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织构对H13模具钢激光熔覆残余应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昌龙 于子策 +3 位作者 杜伟龙 张自豪 白宇阳 张书豪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在H13模具钢多层激光熔覆过程中,通过预置表面织构以降低激光熔覆后模具钢熔覆层的残余应力,减少其裂纹的产生。首先,对待加工表面进行预处理,预置正方形表面织构,并利用Ansys软件APDL语言模拟激光熔覆过程,对熔覆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 在H13模具钢多层激光熔覆过程中,通过预置表面织构以降低激光熔覆后模具钢熔覆层的残余应力,减少其裂纹的产生。首先,对待加工表面进行预处理,预置正方形表面织构,并利用Ansys软件APDL语言模拟激光熔覆过程,对熔覆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耦合分析研究;其次,结合正交实验模拟结果研究预置织构对激光熔覆层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后,进行实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对正交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均值化分析可知,最优熔覆参数为激光功率P=400 W,扫描速率v=20 mm/s,激光光斑半径R=0.8 mm,影响熔覆层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顺序依次为激光功率>激光光斑半径>扫描速率。将最优参数下有、无织构的仿真及实际加工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中有织构激光熔覆后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降低了25.96%,实际熔覆后有织构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18.55%。因此通过在H13模具钢基体表面预置织构的方法,可以降低熔覆层残余应力,从而减少或消除裂纹的产生,在利用激光熔覆进行模具再制造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激光熔覆 表面织构 有限元分析 H13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振动信号特征融合的砂轮磨损智能辨识系统
2
作者 丁宁 杨云淏 +4 位作者 段景淞 谭鹏乐 张楷毓 董之宁 史尧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6-111,共6页
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磨损会显著影响加工质量。为了对砂轮磨损状态进行辨识和及时修整,提出一种基于力-振动信号特征融合的智能辨识方法。以难加工的航空航天钛合金材料为磨削对象,建立砂轮磨损状态的多信号采集系统,同步获取磨削力... 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磨损会显著影响加工质量。为了对砂轮磨损状态进行辨识和及时修整,提出一种基于力-振动信号特征融合的智能辨识方法。以难加工的航空航天钛合金材料为磨削对象,建立砂轮磨损状态的多信号采集系统,同步获取磨削力信号、振动信号和砂轮表面形貌数据。通过结合表面形貌和信号特征分析,探究砂轮磨损的演化规律。将磨削过程中的法向力与切向力之比σ(F_(N)/F_(t))和振动信号均方根值(RMS)作为表征砂轮磨损程度的关键参数,构建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ResNet-SVM)的砂轮磨损智能辨识模型,以提高辨识精度。该模型利用ResNet提取深层特征,通过SVM进行分类决策,并采用线性加权融合策略提升系统性能。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砂轮磨损状态识别方面优于传统的CNN-SVM模型,辨识精度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轮磨损 磨削力 振动信号 残差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油泥模型侧窗区域风噪主动噪声控制
3
作者 黄丽那 王登峰 +3 位作者 曹晓琳 贺杨 黄禀通 张小朋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有必要降低侧窗区域的风噪声。汽车风噪的低频噪声控制可通过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实现,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汽车风噪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active wind noise cancellation, AWNC),并针对侧窗区...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有必要降低侧窗区域的风噪声。汽车风噪的低频噪声控制可通过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实现,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汽车风噪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active wind noise cancellation, AWNC),并针对侧窗区域的输入信号选取合适的参考信号:侧窗振动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在100~500 Hz频段内与目标噪声的相干性较好。以风洞试验中整车全尺寸油泥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长短期记忆方法(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优化选取风噪声的参考信号,再利用FxLMS算法对优选后的参考信号进行AWNC仿真并完成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优选的参考信号不仅数量减少节约成本,且优选后的参考信号将风噪峰值频段降低了5~1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信号优选 LSTM AWNC 油泥模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KF算法在七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宗建 方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4-49,共6页
针对七自由度冗余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问题,提出一种求解逆运动学的新方法。采用闭环模型建模的多维序列处理方法,将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作为递推算法对机械臂实时状态进行估计,输入向量由前向模型的输入序列和反馈模型中的测量输出序... 针对七自由度冗余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问题,提出一种求解逆运动学的新方法。采用闭环模型建模的多维序列处理方法,将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作为递推算法对机械臂实时状态进行估计,输入向量由前向模型的输入序列和反馈模型中的测量输出序列组成,建立具有闭环框架的七自由度冗余机械手逆运动学的状态空间模型,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与传统雅可比矩阵的伪逆计算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位置误差精度和计算效率,在末端执行器的轨迹中加入噪声,显示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自由度机械手 冗余机械手 无迹卡尔曼滤波 逆运动学 闭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尹桂敏 方涛 贺长生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8期210-210,227,共2页
在落实素质教育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切入点和核心,真正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文章以机械原理课程为... 在落实素质教育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切入点和核心,真正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文章以机械原理课程为切入点,具体分析教学质量的相关要求,以期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落实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原理 课程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材料铣削加工特性和表面完整性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昌龙 马洪楠 +3 位作者 贾晓宇 赵钦祥 杜伟龙 于子策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4,132,共7页
激光熔覆等增材制造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然而这类技术获得的熔覆层表面质量较差,难以满足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要求,铣削加工作为一种精加工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精度不足等问题。文章综述了不同铣削参数、切削方向、增材制造材... 激光熔覆等增材制造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然而这类技术获得的熔覆层表面质量较差,难以满足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要求,铣削加工作为一种精加工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精度不足等问题。文章综述了不同铣削参数、切削方向、增材制造材料的处理方式、熔覆层的构筑方向等影响因素对加工特性和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加工特性通过切削力和刀具磨损表征,而表面完整性主要包括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纹缺陷、毛刺形成等)和力学性能(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熔覆层加工特性和表面完整性评价,使研究人员对增材制造材料的铣削性能具有更全面的了解,最后对增材制造材料铣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梳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材料 铣削 加工特性 表面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射对激光熔覆Ni基WC涂层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赵昌龙 杜伟龙 +5 位作者 于子策 张自豪 白宇阳 张书豪 董博 杨俊宝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28-241,共14页
目的研究不同振幅超声波辐射对激光熔覆Ni基WC涂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降低熔覆层残余应力,提高熔覆层力学性能,提升零部件服役寿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Cr12MoV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Ni基WC涂层,将激光熔覆技术与超声波辐射... 目的研究不同振幅超声波辐射对激光熔覆Ni基WC涂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降低熔覆层残余应力,提高熔覆层力学性能,提升零部件服役寿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Cr12MoV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Ni基WC涂层,将激光熔覆技术与超声波辐射技术相结合,以消除熔覆层中存在的裂纹和气孔等缺陷,提高成形工件的力学性能。首先,基于超声波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空化效应和声流效应,结合晶粒生长规律,研究振幅参数对熔池和熔覆层宏观形貌、微观组织结构和物相组成的影响。其次,通过涂层硬度和耐磨性等对比试验分析超声辐射工艺对熔覆层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X-RAYS衍射仪测量熔覆层的纵向残余应力,探究超声辐射对熔覆层应力的影响,并解释超声波辐射增强熔覆层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不同振幅超声辐射熔覆层的平均晶粒尺寸最大降低66.47%,显微组织主要由柱状晶和等轴晶组成,涂层物相主要是Ni-Cr-Fe和γ-(Fe,Ni)固溶体。磨损量分别降低了65.17%、95.74%、96.49%、76.67%、73.03%。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分别提高了14.86%、23.20%、28.10%、22.84%、16.76%,平均残余应力降低173.0 MPa,最大降幅点可达95.31%。结论超声波辐射有效降低了熔覆层残余应力和裂纹的产生,提高了熔覆层质量,进而增加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随着超声波辐射振幅的提高,熔覆层表面粗糙度降低,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先提高、后降低,残余应力显著降低。综合判断,振幅为14μm的涂层晶粒细化程度最高,硬度和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超声波辐射 材料表征 残余应力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幅面三喷嘴3D打印机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夏 张世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61,共9页
目前,基于FDM技术的3D打印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有的3D打印装置还存在着打印效率和表面成形精度二者不可同时提高的瓶颈问题。文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全新的三喷嘴打印模式,采用不同直径的喷嘴分别打印不同的工件结构,设计小直径... 目前,基于FDM技术的3D打印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有的3D打印装置还存在着打印效率和表面成形精度二者不可同时提高的瓶颈问题。文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全新的三喷嘴打印模式,采用不同直径的喷嘴分别打印不同的工件结构,设计小直径喷嘴打印工件表面用于提高表面精度,设计大直径喷嘴打印内部支撑及辅助支撑用于提高打印效率。设计并联混合传动机构,消除动力源给传动机构带来的负载问题,在确保可靠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增大打印幅面。采用三维建模对其进行虚拟结构的设计及优化,应用静力学分析对传动机构进行可靠性验证,采用流体力学分析对挤出机构内部流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模拟。通过三喷嘴3D打印装置样机进行实验测试,对打印模式、打印效率、表面精度和尺寸精度等性能参数进行检测,验证所提出打印模式的可行性,实现了打印效率和表面精度的同时提高,并且还提高了打印尺寸精度和打印幅面,为大幅面高精度的3D打印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机 三喷嘴打印模式 并联混合传动机构 打印效率 成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边一位四车停车装置研究与设计
9
作者 刘夏 张世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停车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繁华商业街路边停车和小区内路边停车的困难尤为突出,一位停多车的模式是解决现有停车困难问题的关键方法。文中针对现有停车装置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停车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繁华商业街路边停车和小区内路边停车的困难尤为突出,一位停多车的模式是解决现有停车困难问题的关键方法。文中针对现有停车装置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路边停车位的新型一位四车停车装置。基于路边停车位设计了一位四车停车装置,利用现有路边地面上单个停车位的空间进行纵向空间扩展,实现了空一层停车、空二层停车、地面层停车及地下层停车。文中设计的平行四边形翻折机构实现了空间顶层车辆停放、液压驱动链式升降机构实现了空中二层车辆停放、蜗轮蜗杆式自锁升降驱动机构实现了地下车辆的停放和利用地下停车位的顶棚作为路面停车位的托盘实现了地面车辆的停放,自动化系统控制4层停车位的切换实现了4层车辆分别在路面层存取。提出的路边一位四车停车装置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其独特多样的停车方式适用于任何路边停车位,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停车数量多、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及易于管理等优势,为提高路边停车多元化、多样化和简易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边 一位四车 停车装置 自动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三角法的汽车同步带齿形轮廓参数测量 被引量:12
10
作者 史尧臣 周宏 +2 位作者 唐武生 李占国 赵希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5,共8页
针对目前汽车同步带齿形轮廓参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测量效率低和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三角法的汽车同步带齿形轮廓参数非接触式测量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汽车同步带齿形测量装置。该装置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汽车同步... 针对目前汽车同步带齿形轮廓参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测量效率低和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三角法的汽车同步带齿形轮廓参数非接触式测量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汽车同步带齿形测量装置。该装置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汽车同步带传动速度的配合,对汽车同步带齿形轮廓数据进行采集,并提出一种改进后的分割算法对采集到的齿形截面轮廓数据进行特征分割。通过对分割后齿形数据的拟合,实现了齿形轮廓曲线特征的分段重构并获得被测带齿的轮廓参数。基于激光三角法对汽车同步带齿形轮廓参数进行测量,实现了对齿形轮廓参数自动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精度,有望在汽车同步带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同步带 激光三角法 分割算法 轮廓拟合 齿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级PID的机器鱼位姿控制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刚 宋英杰 +1 位作者 唐武生 赵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4-742,共9页
针对三关节仿生机器鱼的位姿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三关节仿生机器鱼的硬件结构及其运动控制系统;其次,基于期望位姿建立坐标系,构建机器鱼的位姿误差模型;再次,在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串级PID的仿生机器鱼位... 针对三关节仿生机器鱼的位姿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三关节仿生机器鱼的硬件结构及其运动控制系统;其次,基于期望位姿建立坐标系,构建机器鱼的位姿误差模型;再次,在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串级PID的仿生机器鱼位姿控制算法;最后,在URWPGSim2D仿真平台和多水下机器人协作控制系统平台下分别进行算法仿真实验和实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时变反馈控制算法相比,基于串级PID算法的仿真机器鱼到达目标位姿所用时间增加,但位置误差和方向角误差减小,位姿控制的精度提高;仿生机器鱼到达期望位姿所用时间为14.4 s,位姿误差为(-3像素,-4像素,0.062 rad),基本满足循迹和搬运等应用要求,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鱼 位姿控制 URWPGSim2D仿真平台 多水下机器人协作控制系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速度对微织构刀具切削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庆华 潘晨 +1 位作者 矫雨芯 胡恺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97,共8页
目的研究微织构刀具在不同切削速度下切削力的变化规律,从而改善刀具的切削性能。方法利用激光技术在PCBN刀具前刀面进行微织构处理,加工微槽宽度分别为30、40μm的垂直微槽和平行微槽,并选择60、72、85m/min三种不同的切削速度,分别用... 目的研究微织构刀具在不同切削速度下切削力的变化规律,从而改善刀具的切削性能。方法利用激光技术在PCBN刀具前刀面进行微织构处理,加工微槽宽度分别为30、40μm的垂直微槽和平行微槽,并选择60、72、85m/min三种不同的切削速度,分别用微织构PCBN刀具干式切削AISI52100材料,使用测力仪收集切削过程产生的主切削力、径向力和轴向力。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设置与实际切削试验相同的切削用量、微织构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等切削条件,从刀具表面应力角度分析微织构刀具在不同切削速度下的切削力变化,并与切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不同的切削速度条件下,不同微织构刀具产生的切削力受切削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30μm垂直微槽和40μm平行微槽PCBN刀具在较高的切削速度下均能取得较小的切削力,切削速度的变化对主切削力、径向力和轴向力的影响均较大。结论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垂直微槽和平行微槽可有效减小主切削力和径向力。在相同的切削速度下,垂直微槽比与平行微槽更有利于获得较小的切削力。试验结果对微织构PCBN刀具切削淬硬钢材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刀具 切削速度 主切削力 径向力 轴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视觉技术在结构件尺寸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侯跃谦 李冠楠 谭庆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140,共4页
对结构件视觉测量的工程应用、检测模型进行讨论,提出一种双目视觉检测结构件空间尺寸的方法。应用改进的求解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方法对单摄像机有效焦距进行标定,应用以像素坐标到对应的极线距离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方法对基本矩阵进行了估... 对结构件视觉测量的工程应用、检测模型进行讨论,提出一种双目视觉检测结构件空间尺寸的方法。应用改进的求解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方法对单摄像机有效焦距进行标定,应用以像素坐标到对应的极线距离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方法对基本矩阵进行了估算,通过对本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得到两个摄像机之间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实验室条件下对轻型车凸轮轴凸轮间距空间尺寸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测量方法能够达到监测组合式凸轮轴凸轮间距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件 双目视觉 基本矩阵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驱动式疲劳试验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晓超 杨志刚 +3 位作者 李庆华 贺春山 张雁 蔡云光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1-914,919,共5页
针对压电驱动式疲劳试验系统动态特性分析问题,根据振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压电疲劳试验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出了系统固有频率和动载荷表达式,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压电振子的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和动载荷影响关系。最后进行了实验测试,... 针对压电驱动式疲劳试验系统动态特性分析问题,根据振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压电疲劳试验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出了系统固有频率和动载荷表达式,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压电振子的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和动载荷影响关系。最后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分析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压电驱动式疲劳试验系统谐振频率跟踪与工作载荷精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对压电驱动式疲劳试验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 压电振子 共振 疲劳试验机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轮一带传动系统噪声仿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4
15
作者 史尧臣 陈国平 +1 位作者 李占国 赵希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81,共6页
为了研究张紧器对同步带传动噪声的影响规律,针对ZA型汽车同步带建立了三轮一带传动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三轮一带传动系统在啮合冲击激励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以动态响应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其次基于声学边界元理论直接边界... 为了研究张紧器对同步带传动噪声的影响规律,针对ZA型汽车同步带建立了三轮一带传动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三轮一带传动系统在啮合冲击激励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以动态响应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其次基于声学边界元理论直接边界元法建立了三轮一带传动系统的声学边界元仿真模型,得到同步带表面声压分布云图及场点辐射噪声。设计了三轮一带噪声试验台,并对三轮一带传动系统进行了噪声测试,比较辐射噪声的测试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非共振区,4个场点噪声变化规律一致,且随着啮合频率增加,噪声幅值增加;在共振区,共振噪声的噪声幅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同;共振频率下的噪声源主要集中在带段中间,非共振频率下的噪声源集中在主、从动轮及张紧器位置附近。研究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得到张紧轮对同步带传动系统噪声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边界元 张紧器 同步带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模拟器位姿反解解算及坡道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晓宁 刘玉梅 +3 位作者 苏建 蓝志坤 王秀刚 王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了实现轨道不平顺室内模拟,对轨道不平顺模拟器的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位姿反解进行研究.结合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几何参数,在14个作动器空间向量表述基础上,利用齐次坐标矩阵建立了轨道不平顺模拟器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位姿反解数学模型... 为了实现轨道不平顺室内模拟,对轨道不平顺模拟器的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位姿反解进行研究.结合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几何参数,在14个作动器空间向量表述基础上,利用齐次坐标矩阵建立了轨道不平顺模拟器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位姿反解数学模型.建立了坡道模拟对应的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位姿协调关系模型,借助于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了位姿反解解算,通过仿真模型解算结果与几何理论计算结果分析对比,表明了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建反解数学模型、位姿协调关系模型及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模拟器 位姿反解 纵向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式旋转驱动器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晓超 杨志刚 +3 位作者 王锐 杨树臣 李庆华 于建群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了实现压电驱动器低频率、高效率的输出,设计了一种低频压电式旋转驱动器,这种旋转驱动器结构简单,由低频电源驱动。首先对旋转驱动器进行了结构设计与工作机理分析;然后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出系统输出位移和固有频率表达式;最... 为了实现压电驱动器低频率、高效率的输出,设计了一种低频压电式旋转驱动器,这种旋转驱动器结构简单,由低频电源驱动。首先对旋转驱动器进行了结构设计与工作机理分析;然后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出系统输出位移和固有频率表达式;最后制作了实验样机进行实验测试,以微小物料为研究对象,测试驱动器的驱动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当系统频率在91.5Hz时,旋转驱动器性能最佳,输出振动位移大致为45μm,物料移动最大速度为0.15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驱动器 动力学模型 共振 低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织构刀具对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影响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潘晨 李庆华 +1 位作者 胡恺星 矫雨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6,21,共4页
针对微织构刀具对切削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设计不同尺寸的垂直槽和平行槽微织构,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模拟不同类型、不同尺寸微织构PCBN刀具干式车削GCr15试验。通过对有限元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到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并与... 针对微织构刀具对切削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设计不同尺寸的垂直槽和平行槽微织构,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模拟不同类型、不同尺寸微织构PCBN刀具干式车削GCr15试验。通过对有限元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到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并与无织构PCBN刀具对比,分析微织构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与无织构刀具切削工件表面获得拉应力相比,槽型织构刀具切削后的工件已加工表面呈现压应力,提高工件表层的耐磨损和耐疲劳性能;宽度50μm垂直槽和宽度40μm平行槽刀具切削得到的工件表面压应力最大,对工件表面应力分布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刀具 工件表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占国 宗姝 史尧臣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3-117,共5页
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中往往夹杂着大量噪声信号,能否有效去除这些噪声对后续利用声发射信号实现钻头状态的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中存在噪声的问题,文章采用了小波阈值法进行去噪,并详细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 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中往往夹杂着大量噪声信号,能否有效去除这些噪声对后续利用声发射信号实现钻头状态的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中存在噪声的问题,文章采用了小波阈值法进行去噪,并详细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过程中各参数的选定方法和最优选取原则。对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进行去噪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取4层小波分解、Sym6小波基函数、rigrsure阈值以及改进的渐进半软阈值函数去噪时,获得的信号的信噪比最大为23.6168,均方根值最小为0.1128。说明其有效去除了声发射信号中的噪声,同时又很好地保存了信号的完整度,避免信号失真,显著改善了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信号 小波阈值法 信号去噪 参数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轴向振动钻削断屑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史尧臣 李占国 +1 位作者 于雪莲 蔡云光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基于振动钻削原理对振动断屑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振动钻削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轴向动态切削厚度变化规律及保证断屑时所需的振幅条件。在设计的超声轴向振动钻削试验装置上进行了深小孔超声振动钻削与普通钻削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基于振动钻削原理对振动断屑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振动钻削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轴向动态切削厚度变化规律及保证断屑时所需的振幅条件。在设计的超声轴向振动钻削试验装置上进行了深小孔超声振动钻削与普通钻削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钻削相比,振动钻削加工得到的孔具有较小的扩孔量和较好的断屑、排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钻削 振动断屑 深小孔 变厚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