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酵素源食品中9种酚汀和酚酞及其衍生物
1
作者 李灿 陈同强 +5 位作者 汪辉 李政 谢芳云 向俊 王云昊 王亮亮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5,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酵素源食品中9种酚汀和酚酞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涡旋振荡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膜。采用Hypersil Gold C_(18)柱进行分离,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酵素源食品中9种酚汀和酚酞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涡旋振荡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膜。采用Hypersil Gold C_(18)柱进行分离,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的正离子电离模式下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9种目标物在5~10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0,方法定量下限为0.05 mg/kg,平均回收率为80.4%~101%,相对标准偏差为1.2%~7.8%。该方法简便快速、前处理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酵素源食品中9种酚汀和酚酞及其衍生物的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汀 酚酞 衍生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酵素源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溴虫氟苯双酰胺残留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礼 邓航 +8 位作者 袁列江 吴海智 陈瑶 薛敏敏 王秀 张可欣 李格 孙逸清 冉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36-342,共7页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QuEChERS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快速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溴虫氟苯双酰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使用QuEChERS吸附净化,经含0...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QuEChERS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快速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溴虫氟苯双酰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使用QuEChERS吸附净化,经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提取,MgSO_(4)、C18及N-丙基乙二胺净化,净化液离心后过膜上机测定。UPLC-MS/MS法以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含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以0.300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使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在0.200~1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的定量限为0.5~1.0μg/kg;以动物源性食品为基质,在低中高(2.0、10.0和50.0μg/kg)添加水平下,溴虫氟苯双酰胺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9%~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25%~5.86%。该方法便于操作,实验过程短,检测准确性高,可以填补动物源性食品中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检测方法的空白,并可为动物源性食品中溴虫氟苯双酰胺农药残留限量值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净化 溴虫氟苯双酰胺 动物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约束的混料设计优化挤压高膳食纤维重组米配方
3
作者 张佳玉 何彪 +3 位作者 张喻 叶媛 张金艳 曾希珂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49,共5页
以碎米粉为主料、大豆膳食纤维和抗性糊精为辅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高膳食纤维重组米。运用混料试验设计优化原料配比,同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综合评分指标与因素间的数学模型,预测最优高膳食纤维重组米配比。结果表... 以碎米粉为主料、大豆膳食纤维和抗性糊精为辅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高膳食纤维重组米。运用混料试验设计优化原料配比,同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综合评分指标与因素间的数学模型,预测最优高膳食纤维重组米配比。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以混合粉总质量为基准,碎米粉添加量88.0%、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8.0%、抗性糊精添加量4.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高膳食纤维重组米的综合评分为2.17±0.12,膳食纤维含量为9.61 g/100 g,高于高膳食纤维食品标准规定的6 g/100 g,且口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米 碎米 膳食纤维 抗性糊精 混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检测化妆品中的绿脓菌素和藤黄绿菌素
4
作者 王璐 冉丹 +3 位作者 汪辉 何邵彤 皮露露 邓楠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6-1071,共6页
建立了测定化妆品中绿脓菌素和藤黄绿菌素的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饱和氯化钠溶液分散后,乙腈超声提取,取上层提取液净化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2.6μm,50 mm×3.0 mm)柱分离,以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建立了测定化妆品中绿脓菌素和藤黄绿菌素的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饱和氯化钠溶液分散后,乙腈超声提取,取上层提取液净化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2.6μm,50 mm×3.0 mm)柱分离,以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可在5 min内实现有效分离,在1~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绿脓菌素和藤黄绿菌素检出限为0.05 mg/kg,定量限为0.10 mg/kg。在0.10,0.25,0.50 mg/kg加标水平下,水剂、膏霜两种典型空白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5.58%~102.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4%~3.77%,日内(RSD)为0.51%~3.68%,日间(RSD)为1.95%~4.24%。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化妆品中绿脓菌素和藤黄绿菌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化妆品 绿脓菌素 藤黄绿菌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食品中的新品种甜味剂爱德万甜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辉 黄小贝 +2 位作者 刘江 王柯 葛芬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0-704,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食品中的新品种甜味剂爱德万甜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水(50∶50,v/v)超声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膜。采用Agilent SB-C18(150 mm×2.1 mm,5μm)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在电喷雾...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食品中的新品种甜味剂爱德万甜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水(50∶50,v/v)超声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膜。采用Agilent SB-C18(150 mm×2.1 mm,5μm)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的正离子电离模式下,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采集数据,根据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对进行定性筛查,根据峰面积和定量离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LOD)为0.03 mg/kg(信噪比S/N≥3),定量限(LOQ)为0.10 mg/kg(S/N≥10),回收率为80.3%~98.0%,在0.01~1.0 mg/L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该方法快速、简便易行、灵敏、准确,适用于饮料、酸奶和果冻中的新品种甜味剂爱德万甜的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爱德万甜 新品种甜味剂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品糖浆剂中4种人工合成甜味剂 被引量:14
6
作者 钟菲菲 雷德卿 +2 位作者 周金沙 刘波 王子倩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79,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糖浆剂药品中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爱德万甜4种人工合成甜味剂。方法: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2 mol/L磷酸二氢铵(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5)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糖浆剂药品中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爱德万甜4种人工合成甜味剂。方法: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2 mol/L磷酸二氢铵(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5)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4 nm,进样量为10μL,色谱柱为Shiseido AQ-C_(18)(4.6 mm×250 mm,5μm);用建立的方法测定21家生产企业共45批次小儿止咳糖浆样品。结果:4种甜味剂在2~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爱德万甜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5%,104.09%,100.96%,102.30%,RSD均小于2%(n=9);实际样品检测结果显示3批次样品被检出爱德万甜,2批次样品被检出阿斯巴甜和爱德万甜。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简单可靠,可用于糖浆剂药品非法添加人工合成甜味剂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浆剂 人工合成甜味剂 安赛蜜 糖精钠 阿斯巴甜 爱德万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爱德万甜 被引量:11
7
作者 汪辉 曹阳 +1 位作者 曹雄杰 曹雯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5-638,共4页
建立了食品中爱德万甜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水(50∶50,体积比)溶液提取1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02 mol/L乙酸铵(53∶47,体积比)等度洗... 建立了食品中爱德万甜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水(50∶50,体积比)溶液提取1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02 mol/L乙酸铵(53∶47,体积比)等度洗脱,在280 nm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1.0~20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8,饮料、酸奶和蛋糕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6、1.5、9.0 mg/kg。方法的回收率为90.9%~103.4%,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1%~4.5%。该方法的色谱分离效果好,干扰少,准确度高,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爱德万甜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食品 爱德万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氯苯胺灵残留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丽霞 黄小贝 +1 位作者 曾希珂 易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HPLC-MS/MS)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氯苯胺灵残留的分析方法。动物源食品经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ProElut PLS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2%(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HPLC-MS/MS)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氯苯胺灵残留的分析方法。动物源食品经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ProElut PLS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2%(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研究通过对不同填料的固相萃取柱的考察,最终选择了ProElut PLS固相萃取柱,其能对动物源食品复杂基质中的氯苯胺灵进行有效富集和净化;通过考察3种规格的C18柱对氯苯胺灵的保留能力和出峰效果,选择了Agilent ZORBAX SB-C18(150 mm×2.1 mm,5μm)作为氯苯胺灵的分离色谱柱;通过考察氯苯胺灵在正负两种质谱电离模式下的响应情况,选择了正离子模式,确定氯苯胺灵一级质谱准分子离子和相应的碎片离子。结果表明:氯苯胺灵在0.5~1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29;方法定量限(LOQ)为3μg/kg(S/N≥10);以猪肉、牛奶、牛肉、鸡肉、鸭肉、鸡蛋、鸡胗、鸭蛋、猪腰、猪肝、牛肝、羊肉、鸭胗共13种动物源食品为基质,在0.003、0.006、0.060 mg/kg添加水平下,氯苯胺灵的平均回收率为74.9%~9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9.5%(n=6)。本方法前处理简便易行、基质干扰小、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适用于多种动物源食品中氯苯胺灵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氯苯胺灵 动物源食品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浆剂药品中爱德万甜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9
作者 雷德卿 钟菲菲 +3 位作者 周金沙 刘波 王子倩 周亚敏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6-69,75,共5页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浆剂药品中添加人工合成甜味剂爱德万甜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样品经溶剂稀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爱德万甜含量,全面分析对照品溶液制备、曲线拟合、样品称量、样品定容、仪器精密度等不确...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浆剂药品中添加人工合成甜味剂爱德万甜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样品经溶剂稀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爱德万甜含量,全面分析对照品溶液制备、曲线拟合、样品称量、样品定容、仪器精密度等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合成不确定度各分量,并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1.8μg/mL,从大到小各影响因素为样品重复测定、标准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样品溶液配制。结论:试验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准确、可靠,真实反映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和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浆剂 人工合成甜味剂 爱德万甜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16种香豆素和香兰素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楠 尹芳平 +3 位作者 刘川 汪辉 向芬 陈娅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60,共7页
建立了大米中16种香豆素和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大米样品采用1%甲酸乙腈提取,150 mg C_(18)与450 mg无水MgSO_(4)吸附剂净化,采用Agilent SB-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分离,0... 建立了大米中16种香豆素和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大米样品采用1%甲酸乙腈提取,150 mg C_(18)与450 mg无水MgSO_(4)吸附剂净化,采用Agilent SB-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分离,0.2%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6种待测组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方法检出限为0.001~0.400 mg/kg,定量下限为0.004~0.600 mg/kg,平均回收率为71.3%~120%,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6.5%,日内RSD(n=6)为1.0%~8.8%,日间RSD(n=3)为0.60%~14%。该法前处理简单易操作、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大米中香豆素与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大米 香豆素 香兰素 衍生物 同位素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4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韵 曹阳 +2 位作者 李菁 钟菲菲 左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1,共7页
目的: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4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GB 31657.2—2021规定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评定各标准不确定度的分量。结果:蜂蜜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 目的: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4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GB 31657.2—2021规定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评定各标准不确定度的分量。结果:蜂蜜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残留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别为(4.97±0.81),(10.13±1.58),(7.67±1.23),(14.97±2.25)μg/kg(P=95%,k=2)。结论: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配制与稀释过程和标准曲线拟合,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恩诺沙星 沙拉沙星 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蜂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大米复合米豆腐加工工艺研究
12
作者 张金艳 杨任翔 +3 位作者 叶媛 张佳玉 张喻 曾希珂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以小米和大米为主要原料,开发高品质的新型复合米豆腐。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复合米豆腐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以大米和小米的总质量为基准,小米和大米质量比1∶2、... 以小米和大米为主要原料,开发高品质的新型复合米豆腐。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复合米豆腐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以大米和小米的总质量为基准,小米和大米质量比1∶2、生石灰粉添加量0.8%、磨浆料液质量比1∶4.0、磨浆粒度0.200 mm。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复合米豆腐感官评分为92,呈均一淡黄色,具有米香味,质地均匀,组织光滑细腻,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大米 米豆腐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板法测定乳粉中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13
作者 刘子音 卓一鸣 +2 位作者 刘腊兰 彭纳 吴后吕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99,119,共6页
目的:对微孔板法测定乳粉中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估。方法:按GB 5009.211—2022中微孔板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叶酸含量,依据JJF 1059.1—2012、CNAS-CL01-G003:2021和CNAS-GL05:2011等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和指南对影响检测结果的... 目的:对微孔板法测定乳粉中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估。方法:按GB 5009.211—2022中微孔板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叶酸含量,依据JJF 1059.1—2012、CNAS-CL01-G003:2021和CNAS-GL05:2011等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和指南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试验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 95=22.08μg/100 g(k=2),样品中叶酸含量为(282.33±22.08)μg/100 g。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接种微孔板过程、标准曲线拟合和测量重复性。结论:移液器的准确度和微生物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需保证仪器质量并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以降低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乳粉 微孔板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白酒中微量成分的来源与作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曹智华 余有贵 何红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1-195,219,共6页
根据中国传统白酒微量成分研究取得的新成果,系统地总结了微量成分来源及其作用。主要来源有3条途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酶的催化反应、贮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生产原料特殊成分的化学反应,主要起到了呈香呈味、成格成型和生理功能三方... 根据中国传统白酒微量成分研究取得的新成果,系统地总结了微量成分来源及其作用。主要来源有3条途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酶的催化反应、贮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生产原料特殊成分的化学反应,主要起到了呈香呈味、成格成型和生理功能三方面的作用。生产原料对中国传统白酒微量成分的影响、高产白酒主体风味成分的基因菌构建与应用和白酒功能因子的深入研究等方向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白酒 微量成分 来源 作用 功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茶叶中4种糠醛类物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粲迪 陈波 +1 位作者 尹芳平 曾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36,共7页
目的:检测茶叶中糠醛类物质。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糠醛、5-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和2-乙酰呋喃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GC-MS/MS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糠醛-D_(4)作为内标,样品经过乙腈提取,QuECh... 目的:检测茶叶中糠醛类物质。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糠醛、5-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和2-乙酰呋喃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GC-MS/MS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糠醛-D_(4)作为内标,样品经过乙腈提取,QuEChERs法进行处理净化,GC-MS/MS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测定。结果:4种糠醛类物质在1.25~200.0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0,方法检出限(S/N=3)均为1μg/kg,加标回收率范围在89.10%~113.02%。经过对市售茶叶的检测,大部分都检出含有糠醛类物质。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以消除茶叶中复杂基质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茶叶中4种糠醛类物质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茶叶 QuEChERs法 糠醛 5-甲基糠醛 5-羟甲基糠醛 2-乙酰呋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广西无盐发酵酸笋中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金沙 陈晓艺 +4 位作者 谭金萍 陈梦娟 李笑怡 蒋立文 黄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90,共6页
以10年老酸水泡制酸笋样品(BSFAF)、发酵6个月块状酸笋(MBSF)和丝状酸笋样品(FBSF)为研究对象,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并通过生物信息统计与分析,探索广西无盐发酵酸笋样品中细菌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3组酸笋样品共得... 以10年老酸水泡制酸笋样品(BSFAF)、发酵6个月块状酸笋(MBSF)和丝状酸笋样品(FBSF)为研究对象,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并通过生物信息统计与分析,探索广西无盐发酵酸笋样品中细菌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3组酸笋样品共得到148656个有效的序列数(Tags),聚类后总共得到1116个分类操作单元(OTUs)。根据物种注释结果,在3组酸笋样品中共注释到12个门、23个纲、37个目、98个科和190个属。在门分类水平上,3组样品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属分类水平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是3组样品中的优势菌属。其中,丝状酸笋(FBSF)组的香农(Shannon)、辛普森(Simpson)及ACE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且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的平均相对丰度总和最高,可达99.8%。因此,以泉水泡制发酵丝状竹笋生产酸笋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笋 广西 无盐发酵 高通量测序技术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辣椒汁成分分析与干椒复水制备辣椒酱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聂紫玉 陈莉 +1 位作者 周探春 赵玲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69,共7页
剁椒盐渍保藏过程中产生约15%的盐渍辣椒汁,该研究将干辣椒与其混合制备辣椒酱,通过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辣椒酱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干红椒与盐渍辣椒汁制备辣椒酱的复水条件。结果表明,盐渍辣椒汁适宜的干红椒品... 剁椒盐渍保藏过程中产生约15%的盐渍辣椒汁,该研究将干辣椒与其混合制备辣椒酱,通过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辣椒酱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干红椒与盐渍辣椒汁制备辣椒酱的复水条件。结果表明,盐渍辣椒汁适宜的干红椒品种为天鹰椒;最佳复水条件为:干红椒与盐渍辣椒汁质量比为1∶4,复水温度30℃,复水时间5 d。在此优化条件下,色彩饱和度37.23,干红椒复水比3.24,综合加权评分为13.44。干红椒与盐渍辣椒汁制得的辣椒酱检测出2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酸类化合物有6种、醛类7种、酯类3种、醇类2种、烯烃类2种、酮类2种及其他类1种,感官评分为20.2分。该辣椒酱品质优良,具有一定市场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辣椒汁 干红椒 复水工艺 辣椒酱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红糖制备过程糖汁营养物质变化及其对红糖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美仪 李佩 +3 位作者 刘婧 侯丽冉 胡娜 谢彩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5-82,共8页
以不同温度混合汁为原料,采用50 nm陶瓷膜过滤后获得的清汁制备红糖,研究膜法红糖制备过程关键工序营养物质(糖分、蛋白质、氨基酸及有机酸)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并探究了糖浆质量对蔗糖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过程中,糖汁的pH值下降... 以不同温度混合汁为原料,采用50 nm陶瓷膜过滤后获得的清汁制备红糖,研究膜法红糖制备过程关键工序营养物质(糖分、蛋白质、氨基酸及有机酸)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并探究了糖浆质量对蔗糖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过程中,糖汁的pH值下降量为1.63~1.97,氨基酸消耗率达55.4%~61.52%;蔗糖和蛋白质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有机酸、还原糖、果糖、葡萄糖对锤度的比值不断增加,说明在膜法红糖生产过程中发生了蔗糖转化、还原糖碱性分解、蛋白质分解及美拉德等反应。当糖浆pH值低于3.98、纯度≤79.06%、还原糖含量≥8.50%时,糖浆中蔗糖则无法自然结晶析出形成红糖产品。该研究结果为膜法红糖的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过滤 糖浆 营养物质 蔗糖结晶 红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湘莲中芦丁、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含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菲菲 李静 +3 位作者 雷德卿 杨韵 伍健芳 欧阳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7-64,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湘莲中芦丁、金丝桃苷及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6%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5 nm。结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湘莲中芦丁、金丝桃苷及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6%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5 nm。结果:20批湘莲样品中芦丁、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含量分别为1.32~2.06,1.36~2.43,1.41~3.26 mg/kg;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5~200μg/mL(R^(2)=0.9999),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3种黄酮类物质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回收率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0%;芦丁、金丝桃苷及槲皮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6%,96.9%,97.4%。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且结果准确,可用于湘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莲 高效液相色谱 芦丁 金丝桃苷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猪肝中五氯酚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3
20
作者 欧阳丽 汪辉 +3 位作者 何翊 陈娅娅 胡婷舒 刘曼舒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88,共5页
根据GB 23200.92-2016规定的方法对样品中五氯酚的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不确定度来源并分别进行量化,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当猪肝中的五氯酚残留量为14μg/kg时,在95%的置信区间下,合成不确定度为1.4μg/kg,扩... 根据GB 23200.92-2016规定的方法对样品中五氯酚的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不确定度来源并分别进行量化,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当猪肝中的五氯酚残留量为14μg/kg时,在95%的置信区间下,合成不确定度为1.4μg/kg,扩展不确定度为3μg/kg(k=2)。样品净化后的定容体积、样品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准曲线的拟合等环节引入不确定度分量的相对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猪肝 五氯酚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