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_(3)AlO_(4)F∶Eu^(3+),Dy^(3+),Na^(+)发光材料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瑞含 赵惠明 +2 位作者 张艳吉 李文霞 米晓云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7,共12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y^(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y^(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y^(3+)和Na^(+)的浓度(摩...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y^(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y^(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y^(3+)和Na^(+)的浓度(摩尔分数)分别为11%、5%和4%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高。导致Eu^(3+)和Dy^(3+)发生浓度猝灭的机制分别为四级-四级相互作用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在Eu^(3+)、Dy^(3+)共掺杂实验中,证明了存在Dy^(3+)向Eu^(3+)的能量传递。此外,加入Na^(+)作为电荷补偿剂提高了Sr_(3)AlO_(4)F的发光性能,加入4%Na^(+)后发光强度提升近4倍。探究了Sr_(3)AlO_(4)F发光材料的热稳定性,在150℃时,共掺杂Eu^(3+)、Dy^(3+)样品的发光强度为30℃时的72.71%。Sr_(3)AlO_(4)F∶Eu^(3+),Dy^(3+),Na^(+)这种新型的红色发光材料有利于提高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显色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能量传递 光致发光 Sr_(3)AlO_(4)F∶Eu^(3+) Dy^(3+) Na^(+) 红色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并咪唑衍生物蓝光材料的合成、光物理性质及理论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殿巍 左青卉 +5 位作者 陆永波 田保 徐亚州 翁思远 段潜 李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46-1352,共7页
合成了两个蓝光材料2-苯基-1H-[9,10-d]菲并咪唑(Phen-PI)和2-吡啶-1H-[9,10-d]菲并咪唑(PyriPI),光物理分析表明Phen-PI和Pyri-PI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371.5 nm,388.5 nm和403.5 nm,相对量子效率分别为0.383和0.528,激发态衰减寿命分别... 合成了两个蓝光材料2-苯基-1H-[9,10-d]菲并咪唑(Phen-PI)和2-吡啶-1H-[9,10-d]菲并咪唑(PyriPI),光物理分析表明Phen-PI和Pyri-PI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371.5 nm,388.5 nm和403.5 nm,相对量子效率分别为0.383和0.528,激发态衰减寿命分别为3.87 ns和3.68 ns。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化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成分和能级分布分析表明,当把Phen-PI中的苯基被吡啶环取代后,Pyri-PI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分别下降0.09 e V和0.23 e V,同时Pyri-PI的HOMO轨道和LUMO轨道的能级差比Phen-PI减少0.14 e V,在理论层面上解释了Pyri-PI发射光谱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并咪唑 蓝光材料 光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激活延迟荧光敏化荧光薄膜激发态弛豫:受体跃迁偶极矩的关键作用
3
作者 杜敏 郭子龙 +1 位作者 马骁楠 杨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5-96,共12页
在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敏化荧光(TSF)体系中,受体跃迁偶极矩(TDM)对激发态弛豫路径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构建受体TDM差异显著的TSF薄膜—双[4-(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苯基]硫砜/1,3,5,7-四甲基-8-苯基-氟硼二吡咯(DMAC-DPS/TMeP... 在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敏化荧光(TSF)体系中,受体跃迁偶极矩(TDM)对激发态弛豫路径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构建受体TDM差异显著的TSF薄膜—双[4-(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苯基]硫砜/1,3,5,7-四甲基-8-苯基-氟硼二吡咯(DMAC-DPS/TMePh-BDP)与双二苯胺基苯基蒽醌/2,4-双[4-(二乙氨基)-2-羟基苯基]方酸[AQ(PhDPA)_(2)/DiEA-SQ],利用稳态/瞬态荧光技术探究了模型体系的激发态弛豫路径.结果表明,TDM较大的DiEA-SQ通过增强光谱重叠积分扩大Förster半径(R_(0)),从而有效抑制了Dexter能量转移(DET).值得注意的是,高TDM受体虽可抑制DET导致的无辐射弛豫,但其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因自吸收(SA)效应而显著降低.研究发现,提升受体TDM是增强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率并抑制DET的有效策略,但需设计具有更大斯托克斯位移的受体分子或结合光学结构以抑制SA效应.这种机理层面的理解为TSF发光器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敏化荧光 跃迁偶极矩 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 Dexter能量转移 自吸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杀伤战术激光武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关效贤 朴贤卿 +3 位作者 孙晶 王英伟 朱忠立 刘景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0,132,共4页
光电对抗技术是随着光电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应运而生的一门崭新学科,而软杀伤激光武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软杀伤激光武器作为光电对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高技术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以干扰破坏敌方光电系统或致盲、半... 光电对抗技术是随着光电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应运而生的一门崭新学科,而软杀伤激光武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软杀伤激光武器作为光电对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高技术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以干扰破坏敌方光电系统或致盲、半致盲敌方人员为目的的激光武器,论述了软杀伤武器的作用机理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对抗 软杀伤 激光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敏化宽波带掺Er^(3+)氟磷酸盐玻璃的发光性质及Judd-Ofelt理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涛 李攀 +3 位作者 肖生春 王丹 吕景文 门志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95-2100,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种新的Er3+/Yb3+共掺氟磷酸盐玻璃,测试和分析了其密度、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讨论了Er3+离子和Yb3+离子对光谱性质的影响.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玻璃中Er3+离子的强度参数Ωt(t=2,4,6),分别为Ω2=4.36×...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种新的Er3+/Yb3+共掺氟磷酸盐玻璃,测试和分析了其密度、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讨论了Er3+离子和Yb3+离子对光谱性质的影响.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玻璃中Er3+离子的强度参数Ωt(t=2,4,6),分别为Ω2=4.36×10-20cm2,Ω4=1.35×10-20cm2,Ω6=0.79×10-20cm2,以及Er3+离子4I13/2能级荧光寿命τm=8.26ms.主发射峰1.53μm处半高宽(FWHM)为68nm.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的受激发射截面σe=8.5×10-21cm2.比较了不同玻璃基质中Er3+离子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Er3+/Yb3+双掺氟磷酸盐玻璃在1.53μm附近具有较宽的半高宽和较大的受激发射截面,是一种高增益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理想介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磷酸盐玻璃 McCumber理论 JUDD-OFELT理论 荧光光谱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与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董丽丹 魏长平 +1 位作者 李中田 汪凤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07-1212,共6页
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及其止血方面的性能,将壳聚糖(CS)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并引入具有抗菌作用的Ag+和TiO_2,制备出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首先,在壳聚糖中引入羧甲基,制得羧甲基壳聚糖(CMCS),之后向其中引入Ag+和TiO_2,分别制备出... 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及其止血方面的性能,将壳聚糖(CS)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并引入具有抗菌作用的Ag+和TiO_2,制备出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首先,在壳聚糖中引入羧甲基,制得羧甲基壳聚糖(CMCS),之后向其中引入Ag+和TiO_2,分别制备出Ag+-CMCS、TiO_2-CMCS和Ag+-TiO_2-CMCS复合材料。然后,采用FTIR、XRD、S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对复合物的凝血、止血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羧甲基壳聚糖的IR图谱在3 423 cm-1和1 380 cm-1处出现了羧甲基壳聚糖钠盐的特征吸收峰。改性后的羧甲基壳聚糖在XRD图谱中表现出了金属晶态。CMCS的粒径为14.8 nm左右,Ag+粒径为143.5 nm左右,纳米TiO_2的粒径为267.2 nm左右,且三者分散的很均匀。Ag+-TiO_2-CMCS的凝血、止血效果要优于Ag+-CMCS和TiO_2-CMCS,同时Ag+-CMCS和TiO_2-CMCS的凝血、止血效果要优于CM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改性 复合材料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WELM的不平衡OAM识别模型研究
7
作者 梁瑞悦 于海洋 +3 位作者 陈纯毅 倪小龙 胡小娟 李延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2,共6页
针对标签分布不平衡的轨道角动量(OAM)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加权极限学习机(WELM)识别模型。该模型利用PSO算法对WELM的输入权重和偏置进行联合优化,提高了WELM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比分析了PSO-WELM模型与支持向量... 针对标签分布不平衡的轨道角动量(OAM)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加权极限学习机(WELM)识别模型。该模型利用PSO算法对WELM的输入权重和偏置进行联合优化,提高了WELM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比分析了PSO-WELM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VM)、深度学习(DL)、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SO-WELM模型在较弱湍流强度下能够完全正确识别少数类、多数类OAM光束;在中等湍流强度下,PSO-WELM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值均优于对比方法,证明了该模型在识别不平衡状态OAM光束方面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数据 轨道角动量 机器学习 粒子群优化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Eu(BA)_3-MCM-41的制备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3
8
作者 祝翠梅 魏长平 +2 位作者 彭春佳 许洁 孙小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5-939,共5页
将稀土有机配合物Eu(BA)3组装进介孔MCM-41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Eu(BA)3-MCM-41。采用XRD、IR、激发、发射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装体保持了有序的介孔骨架结构,由组装体IR谱图中波数3451cm-1吸... 将稀土有机配合物Eu(BA)3组装进介孔MCM-41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Eu(BA)3-MCM-41。采用XRD、IR、激发、发射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装体保持了有序的介孔骨架结构,由组装体IR谱图中波数3451cm-1吸收峰的消失及970cm-1吸收峰强度的降低可知,介孔中Eu(BA)3的引入使得配合物自身含有的结晶水、MCM-41中的吸附水和羟基数目减少,由于Eu(BA)3与—OH在介孔孔道中成键使羟基减少,降低了Eu3+的发光猝灭效应,提高了Eu3+的发光效率。组装体中主客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MCM-41的存在使Eu(BA)3对激发光有更强吸收,且使Eu(BA)3-MCM-41的发光强度较Eu(BA)3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MCM-41 Eu(BA)3 有机-无机杂化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董丽丹 魏长平 +1 位作者 李中田 汪凤明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3-778,共6页
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及其止血方面的性能,将壳聚糖(CS)纳米化,并引入具有抗菌作用的Ag^+离子和凝血辅助作用的Ca^(2+)离子,制备出纳米壳聚糖金属离子复合止血材料。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纳米壳聚糖(nmCS),再分别加入AgNO_3和饱和C... 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及其止血方面的性能,将壳聚糖(CS)纳米化,并引入具有抗菌作用的Ag^+离子和凝血辅助作用的Ca^(2+)离子,制备出纳米壳聚糖金属离子复合止血材料。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纳米壳聚糖(nmCS),再分别加入AgNO_3和饱和CaCl2溶液,制得nmCS-Ag、nmCS-Ca、nmCS-Ag-Ca复合材料。然后,采用FTIR、XRD、S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对复合物的凝血、止血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壳聚糖IR图谱在1647cm-1和1560cm-1处出现了纳米壳聚糖钠盐的特征吸收峰;复合了金属离子的纳米壳聚糖在XRD图谱中表现出了Ag^+、Ca^(2+)的晶型特征;扫描电镜显示nmCS-Ag中Ag^+有部分析出而nmCS-Ca的复合效果较好;nmCS-Ag-Ca的凝血、止血效果要优于nmCS-Ag和nmCS-Ca,同时nmCS-Ag和nmCS-Ca的凝血、止血效果要优于nmCS。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纳米壳聚糖金属离子复合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复合材料 纳米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掺杂氟化物1550nm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利平 张希艳 +2 位作者 宫克 祖朝 毕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Er3+掺杂的1 550 nm氟化物上转换发光超细粉。与传统高温固相法样品相比,水热法合成的样品颗粒细小,与光电探测及成像器件耦合匹配应用时,更有利于提高器件的空间分辨率。探讨了Er3+掺杂四元氟化物1 550 nm上转换发光...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Er3+掺杂的1 550 nm氟化物上转换发光超细粉。与传统高温固相法样品相比,水热法合成的样品颗粒细小,与光电探测及成像器件耦合匹配应用时,更有利于提高器件的空间分辨率。探讨了Er3+掺杂四元氟化物1 550 nm上转换发光的物理机制,研究了Er3+掺杂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掺杂氟化物 1550nm上转换发光 超细粉末 水热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溶法光纤传像束材料匹配性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媛 周德春 +2 位作者 于凤霞 谭芳 杨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为使光纤传像束具有良好的传光、传像性能,需要对原始材料的匹配性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引入PbO等阳离子半径大的材料作纤芯,用低折射率SiO2和B2O3材料作包层,选择BaO等酸溶速率高的材料作为酸溶层,研究了纤芯、包层和酸溶层玻璃材料之间... 为使光纤传像束具有良好的传光、传像性能,需要对原始材料的匹配性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引入PbO等阳离子半径大的材料作纤芯,用低折射率SiO2和B2O3材料作包层,选择BaO等酸溶速率高的材料作为酸溶层,研究了纤芯、包层和酸溶层玻璃材料之间物化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匹配性.通过差热分析和光谱透过率等多种实验手段,对这三种玻璃材料的光学和热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优化设计出了酸溶法光纤传像束所需要的原料配方.结果表明:在纤芯、包层和酸溶玻璃材料中分别引入质量分数为45%PbO、60%SiO2和40%(B2O3+BaO)以上时,酸溶法光纤传像束材料的匹配性最佳,该研究和设计对高质量光纤传像束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像束 酸溶法 匹配性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光物理性质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建立 万玉春 +6 位作者 王艳菊 米晓云 孙海英 臧春雨 司振君 王春刚 王一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24-1029,共6页
合成了新型质子给体的荧光探针化合物2,3-双(4-二甲胺基苯基)喹喔啉(QBDMA)。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红外吸收和氢核磁共振等光谱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同时分析其电化学性质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条... 合成了新型质子给体的荧光探针化合物2,3-双(4-二甲胺基苯基)喹喔啉(QBDMA)。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红外吸收和氢核磁共振等光谱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同时分析其电化学性质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光致发光光谱。最后在B3LYP1/6-31G*水平上优化其基态结构,并对其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理论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理论计算 喹喔啉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层0Cr18Ni9/20g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及接头组织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能利 张希艳 +1 位作者 潘希德 薛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57,64,共4页
采用H1Cr24Ni13型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和钨极氩弧焊(TIG)方法对不锈钢覆层厚度为0.5 mm的0Cr18Ni9/20 g异种钢复合钢板进行了对接焊,并应用光学显微镜、能谱(EDS)、线扫描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焊接接头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TIG方法... 采用H1Cr24Ni13型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和钨极氩弧焊(TIG)方法对不锈钢覆层厚度为0.5 mm的0Cr18Ni9/20 g异种钢复合钢板进行了对接焊,并应用光学显微镜、能谱(EDS)、线扫描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焊接接头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TIG方法及相应的工艺参数焊接0Cr18Ni9/20 g复合钢板,可以保证覆层金属具有所需的成分和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钢板 焊接接头 钨极氩弧焊 奥氏体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金属表面红外辐射偏振特性研究
14
作者 杨晨南 付跃刚 +3 位作者 欧阳名钊 原帅 贺文俊 赵宇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7-1565,共9页
偏振特性是光场中除强度与光谱之外的又一维重要特性,在目标识别、军事侦察和红外目标探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航天发动机、高速飞行器等人造物体通常温度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因此具有高温自辐射特性。然而,高温情况下目标的... 偏振特性是光场中除强度与光谱之外的又一维重要特性,在目标识别、军事侦察和红外目标探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航天发动机、高速飞行器等人造物体通常温度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因此具有高温自辐射特性。然而,高温情况下目标的红外偏振特性研究却相对较少,尤其是缺乏针对不同金属表面在较高温度下的偏振特性的深入探索。为了研究高温金属表面的辐射偏振特性,采用基于微面元理论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结合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特性,系统性地建立了基于金属自发辐射能量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与红外辐射偏振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推导与计算,分析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温度条件下,金属对红外辐射线偏振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金属表面的粗糙度越大,偏振度越低;相反,在相同粗糙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偏振度逐渐增加。同时利用LGC6122型长波红外相机与WP25M-IRC红外线栅偏振片,对金属铁和45号钢进行了在8~14μm波段内的目标自发辐射偏振热成像,获取了150、200、250、300、400和500℃下的长波红外线偏振度数据。针对实验观测而言,受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影响,金属表面温度与其光谱积分偏振度呈正相关状态,温度越高,光谱积分偏振度越大。同时随着观测角度的增加,偏振度也逐渐增大,在70°~80°范围内达到峰值。该研究成果旨在提升红外目标检测等应用中热成像和光学传感技术的精度和其可靠性,并为未来进一步探索复杂环境下的红外探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偏振特性 高温金属 偏振度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Zr_2O_7∶Eu发光材料的共沉淀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巴学巍 李东锋 米晓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9-132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2Zr2O7∶Eu纳米粉体。采用热分析和XRD研究了前驱沉淀物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物相组成。采用SEM观察所制备纳米粉体的显微形貌。使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1200℃热处理2 h制备的La2Zr...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2Zr2O7∶Eu纳米粉体。采用热分析和XRD研究了前驱沉淀物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物相组成。采用SEM观察所制备纳米粉体的显微形貌。使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1200℃热处理2 h制备的La2Zr2O7∶Eu纳米粉体颗粒基本上呈球状,分散性较好,粒径分布在30-50 nm。光谱分析表明,La2Zr2O7∶Eu纳米粉体的激发光谱属于Eu^3+的特征谱带,其中强度最大的峰值位于285 nm的谱带,属于O2--Eu^3+的电荷迁移带。样品的发射光谱分布于570~650 nm之间,主发射峰位于585 nm。Eu^3+的最佳掺杂量为5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Zr2O7∶Eu 共沉淀法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材料MCM-41和半导体的组装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洁 魏长平 万成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在室温下制备介孔材料MCM-41,将稀土离子铕和半导体材料CdS组装到MCM-41孔道中,制得CdS/Eu-MCM-41复合介孔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和激发与发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 在室温下制备介孔材料MCM-41,将稀土离子铕和半导体材料CdS组装到MCM-41孔道中,制得CdS/Eu-MCM-41复合介孔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和激发与发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CdS/Eu-MCM-41仍保持MCM-41的六方有序结构,并证明Eu3+和CdS组装到介孔孔道中.荧光光谱显示复合介孔材料发出荧光,并且在组装体中CdS的吸收边发生明显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孔道 组装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上转换原理的MCP-PMT位敏探测器组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武翠琴 张向东 +3 位作者 王兴治 王绪安 彭文达 张希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96-1100,共5页
针对工作波长为1064nm、脉冲宽度为10~20ns的低占空比激光定向工程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俘获材料红外上转换、S20光电阴极光电转换,双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四阳极板接收的新型光电倍增管位敏探测器组件新方案.分析和研究了探测器... 针对工作波长为1064nm、脉冲宽度为10~20ns的低占空比激光定向工程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俘获材料红外上转换、S20光电阴极光电转换,双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四阳极板接收的新型光电倍增管位敏探测器组件新方案.分析和研究了探测器组件原理样机研制过程中的高效能、短余辉红外上转换材料的优化选取、高性能组合光电阴极的设计和制作等关键技术,对原理样机进行了主要性能测试,取得了有效测试数据.对原理样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改进途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 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 电子俘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谱红外-可见转换材料CaS∶Ce,Sm的低温燃烧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希艳 卢利平 +3 位作者 柏朝晖 王晓春 刘全生 米晓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99-2402,共4页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LCS)法制备出宽频谱红外-可见转换材料CaS∶Ce,Sm,研究了稀土掺杂浓度对产物红外-可见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XRD分析表明样品为立方晶系CaS晶体结构。样品的激发光谱位于200-500 nm之间...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LCS)法制备出宽频谱红外-可见转换材料CaS∶Ce,Sm,研究了稀土掺杂浓度对产物红外-可见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XRD分析表明样品为立方晶系CaS晶体结构。样品的激发光谱位于200-500 nm之间,紫外或可见光均可有效激发该材料完成“充能”过程,且可见光激发占优势。样品的红外响应光谱范围为800-1600 nm,说明CaS∶Ce,Sm材料具有宽频谱红外-可见转换效应。样品的红外-可见转换发射光谱是位于450-650 nm的宽带谱,两毗邻发射峰位于513.4和572 nm,分别对应Ce^3+的2T2g(5d)→2F5/2(4f)和2T2g(5d)→2F7/2(4f)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Ce Sm 红外-可见转换发光 宽频谱红外-可见转换 低温燃烧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钇铝石榴石(Y_3Al_5O_(12))析晶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华山 苏春辉 +1 位作者 韩辉 王光照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透明YAG多晶陶瓷具有优良的光学、机械与化学性能,逐渐成为新一代固体激光基质材料。分散均匀、团聚轻、超细颗粒的纳米前驱体粉末有利于制备出高度透明的激光陶瓷。以Y2O3,Al(NO3)3·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柠檬酸-凝胶法和低温... 透明YAG多晶陶瓷具有优良的光学、机械与化学性能,逐渐成为新一代固体激光基质材料。分散均匀、团聚轻、超细颗粒的纳米前驱体粉末有利于制备出高度透明的激光陶瓷。以Y2O3,Al(NO3)3·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柠檬酸-凝胶法和低温自蔓延燃烧反应相结合制备出黑色粉末,经1100℃烧结出YAG纳米前驱体粉末。采用TG-DTA,XRD,FT-IR和TEM测试手段对YAG前驱体粉末进行表征,采用谢莱公式计算出不同烧结温度下晶粒尺寸。研究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晶粒平均尺寸增加,标准偏差以小幅度增加,晶粒尺寸分布曲线保持一致,晶格参数减小。随热处理时间增加,晶粒主要以晶界扩散形式线性长大。纳米晶粒表面原子呈不规则分布,导致晶格参数增加,前驱体颗粒由单个晶粒所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 温度 钇铝石榴石 纳米粉末 激光陶瓷 柠檬酸-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基准晶复相材料电极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万强 张姗姗 王立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02-1407,共6页
通过电弧熔炼和铜辊急冷技术分别制得Ti1.4V0.6Ni准晶材料和V5Ti9Zr26.2Ni38Cr3.5Co1.5Mn15.6Al0.4Sn0.8(VTZN)合金材料,再用球磨法得到Ti1.4V0.6Ni+20%(质量分数)VTZN的复相材料,研究了该复相材料的组织和电化学储氢特性。结果表明,复... 通过电弧熔炼和铜辊急冷技术分别制得Ti1.4V0.6Ni准晶材料和V5Ti9Zr26.2Ni38Cr3.5Co1.5Mn15.6Al0.4Sn0.8(VTZN)合金材料,再用球磨法得到Ti1.4V0.6Ni+20%(质量分数)VTZN的复相材料,研究了该复相材料的组织和电化学储氢特性。结果表明,复相材料的相组成包括正二十面体准晶相(I-phase)、面心立方相(FCC)和体心立方相(BCC)。复相材料作为镍氢电池负极,在303 K和放电电流密度为30 mA/g条件下,最大放电容量可达310 mA.h/g,放电性能优于Ti1.4V0.6Ni合金负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1.4V0.6Ni合金 准晶 复相材料 电化学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