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麒 邓晓 +4 位作者 罗琨 李小明 伍秀琼 钟宇 曾光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69,共6页
通过对污泥离心过滤脱水后含水率及毛细吸水时间(CST)的测定,考察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及其与阳离子化学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复配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当鼠李糖脂投加量为0.10g·g-1时,相比于原污泥,离心... 通过对污泥离心过滤脱水后含水率及毛细吸水时间(CST)的测定,考察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及其与阳离子化学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复配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当鼠李糖脂投加量为0.10g·g-1时,相比于原污泥,离心脱水污泥含水率下降了2.4%,过滤滤饼含水率下降了10.8%;CST值却由27.3s升至48.8s.研究结果说明:鼠李糖脂的投加能显著降低污泥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但却会使污泥脱水速率变慢.相比于单独使用鼠李糖脂或CTAB,鼠李糖脂与CTAB以1∶1,1∶2或1∶3复配时不仅使脱水后污泥含水率更低,而且对污泥脱水速率也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生物表面活性剂 鼠李糖脂 复配 脱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表面免水洗锌系磷化膜的常温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余取民 李荣喜 卢红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0-944,共5页
Q235钢铁试片在以磷酸、氧化锌、钼酸铵等材料组成的锌系磷化液中常温快速磷化后,自然干燥2 h以上,生成免水洗的彩色锌系磷化膜。用XPS对膜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用SEM和EDS对膜层的形貌和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探讨磷化机理。研究结... Q235钢铁试片在以磷酸、氧化锌、钼酸铵等材料组成的锌系磷化液中常温快速磷化后,自然干燥2 h以上,生成免水洗的彩色锌系磷化膜。用XPS对膜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用SEM和EDS对膜层的形貌和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探讨磷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免水洗的磷化膜,由Fe3+和Zn2+的磷酸盐及少量的钼酸盐等组成,膜晶粒尺寸≤2μm,膜连续、致密,膜重≥0.9 g/m2,耐3%的NaCl溶液腐蚀约2.0 h,喷涂铁红环氧底漆后检验涂层的附着力达1级,比传统工艺(磷化后水洗)形成的磷化膜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系磷化膜 常温 免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拮抗内生细菌重桔1号的生物学性状及其抗菌产物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永兰 张志元 +4 位作者 余建 赵清利 徐峰 唐建洲 张小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24-26,共3页
实验结果表明,柑桔拮抗性内生菌重桔1号(Pseudomonas sp.)为革兰氏阴性菌、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在90℃处理60 min和90℃处理90 min条件下重桔1号的抗菌产物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 重桔1号 生物学性状 热稳定性 油菜菌核菌 柑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盐改性清洁型常温锌锰系磷化液 被引量:4
4
作者 余取民 刘琳琪 杨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2-714,共3页
Q235钢铁试片在磷酸、氧化锌、硝酸锰、钼酸铵、硝酸钡等组成的钡盐改性锌锰系磷化液中常温快速磷化后,自然干燥3 h以上,生成了免水洗的彩色磷化膜。用SEM和EDS对磷化膜进行形貌和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免水洗的磷化膜由铁、锌、锰、... Q235钢铁试片在磷酸、氧化锌、硝酸锰、钼酸铵、硝酸钡等组成的钡盐改性锌锰系磷化液中常温快速磷化后,自然干燥3 h以上,生成了免水洗的彩色磷化膜。用SEM和EDS对磷化膜进行形貌和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免水洗的磷化膜由铁、锌、锰、钡的磷酸盐及少量的钼酸盐等组成,膜晶粒尺寸≤3μm,膜连续、致密,膜重约1.1 g/m2,耐3%的NaCl溶液腐蚀约2.5 h,喷涂铁红环氧底漆后附着力达到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锰系磷化 常温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盐改性常温锌钙系磷化液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取民 王丽平 杨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7,共3页
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扫描、氯化钠溶液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硝酸钡、SO24-对常温锌钙系磷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液中的SO24-会进入磷化膜,且不能通过水洗磷化膜清除,明显影响锌钙系磷化膜的性能,甚至引起磷化液报废;添加Ba2... 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扫描、氯化钠溶液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硝酸钡、SO24-对常温锌钙系磷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液中的SO24-会进入磷化膜,且不能通过水洗磷化膜清除,明显影响锌钙系磷化膜的性能,甚至引起磷化液报废;添加Ba2+≤0.9g/L可有效除去磷化液中的SO24-;改变磷化膜的组成并提高磷化膜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 硝酸钡 SO2-4 常温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溶菌酶实现SBR系统剩余污泥减量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勇 施周 +1 位作者 陈世洋 罗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7,共3页
为减少SBR系统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将溶菌酶作为溶胞剂对SBR系统中的污泥进行水解溶胞。连续50 d运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溶菌酶的对照系统相比,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中剩余污泥减量达76.29%;出水COD与NH4+-N的平均质量浓度与对照系统基... 为减少SBR系统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将溶菌酶作为溶胞剂对SBR系统中的污泥进行水解溶胞。连续50 d运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溶菌酶的对照系统相比,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中剩余污泥减量达76.29%;出水COD与NH4+-N的平均质量浓度与对照系统基本持平;50 d内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与对照系统的污泥平均蛋白酶活性分别为0.5U/mgMLSS与0.41 U/mgMLSS。研究表明,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对有机污染物具有更强的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剩余污泥 污泥减量 溶菌酶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鱼生长激素基因酵母工程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帝芝 李静静 +4 位作者 刘小青 刘臻 张建设 鲁双庆 肖调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66,共6页
为研究青鱼生长激素基因工程菌在豆粕中的发酵工艺,试验采用L25(56)正交设计探讨温度、pH、培养时间、豆粕质量浓度、接种量和诱导剂质量浓度等6个因素对青鱼生长激素基因工程菌的生长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蛋白表达量... 为研究青鱼生长激素基因工程菌在豆粕中的发酵工艺,试验采用L25(56)正交设计探讨温度、pH、培养时间、豆粕质量浓度、接种量和诱导剂质量浓度等6个因素对青鱼生长激素基因工程菌的生长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明显,它们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发酵时间>pH>接种量>发酵温度>诱导剂质量浓度>豆粕质量浓度,最优发酵组合条件为发酵时间96h、pH7、接种量5%、发酵温度30℃、诱导剂质量浓度1%及豆粕质量浓度6%。确立发酵工艺后进行10L发酵罐发酵,活菌数达到79.6亿CFU/mL,青鱼生长激素表达量占总蛋白的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生长激素 毕赤酵母 正交试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水洗锌钙系磷化膜的常温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取民 李荣喜 王丽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59,共4页
钢铁试片在以磷酸、氧化锌、硝酸钙、钼酸铵等参加成膜反应且产物为磷化膜、沉渣和易挥发物的材料组成的锌钙系磷化液中常温快速磷化,然后自然干燥2 h以上,生成了免水洗的彩色锌钙系磷化膜.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XPS)、腐蚀、喷... 钢铁试片在以磷酸、氧化锌、硝酸钙、钼酸铵等参加成膜反应且产物为磷化膜、沉渣和易挥发物的材料组成的锌钙系磷化液中常温快速磷化,然后自然干燥2 h以上,生成了免水洗的彩色锌钙系磷化膜.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XPS)、腐蚀、喷涂等测试手段对磷化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免水洗的磷化膜,由Fe3+,Zn2+,Ca2+的磷酸盐及少量的钼酸盐等组成,膜晶粒尺寸≤2μm,膜连续、致密,膜重约1.2 g.m-2,耐3%的NaCl溶液腐蚀约2.5 h,喷涂铁红环氧底漆后检验涂层的附着力达一级,比传统工艺(磷化后水洗)形成的磷化膜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钙系磷化 常温 免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曹雅琴 刘峰 +1 位作者 陈建荣 郭清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2,共7页
以湘苎2号、湘苎3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的叶片为材料,构建4个品种高效、稳定的不定芽再生体系.湘苎2号、湘苎3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最适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分别为MS+0.7 mg/L TDZ+0.02 mg/L 2,4-D,MS+0.3 mg/... 以湘苎2号、湘苎3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的叶片为材料,构建4个品种高效、稳定的不定芽再生体系.湘苎2号、湘苎3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最适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分别为MS+0.7 mg/L TDZ+0.02 mg/L 2,4-D,MS+0.3 mg/L TDZ+0.01 mg/L 2,4-D,MS+0.3 mg/L TDZ+0.05 mg/L 2,4-D,MS+0.9 mg/L TDZ+0.05 mg/L 2,4-D;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83.3%,81.7%,90.0%,86.7%;4个品种再分化时出现丛生芽,新宁青麻愈伤组织的平均再生不定芽数达2.62个,其他3个品种也都有数量不等的丛生芽产生,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MS+0.05 mg/L NAA;叶块经过添加6%蔗糖培养基培养2周,再转入含3%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经6%蔗糖培养能显著提高湘苎2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不定芽分化率、平均再生不定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愈伤组织 不定芽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制备亚微米结构WC-12Co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群 丁彰雄 +2 位作者 陈振华 张世英 吴维冬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59,共4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工艺制备了亚微米结构WC-12Co涂层,测试了这种亚微米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并利用XRD对喷涂粉末及涂层进行相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喷涂粉末、磨粒磨损前后的涂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 采用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工艺制备了亚微米结构WC-12Co涂层,测试了这种亚微米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并利用XRD对喷涂粉末及涂层进行相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喷涂粉末、磨粒磨损前后的涂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喷涂过程中,亚微米结构WC粒子没有明显的脱碳分解发生,涂层组织结构致密,其显微硬度平均值高达HV1105;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16Mn钢的磨粒磨损量是亚微米WC-12Co涂层的7.8倍,这表明亚微米结构涂层具有优异的抗磨粒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超音速火焰喷涂 WC-12CO 磨粒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肌球蛋白轻链2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发育表达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瑞雪 蒙涛 +4 位作者 褚武英 成嘉 李志英 宾石玉 张建社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3,共6页
通过构建肌肉组织cDNA文库分离到鳜肌球蛋白轻链2基因(MLC2),基因登录号为FJ428249.MLC2基因cDNA序列全长1206bp,编码区长度为579bp.MLC2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170个氨基酸,具有EF-手相家族蛋白全部4个EF-手相结构.与已报道的其他动物MLC2... 通过构建肌肉组织cDNA文库分离到鳜肌球蛋白轻链2基因(MLC2),基因登录号为FJ428249.MLC2基因cDNA序列全长1206bp,编码区长度为579bp.MLC2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170个氨基酸,具有EF-手相家族蛋白全部4个EF-手相结构.与已报道的其他动物MLC2相比较,所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6.3%~97.6%,其中与Ca2+结合区域非常保守,7种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鳜MLC2发育表达分析表明,MLC2在原肠期开始有低量表达,与原肠期相比,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和仔鱼阶段MLC2表达量随发育阶段渐进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轻链2 CDNA克隆 发育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及其参数不确定性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飞 王晓钰 李雪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6,共8页
基于美国环保署现行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理论、方法和实例污染场址情景构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多途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而后利用 Monte-Carlo 模拟法和敏感度分析技术初步量化研究了评价中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并筛选得出相关敏感参数... 基于美国环保署现行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理论、方法和实例污染场址情景构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多途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而后利用 Monte-Carlo 模拟法和敏感度分析技术初步量化研究了评价中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并筛选得出相关敏感参数.结果表明:确定性评价下实例区域土壤中 Cd 和 Ni 的非致癌风险(HI)均小于1(HICd &gt;HINi ),对目标受体暂时不会造成非致癌健康风险;而 Cd 的致癌风险(R Cd )大于1.0×10^-6,已可能对目标受体造成致癌风险;在参数 Monte-Carlo 模拟的辅助下,参数不确定性对于非致癌风险值的影响波动在0.1~0.2以内,而其引起致癌风险值的波动在1个数量级以内,实例中 R Cd的模拟值区间横跨1.0×10^-6,可能误导决策;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应重点对实例区域蔬菜和土壤中的 Cd 浓度及区域目标受体体重这3个敏感参数进行资料搜集,如此可以在有效提高风险评价可信度的同时降低不必要的预算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风险评价 不确定性分析 Monte-Carlo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激素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臻 罗小华 +3 位作者 鲁双庆 谢帝芝 房志家 肖克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5-370,共6页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鳜脑垂体总RNA中扩增生长激素(GH)成熟肽基因,将成熟生长激素的cDNA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结果表明,鳜生长激素(GH)基因含开放阅读框(ORF)615个核苷酸,编...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鳜脑垂体总RNA中扩增生长激素(GH)成熟肽基因,将成熟生长激素的cDNA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结果表明,鳜生长激素(GH)基因含开放阅读框(ORF)615个核苷酸,编码20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23kDa,等电点为7.07,其中酸性氨基酸占10.78%,碱性氨基酸占12.74%,疏水氨基酸为占44.12%,极性氨基酸占32.35%。在IPTG终浓度1.0mmol/L、温度37℃和培养时间4h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下,鳜生长激素基因(GH)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菌体裂解物经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量约为43kDa的鳜生长激素与硫氧还蛋白(Thioredoxni,Trx)融合蛋白,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58%。Western印迹分析也证实含6×His标签的重组融合蛋白能够很好地与抗6×His单抗发生反应。本研究为下一步鳜生长激素基因(GH)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肌肉生长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被引量:18
14
作者 石军 褚武英 张建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5-1152,共8页
鱼类肌肉组织既是鱼类的结构组织和运动器官,也是人类食物的重要蛋白源。从发育分子生物学角度上说,以鱼类为重要养殖对象的水产养殖实质上就是根据现实的生态条件,采用适合的养殖技术,最大限度地促进鱼类肌纤维细胞的快速增殖(Hyp... 鱼类肌肉组织既是鱼类的结构组织和运动器官,也是人类食物的重要蛋白源。从发育分子生物学角度上说,以鱼类为重要养殖对象的水产养殖实质上就是根据现实的生态条件,采用适合的养殖技术,最大限度地促进鱼类肌纤维细胞的快速增殖(Hyperplasia)和迅速肥大(Hypertrophy),促使肌肉组织的快速生长发育,达到速生快长,增加养殖生产效益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肌肉 肌卫星细胞(肌干细胞) 肌肉分化生长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负载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中信 万隆 +2 位作者 张世英 李云龙 方志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39,146,共5页
采用浸渍-提拉法在玻璃纤维(GF)表面负载纳米TiO2,制备TiO2/GF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SC)、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元素分析(EDS)对TiO2/GF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550℃以下热处理,TiO2... 采用浸渍-提拉法在玻璃纤维(GF)表面负载纳米TiO2,制备TiO2/GF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SC)、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元素分析(EDS)对TiO2/GF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550℃以下热处理,TiO2的晶型为锐钛矿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TiO2的晶型逐渐转化为金红石相。以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TiO2/GF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与P25相当,且经多次使用后,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对湘云鲫蛋白质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浪 刘臻 +5 位作者 郝光 王赏初 周玲 冯军厂 于喆 鲁双庆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75-278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对湘云鲫蛋白质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在室内养殖系统中进行,将450尾初始体质量为(6.02±0.16)g的湘云鲫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0、2.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对湘云鲫蛋白质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在室内养殖系统中进行,将450尾初始体质量为(6.02±0.16)g的湘云鲫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0、2.5、5.0和7.5 g/kg丁酸钠(30%微囊包膜丁酸钠)的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持续7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7.5 g/kg丁酸钠显著提高了湘云鲫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含量(P<0.05);亦提高了血清白球比、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葡萄糖含量,但仅2.5和5.0g/kg丁酸钠组的血清白球比、2.5 g/kg丁酸钠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5.0 g/kg丁酸钠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血清游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有增有减,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丁酸钠添加水平的增加,血清中其他游离必需氨基酸基本上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在丁酸钠添加水平为2.5 g/kg时达到最高,而唯独赖氨酸表现为持续下降.与对照组相比,1.0和2.5 g/kg丁酸钠组肠道氨肽酶N(AP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5、5.0和7.5丁酸钠组肠道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丁酸钠可提高湘云鲫的蛋白质代谢水平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结合生长指标和生产成本,推荐添加剂量为2.5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湘云鲫 蛋白质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营养剂对豇豆产量、还原糖、维生素C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唐建洲 张志元 +2 位作者 胡丽琴 游勇 罗永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2,51,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植物营养剂对豇豆(Vigna unguiculata)产量、还原糖、维生素C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豇豆的花期喷施植物营养剂(处理①)可以提高产量达35.80%,还原糖含量增加3.55%,有机硒含量增加16.54%。植...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植物营养剂对豇豆(Vigna unguiculata)产量、还原糖、维生素C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豇豆的花期喷施植物营养剂(处理①)可以提高产量达35.80%,还原糖含量增加3.55%,有机硒含量增加16.54%。植物营养剂能有效提高豇豆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剂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产量 品质 有机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溶菌酶污泥减量过程中的污泥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宋勇 施周 +1 位作者 陈世洋 罗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7-1010,共4页
利用水解溶菌酶对从SBR系统中取出的部分污泥进行水解,然后再回流到SBR系统中,通过与未加水解溶菌酶的相同系统对比,研究了水解溶菌酶对SBR系统中污泥减量与污泥特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50d的运行期间,水解溶菌酶作用下的SBR... 利用水解溶菌酶对从SBR系统中取出的部分污泥进行水解,然后再回流到SBR系统中,通过与未加水解溶菌酶的相同系统对比,研究了水解溶菌酶对SBR系统中污泥减量与污泥特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50d的运行期间,水解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中剩余污泥减量总计达到76.29%,而该系统对COD与氨氮的降解效率与未加酶系统基本持平,分别为88.21%与68.72%,但其TP平均去除率较未加酶系统降低了17.2%;系统中由于水解溶菌酶的添加,污泥的微生物活性得到强化,比氧气吸收速率平均提高35%,ATP的平均值比对比系统提高了3.12nmol/mgML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污泥减量 水解溶菌酶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过程中TiO_2纳米纤维成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艺 游洋 +3 位作者 张世英 万隆 许第发 匡加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5-1079,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φ20~30nm,长度达微米级的TiO_2纳米纤维,以XRD、TEM、IR等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品型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对TiO_2纳米纤维成形机理进行探讨,并就洗涤过程中pH值对纤维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φ20~30nm,长度达微米级的TiO_2纳米纤维,以XRD、TEM、IR等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品型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对TiO_2纳米纤维成形机理进行探讨,并就洗涤过程中pH值对纤维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O_2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可能是锐钛矿型TiO_2纳米颗粒在强碱作用下生成K_2Ti_6O_(13)颗粒,小颗粒沿一定晶轴生长,遵循溶解-生长机理,逐渐长成纳米纤维.清洗溶液的pH值对产物的成分和结构有较大影响,通过控制清洗溶液的pH值和热处理温度,可以获得组成分别为K_2Ti_6O_(13)、H_2Ti_3O_7和TiO_2的纳米纤维.在pH=7、80℃烘干条件下得到的主要是H_2Ti_3O_7纳米纤维,400℃煅烧后转变为TiO_2纳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TIO2 机理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茶氨酸对草鱼免疫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浪 鲁双庆 +3 位作者 肖调义 王赏初 周玲 刘臻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5,共3页
研究饲料中添加茶氨酸对草鱼免疫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茶氨酸的最适添加剂量。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360尾当年草鱼鱼种,分成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4%、0.8%和1.2%的茶氨酸,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试验期... 研究饲料中添加茶氨酸对草鱼免疫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茶氨酸的最适添加剂量。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360尾当年草鱼鱼种,分成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4%、0.8%和1.2%的茶氨酸,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适量的茶氨酸能够提高草鱼血清补体C3、补体C4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显著提高了草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力和葡萄糖、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的含量,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含量都有增加的趋势。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茶氨酸能提高草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提高了草鱼血清中部分与生长代谢相关的酶活力和激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茶氨酸 免疫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