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CFRP蜂窝铝三明治结构冲击能量预测研究
1
作者 李仲玉 高阳 +2 位作者 袁绍阳 王彦翔 王兵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7,共12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蜂窝铝三明治结构,提出一种使用有限元仿真作为损伤数据来源,并基于改进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对三明治结构冲击能量进行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在ResNet50主干网络的全局平均池化层...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蜂窝铝三明治结构,提出一种使用有限元仿真作为损伤数据来源,并基于改进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对三明治结构冲击能量进行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在ResNet50主干网络的全局平均池化层之前引入一种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模块,对卷积层提取的特征进行整合和筛选,使最终输入到全连接层中的特征向量更具有代表性。在RegNet主干网络的初始卷积层之后引入相同的注意力机制模块,使网络在早期就聚焦于图像中的关键区域和特征,增强底层特征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预测准确率,ResNet50网络最高达到93.7%, RegNet网络最高达到93.1%;在引入注意力模块之后,ResNet50网络能够达到98.9%, RegNet网络能够达到97.1%。2种改进的深度学习网络能够有效地预测出损伤图像中的冲击能量,为CFRP蜂窝铝三明治结构冲击能量的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蜂窝铝三明治结构 低速冲击 深度学习模型 多头注意力模块 冲击能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柱 黎荣 +2 位作者 丁国富 马凯 邓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6,共11页
顶层设计指标分解是决定高速列车正向设计周期长短和成功与否的首要环节.首先,在阐述运输能力、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经济性等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的基础上,从系统结构组成、运行边界条件以及大系统耦合作用等角度提出高速列车顶层设... 顶层设计指标分解是决定高速列车正向设计周期长短和成功与否的首要环节.首先,在阐述运输能力、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经济性等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的基础上,从系统结构组成、运行边界条件以及大系统耦合作用等角度提出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所面临的技术挑战;然后,论述设计指标分解方法、设计指标分解关联模型和设计指标分解协调策略3个方面研究现状,并分析现有方法的不足与新需求;最后,展望群落生态学在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中的适用性,剖析基于群落生态学的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将会面临的关键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技术路线,以期为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设计指标 正向设计 分解 群落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动车组车轮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连富 王中尧 +1 位作者 王品一 陈伯清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20,共7页
通过对车轮磨耗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车轮磨耗的影响因素。基于车轮运用检修数据,结合对车轮镟修流程的分析,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先后建立轮径-轮缘厚的磨耗预测模型、轮径-轮缘厚镟修比例系数、目标轮缘厚确定逻辑的数学模型。再根据动车组... 通过对车轮磨耗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车轮磨耗的影响因素。基于车轮运用检修数据,结合对车轮镟修流程的分析,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先后建立轮径-轮缘厚的磨耗预测模型、轮径-轮缘厚镟修比例系数、目标轮缘厚确定逻辑的数学模型。再根据动车组车轮的检修情况,提出车轮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实现对车轮到限情况预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该成果可以指导生产管理部门提前备品备料、制定预算、安排换轮计划等,提高车轮运用检修效率,节约车轮运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 磨耗 镟修 数据驱动 剩余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智能显示屏与手持终端故障数据同步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4
作者 吴頔 王连富 +2 位作者 刘国梁 袁涛 高枫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2,共6页
为优化高速动车组的行车安全以及提高随车机械师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动车组中智能显示屏与手持终端的故障诊断、预测预警和图像告警同步处理机制,从系统架构层面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实际部署测试验证了随车机械... 为优化高速动车组的行车安全以及提高随车机械师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动车组中智能显示屏与手持终端的故障诊断、预测预警和图像告警同步处理机制,从系统架构层面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实际部署测试验证了随车机械师能够通过手持终端实时获取列车的故障诊断、预测预警和图像告警信息以及智能显示屏和手持终端的数据一致性,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并提升了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显示屏 手持终端 故障诊断 预测预警 图像告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动车组环境交互设计模型研究
5
作者 张海柱 黎荣 +2 位作者 马凯 邓海 丁国富 《中国铁路》 2023年第1期90-96,132,共8页
准确、客观分析智能动车组外部环境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解决智能动车组生命周期内复杂多变环境需求满足问题,以环境交互模型为切入点,进行动车组外部环境需求分析。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螺旋式前馈环境交互设计架构;提出一... 准确、客观分析智能动车组外部环境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解决智能动车组生命周期内复杂多变环境需求满足问题,以环境交互模型为切入点,进行动车组外部环境需求分析。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螺旋式前馈环境交互设计架构;提出一种适用于设计、制造、运维等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通用的智能产品-环境交互模型,全面描述智能动车组-物理环境-人环境-信息环境之间的交互行为;通过环境交互设计需求识别、智能产品定位、探索智能产品交互设计解等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步骤与方法,获取智能动车组全生命周期环境交互设计方案。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系统地描述智能动车组全生命周期多维的、动态的、层次化的环境交互信息,能够有效支持智能动车组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交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动车组 环境交互设计 产品生命周期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玻璃钢制品环保性能提升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咏祥 卜繁强 +7 位作者 窦磊 王庆文 朱梅奇 黄建 赵吉君 罗金 黄德明 王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28,共4页
本研究利用袋式法探究了玻璃钢制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随烘烤温度、次数及常温通风时间变化的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升高烘烤温度,可加快玻璃钢制品中VOC的释放,且针对玻璃钢制品较优后处理措施为:65℃烘烤6h后室外(25℃左右)通风凉... 本研究利用袋式法探究了玻璃钢制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随烘烤温度、次数及常温通风时间变化的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升高烘烤温度,可加快玻璃钢制品中VOC的释放,且针对玻璃钢制品较优后处理措施为:65℃烘烤6h后室外(25℃左右)通风凉放至少1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制品 轨道车辆 VOC 袋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轮轮缘严重磨耗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涛 刘志远 +2 位作者 赵卓 李晓峰 阴晓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4-77,共4页
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部分线路运用过程中出现了轮缘严重磨耗现象,分析了造成车轮轮缘严重磨耗的主要原因。以深圳地铁9号线列车车轮轮缘严重磨耗问题为例,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车辆镟修后运行里程与踏面磨耗、轮缘磨耗的关系,分... 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部分线路运用过程中出现了轮缘严重磨耗现象,分析了造成车轮轮缘严重磨耗的主要原因。以深圳地铁9号线列车车轮轮缘严重磨耗问题为例,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车辆镟修后运行里程与踏面磨耗、轮缘磨耗的关系,分析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车轮轮缘 严重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双层动车组座椅人机工程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慧 董涛涛 周鑫弘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78,共4页
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轨道交通车辆座椅与国内轨道交通车辆有着不同的要求。介绍了我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城市双层动车组的座椅,并对座椅的人机工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城际运营的动车组座椅设计结构,并探讨了该座椅在我国城际动车组中推... 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轨道交通车辆座椅与国内轨道交通车辆有着不同的要求。介绍了我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城市双层动车组的座椅,并对座椅的人机工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城际运营的动车组座椅设计结构,并探讨了该座椅在我国城际动车组中推广的可能性及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动车组 座椅 座椅设计 人机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映晟 张丽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3,共3页
轨道交通车辆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是产品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设计过程管理实践,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的背景、意义、管理体系搭建及主要实施方法,对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轨道交通车辆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是产品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设计过程管理实践,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的背景、意义、管理体系搭建及主要实施方法,对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设计过程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中有害物质的现状分析及管控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文忠 武彤 +4 位作者 夏东伟 邢海英 李支薇 张兰兰 严洪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3,共4页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品中有害物质带来的已知和潜在风险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分析了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有害物质的来源及危害,介绍了船舶及汽车等相关行业对有害物质的规定。阐述了轨道交通行业对有害物质的管控现状...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品中有害物质带来的已知和潜在风险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分析了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有害物质的来源及危害,介绍了船舶及汽车等相关行业对有害物质的规定。阐述了轨道交通行业对有害物质的管控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控建议,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有害物质 管控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铁3号线列车车厢内环境实测调查及热舒适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圣瑞 段洪亮 +3 位作者 刘健 康伟 王国强 尤立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84,共4页
武汉地铁3号线列车空调系统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相结合的送风方式,通过实车测试分析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的方式,分析了这种新型送风方式下车厢内的热舒适环境。测试结果表明:在距车厢地板高度0.5 m、1.2 m、1.7 m截面处的风速在0.35 ... 武汉地铁3号线列车空调系统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相结合的送风方式,通过实车测试分析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的方式,分析了这种新型送风方式下车厢内的热舒适环境。测试结果表明:在距车厢地板高度0.5 m、1.2 m、1.7 m截面处的风速在0.35 m/s左右,车厢内任意两点处的温差小于3℃,车厢内环境满足列车空调系统设计规范。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列车空调系统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相结合的送风方式,乘客的热舒适性较好,能够有效解决格栅送风方式中乘客吹风感的问题,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地铁 列车 空调系统 热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_(5G)型动车组兰新二线车辆异常抖动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宏志 王根胜 +4 位作者 宋永顺 韩春刚 王峰 刘苗 张籍弟 《铁道机车车辆》 2017年第2期72-78,共7页
针对兰新二线动车组车辆异常抖动,通过对抖动较为剧烈区段钢轨情况进行调研测量,及对车轮径跳值、车轮踏面外形、车辆平稳性、振动测试分析,提出相关检修、检查建议,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
关键词 车辆 抖动 测量 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列车车体围护结构隔热性能仿真计算及实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雷 王建国 +1 位作者 李长胜 臧建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6-61,共6页
列车内的环境舒适性不仅取决于空调机组的运行效果,同时取决于车体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以某城际列车为对象,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车体围护结构的部分典型截面的传热系数进行数值计算,并通过试验对该截面的传热系数进行测试。通过... 列车内的环境舒适性不仅取决于空调机组的运行效果,同时取决于车体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以某城际列车为对象,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车体围护结构的部分典型截面的传热系数进行数值计算,并通过试验对该截面的传热系数进行测试。通过仿真计算及实测分析,确定该车体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满足隔热要求。通过仿真计算与实测分析结果的对比,发现两者误差在10%以内,说明围护结构传热性能的仿真计算结果是可信的,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列车 车体围护 隔热性能 仿真计算 实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在动车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邵俊捷 邓洋 于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动车组维护策略优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以及基于状态的维修是目前动车组维护策略优化的重点。分析了PHM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技术架构对动车组车载PHM系统、车地PHM系统、地面PHM系统等技术进行分析... 动车组维护策略优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以及基于状态的维修是目前动车组维护策略优化的重点。分析了PHM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技术架构对动车组车载PHM系统、车地PHM系统、地面PHM系统等技术进行分析,并对PHM系统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可为PHM技术在各类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故障预测 健康评估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逻辑控制单元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小庆 吴金贤 +1 位作者 李松 于超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5,120,共5页
分析了地铁车辆传统继电器应用的局限性以及用逻辑控制单元(LCU)代替继电器的必要性。针对LCU的应用现状,结合LCU在深圳地铁9号线西延线车辆项目上的应用设计,介绍了LCU的功能规划设计,通过扩充LCU的可靠性,以增加线路诊断功能;通过在LC... 分析了地铁车辆传统继电器应用的局限性以及用逻辑控制单元(LCU)代替继电器的必要性。针对LCU的应用现状,结合LCU在深圳地铁9号线西延线车辆项目上的应用设计,介绍了LCU的功能规划设计,通过扩充LCU的可靠性,以增加线路诊断功能;通过在LCU加入逻辑控制功能,实现电路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辆 逻辑控制单元 系统功能优化 冗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空调送风方式对车辆客室热舒适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向清河 康伟 +3 位作者 朱启文 段洪亮 秦鸿波 姜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6-80,84,共6页
运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研究送风格栅和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两种送风方式对车辆客室热舒适性的影响。基于车辆客室不同截面的气流速度云图、温度云图、舒适性指标云图等数值结果,分析了车辆空调不同送风方式对车辆客室热舒适性的影... 运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研究送风格栅和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两种送风方式对车辆客室热舒适性的影响。基于车辆客室不同截面的气流速度云图、温度云图、舒适性指标云图等数值结果,分析了车辆空调不同送风方式对车辆客室热舒适性的影响。结论为:在客室1.7 m高度处,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送风时,整体的热舒适感有优势;在人体座位区域1.1 m高度处,采用格栅送风时,热舒适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空调系统 送风方式 热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车辆制动力管理方案设计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华伟 刘国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3,共5页
针对传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电制动力利用率不足、空气制动施加过于频繁、停车或起步阶段冲动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的车辆制动力管理方案。方案涉及TCMS参与制动的各阶段相关制动参数的调整优化,... 针对传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电制动力利用率不足、空气制动施加过于频繁、停车或起步阶段冲动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的车辆制动力管理方案。方案涉及TCMS参与制动的各阶段相关制动参数的调整优化,以及制动系统和牵引系统在制动过程中实现功能的清晰界定。试验验证表明,提出的方案设计合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降低维修成本及提高乘客舒适性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 制动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总体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1,共3页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架构。应用专家知识建立高速动车组典型事件故障树,确定顶事件、中间事件和底事件。根据故障树结构关系设计了以推理机为核心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并通过在列车中央控制单元中编程预先设置推理规则,实...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架构。应用专家知识建立高速动车组典型事件故障树,确定顶事件、中间事件和底事件。根据故障树结构关系设计了以推理机为核心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并通过在列车中央控制单元中编程预先设置推理规则,实现了高速动车组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故障诊断 专家系统 故障树 推理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码在动车组零部件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明 王映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08,111,共4页
针对动车组重要零部件序列号的标识不统一、手工抄写困难、配置信息不准确等问题,结合当前不断成熟与完善的二维码技术,提出了采用二维码标识和扫描方式实现动车组重要零部件履历管理的方法。通过开发与建立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利用手持... 针对动车组重要零部件序列号的标识不统一、手工抄写困难、配置信息不准确等问题,结合当前不断成熟与完善的二维码技术,提出了采用二维码标识和扫描方式实现动车组重要零部件履历管理的方法。通过开发与建立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利用手持终端进行二维码扫描,实现对产品信息数据的采集、校验和记录,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实现动车组重要零部件全寿命周期履历管理与可追溯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重要零部件 二维码标识 信息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车辆低频横向晃动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晓峰 李国栋 +2 位作者 宋春元 吕义 崔利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69,73,共5页
针对动车组运行中出现的车辆低频横向晃动问题,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对车辆横向晃动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轮轨关系是影响车辆低频横向晃动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晃动机理分析,从车轮经济性镟修、钢轨打磨、摩擦系数等3方面对... 针对动车组运行中出现的车辆低频横向晃动问题,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对车辆横向晃动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轮轨关系是影响车辆低频横向晃动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晃动机理分析,从车轮经济性镟修、钢轨打磨、摩擦系数等3方面对车辆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以期有助于提升动车组的运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车辆横向晃动 车轮镟修 线路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