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甙Rg3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61
1
作者 高勇 王杰军 +3 位作者 许青 叶琴琴 郭静 耿怀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 Rg3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观察 Rg3作用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 ,并采用 L ewis肺癌模型进一步探讨 Rg3在体内对肿瘤生长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Rg3浓度为 0 .1和 0 .5 ...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 Rg3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观察 Rg3作用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 ,并采用 L ewis肺癌模型进一步探讨 Rg3在体内对肿瘤生长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Rg3浓度为 0 .1和 0 .5 mm ol/L时 ,CAM血管生长抑制指数分别达 (6 2 .4± 9.3) %和 (4 5 .6± 5 .7)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对 L ewis肺癌荷瘤小鼠分别以 5、10、2 0 mg/kg的剂量隔日灌胃一次给予 Rg3,连续 10次 ,2 0 d后观察到 3组的肿瘤瘤质量分别为 (1.77± 0 .2 1)、(1.5 8± 0 .17)及 (1.2 2± 0 .2 9) 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2 3.0 4%、31.30 %和 47.10 % ,同时观察到 Rg3组的新生血管数也明显减少。 结论 :人参皂甙 Rg3可明显抑制 L ewis肺癌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肿瘤 血管组织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及后腹膜肿瘤23例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娄成 钱建新 +1 位作者 顾小强 武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1-634,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及后腹膜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盆腔及后腹膜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粒子植入前1周行腹部或盆腔螺旋CT扫描,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三维肿瘤治疗计划系统...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及后腹膜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盆腔及后腹膜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粒子植入前1周行腹部或盆腔螺旋CT扫描,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三维肿瘤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轮廓(同时勾画肿瘤周围危险器官,如膀胱、肠管、大血管等);靶区及相关轮廓三维重建;确定肿瘤靶区放射剂量、粒子数量和粒子空间排列。术后随访均设定4个月,以观察局部治疗效果、有无消化道或泌尿系等不良反应、疼痛变化情况、局部肿瘤缓解情况。结果本组23例中有16例患者术前有骶尾部或腰背部疼痛,术后5~14 d疼痛缓解,缓解率为69.6%,局部疼痛缓解近期疗效较显著。肿瘤局部控制2个月时有效率(CR+PR)为47.8%(11/23);4个月时有效率为43.5%(10/23)。患者术后随访未见腹痛、肠瘘、出血、尿痛等不良反应,也未见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结论初步研究表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内照射治疗盆腔及后腹膜肿瘤安全、局部疗效明显等优势。对于无法手术、术后复发及单纯化、放疗效果差的盆腔及后腹膜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治疗措施,并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后腹盆及腔膜恶性肿瘤 CT引导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的转移机制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杰军 应明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5-310,共6页
近年来,尽管恶性肿瘤的检测和治疗手段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肿瘤转移仍然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系统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使我们从分子水平对转移本质有了深入认识,在对肿瘤遗传异质性(tumor heterogeneity)、... 近年来,尽管恶性肿瘤的检测和治疗手段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肿瘤转移仍然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系统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使我们从分子水平对转移本质有了深入认识,在对肿瘤遗传异质性(tumor heterogeneity)、转移前生境(pre-metastatic niche)、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失巢凋亡抗性(anoikis resistant)、血管与淋巴管生成(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等恶性肿瘤转移相关机制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分子靶向治疗、针对肿瘤干细胞治疗、充分利用小干扰RNA技术等临床抗肿瘤转移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干细胞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相关腹泻全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4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痛专业委员会 +11 位作者 林榕波 刘勇 李宁 罗素霞 骆惠玉 潘宏铭 王杰军 王风华 张剑 孟彦红 苏丽玉 叶映泉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5-630,共26页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化疗相关腹泻是令人困扰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化疗剂量降低、治疗延迟或中止、治疗方案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是导致化疗相关腹泻最常见的化疗药物...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化疗相关腹泻是令人困扰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化疗剂量降低、治疗延迟或中止、治疗方案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是导致化疗相关腹泻最常见的化疗药物,近年来随着三药联合化疗方案运用的增加,腹泻相关死亡病例也随之增加,这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有关。洛哌丁胺是治疗化疗相关腹泻的主要药物,但如何管理洛哌丁胺治疗无效的腹泻是临床最关注的问题。因此,本专家组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化疗相关腹泻的定义、发病机制、分类、评估、诊断、干预和预防进行充分的评估与讨论,最终形成《化疗相关腹泻全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以便进一步规范对化疗相关腹泻的全程管理。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编号为PREPARE-2024CN1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腹泻 不良反应 全程管理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兔中新环氧甾醇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厚文 高勇 +2 位作者 刘皋林 王杰军 张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研究一种海兔中新环氧甾醇(HEO)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珐:以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H-TdR掺入实验、Annexin V荧光染色检测、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等观察HEO对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以考察... 目的:研究一种海兔中新环氧甾醇(HEO)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珐:以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H-TdR掺入实验、Annexin V荧光染色检测、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等观察HEO对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以考察HEO的抑瘤活性。结果:HEO对HL-60作用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4 mg/L,在0.8 mg/L时已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对数生长;3H-TdR掺入实验表明,随着HEO作用时间的延长,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Annexin V荧光染色表明HEO在作用24 h后,大量HL-60细胞开始出现凋亡。透射电镜显示肿瘤细胞染色质呈现凋亡表现。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2+M期细胞增多。结论:HEO明显抑制HL-60生长,并通过诱导凋亡杀伤肿瘤细胞,抗肿瘤活性强;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提示其抑瘤机制可能为M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人白血病细胞株 抗肿瘤药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萍 王杰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7,共4页
炎症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研究备受关注,已取得一系列的初步成果,如versican-TLR2-TNFα通路、RANKL-RANK-IKKα-Maspin通路等,极大地转变了目前的肿瘤治疗思路。传统的单纯针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局限,针对肿瘤微环境的化疗药物的... 炎症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研究备受关注,已取得一系列的初步成果,如versican-TLR2-TNFα通路、RANKL-RANK-IKKα-Maspin通路等,极大地转变了目前的肿瘤治疗思路。传统的单纯针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局限,针对肿瘤微环境的化疗药物的研发趋于深入,尤其是针对参与转移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炎症细胞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就炎症和肿瘤转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肿瘤转移 肿瘤微生物环境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架在CT定位肿瘤多靶点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原凌燕 钱建新 +1 位作者 顾小强 武清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穿刺架在CT定位肿瘤多靶点穿刺操作中的应用。方法:对150例肿瘤患者应用穿刺架在CT定位下辅助肿瘤多靶点穿刺,其中氩氦刀冷冻手术86例,125I粒子植入术64例,共穿刺779针,均取得成功。结果:总体1次穿刺准确率80.62%(627/779),除... 目的:探讨穿刺架在CT定位肿瘤多靶点穿刺操作中的应用。方法:对150例肿瘤患者应用穿刺架在CT定位下辅助肿瘤多靶点穿刺,其中氩氦刀冷冻手术86例,125I粒子植入术64例,共穿刺779针,均取得成功。结果:总体1次穿刺准确率80.62%(627/779),除肝、肺外的1次穿刺准确率达91.21%(353/387);穿刺角度平均误差为(1.0±0.62)°;靶点穿刺距离误差为(4±2.24)mm;单一靶标安置穿刺架至穿刺成功平均费时3min。结论:穿刺架辅助CT定位的肿瘤多靶点穿刺1次操作成功率高、误差小、并发症低、使用便捷,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位标记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内皮前体细胞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骆益宙 秦叔逵 +3 位作者 王喜 钱建新 顾小强 王杰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了解骨髓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通过分离、培养骨髓来源的EPCs,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FP质粒以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EPCs,并检测其表达;建立小鼠Lewis肿瘤移... 目的:了解骨髓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通过分离、培养骨髓来源的EPCs,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FP质粒以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EPCs,并检测其表达;建立小鼠Lewis肿瘤移植模型,回输基因修饰EPCs,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肿瘤新生血管局部GFP表达情况并计数。结果:pcDNA3.1/GF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EPCs后,EPCs表达GFP片断。部分GFP标记的EPCs在肿瘤新生血管定位,计数结果提示约14.0%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来源于EPCs。结论:骨髓来源的EPCs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前体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血管生成 肿瘤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肿瘤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玲芳 万昌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8-12,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肿瘤患儿父母的负性情绪和压力。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7-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就诊的17名脊柱肿瘤患儿父母为访谈对象,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 目的了解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肿瘤患儿父母的负性情绪和压力。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7-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就诊的17名脊柱肿瘤患儿父母为访谈对象,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分析出5大主题,即情绪反应复杂、承受压力大、担心方面多、影响范围广、照顾需求多样化。结论脊柱肿瘤患儿父母有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承受一定的压力。护理人员应关注患儿父母的心理问题,提供疾病相关照护知识培训,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使其能给患儿带来更好的照护与支持。同时,护士也要掌握心理护理技巧,为患儿父母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而构建医患交流网络平台可能是今后医务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和感情支持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患者父母 脊柱肿瘤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对肿瘤并发抑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琴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肿瘤并发抑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Zung自评表测定 3 4例肿瘤并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 ,根据抑郁评分应用氟西汀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改变 ,包括 T细胞亚群、NK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测定。采用...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肿瘤并发抑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Zung自评表测定 3 4例肿瘤并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 ,根据抑郁评分应用氟西汀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改变 ,包括 T细胞亚群、NK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治疗前肿瘤患者的 CD3 ,CD4,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及 NK细胞均明显下降 ,CD8增加。治疗 4周后显示 CD3 ,CD4,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水平及 NK细胞显著升高。结论 提示氟西汀对改变肿瘤并发抑郁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抑郁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杰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发展最热点的研究领域,以低毒高效的特点逐步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部分,目前大量的临床试验集中于研究该类药物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本文综述了消化道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靶向治疗 CETUXIMAB PANITUMUMAB GEFITINIB VEGF EGFR BEVACIZUMAB semaxin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α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耿怀成 王杰军 +1 位作者 高勇 许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的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FN-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不同剂量IFN-α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IFN-α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直接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的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FN-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不同剂量IFN-α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IFN-α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直接抑制作用;而且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提示IFN-α可通过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发挥抗血管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血管形成 内皮 血管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P-ELISA检测消化道肿瘤细胞株端粒酶活性
14
作者 蔡洪培 邓志华 +2 位作者 张兴荣 高勇 沈建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 :用 TRAP- EL ISA法筛选表达端粒酶活性的消化道肿瘤细胞株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意义 ,为进一步研究端粒酶特性提供可靠的方法学保证。 方法 :对 15株消化道肿瘤细胞株 (胃癌 4株、肝癌 6株、胰腺癌 2株、结肠癌 3... 目的 :用 TRAP- EL ISA法筛选表达端粒酶活性的消化道肿瘤细胞株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意义 ,为进一步研究端粒酶特性提供可靠的方法学保证。 方法 :对 15株消化道肿瘤细胞株 (胃癌 4株、肝癌 6株、胰腺癌 2株、结肠癌 3株 )常规培养后 ,进行 TRAP- EL ISA检测 ,以正常肝细胞为对照。 结果 :15株肿瘤细胞中 ,除肝癌 BEL - 740 4和结肠癌L o Vo细胞株外 ,余 13株 (86 .7% )细胞均表达端粒酶活性 ,而正常肝细胞 L - 0 2不表达。 结论 :绝大多数消化道肿瘤细胞株表达端粒酶活性 ,提示端粒酶活性检测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端粒酶 肿瘤细胞 细胞培养 TRAP-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褪黑素的检测及其意义
15
作者 李岚 徐尔理 +3 位作者 许青 张征 魏巍 刘志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检测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褪黑素(melatonin,MLT)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03年3月上海长征医院和第411医院成人行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标本30例,同时设甲状腺非肿瘤疾病20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 目的:检测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褪黑素(melatonin,MLT)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03年3月上海长征医院和第411医院成人行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标本30例,同时设甲状腺非肿瘤疾病20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标本匀浆中MLT水平,其中23例甲状腺腺瘤旁1cm外甲状腺组织手术标本为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手术当日30例患者和两对照组患者外周血清标本MLT水平。结果:甲状腺肿瘤组织匀浆上清MLT浓度较自身外周血明显增高(腺癌组P<0.05,腺瘤组P<0.01)。各组组织匀浆上清MLT浓度的比较:甲状腺腺癌组高于腺瘤组(P<0.05)和瘤旁组织组(P<0.01);甲状腺腺瘤组高于瘤旁组织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外周血MLT浓度的比较:腺癌组及腺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人甲状腺肿瘤组织中MLT浓聚,提示MLT与甲状腺肿瘤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甲状腺腺癌 甲状腺腺瘤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脊柱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永刚 曹佳实 +1 位作者 刘超 刘铁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8-841,共4页
骨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在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约有80%发生骨转移,其中约有50%为脊柱转移。脊柱转移瘤最常见的症状是难以忍受的慢性疼痛(占90%以上),导致患者卧床不起或依靠轮椅生活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转移性脊柱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脊柱转移瘤 生活质量 转移性肿瘤 好发部位 恶性肿瘤 卧床不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相关转录因子表达量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缪吴军 宋滇文 +1 位作者 杨建 肖建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研究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转录因子Snail、Oct-4、HBP-1的表达量及其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长征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骨肉瘤患者进行研究,取骨肉瘤组织和肉瘤旁正常组织,检测转录因子Snail、Oct-4、HBP-1以... 目的:研究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转录因子Snail、Oct-4、HBP-1的表达量及其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长征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骨肉瘤患者进行研究,取骨肉瘤组织和肉瘤旁正常组织,检测转录因子Snail、Oct-4、HBP-1以及侵袭和凋亡分子Cat K、MMP3、PD-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骨肉瘤组织中Snail、Oct-4、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肉瘤旁正常组织,HBP-1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肉瘤旁正常组织;临床分期较差、癌细胞脉管浸润、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骨肉瘤组织中,Snail、Oct-4表达上调、HBP-1表达下调的趋势更加明显;骨肉瘤组织中Cat K、MMP3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肉瘤旁正常组织且与Snail、Oct-4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与HBP-1的表达量呈负相关;骨肉瘤组织中PD-1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肉瘤旁正常组织且与Snail、Oct-4的表达量呈负相关,与HBP-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转录因子Snail、Oct-4、HBP-1过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复发以及转移相关,Cat K、MMP3、PD-1可能是受到Snail、Oct-4、HBP-1调控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转录因子 侵袭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突变负荷在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夕 焦晓栋 臧远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5,共7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应用使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生存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及预后不佳,...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应用使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生存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及预后不佳,寻求预测此类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标志物迫在眉睫。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前期主要应用于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及疗效预测,近期在EGFR突变型NSCLC中也有相应的探索性研究。就TMB的检测与挑战及其在EGFR突变型晚期NSCLC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突变负荷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二代测序 全面基因组测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3D导航技术在脊柱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孙海涛 何韶辉 +1 位作者 周振华 肖建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6-1363,共8页
脊柱肿瘤外科治疗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诸多科技变革,包括手术方式、内植入物、生物制剂及计算机辅助下导航技术应用等,特别是实时影像引导和3D影像重建为脊柱肿瘤精准定位和切除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术中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已被广泛应... 脊柱肿瘤外科治疗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诸多科技变革,包括手术方式、内植入物、生物制剂及计算机辅助下导航技术应用等,特别是实时影像引导和3D影像重建为脊柱肿瘤精准定位和切除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术中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脊柱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如椎弓根螺钉置入、骨盆骨折固定等,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导航技术平台的应用也极大提高了脊柱肿瘤微创治疗和精准切除效果,同时降低了术中辐射暴露损伤。本文综述了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脊柱肿瘤手术切除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导航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肿瘤筛查与例行体检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文丽 杨标龙 +1 位作者 王湛 臧远胜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例行体检不同于早期肿瘤筛查。早期肿瘤筛查也称机会筛查,是需要针对不同肿瘤的流行病学与发病特点,进行人群的选择。主要从已发表的文献,目前肿瘤筛查的现状、指南及专家相关建议出发,对早期肿瘤筛查及例行体检的特点做了简单剖析,同... 例行体检不同于早期肿瘤筛查。早期肿瘤筛查也称机会筛查,是需要针对不同肿瘤的流行病学与发病特点,进行人群的选择。主要从已发表的文献,目前肿瘤筛查的现状、指南及专家相关建议出发,对早期肿瘤筛查及例行体检的特点做了简单剖析,同时对两者的优缺点等方面做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突出揭示了如何正确做好肿瘤早期筛查的必要性。结合实际自身情况及现有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合理选择筛查方式,将筛查成本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肿瘤筛查 例行体检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