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利枢纽泄洪调度运行水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车清权 郭红民 陈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三峡水利枢纽泄洪运行具有水头高、洪水流量大、泄洪设施多等特点。如何对泄洪设施进行合理调度运用,确保枢纽建筑物及下游设施安全,是三峡工程枢纽运行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水工模型研究了三峡枢纽泄洪调度方案,提出了对深孔、表孔泄洪... 三峡水利枢纽泄洪运行具有水头高、洪水流量大、泄洪设施多等特点。如何对泄洪设施进行合理调度运用,确保枢纽建筑物及下游设施安全,是三峡工程枢纽运行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水工模型研究了三峡枢纽泄洪调度方案,提出了对深孔、表孔泄洪调度优化方案,即各孔按均匀、间隔、对称的原则开启闸门。试验结果表明:泄洪坝段下游主流流速分布更趋均匀;防冲墙边冲刷大有改善,冲刷最低高程高于该处30 m建基面高程。优化方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泄洪 深孔 表孔 坝下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坝区漂污运移规律及治理措施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学海 杨伟 文发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对三峡水利枢纽坝前漂污物的运移特性、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及治理漂污的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库区漂污物的分布及其运移规律与库区河势、水流流态、库水位、来流量及三峡电站的调度方式等因素有关。在各级水位、流量条件下 ... 对三峡水利枢纽坝前漂污物的运移特性、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及治理漂污的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库区漂污物的分布及其运移规律与库区河势、水流流态、库水位、来流量及三峡电站的调度方式等因素有关。在各级水位、流量条件下 ,坝前漂污滞留量分布的基本态势为“右多左少”。通过调度运行 ,可以改变漂污物在坝前的分布情况 ,但基本态势不变。三峡枢纽库区漂污治理 ,应采取“以捞为主”的思路 ,以根本解决三峡及葛洲坝两大枢纽的漂污问题。研究发现 :在坝前及坝区河段可以选择到较为理想的地段和区域建立滞漂、捞漂区 ,导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坝区 漂污运移规律 治理措施 整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船闸下游引航道通航条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发政 孙家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16,32,共5页
三峡船闸末级闸室泄水和大坝泄洪引起下游引航道水位波动,水流往复运移。这种非恒定流影响船舶在引航道安全航行和停泊。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介绍了船闸下游引航道非恒定水流特性和通航水流条件。
关键词 三峡船闸 非恒定流 通航水流条件 引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升船机上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红兵 陈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1,共4页
三峡工程上游引航道实施全包隔流堤布置方案后,升船机上游引航道的通航设施布置也因水流条件变化需作相应调整。通过水力学试验及自航船模试验对上游引航道隔流堤、浮堤及浮趸船的布置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推荐了隔流堤堤顶高程150m、浮堤... 三峡工程上游引航道实施全包隔流堤布置方案后,升船机上游引航道的通航设施布置也因水流条件变化需作相应调整。通过水力学试验及自航船模试验对上游引航道隔流堤、浮堤及浮趸船的布置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推荐了隔流堤堤顶高程150m、浮堤长120m的经济合理的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升船机上航道 通航设施 水流 水力学 试验 隔流堤 浮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电站汛期调峰对通航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发政 袁梅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2,16,共4页
三峡电站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担负调峰、调频等任务 ,除在枯水期进行负荷日调节外 ,在汛期承担一定的调峰任务也是十分必要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表明 ,三峡电站汛期调峰时 ,运用葛洲坝电站进行反调节 。
关键词 三峡电站 调峰容量 葛洲坝电站 反调节 通航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枢纽围堰发电期泄洪调度水力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乃义 车清权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4,37,共5页
三峡水利枢纽在围堰挡水发电期泄洪运行过程中 ,如何既保证泄洪建筑物及其防冲设施的安全运行 ,又保证对下游流态和堤岸防护影响较小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泄洪调度方案及其他措施等诸多水力学问题。三峡枢纽 1/ 10 0模型泄洪... 三峡水利枢纽在围堰挡水发电期泄洪运行过程中 ,如何既保证泄洪建筑物及其防冲设施的安全运行 ,又保证对下游流态和堤岸防护影响较小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泄洪调度方案及其他措施等诸多水力学问题。三峡枢纽 1/ 10 0模型泄洪运行水力学试验研究成果表明 :经优化后泄洪的运行方式 ,泄洪可达 6 85 30m3 /s ,坝下防洪设施及下纵围堰安全可得到保障 ;通过底、深孔调度并辅以降低坝前水位等措施 ,可在Q≤ 6 0 0 0 0m3 /s下避免底孔出流打击弧门牛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水发电 泄洪 调度运行 坝下冲刷 三峡工程 围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永久船闸围堰期运行方式及其通航条件研究
7
作者 史德亮 杨伟 蔡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概述了在围堰挡水发电期的各种运行调度方案条件下,三峡永久船闸水力学研究成果,包括引航道内通航水流条件、闸室内补水及超灌(泄)问题,对船闸的运行方式、阀门的操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根据这些意见和措施,可以保证在此时期内实现... 概述了在围堰挡水发电期的各种运行调度方案条件下,三峡永久船闸水力学研究成果,包括引航道内通航水流条件、闸室内补水及超灌(泄)问题,对船闸的运行方式、阀门的操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根据这些意见和措施,可以保证在此时期内实现顺利通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永久船闸 围堰 运行 通航条件 补水 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立堵截流难度的认识及其改善措施 被引量:7
8
作者 柏林 郭红民 刘力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13,共3页
从立堵截流工程实践中 ,认识到影响截流难度的主要水力因素是截流落差Z、截流流量Q和截流水深h。结合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等截流工程简要介绍了降低以上
关键词 立堵截流 落差 流量 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导截流数值实验室的建立及关键技术(Ⅰ) 被引量:9
9
作者 戴会超 王玲玲 朱红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13,共4页
结合三峡工程截流和导流明渠通航,研制开发了可对大江截流和导流明渠通航进行实时数值模拟,及对成果进行动态演示的大型软件包"三峡工程导截流数值实验室"。该数值实验室界面友好,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可实时地对三峡导截流工程... 结合三峡工程截流和导流明渠通航,研制开发了可对大江截流和导流明渠通航进行实时数值模拟,及对成果进行动态演示的大型软件包"三峡工程导截流数值实验室"。该数值实验室界面友好,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可实时地对三峡导截流工程中任意长江流量条件下的导截流流场进行二维及三维数值试验。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自由表面的跟踪、不规则边界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方法。所建立的数值实验室被成功应用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和导流明渠通航方案的比选决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导流明渠 数值模拟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水力学原型观测成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世鹏 陈元清 宁廷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共4页
导流明渠是三峡工程二期施工中长江唯一的泄水通道,同时兼负着导流和通航两大任务。从流态、流速、脉动压力观测及船舶航行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导流明渠建成后4a的水力学观测成果,并结合模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明渠运行顺畅... 导流明渠是三峡工程二期施工中长江唯一的泄水通道,同时兼负着导流和通航两大任务。从流态、流速、脉动压力观测及船舶航行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导流明渠建成后4a的水力学观测成果,并结合模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明渠运行顺畅,说明设计是成功的;设计采用高低断面,使主流引向渠道中部,是有成效的。但是弯道水流特性不仅存在,而且相当明显。这一方面说明弯道水流的特性是难以改变的,另一方面说明在弯道上布置这样的明渠是可行的。4a来明渠经历了几次大洪水的考验,并提高了通航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导流明渠 水力学 原型观测 流速 脉动压力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明渠通航船模与实船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严伟 陈永奎 杨文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兼施工通航航道 ,通过船模结合水力学试验研究 ,较好地解决了明渠内的航线优化 ,提高通航流量的方法以及汛期冲淤后的防护措施及对航行的影响等关键问题 ,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得到 1 997~ 1 99...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兼施工通航航道 ,通过船模结合水力学试验研究 ,较好地解决了明渠内的航线优化 ,提高通航流量的方法以及汛期冲淤后的防护措施及对航行的影响等关键问题 ,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得到 1 997~ 1 998年航行实践和原型实船试验很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明渠通航 船模试验 实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模型试验跟踪预报及实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红兵 戴会超 +1 位作者 郭红民 陈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实施期间,水工模型试验全程跟踪原型施工。结合水文水情预报、边界条件、施工进度对截流水力学指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向业主、设计、施工单位提供了大量的跟踪预报试验成果,对原型、模型数据进行了对...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实施期间,水工模型试验全程跟踪原型施工。结合水文水情预报、边界条件、施工进度对截流水力学指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向业主、设计、施工单位提供了大量的跟踪预报试验成果,对原型、模型数据进行了对比总结。这显示出对截流施工的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证实了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和对施工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导流明渠 截流 模型试验 实施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导截流数值实验室的建立及数值模拟(Ⅱ)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会超 王玲玲 朱红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0,共4页
介绍了三峡工程导截流水流特性数值实验室的数值模拟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采用水深平均二维数学模型模拟坝址区大范围水域在导截流过程中水深平均的流场演变过程,利用二、三维耦合数学模型的概念,由二维数模成果给定三维模拟所需的初值条... 介绍了三峡工程导截流水流特性数值实验室的数值模拟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采用水深平均二维数学模型模拟坝址区大范围水域在导截流过程中水深平均的流场演变过程,利用二、三维耦合数学模型的概念,由二维数模成果给定三维模拟所需的初值条件及边界条件,使三维数值计算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收敛速度。利用导截流数值实验室的实时数值试验,给出导截流过程关键部位的三维流速分布及水位分布,并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这表明导截流水流特性数值实验室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技术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导流明渠 数值模拟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力学面脉动压力的计算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祥甫 宁廷俊 陈元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11,共4页
介绍了在已知点脉动压力情况下 ,根据积分原理及采用波形合成技术 ,求解射流冲击产生面脉动压力的分析计算方法。该方法原理简单、思路清晰 。
关键词 射流冲击 点脉动压力 波形合成 面脉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导流明渠施工通航原型观测与模型验证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元清 史德亮 汪世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13,共5页
介绍了三峡导流明渠在 1 998年汛期前后施工通航水力学观测成果及船舶航行状况 ,并与水工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提出了若干建议和结论 。
关键词 导流明渠 施工通航 原型观测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沥青路面剩余寿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永华 洪秀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34-236,共3页
路面整体结构性能评估是公路养护或重建决策优化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如果路面的服务能力指数降到可接受水平以下,就有必要对当前整体性能(剩余寿命)进行评价,决定是否需要延长寿命或者进行重建设计.因此,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 路面整体结构性能评估是公路养护或重建决策优化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如果路面的服务能力指数降到可接受水平以下,就有必要对当前整体性能(剩余寿命)进行评价,决定是否需要延长寿命或者进行重建设计.因此,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建立了沥青路面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由此程序可以由落锤弯沉仪(FWD)弯沉数据快速预估路面的剩余寿命.这种方法直观、准确,并且不需要反算模量,对于道路工作者的养护和补强罩面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剩余寿命 人工神经网络 服务能力指数 整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最优半主动控制在滑移隔震中的应用
17
作者 姜袁 洪秀安 +1 位作者 蒋昱州 张玉文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24-226,共3页
应用瞬态最优控制理论,在考虑上部结构刚度与阻尼的条件下,建立了基底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并对滑移隔震结构的半主动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实例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半主动控制下的滑移隔震结构不但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而且能有效地减... 应用瞬态最优控制理论,在考虑上部结构刚度与阻尼的条件下,建立了基底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并对滑移隔震结构的半主动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实例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半主动控制下的滑移隔震结构不但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而且能有效地减小基底的最大滑移量及残余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最优半主动控制 滑移隔震 上部结构刚度 阻尼 摩擦力 数学模型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梯子洞水电站河床截流简介
18
作者 刘力中 刘洪 +1 位作者 艾书堂 王中年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梯子洞水电站河床立堵截流的成功经验表明:对于山区小河流,充分考虑其水文特性及梯级调度实际,可有效降低截流设计流量(由58 m^3/s降至16 m^3/s)及减小截流落差;增大渗透流量及提高施工强度亦可降低截流难度。而没有将其它相关工程与导... 梯子洞水电站河床立堵截流的成功经验表明:对于山区小河流,充分考虑其水文特性及梯级调度实际,可有效降低截流设计流量(由58 m^3/s降至16 m^3/s)及减小截流落差;增大渗透流量及提高施工强度亦可降低截流难度。而没有将其它相关工程与导流洞综合考虑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梯子洞水电站 截流 渗透流量 施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葛洲坝水工模型水量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钢 孔力 +2 位作者 刘文中 史德亮 李发政 《水电能源科学》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为了提高水工模型试验的自动化水平和实验精度,设计开发了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联合调度运行水工整体模型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下位机分层结构和FUZZY-PI控制算法,实现了流量和水位的自动和手动控制、试验状态的实时监视、实验数据的... 为了提高水工模型试验的自动化水平和实验精度,设计开发了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联合调度运行水工整体模型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下位机分层结构和FUZZY-PI控制算法,实现了流量和水位的自动和手动控制、试验状态的实时监视、实验数据的自动处理及存储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测控系统 水工整体模型 PLC 组态软件 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模型中自动控制及测量系统的应用
20
作者 董红燕 柏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三峡 -葛洲坝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水力学模型试验中 ,三峡电站下泄流量日变化幅度较大 ,葛洲坝电站反调节时流量大而水头较低。针对上述特点 ,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原理和控制方法 ,较好地解决了两电站流量的自动控制问题 ;针对两坝间及葛洲... 三峡 -葛洲坝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水力学模型试验中 ,三峡电站下泄流量日变化幅度较大 ,葛洲坝电站反调节时流量大而水头较低。针对上述特点 ,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原理和控制方法 ,较好地解决了两电站流量的自动控制问题 ;针对两坝间及葛洲坝下游非恒定流水力学参数的测量 ,采用超声水位传感器和二维流速传感器实现了集中实时测量并自动处理输出 ,软件采用模块设计。整个系统简单、清楚、高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监控 流量控制 水位 流速测量 梯级水电站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