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境DNA技术与生态网络分析的长江口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研究
1
作者 翟帅 方泽平 +3 位作者 黄孝锋 高欣 孟顺龙 宋超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17,共11页
长江口作为河海交汇生态敏感区,其浮游植物群落是维持河口生态系统的核心环节,但传统形态学鉴定存在耗时长、易漏检稀有类群等局限。为精准掌握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支撑长江口生态保护需求,本研究结合环境D... 长江口作为河海交汇生态敏感区,其浮游植物群落是维持河口生态系统的核心环节,但传统形态学鉴定存在耗时长、易漏检稀有类群等局限。为精准掌握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支撑长江口生态保护需求,本研究结合环境DNA(e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对2024年5月长江口11个采样点的水样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长江口共识别出67种浮游植物,涵盖5门7纲31科42属。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为主导类群,且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和彼德森黄群藻(Synura petersenii)是区域内的绝对优势种。②α-多样性分析显示,长江口北支与东海交汇点(HK02)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长江口南支与长江支流交汇点(HK08)的群落丰富度最低,呈显著空间分异。③Mantel test检验、生态网络分析及冗余分析表明,盐度(SAL)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是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透明度(SD)、温度(WT)、TN等环境因子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和优势群落结构组成。研究显示,eDNA技术与生态网络分析的方法结合可高效解析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响应特征,可为长江口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DNA 生态网络分析 多样性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皂苷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威 曾海波 +1 位作者 张恒 阮国良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3,共12页
大豆皂苷是一种由三萜皂苷元与糖类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豆粕中所含0.5%左右的大豆皂苷被视为一种抗营养因子。低剂量的大豆皂苷会对水产动物产生积极影响,而高剂量的大豆皂苷则会产生抗营养等消... 大豆皂苷是一种由三萜皂苷元与糖类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豆粕中所含0.5%左右的大豆皂苷被视为一种抗营养因子。低剂量的大豆皂苷会对水产动物产生积极影响,而高剂量的大豆皂苷则会产生抗营养等消极影响。本文综述了大豆皂苷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不同剂量大豆皂苷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炎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潜在机制,以期为合理限定大豆皂苷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量提供参考,从而避免过量的大豆皂苷对水产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苷 生物学功能 水产动物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在养猪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许添瑞 张千 +1 位作者 闫广谋 李丰阳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益生菌是一种能够在宿主肠道中定植并发挥益生作用的活菌,对动物肠道、免疫系统、生长发育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健康及免疫方面的影响,以及益生菌在断奶仔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益... 益生菌是一种能够在宿主肠道中定植并发挥益生作用的活菌,对动物肠道、免疫系统、生长发育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健康及免疫方面的影响,以及益生菌在断奶仔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益生菌保护动物机体健康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益生菌 益生菌佐剂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2噬菌体的小反刍兽疫装甲RNA质控品的研制
4
作者 刘丹 李慧彤 +8 位作者 张博源 高建帅 蒋卉 范学政 张广智 郜卫华 丁家波 熊涛 沈青春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1,共9页
为了研制安全稳定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核酸检测质控品,本试验将PPRV检测靶标基因N、MS2噬菌体衣壳蛋白(CP)和成熟酶蛋白A基因序列插入p ET28a构建重组质粒p ET-CPA-PPR,经表达纯化、去除残余核酸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后制备成PPRV装... 为了研制安全稳定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核酸检测质控品,本试验将PPRV检测靶标基因N、MS2噬菌体衣壳蛋白(CP)和成熟酶蛋白A基因序列插入p ET28a构建重组质粒p ET-CPA-PPR,经表达纯化、去除残余核酸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后制备成PPRV装甲RNA质控品,并对其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定量、耐核酸酶检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以评估其作为标准物质的可能性。结果显示,p ET-CPA-PPR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形成直径为23~28 nm、大小均一、已包封PPRV检测靶标基因N的装甲RNA颗粒,浓度为2.24×10^(9)copies/μL,可以有效抵抗核酸酶降解作用,均匀性良好且在(37±1)℃条件下可稳定保存至少30 d。结果表明,基于MS2噬菌体制备的PPRV装甲RNA拷贝数高,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能够为PPRV核酸检测提供安全可靠的标准化参考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PPR) MS2噬菌体 装甲RNA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养殖铜鱼营养及风味品质分析
5
作者 贺刚 李梦露 +6 位作者 邓勇辉 袁嘉欣 陶志英 周辉明 王嘉伟 李珍 徐子佳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5-1986,共12页
【目的】探究野生与养殖铜鱼的营养和风味差异,为铜鱼养殖群体的营养学研究提供基本参数,并为铜鱼全营养配合饲料的开发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野生与养殖铜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其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 【目的】探究野生与养殖铜鱼的营养和风味差异,为铜鱼养殖群体的营养学研究提供基本参数,并为铜鱼全营养配合饲料的开发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野生与养殖铜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其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养殖铜鱼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显著(P<0.05,下同)和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野生铜鱼,分别提高6.17%和19.73%;养殖铜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TAA)显著高于野生铜鱼,提高2.96%,除蛋氨酸和组氨酸外,其余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野生铜鱼,必需氨基酸总量(∑EAA)较野生铜鱼提高4.04%;野生与养殖铜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养殖铜鱼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2.92,略低于野生铜鱼(76.55);养殖铜鱼肌肉中脂肪酸总量(∑FA)、不饱和脂肪酸总量(∑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6 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饱和脂肪酸总量比值(∑PUFA/∑SFA)均极显著高于野生铜鱼,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3 PU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n-3 PUFA/∑n-6 PUFA均极显著低于野生铜鱼;野生与养殖铜鱼肌肉中共检测出4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醛类占比最高,以(E,E)-2,4-癸二烯醛对样品总体风味贡献最大,野生铜鱼肌肉中呈鱼腥味的正己醛、庚醛和1-辛烯-3-醇相对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养殖铜鱼,表明养殖铜鱼具有较好的风味。【结论】养殖铜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氨基酸比例均衡,且整体鱼腥味较淡;野生铜鱼则在EPA、DHA及n-3 PUFA含量和脂肪酸比例方面更具优势。在养殖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铜鱼人工配合饲料营养配比,提高养殖技术和水体质量,缩小野生与养殖铜鱼营养品质差异,使养殖铜鱼成为一种极具推广潜力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鱼 野生 养殖 营养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2噬菌体的西尼罗病毒装甲RNA质控品的制备
6
作者 刘丹 高建帅 +7 位作者 张博源 李慧彤 蒋卉 范学政 张广智 丁家波 熊涛 沈青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62-2771,共10页
【目的】目前国内外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的核酸检测中缺乏安全、稳定的RNA标准参考样品,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安全稳定的WNV核酸检测质控品,为西尼罗热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目的】目前国内外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的核酸检测中缺乏安全、稳定的RNA标准参考样品,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安全稳定的WNV核酸检测质控品,为西尼罗热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WNV核酸检测靶基因、MS2噬菌体外壳蛋白CP及成熟酶蛋白A基因序列插入到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ET-CPA-WN,经转化、表达、纯化后,制备WNV装甲RNA质控品,并对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数字PCR定量、均匀性及稳定性分析,评估其作为标准物质的可能性。【结果】PCR检测、双酶切和基因测序结果均显示已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CPA-WN,表达纯化后得到了大小均一、直径为23~28 nm的病毒样颗粒。核酸酶消化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颗粒溶液中几乎无核酸残余且形成了包封靶基因的装甲RNA;其定植结果为8.80×10~9拷贝/mL。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甲RNA可在37℃稳定保持20 d,随机抽取10个样本进行均匀性检验证明其均匀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基于MS2噬菌体制备的装甲RNA拷贝数高,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为WNV分子检测提供安全、稳定的参考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WNV) MS2噬菌体 装甲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LPS诱导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7
作者 王宁 闫普普 +5 位作者 柳丹 吴利军 张付贤 汤峰 郭利伟 何斌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
旨在探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炎机理。通过LPS刺激RAW264.7细胞和Balb/c小鼠建立体内外炎症损伤模型,采用CCK-8和中性红试验测定DMY对细胞最大安全浓度、损伤保护作用及吞噬能力的影响,RT-qPC... 旨在探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炎机理。通过LPS刺激RAW264.7细胞和Balb/c小鼠建立体内外炎症损伤模型,采用CCK-8和中性红试验测定DMY对细胞最大安全浓度、损伤保护作用及吞噬能力的影响,RT-qPCR检测体内外炎症损伤模型中炎症因子iNOS、IL-1、IL-6、TNF-α和JAK1/STAT3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平衡。体外实验结果表明,DMY对LPS诱导细胞的炎症损伤有较好保护作用,显著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降低NO的释放(P<0.05),降低炎症因子iNOS、IL-6、IL-10和IL-17的表达量水平(P<0.05),能够下调JAK1和STAT3的表达量(P<0.0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DMY各剂量组对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恢复小鼠脾脏指数(P<0.05),降低小鼠脾脏组织中iNOS、IL-1、IL-6、TNF-α等炎症因子和JAK1/STAT3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P<0.05),恢复Th17/Treg细胞平衡(P<0.05)。DMY可能通过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和Th17/Treg平衡,促进巨噬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恢复脾脏器官指数,从而发挥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脂多糖 炎症损伤 JAK1/STAT3信号通路 Th17/Treg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专业组织胚胎学的教学体会与展望
8
作者 谭凤霞 《河北渔业》 2025年第6期64-67,共4页
组织胚胎学是集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水产养殖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点较多、内容抽象复杂、难以记忆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 组织胚胎学是集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水产养殖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点较多、内容抽象复杂、难以记忆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学目的,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组织胚胎学 教学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对高温胁迫响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靳纪明 路晶晶 +5 位作者 李小勇 刘文珍 王玉柱 刘文舒 方刘 郭小泽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1,共11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高温事件愈发频繁,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鱼类属于变温动物,水温是影响鱼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生态学因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大部分鱼类都有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以及由最高耐受点和最低耐受点构成...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高温事件愈发频繁,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鱼类属于变温动物,水温是影响鱼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生态学因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大部分鱼类都有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以及由最高耐受点和最低耐受点构成的耐受温度范围。当环境温度超过鱼类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时,就会对鱼体产生胁迫,影响鱼类的生理代谢、免疫能力、生长和生殖性能等;当环境温度超过其最高耐受温度时,随着胁迫加剧,会直接造成鱼类死亡。相应地,鱼类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性表现包括调节呼吸频率、改变营养物质代谢方式、激活体内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笔者综述了高温胁迫对鱼类的影响,涉及鱼类呼吸代谢、摄食率、消化酶活性、能量代谢、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生殖性能等方面,并提出可能缓解高温胁迫的措施,旨在为我国鱼类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高温胁迫 生理代谢 免疫能力 生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唐家洲产卵场仔稚鱼的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0
作者 鲁一平 练青平 +3 位作者 郭爱环 罗凯 许巧情 原居林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为了解钱塘江下游唐家洲产卵场仔稚鱼的资源现状,2022年4—6月对唐家洲产卵场的仔稚鱼资源进行监测,分析仔稚鱼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丰度时间变化和群落特征,解析仔稚鱼群落特征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钱塘江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为了解钱塘江下游唐家洲产卵场仔稚鱼的资源现状,2022年4—6月对唐家洲产卵场的仔稚鱼资源进行监测,分析仔稚鱼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丰度时间变化和群落特征,解析仔稚鱼群落特征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钱塘江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本次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1191尾,经鉴定,隶属于2目2科17种,其中,优势种5种,常见种1种。调查期间,仔稚鱼的日丰度为0~0.2553 m^(-3),日平均丰度为0.0414 m^(-3),5月份仔稚鱼的平均日丰度最大。仔稚鱼物种大多为杂食性(占总物种数的82.4%),产黏性卵的居多(占总物种数的47.1%),多数营底层生活(占总物种数的53.0%)。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仔稚鱼的数量与水温呈显著(P<0.05)相关性,与流量和透明度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仔稚鱼 产卵场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铜鱼幼鱼呼吸代谢及窒息点的影响
11
作者 廖木兰 朱永久 +5 位作者 李学梅 李晓莉 朱挺兵 魏念 吴兴兵 柴毅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为探讨温度对铜鱼(Coreius heterodon)幼鱼呼吸代谢及窒息点的影响,采用封闭流水式和封闭静水式两种实验方法测定了体质量为(23.37±4.34)g的铜鱼幼鱼在5个不同温度组(14、18、22、26和30℃)下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变化。结果显... 为探讨温度对铜鱼(Coreius heterodon)幼鱼呼吸代谢及窒息点的影响,采用封闭流水式和封闭静水式两种实验方法测定了体质量为(23.37±4.34)g的铜鱼幼鱼在5个不同温度组(14、18、22、26和30℃)下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变化。结果显示:14~26℃温度区间内,铜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6℃达最高为0.3820 mg/(g·h)和12.2896μg/(g·h);在30℃耗氧率与排氨率呈下降趋势。呼吸频率与窒息点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14℃时最低,对应值分别为(99.00±2.00)次/min和(0.63±0.12)mg/L,30℃时达到最高,对应值分别为(123.00±7.64)次/min和(1.25±0.22)mg/L。在不同水温下,铜鱼幼鱼的昼夜耗氧率变化规律明显,均为夜间大于白天。结果表明,温度对铜鱼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铜鱼(Coreius heterodon) 耗氧率 排氨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黄连醇提液主要成分的测定及其抑菌机制的研究
12
作者 白若男 郭云清 +7 位作者 张睿 张腾飞 张文婷 卢琴 胡巧 邵华斌 罗青平 郭利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了测定产地湖北恩施黄连醇提液的生物碱含量,研究其抑菌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湖北恩施5年生黄连醇提液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并测定了黄连醇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生... 为了测定产地湖北恩施黄连醇提液的生物碱含量,研究其抑菌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湖北恩施5年生黄连醇提液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并测定了黄连醇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生长特性、胞外碱性磷酸酶含量、呼吸代谢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醇提液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含量分别为7.48%±0.27%、3.52%±0.12%、2.21%±0.07%、2.48%±0.08%,且黄连醇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值分别为0.125、0.5、0.5、0.125 mg/mL。MIC浓度的黄连醇提液可以抑制细菌生长。黄连醇提液还可增加胞外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降低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湖北恩施5年生黄连醇提液含量均高于药典规定含量,且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通过破坏细菌膜的通透性、抑制呼吸系统代谢等发挥抑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醇提液 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饵料对罗氏沼虾雌虾肝胰腺性腺质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周聃 刘梅 +4 位作者 邓明峰 邹松保 倪蒙 郑尧 原居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6,共6页
【目的】建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雌虾育肥技术,系统探究育肥饵料对雌虾肝胰腺性腺品质特征的影响机制,为生产高品质雌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相同养殖规格的雌虾为研究对象,设置育肥处理组与常规养殖对照组,采用... 【目的】建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雌虾育肥技术,系统探究育肥饵料对雌虾肝胰腺性腺品质特征的影响机制,为生产高品质雌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相同养殖规格的雌虾为研究对象,设置育肥处理组与常规养殖对照组,采用色差分析仪量化肝胰腺性腺色泽,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结合索氏提取-GC法分析脂肪酸组成,运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蛋白质组成,并系统测定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等基本营养指标,综合评价育肥饵料对雌虾肝胰腺性腺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实验组肝胰腺性腺质量分数和总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分别为(7.13±0.27)%和(198.4±14.2)mg/k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7±0.15)%和(134.1±8.3)mg/kg(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颜色参数红度值和黄度值显著提高(P<0.05),颜色更加红润;实验组脂肪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0±0.21)%和(13.76±0.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42±0.19)%和(11.19±0.42)%(P<0.05);实验组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43.05±1.78)%和95.31,均高于对照组的(39.54±1.74)%和85.86,脂肪酸和氨基酸营养价值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育肥饵料显著提高了罗氏沼虾雌虾肝胰腺性腺含量和品质,对培育高品质雌虾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雌虾 育肥 肝胰腺性腺 营养成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食对不同规格四大家鱼游泳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林小菊 俞立雄 +4 位作者 曾钰评 吴池杰 王珂 刘明典 段辛斌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8,共11页
研究旨在探讨禁食时间对不同体长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四种淡水鱼类游泳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了体长不同[短W组(4.34±... 研究旨在探讨禁食时间对不同体长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四种淡水鱼类游泳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了体长不同[短W组(4.34±0.21)—(7.86±0.29)cm、中S组(14.53±0.25)—(15.6±0.68)cm、长E组(20.29±0.7)—(23.4±0.51)cm]的实验鱼3组(n=40),在分别饥饿0、2d、5d、10d和15d后测定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及暴发游泳速度以评估禁食时间及体长对鱼类游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及暴发游泳速度均与体长相关。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和绝对暴发游泳速度(cm/s)随着体长的增加而增加,而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和相对暴发游泳速度(BL/s)(体长,BL)则随体长的增加而降低。每种鱼在两个单独的体长组(W、S、E组)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暴发游泳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四大家鱼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暴发游泳速度大小排序为青鱼>草鱼>鳙>鲢。在禁食条件下,感应流速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临界游泳速度和暴发游泳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禁食0—15d内,四大家鱼的感应流速W组显著高于S组(P<0.05),均显著高于E组(P<0.01),临界游泳速度、暴发游泳速度W组显著低于S组(P<0.05),均显著低于E组(P<0.01)。结果表明,与W组相比,S组和E组在禁食条件下游泳能力受影响较小,建议放流体长超10 cm的四大家鱼。在S组和E组5d禁食后,游泳能力未显著下降。适度禁食可能提升捕食能力,但长时间禁食会削弱游泳能力,影响摄食和逃避捕食者的能力,降低存活率。因此,放流前应避免长时间禁食,确保游泳能力,增强野外生存能力和摄食成功率。四大家鱼幼鱼游泳能力受体长和禁食影响,体长增加游泳能力增强,禁食则相反。建议放流时挑选体型较大(10 cm以上)、营养良好的鱼苗,以提高存活率和增殖放流项目成效。研究为四大家鱼的增殖放流技术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食 体长 四大家鱼 感应流速 临界游泳速度 暴发游泳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非洲鸵鸟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蒋金凤 谢洋 +6 位作者 张妍 周峰 兰忠岐 沈爽 罗青平 王家乡 李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
盲肠是机体消化粗纤维,促进营养物质发酵的主要部位,有着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许多动物的盲肠微生物已被分析研究,而非洲鸵鸟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对7日龄、30日龄、60日龄和180日龄非洲鸵鸟盲肠中的... 盲肠是机体消化粗纤维,促进营养物质发酵的主要部位,有着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许多动物的盲肠微生物已被分析研究,而非洲鸵鸟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对7日龄、30日龄、60日龄和180日龄非洲鸵鸟盲肠中的微生物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非洲鸵鸟盲肠中的微生物群分布于9个菌门,16个菌纲,29个菌目,58个菌科和128个菌属,且随着日龄增加,盲肠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先增高后降低,其中60日龄时微生物最丰富,30日龄时微生物多样性最高。门水平上,7日龄、60日龄和180日龄均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最优势菌门,而30日龄时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柔膜菌门(Tener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属水平上,各日龄盲肠中的优势菌属均不相同,7日龄时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大肠埃希氏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阿克曼菌属(Ackermansia)丰度最高,30日龄时厌氧原体属(Anaeroplasm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最高,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别为60日龄和180日龄时的优势菌属;各日龄盲肠中均存在差异菌群,7日龄、30日龄、60日龄和180日龄时分别有28个、24个、8个和6个差异菌群,随着日龄增大,差异菌群的数量逐渐减少。综上显示,非洲鸵鸟盲肠微生物复杂多样,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微生物组成及优势物种会产生变化,这为进一步研究年龄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盲肠 肠道微生物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对蛋鸡卵巢形态学、激素含量及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兰忠岐 李鹏 +4 位作者 沈爽 蒋金凤 秦鸿灯 向钰婷 王家乡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5-2044,共10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蛋鸡卵巢形态学、激素含量及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为探明EGF促进蛋鸡卵巢的生长发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40只26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蛋鸡卵巢形态学、激素含量及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为探明EGF促进蛋鸡卵巢的生长发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40只26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白来航高产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Con)蛋鸡饲喂不添加EGF的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LG、MG、HG)蛋鸡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及800 mg/kg EGF。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每个重复取2只蛋鸡,采集血液和组织样品,测量卵巢、输卵管、卵泡的重量,统计卵泡分级的数量,测定血清中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_(2))和孕酮(P_(4))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卵巢中凋亡因子Bcl-2和Caspase-3的表达量。【结果】与Con组相比,①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EGF对蛋鸡卵巢重、卵巢指数和白卵泡数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各组卵巢在形态上无明显变化。②LG、MG、HG组蛋鸡血清中LH、FSH和E 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LG、MG组蛋鸡血清中P 4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LG、MG组蛋鸡卵巢中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LG、MG、HG组蛋鸡卵巢中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LG、MG组蛋鸡卵巢组织中Caspase-3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MG、HG组蛋鸡卵巢组织中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EGF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卵巢生殖激素分泌和卵泡发育,有效抑制细胞凋亡进而改善蛋鸡生产性能。EGF在白来航高产蛋鸡饲粮中的推荐添加量为4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蛋鸡 生殖激素 卵巢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空肠生长发育的影响
17
作者 沈爽 兰忠岐 +2 位作者 吕翔宇 王家乡 李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空肠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0只260日龄体重相近(约1.25 kg)、产蛋率相近(约80%)的白来航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B组、C组... 试验旨在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空肠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0只260日龄体重相近(约1.25 kg)、产蛋率相近(约80%)的白来航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B组、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kg EGF。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组、B组、C组蛋鸡平均蛋重、蛋壳强度和蛋白高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C组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产蛋率和哈氏单位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C组蛋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B组蛋鸡空肠上皮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 (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半胱天冬酶-3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EGF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对空肠形态结构及凋亡蛋白有一定影响,其中400 mg/kg EGF组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空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饮子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黄永熙 闫普普 +12 位作者 郭伟丽 李亚娜 朱君 刘满 侯超群 覃美林 李蓉 武毅 苏应兵 杨小林 郭利伟 王雄 戴刚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4-889,共16页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Angelica decoction, DGYZ)治疗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皮肤病变效果,为临床宠物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用90只BALB/c小鼠,分为6组:空白组(Control)、DNCB组、D...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Angelica decoction, DGYZ)治疗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皮肤病变效果,为临床宠物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用90只BALB/c小鼠,分为6组:空白组(Control)、DNCB组、DGYZ低(9.8 mg/kg DGYZ)、中(19.6 mg/kg DGYZ)、高(39.3 mg/kg DGYZ)剂量组和西替利嗪组(4 mg/kg西替利嗪),每组15只小鼠。空白组小鼠涂抹丙酮溶液作为对照,其余各组小鼠通过背部反复涂抹DNCB建立小鼠AD样皮肤病模型,并按分组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采集小鼠背部皮肤、血液及脾脏用于后续分析。通过HE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厚度和肥大细胞数;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液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CD8^(+)和Th1/2细胞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背部皮肤中细胞因子相关mRNA的表达水平;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TOF-MS)分析DGYZ的主要活性成分,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DGYZ治疗AD的主要靶点和作用机制。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JAK1-STAT3信号通路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DNCB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严重的皮肤病变和表皮增厚现象,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显著上升(P<0.05);与DNCB组相比,DGYZ各剂量组和西替利嗪组小鼠表皮增厚现象均得到有效缓解,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均下降,且DGYZ高剂量组及西替利嗪组差异显著(P<0.05);DGYZ高剂量组和西替利嗪组小鼠血清中IgE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DNCB组小鼠CD4^(+)/CD8^(+)和Th1/2细胞的平衡受到干扰,不同剂量DGYZ均可显著改善这一情况(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DNCB组小鼠皮肤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IL-4、IL-13、IL-6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DNCB组相比,饲喂DGYZ治疗后皮肤组织中IFN-γ和IL-12基因mRNA表达水平逐渐上调,IL-4、IL-13、IL-6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UPLC-TOF-MS鉴定出89种DGYZ成分,其中活性成分64种。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以上64种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激酶B(AKT1)等基因及JAK/STAT、NF-κB和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对AD样皮肤病变发挥治疗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DNCB可诱导小鼠JAK1-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DGYZ可抑制该途径的激活。[结论]DGYZ可减少小鼠皮肤中肥大细胞数目和血清中IgE的表达,调节免疫平衡,降低促炎因子的mRNA表达并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激活,缓解AD样皮肤病变。本研究结果可为中药治疗动物AD样皮肤病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DGYZ) AD样皮肤病变 2 4-二硝基氯苯(DNCB) 流式细胞术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对非洲雏鸵鸟胸腺生长发育的影响
19
作者 蒋金凤 李白涛 +2 位作者 周峰 王家乡 李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为探明注射外源性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对非洲雏鸵鸟胸腺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16只7日龄非洲雏鸵鸟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饲养33 d后采用趾静脉内注射不同剂量(0、10μg/kg、50μg/kg、100μg/kg)Ghrelin,取胸腺组织进行石蜡包埋... 为探明注射外源性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对非洲雏鸵鸟胸腺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16只7日龄非洲雏鸵鸟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饲养33 d后采用趾静脉内注射不同剂量(0、10μg/kg、50μg/kg、100μg/kg)Ghrelin,取胸腺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采用HE染色、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PCR技术,对雏鸵鸟胸腺形态学、胸腺细胞凋亡及胸腺中Foxn1基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注射10μg/kg、50μg/kg、100μg/kg Ghrelin后,非洲雏鸵鸟胸腺指数和胸腺重量都会降低(P<0.05),其中100μg/kg剂量组的胸腺指数显著低于50μg/kg剂量组(P<0.05);②注射不同剂量Ghrelin后,随着剂量的增加,胸腺形态结构变化显著,其中50μg/kg剂量组胸腺皮质厚度和皮髓面积比明显降低(P<0.05),皮髓质交界模糊,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减少,排列疏松,并且有少量淋巴细胞体积减小,胞浆减小,胞核固缩深染;③在胸腺的髓质部,皮质和皮髓交界处均有凋亡细胞,其中10μg/kg剂量组TUNEL染色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Foxn1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髓质中,皮质部和皮髓交界处也有少量分布;各剂量组胸腺内Foxn1阳性细胞MD值均低于对照组,以100μg/kg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⑤qPCR结果显示,注射不同剂量Ghrelin的胸腺内Foxn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这与免疫组化得到的结果相似。综合以上结果,注射不同剂量Ghrelin会抑制雏鸵鸟胸腺的生长,诱导胸腺细胞凋亡,抑制胸腺内Foxn1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胸腺的正常发育,影响雏鸵鸟的免疫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GHRELIN 胸腺 Foxn1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类抗生素对普通小球藻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评估
20
作者 谭海玲 杨顺航 +7 位作者 余佳妮 胡浩鹏 谭慧 王以恒 尤德雨 贾宇杰 张辉 柴毅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1,共12页
为探究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嘧啶(SDZ)单一及SMX+SDZ联合胁迫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急性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明确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暴露风险,本实验将1×10^(6) cells/mL普通小球藻分别在0~25 mg/L SMX、0~20 mg/L SD... 为探究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嘧啶(SDZ)单一及SMX+SDZ联合胁迫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急性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明确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暴露风险,本实验将1×10^(6) cells/mL普通小球藻分别在0~25 mg/L SMX、0~20 mg/L SDZ单一处理组及0~1.5 TU联合处理组暴露96 h,分析各处理组对普通小球藻的细胞生长、藻细胞叶绿素a(Chla)、多糖、细胞膜通透性、抗氧化活性、氧化损伤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96 h时,SMX与SDZ单一胁迫抑制普通小球藻生长的96 h-EC_(50)分别为23.95和13.88 mg/L;二者联合胁迫96 h-EC_(50)为0.69 TU,作用模式为协同作用。SMX、SDZ和SMX+SDZ联合胁迫下,藻细胞Chla含量、TP含量和胞内多糖均显著下降,表明藻细胞光合作用受阻;藻细胞膜通透性和胞外多糖上升;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表明藻细胞自身合成的抗氧化酶达到最高值后,ROS不能完全消除,导致氧化损伤加剧;T-AOC和T-SOD活性也因ROS的过度积累而呈现升高趋势。SMX和SDZ对普通小球藻的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毒性强度表现为联合毒性对环境的影响大于单一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磺胺甲恶唑 磺胺嘧啶 联合毒性效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