内质网腔等细胞组分。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主要与补体和凝血级联、胆固醇代谢、PPAR信号等通路相关。LBP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LBP低表达患者。LBP蛋白与TLR4、STAT3、IL-6、STAT6、IL-4、IL-10、JAK1、JAK2、JAK3、SOCS3等存在互作关系。结论:LBP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胃癌筛选、预后预测的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脂多糖结合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共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