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用于深空信息传输的光纤激光相控阵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天枢 孙鸿伟 +5 位作者 韩建 张鹏 胡源 张立中 刘京郊 姜会林 《深空探测学报》 2014年第4期282-288,共7页
提出采用面向动态连接的光纤激光相控阵的深空激光通信及全光组网技术,对4-35万千米深空探测链路功率进行了仿真,由于1.55μm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饱和输出限制,使其安全裕量大大低于1.064μm 载波源的安全裕量.模拟了1.064μm 的光纤激光... 提出采用面向动态连接的光纤激光相控阵的深空激光通信及全光组网技术,对4-35万千米深空探测链路功率进行了仿真,由于1.55μm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饱和输出限制,使其安全裕量大大低于1.064μm 载波源的安全裕量.模拟了1.064μm 的光纤激光相控阵在深空通信中的远场强度分布图,阵元数目为20×20时,阵元间距为20μm、纤芯半径为10μm,远场的扫描角度范围为±1.309°.结果表明,1.064μm 光纤激光相控阵光源具有深空链路传输优势,该研究为面向动态连接的激光相控通信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通信 光纤激光相控阵 扫描角度 动态连接 全光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高速视频图像传输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树昌 刘鹏 +2 位作者 王延海 李小明 张同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采用数字相机的测试系统中,为解决图像数据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的瓶颈问题,在研究视频图像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基础上,提出了高速、远距离传输的具体实现方案。利用光电转换方法及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术,完成了大容... 在采用数字相机的测试系统中,为解决图像数据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的瓶颈问题,在研究视频图像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基础上,提出了高速、远距离传输的具体实现方案。利用光电转换方法及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术,完成了大容量高速视频图像光纤传输系统设计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数字视频长线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视频 长线传输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光通信中大气湍流影响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纯毅 杨华民 +2 位作者 姜会林 冯欣 王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9-791,共13页
大气湍流导致大气光通信链路的误码率上升。湍流影响抑制技术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提升大气光通信的性能,提高链路的通信速率及距离。首先总结了大气湍流对光通信影响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不同大气湍流效应对光通信的影响形式,其中包... 大气湍流导致大气光通信链路的误码率上升。湍流影响抑制技术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提升大气光通信的性能,提高链路的通信速率及距离。首先总结了大气湍流对光通信影响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不同大气湍流效应对光通信的影响形式,其中包括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到达角起伏、相位起伏、光束扩展等。综述了大气湍流影响抑制技术的研究动态和新进展,并根据抑制技术原理的不同,详细地论述了大孔径接收、分集、部分相干光传输、时域处理与阈值优化、自适应光学等技术。从抑制原理和效果出发,对各种大气湍流影响抑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简述了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光通信 大孔径 分集 部分相干光 时域处理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脉冲云层传输时间扩展与信道均衡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纯毅 杨华民 +3 位作者 姜会林 佟首峰 范静涛 韩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5-1329,共5页
云层粒子对激光的多次散射引起激光脉冲产生时间扩展,造成接收信号出现码间串扰。首先建立了带均衡滤波的云层激光通信链路信道模型;然后使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法得出了云层信道在不同光学厚度下的脉冲时间响应特性;并推导出考虑码间串... 云层粒子对激光的多次散射引起激光脉冲产生时间扩展,造成接收信号出现码间串扰。首先建立了带均衡滤波的云层激光通信链路信道模型;然后使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法得出了云层信道在不同光学厚度下的脉冲时间响应特性;并推导出考虑码间串扰时的系统误码率计算模型。对不同云层光学厚度下,不使用均衡滤波和使用均衡滤波时的信噪比与系统误码率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与分析,发现使用均衡滤波能有效地对云层信道多次散射效应的影响进行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时间扩展 均衡 云层信道 光通信 码间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仿生偏振视觉固/气热源识别技术研究
5
作者 原帅 欧阳名钊 +4 位作者 付跃刚 杨晨南 许俊伟 程庆庆 李亚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8-207,共10页
基于仿生偏振视觉原理,开展了高温固/气热源目标长波红外偏振识别技术研究。以高温金属热源和丁烷气体燃烧热源为研究对象,提出将不同通道偏振距离图像进行融合,分析高温状态下固/气热源目标偏振特性及目标背景对比度特征。同时,结合深... 基于仿生偏振视觉原理,开展了高温固/气热源目标长波红外偏振识别技术研究。以高温金属热源和丁烷气体燃烧热源为研究对象,提出将不同通道偏振距离图像进行融合,分析高温状态下固/气热源目标偏振特性及目标背景对比度特征。同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三类偏振距离红外融合图像数据集,使用YOLOv8网络对其中固/气热源目标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双通道偏振距离图像中高温固体热源表现出边缘偏振信息,三、四通道偏振距离中伪装热源目标体现出边缘和纹理特征,二者在噪声环境中对比度高。其中,三通道偏振距离对比度表现最优。相较于原偏振距离图像,融合图像目标背景对比度得到增强。三类数据集中固/气热源目标可被有效识别,mAP0.5达到99%以上,mAP0.5∶0.95值234组合达到73.7%,223组合达到75.2%,443组合达到67.3%。实现了多通道组合下的高温固/气目标物分类识别比较研究,验证了红外目标偏振技术在固/气热源目标识别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固/气热源目标 仿生偏振视觉 偏振特征识别 深度学习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信道部分相干光通信链路性能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纯毅 杨华民 +2 位作者 姜会林 冯欣 王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69-1872,共4页
针对使用开关键控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部分相干光链路,建立了信道容量、信道误码率以及链路中断概率的数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完全相干光和部分相干光链路的信道容量、信道误码率以及链路中断概率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给出了... 针对使用开关键控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部分相干光链路,建立了信道容量、信道误码率以及链路中断概率的数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完全相干光和部分相干光链路的信道容量、信道误码率以及链路中断概率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给出了发射功率受限时,光束初始相干度的优化选取模型.在大气湍流信道中,部分相干光通信的性能优于完全相干光通信,部分相干光传输是一种有效的大气湍流影响抑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容量 误码率 中断概率 无线光通信 部分相干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多项式位相光瞳滤波实现超分辨望远成像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显著 王超 +3 位作者 江伦 刘壮 杨进华 姜会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238,共6页
为了对望远光学系统实现横向超分辨成像,设计了一种高斯特列尔比的二维多项式函数形式的位相型光瞳滤波器,分析了其对光学系统焦点附近光强分布的有益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加入滤波器之后,与无滤波器时相比系统横向光学分辨率提升了1.33... 为了对望远光学系统实现横向超分辨成像,设计了一种高斯特列尔比的二维多项式函数形式的位相型光瞳滤波器,分析了其对光学系统焦点附近光强分布的有益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加入滤波器之后,与无滤波器时相比系统横向光学分辨率提升了1.33倍,同时斯特列尔比为无滤波器时的0.75倍。给出了该种滤波器与典型的三区型、四区型和一维多项式位相型光瞳滤波器的对比,从对比结果可知,二维多项式型滤波器的斯特列尔比为几种滤波器中的最优,且其横向分辨倍率仅次于四区型滤波器,但四区型滤波器的斯特列尔比过低,不适合应用于望远系统。研究了入射光视场角对应用该种滤波器的望远光学系统成像效果的影响,视场角不大于±4°时,具有较佳的超分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成像 光瞳滤波 高斯特列尔比 望远系统 二维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湍流闪烁方差与接收口径的关系测量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迪 佟首峰 赵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07-209,共3页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分析,测量得出大气湍流闪烁方差与接收口径的关系。通过改变接收孔径的大小,得出不同接收孔径下光强的变化,然后再统计出闪烁指数2I。对试验测出的闪烁指数进行数据拟合,得出在不同接收孔径下,闪烁指数的变化关系;并分...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分析,测量得出大气湍流闪烁方差与接收口径的关系。通过改变接收孔径的大小,得出不同接收孔径下光强的变化,然后再统计出闪烁指数2I。对试验测出的闪烁指数进行数据拟合,得出在不同接收孔径下,闪烁指数的变化关系;并分析得出随着口径的增加,大气湍流闪烁引起的抖动方差近似反比平方规律。由于接收口径与抖动方差并非线性关系,需要优化选取接收口径,对试验测出的闪烁指数进行数据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大口径接收 孔径平滑 闪烁方差 激光大气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光学系统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旭 牛学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了减小透射式光学系统机械结构的重量,提出一种基于多学科优化软件的轻量化优化方法。光机结构重量与结构体积和材料属性有关,针对结构体积进行了轻量化优化。以镜筒壁厚等结构尺寸为变量,以施加载荷后的光学MTF值符合设计要求时的质... 为了减小透射式光学系统机械结构的重量,提出一种基于多学科优化软件的轻量化优化方法。光机结构重量与结构体积和材料属性有关,针对结构体积进行了轻量化优化。以镜筒壁厚等结构尺寸为变量,以施加载荷后的光学MTF值符合设计要求时的质量最小为目标,以一安防变焦系统结构为例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与原始变焦系统结构相比,优化后重量减小了24.72%,光学系统MTF降低了0.76%,质量满足设计要求2 kg,MTF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透射式光学系统结构轻量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光学系统 结构优化 Isight软件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与FPGA的靶标动态检测跟踪技术
10
作者 刘鹏 王晓曼 +2 位作者 钟刚 褚影 韩志强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针对靶场目标测试面临的测量目标小、距离远、目标与背景对比度低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数字视频图像信息进行目标动态检测跟踪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图像分割检... 针对靶场目标测试面临的测量目标小、距离远、目标与背景对比度低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数字视频图像信息进行目标动态检测跟踪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图像分割检测方法与目标跟踪算法,精确并快速地定位靶标十字的中心,从而实现复杂环境下运动靶标检测跟踪,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标检测 数字图像 分割检测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数字化标定的光纤光栅应变检测系统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建颖 刘智超 +2 位作者 林雪竹 侯茂盛 李丽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0-574,共5页
在装配过程中因工件不同摆放方式或夹持方式造成表面形变,为了减小其引起基准点、对接位置等的偏差,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FBG)的3维应变场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正交结构FBG应变片组实时监测工件的应... 在装配过程中因工件不同摆放方式或夹持方式造成表面形变,为了减小其引起基准点、对接位置等的偏差,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FBG)的3维应变场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正交结构FBG应变片组实时监测工件的应变场分布变化,并利用ANSYS仿真分析了工件受力后表面形变偏移量分布。结果表明,仿真分析与视觉检测绝对误差为0.72mm,应变检测与视觉检测结果的绝对误差为0.52mm,均在误差范围内;对比仿真结果、应变检测结果和视觉检测结果,样本偏差为0.19mm。通过建立3维应变场与工件形变偏移量之间关系,实现了形变偏移量补偿并辅助精密装配。该系统在大型工件数字化精密装配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布喇格光栅 应变场检测 3维重构 数字化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大视场多光谱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文轩 胡源 +2 位作者 张凯 秦铭泽 袁夕尧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9-1054,共6页
大视场、多通道、小型化已成为星载测绘光学系统的迫切需求。根据上述需求,提出了先用视场分光再用窄带分色片分光的设计方案、并构建了自动消遮挡和轻小型化优化函数。设计了一款主、次、三镜均为球面的离轴三反四通道光学系统,其焦距3... 大视场、多通道、小型化已成为星载测绘光学系统的迫切需求。根据上述需求,提出了先用视场分光再用窄带分色片分光的设计方案、并构建了自动消遮挡和轻小型化优化函数。设计了一款主、次、三镜均为球面的离轴三反四通道光学系统,其焦距360mm、相对孔径为1/6、视场角13°×5°、工作波段0.4~1.1mm、地面像元分辨率5 m、全视场畸变小于5%。加工、装调后的整机系统实测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曲线在奈奎斯特频率100 lp/mm处均大于0.25,同时系统所占空间面积仅为245 mm×423 mm、整机重量仅13.82 kg,从而实现了系统大视场、无遮挡、多通道、体积包络的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遥感 离轴三反 光学设计 大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感知阵列在线滑觉测试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春辉 刘智超 殷礼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5-421,共7页
针对智能柔性滑觉传感中位置与速度的实时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监测目标位移与速度的光纤感知模块。首先,采用温度补偿模块解决温度交叉敏感问题;然后,在分析传感单元应力分布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米”型FBG组网结构;最后,采用标准... 针对智能柔性滑觉传感中位置与速度的实时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监测目标位移与速度的光纤感知模块。首先,采用温度补偿模块解决温度交叉敏感问题;然后,在分析传感单元应力分布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米”型FBG组网结构;最后,采用标准压力计与小球完成了位置方向与速度状态的测试,并提出了适用该结构的目标状态解算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目标轨迹平均形变量约为0.32μm,衰减距离宽度约为3.0 mm。实验针对0.255 kg钢制小球进行滑动测试,FBG应力灵敏度均优于0.020 6 nm/N,FBG中心波长偏移量可以准确确定物体所在区域位置和物体运动方向。传感模块能够实时监测物体运动状态,智能调整物体施力大小及位姿。结果显示,该滑觉感知系统的平面定位精度、运动角度与速度换算均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根据模型函数关系可知,在调整传感网络中FBG总量时可以实现对位置、角度及速度精度的控制。综上所述,该系统具有对检测区域内目标位置、运动状态实时监测的能力,适用于柔性智能装配、智能仿生皮肤等技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位移监测 状态分析 感知阵列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制冷中波红外光学系统精简无热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炳旭 牟达 +2 位作者 林鹤 杨旭 高佳旭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1-44,共4页
红外光学系统相比于可见光光学系统,其成像质量受温度波动影响很大。基于光学被动式无热化原理,分析红外系统各部分光学参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子,设计了一个工作波段3~5μm,焦距120mm,F#=2的红外光学系统,选用分辨率为384pixel×28... 红外光学系统相比于可见光光学系统,其成像质量受温度波动影响很大。基于光学被动式无热化原理,分析红外系统各部分光学参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子,设计了一个工作波段3~5μm,焦距120mm,F#=2的红外光学系统,选用分辨率为384pixel×288pixel、像元大小为25μm的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该系统采用四片式的结构形式且全部为球面光学元件,采用硅和锗两种常见的中波红外材料满足了消热差和消色差的要求,故具有较高的加工可行性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在工作温度范围-40℃~60℃之间都能保持优良像质,并且满足非制冷型中波红外系统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中波红外光学 非制冷 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I异形曲面构件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
15
作者 吕名扬 任姣姣 +3 位作者 张丹丹 顾健 李丽娟 张霁旸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3年第8期977-984,共8页
异形曲面构件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应用广泛,其粘接质量成为影响工作安全的重要因素。太赫兹凭借其独特的物理特性,近乎是对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材料粘接质量进行检测的唯一手段。异形曲面构件上下表面曲率不一致,仅以上表面作为... 异形曲面构件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应用广泛,其粘接质量成为影响工作安全的重要因素。太赫兹凭借其独特的物理特性,近乎是对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材料粘接质量进行检测的唯一手段。异形曲面构件上下表面曲率不一致,仅以上表面作为基准曲面进行路径规划时,无法对异形曲面构件粘接质量进行准确判断。对此,在下表面固定不同形状的金属片模拟粘接层中的缺陷,分别以异形曲面构件上下表面为基准曲面,采用机器人化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对上下表面2个基准曲面的太赫兹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下表面为基准曲面进行检测时,区域Ⅱ、Ⅲ处信号信噪比,较上表面为基准曲面检测时提高12.09 dB、10.39 dB;区域Ⅱ、Ⅲ处金属片实际检测面积与理论面积比值,较上表面为基准曲面检测时提高55.97%、80.81%,更好地满足了异形曲面构件的检测要求。这项工作将促进太赫兹成像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曲面构件 粘接质量 基准曲面 太赫兹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掩膜式光谱光学系统
16
作者 李鹏达 胡源 +4 位作者 钟晓明 王旭 王月旗 李轶庭 骆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199,共8页
掩膜式光谱仪通过分光镜,将入射场景分为空间维和光谱维两路分别采集,然后对其进行信息融合,实现光谱高动态视频信号的获取,在动态高光谱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掩膜式光谱仪轻小型化问题,针对光谱光学系统部分,进行镜片... 掩膜式光谱仪通过分光镜,将入射场景分为空间维和光谱维两路分别采集,然后对其进行信息融合,实现光谱高动态视频信号的获取,在动态高光谱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掩膜式光谱仪轻小型化问题,针对光谱光学系统部分,进行镜片数量的精简化设计,采用光栅替换传统棱镜,在实现线性色散的同时使结构进一步紧凑。并针对光栅无用级次产生的杂散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最终设计的系统在400~1 000 nm范围内,光谱分辨率均小于4 nm,全视场奈奎斯特频率处平均调制传递函数(MTF)均大于0.4,像面照度均匀性高于0.9,实现良好像质;同时杂散光产生的信噪比为0.06,不影响光谱信息的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膜式 光谱仪 光学设计 光栅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仰式导引头跟踪策略研究
17
作者 姚佳志 宋延嵩 +2 位作者 宋建林 王伟 安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31-4038,共8页
为了简化滚转-俯仰式导引头的跟踪过程,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应用于此结构的跟踪方案。通过分析滚-仰式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提出基于解像旋机理跟踪目标的新方法,以简单、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与传统坐标转换法不同,新方法的... 为了简化滚转-俯仰式导引头的跟踪过程,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应用于此结构的跟踪方案。通过分析滚-仰式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提出基于解像旋机理跟踪目标的新方法,以简单、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与传统坐标转换法不同,新方法的精度受到光轴等机械误差的影响更小,容错率更高,适用性、实时性更强,且可以同时通过角速率陀螺数据作为反馈进行任意方向的扰动补偿。根据陀螺安装方式的不同,通过推导导引头稳定平台状态及导引头与弹体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得到稳定公式,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半实物仿真进行实验验证,静态跟踪实验结果证明了新的跟踪方法具有可实用性。在动态跟踪实验中分别使用传统坐标转换法和新提出的解像旋法进行跟踪。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解像旋法在存在载体扰动情况下仍然适用;相比传统坐标转换法,解像旋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跟踪精度,x轴跟踪误差RMSE值减小了79.10%,y轴减小了9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 横滚-俯仰式 稳定平台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球覆盖的多层星座链路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海洋 杨华民 +2 位作者 姜会林 从立钢 祁晖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6-59,共4页
针对天基网络规模庞大、动态拓扑、链路较长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对地球全天时覆盖的多层星座组网模型,并分析了链路的通断情况。首先利用天文学卫星运动原理,结合卫星对地球覆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由5颗GEO卫星和9颗MEO卫星组成的... 针对天基网络规模庞大、动态拓扑、链路较长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对地球全天时覆盖的多层星座组网模型,并分析了链路的通断情况。首先利用天文学卫星运动原理,结合卫星对地球覆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由5颗GEO卫星和9颗MEO卫星组成的多层星座网络模型;随后通过STK软件,对星座链路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网络结构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总结了卫星组网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网络 数据链 全天时 S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配准的动态场景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莹 范静涛 +1 位作者 杨华民 姜会林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9,共6页
针对摄像机运动的动态场景下运动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Harris角点方根-算术均值距离配准的动态场景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当前帧图像与前一帧图像进行配准,获取图像的全局运动参数;利用求得的运动参数对当前图像进行运动补偿;然... 针对摄像机运动的动态场景下运动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Harris角点方根-算术均值距离配准的动态场景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当前帧图像与前一帧图像进行配准,获取图像的全局运动参数;利用求得的运动参数对当前图像进行运动补偿;然后,将其与存储的前两帧图像进行帧差法,以获得运动目标的轮廓信息;以该运动目标区域为掩模,检测并定位该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较好的处理摄像机运动等动态场景情况下的运动目标定位问题,为运动目标的跟踪和识别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动态场景 图像配准 帧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虾蛄眼偏振特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跃刚 朱启凡 +3 位作者 张玉慧 杨博伟 刘智颖 胡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共4页
虾蛄眼具有强大的视觉系统,具有多光谱和偏振探测能力。以虾蛄眼微绒毛阵列结构为基础,进行仿生研究。针对偏振探测中的能量利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的问题,仿生虾蛄眼微绒毛阵列结构,研究了孔阵列光子晶体结构,实现偏振滤波与光谱滤波的集... 虾蛄眼具有强大的视觉系统,具有多光谱和偏振探测能力。以虾蛄眼微绒毛阵列结构为基础,进行仿生研究。针对偏振探测中的能量利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的问题,仿生虾蛄眼微绒毛阵列结构,研究了孔阵列光子晶体结构,实现偏振滤波与光谱滤波的集成;根据虾蛄眼微绒毛具有光谱滤波及光信号吸收特性,以纳米线栅为仿生结构基础,实现偏振、光谱吸收特性的集成;依据虾蛄眼双向微绒毛阵列结构,以正交纳米线栅为仿生结构基础,实现单位像元的双向偏振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蛄眼 微绒毛 纳米线栅 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