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的伦理风险及其防范
1
作者 胥郁 乐乐 曾娅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96,共7页
数字化教材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不同于传统纸质教材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同时也蕴含技术和教育等多维度的伦理价值,带来人—人的行为关系重塑及人—技术的行为关系重构。在数字技术深度介入下,职业教育数... 数字化教材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不同于传统纸质教材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同时也蕴含技术和教育等多维度的伦理价值,带来人—人的行为关系重塑及人—技术的行为关系重构。在数字技术深度介入下,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面临数字技术祛魅、数字劳动异化、教育不公加剧、数字监管失范等伦理风险。为防范数字教材的伦理风险,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国家主导的治理体系;强化责任重构,完善学校实施的协同赋能机制;唤醒主体意识,提升教师群体的伦理自觉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教材 教育伦理 伦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协调模型”的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的合法性挑战及建构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胥郁 雷世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7,共9页
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高职院校开展靶向、立地式的有组织科研成为必然选择。借助伯顿·克拉克提出的政府权力、市场和学术权威的“三角协调模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存在国家规制、市场联结和学术自治三方面的合法性... 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高职院校开展靶向、立地式的有组织科研成为必然选择。借助伯顿·克拉克提出的政府权力、市场和学术权威的“三角协调模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存在国家规制、市场联结和学术自治三方面的合法性挑战。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的合法性建构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优化制度供给,夯实国家规制基石;二是突出特色优势,打造技术平台,巩固市场联结关系;三是加快组织变革,扩大成果影响,构建科研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有组织科研 合法性 组织合法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培训: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发展进路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树平 吴巧洋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34,共7页
职业培训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帮扶贫困者致富的社会功能,是民族地区治理相对贫困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该把职业培训作为巩固拓展民族地区脱贫成果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进路,开发依靠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帮扶贫困者致富的社会功能,是民族地区治理相对贫困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该把职业培训作为巩固拓展民族地区脱贫成果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进路,开发依靠职业培训帮扶相对贫困者技能之贫的新模式。在“主体—工具—内容”定向培训理论框架指导下,聚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个体发展,成立多方协作的培训帮扶共同体,设计“定岗—定培—定技能”定向培训框架,开发“志+智+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能提高培训帮扶精准度,增强相对贫困者的核心造血能力,有效推进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定向培训 帮扶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转型视域下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知识创新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胥郁 雷世平 乐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33,共8页
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高职院校应构建多元、跨界协作的跨专业组织。当前,内在的知识生产诉求与外在利益主体的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现代社会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也促使高职院校组织变革与跨专业组织的生成。然而,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 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高职院校应构建多元、跨界协作的跨专业组织。当前,内在的知识生产诉求与外在利益主体的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现代社会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也促使高职院校组织变革与跨专业组织的生成。然而,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知识生产面临知识创新成色不足、知识交互效果欠佳、知识运转机制不畅及知识评价体系滞后等现实困境。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从跨专业组织的科学功能定位、知识平台搭建、内部关系协同、评价体系改革等维度优化完善,协同驱动高职院校的知识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 知识创新 组织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