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3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共1页
长安大学是隶属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12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已有近60年... 长安大学是隶属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12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16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37人,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实验师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0人,硕士学位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高级实验师 公路交通 教学指导 大学建筑 硕士学位 管理工程系 环境工程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0-140,共1页
长安大学是隶属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12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已有近60年... 长安大学是隶属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12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16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37人,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实验师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0人,硕士学位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高级实验师 公路交通 管理工程系 硕士学位 大学建筑 教学指导 工程硕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长安大学是隶属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12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已有近60年的办学... 长安大学是隶属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12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学院 长安大学 “211”工程 建筑工程系 主管部门 环境工程 大学建筑 公路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研究 被引量:63
4
作者 陆宁 李霖 解燕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为了监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成本,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基于挣值法的基础理论,提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研究项目施工的计划与实际安全投入,通过引入2个安全度指数、3个安全挣值参数和4个安全绩效评价指标,形成评价指标系统... 为了监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成本,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基于挣值法的基础理论,提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研究项目施工的计划与实际安全投入,通过引入2个安全度指数、3个安全挣值参数和4个安全绩效评价指标,形成评价指标系统,并构建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项目施工计划安全度的预测方法及其实际安全度的评价方法,最后给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的实用示例。研究结果表明,将挣值法应用于项目的施工安全控制可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安全管理,监控项目的安全状况,调整项目的安全投入,确保项目施工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 安全挣值法 安全投入 安全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改增”下建筑业计价依据调整的比较与建议——基于各省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建峰 赵剑锋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49,共6页
为了顺应税制改革,在"营改增"背景下,各省市陆续调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但其可行性和完善性有待检验。按地区划分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具有相似经济文化背景的地区发现其异同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实际案例检验&... 为了顺应税制改革,在"营改增"背景下,各省市陆续调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但其可行性和完善性有待检验。按地区划分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具有相似经济文化背景的地区发现其异同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实际案例检验"营改增"前后计价依据的差别,为顺利过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计价依据 人工费 施工机具使用费 税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企业资本结构、业务蔓延与盈利绩效——以土木工程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静晓 李慧 +1 位作者 周天华 翟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460,共7页
为了针对性地探索分析土木工程大型建筑业企业的资本结构、业务蔓延对赢利能力的贡献关系,以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21家上市公司近5~7年的混合数据为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资产收益、总资产报酬和营业利润等三个维度测算了... 为了针对性地探索分析土木工程大型建筑业企业的资本结构、业务蔓延对赢利能力的贡献关系,以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21家上市公司近5~7年的混合数据为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资产收益、总资产报酬和营业利润等三个维度测算了资本结构、业务蔓延等变量对企业盈利绩效的贡献作用,研究发现:(1)土木工程建筑企业上市公司虽然资本结构、业务蔓延和企业规模等差异明显,但是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和管理绩效水平趋同,且大部分处于平均水平以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资本结构 业务蔓延 赢利绩效 管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上盖建筑车致振动竖向二级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乾瑛 吴宗欢 +1 位作者 李帅 高晓敏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2,共10页
为了有效评估地铁运行引起的上盖建筑振动污染对结构舒适度的影响,分析了车致振动下上盖建筑的振动响应规律。采用分离式建模的方法构建了上盖结构的二级竖向振动响应动力模型,用集中质量法对上盖结构的响应规律做了整体分析,基于欧拉-... 为了有效评估地铁运行引起的上盖建筑振动污染对结构舒适度的影响,分析了车致振动下上盖建筑的振动响应规律。采用分离式建模的方法构建了上盖结构的二级竖向振动响应动力模型,用集中质量法对上盖结构的响应规律做了整体分析,基于欧拉-伯努利梁建立了楼层内振动响应模型。基于所建立的二级振动理论模型,利用MATLAB_Appdesigner工具箱开发了结构振(震)动信号分析系统。结果表明:随着楼层的增加,振动响应呈现上升趋势,增幅随着楼层的增大趋于稳定;随着结构的自振周期延长,动力响应会从高频段向中低频段发生偏移;板内的振动响应并非单纯发生在基频附近,而应该根据荷载的动力特性与结构自身特性综合考虑;位移响应体现了荷载全频段的作用效果,加速度响应更加体现荷载卓越频段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盖建筑 竖向振动 频谱分析 二级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恺泽 李兰欣 +1 位作者 邢国华 陈韵如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损失量化关系,提出根据建筑功能损失控制构件损伤及工程需求参数的方法。依据BRB-RC框架结构的受力机制,提出其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建立设计流程。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幢5层的BRB-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分布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预期的抗震韧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功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邢国华 赵嘉华 +2 位作者 常召群 王浩楠 陆勇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分析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曲率分布。结果表明: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因柱脚处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压溃形成塑性铰而破坏,主要表现为延性破坏模式;相同轴压比下,加固柱试件较普通混凝土柱承载力提高了51.2%~70.2%,位移延性和累计耗能也得到提升,抗震性能显著改善;随加固量增加,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耗能、塑性铰长度和极限位移显著提高;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50之前,承载力没有明显下降;轴压比增大至0.4时,加固柱的峰值荷载和耗能能力增大,延性显著降低,环包CFRP布后加固柱的变形和耗能明显改善。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形状记忆合金 抗震性能 嵌入式加固 承载力 数字图像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材料应变的新型装配式剪力墙变形指标限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禹江 陈玉喜 +2 位作者 李寰芳 许锦宝 葛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2,共9页
为研究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变形指标限值,基于课题组所做新型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采用析因法,共设计216个不同剪跨比、轴压比、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等新型装配式剪力墙模型,完成相应的单推性能研究;基于有限元破坏形态... 为研究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变形指标限值,基于课题组所做新型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采用析因法,共设计216个不同剪跨比、轴压比、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等新型装配式剪力墙模型,完成相应的单推性能研究;基于有限元破坏形态识别,将构件破坏形态划分为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和剪切破坏3类,提出墙体破坏形态划分准则。参考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弯曲破坏和弯剪破坏划分6个性能状态,对剪切破坏划分两个性能状态,基于构件极限状态下混凝土、钢筋应变和承载力,确定墙体性能状态判定准则。通过线性回归分别得到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和剪切破坏形态下构件各塑性位移角限值的回归方程,并提出各破坏形态下具有90%保证率的构件变形指标限值标准,为基于性能的新型装配式剪力墙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装配式剪力墙 有限元模拟 破坏形态 变形指标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流条件下三桩基础局部冲刷数值模拟
11
作者 刘钦 赵红宇 +4 位作者 余冰茜 张宁 王哲 刘磊 黄坤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9,共12页
为研究不同水流攻角和桩间距对三桩局部冲刷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OW-3D,对恒流条件下砂质海床上等边三角布置的三桩基础进行了局部冲刷数值模拟。利用动量守恒方程、重整化群k-ε模型以及推移质和悬移质方程分别建立起... 为研究不同水流攻角和桩间距对三桩局部冲刷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OW-3D,对恒流条件下砂质海床上等边三角布置的三桩基础进行了局部冲刷数值模拟。利用动量守恒方程、重整化群k-ε模型以及推移质和悬移质方程分别建立起水动力模型和泥沙冲刷模型,用于模拟桩周的流场和局部冲刷。在进行数值模拟之前,利用冲刷试验对水动力模型和泥沙冲刷模型进行了验证,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本文详细讨论了特定桩间距和水流攻角下三桩周围的局部冲刷特性。结果表明:三桩基础的局部冲刷存在着最优桩间距、最不利桩间距和最不利水流攻角。为减小局部冲刷对基础的影响,在三桩及多桩基础的设计施工中,应当根据水流方向合理选择各桩位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三桩基础 局部冲刷 冲刷特性 桩间距 水流攻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权登州 柴少波 +2 位作者 王玉铃 卜永红 王毅红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3,共13页
诱导缝已在我国地铁车站建设中广泛应用,但其地震响应规律尚不明确。以西安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建设为背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黄土场地-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频谱特性及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黄土场... 诱导缝已在我国地铁车站建设中广泛应用,但其地震响应规律尚不明确。以西安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建设为背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黄土场地-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频谱特性及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黄土场地中设诱导缝地铁车站的加速度响应和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诱导缝同侧结构加速度反应基本一致,但其两侧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有显著差异,质量较大一侧结构的峰值加速度较大;随着地震强度增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更剧烈,地铁车站结构损伤程度不断加深,损伤范围逐渐扩大,且在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作用下其结构损伤更加严重;(2)诱导缝断面处结构损伤面积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局部破坏。研究结果将为黄土地区地铁\,地下结构诱导缝的地震响应进一步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诱导缝 地铁车站 地震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降雨下黄土体灾变机制与滑坡风险防控
13
作者 范文 邓龙胜 +8 位作者 于渤 魏亚妮 梁鑫 魏心声 于宁宇 苑伟娜 梁佳宇 宋宇飞 张宝庆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312,F0002,共29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黄土高原极端降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端降雨下的黄土滑坡出现3个新特点:点多面广危害大、突发性强监测难、链生性强防控难。同时,黄土体灾变过程也发生新的变化:水文响应速度加快、渗流模...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黄土高原极端降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端降雨下的黄土滑坡出现3个新特点:点多面广危害大、突发性强监测难、链生性强防控难。同时,黄土体灾变过程也发生新的变化:水文响应速度加快、渗流模式显著变化;水-土相互作用加速、黄土体损伤劣化加剧;灾害防控从单一灾害向系统性防御转变。这给黄土滑坡灾害评价和防控带来很多新的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黄土体多尺度灾变演化机理及风险演进机制,开展黄土地质灾害“区域-流域-斜坡”多尺度协同预警与风险防控,以应对极端降雨下黄土高原灾害新形势。系统梳理了黄土高原极端降雨规律、降雨作用下坡面流和坡体入渗规律、极端天气斜坡破坏模式、灾变力学机制和风险防控技术等方向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团队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机器学习算法等方法得到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的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极端降雨 灾变力学 风险防控 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与承载力计算
14
作者 杨坤 王亚昆 +2 位作者 刘睿 孙珊珊 王博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为探讨双向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的轴压性能,对6根不同配置的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进行了单向轴心受压试验,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探讨箍筋间距、箍筋形式和配箍特征值等因素对约束混凝土柱强度及延性性能的影响,提出适用... 为探讨双向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的轴压性能,对6根不同配置的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进行了单向轴心受压试验,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探讨箍筋间距、箍筋形式和配箍特征值等因素对约束混凝土柱强度及延性性能的影响,提出适用于双向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柱轴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单向螺旋箍筋与双向螺旋箍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圆柱的承载力及延性;箍筋间距相同时(双向箍筋试件的配箍量是单向箍筋试件的2倍),双向交叉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均高于单向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对于双向交叉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当其配箍率大于2.68%时,试件承载力达到第一峰值并出现小幅下降后仍能继续增加,甚至出现第二峰值;配箍率相同时(双向箍筋试件的箍筋间距是单向箍筋试件的2倍),双向交叉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与单向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延性相差不大,但前者承载力略高;在不降低柱的延性和强度的前提下,采用双向交叉螺旋箍筋可以增加箍筋间距,避免由于箍筋间距过小而引起混凝土浇筑振捣困难的问题,从而提高承担较大荷载(如桥梁柱)柱的可施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螺旋箍筋 约束混凝土圆柱 强度 延性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填土荷载传递二项式分布模式的沟埋式涵洞竖向土压力
15
作者 孙珊珊 贾世文 +2 位作者 梁忠旭 刘墨林 张常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1510,共10页
为描述沟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分布规律,借鉴筒仓散体材料竖向应力的分析方法,对沟槽填土进行分区并判定土拱方向。基于填土荷载传递二项式分布模式建立沟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公式,继而结合荷载传递系数与等沉面高度的确定,给出所得公... 为描述沟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分布规律,借鉴筒仓散体材料竖向应力的分析方法,对沟槽填土进行分区并判定土拱方向。基于填土荷载传递二项式分布模式建立沟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公式,继而结合荷载传递系数与等沉面高度的确定,给出所得公式的应用步骤,最后开展薄层厚度讨论、对比验证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涵洞竖向土压力公式简单实用,无需复杂积分运算,合理反映了土拱效应、填土分区、荷载传递和等沉面的共同影响,可设定统一的最大薄层厚度,并得到理论公式、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验证;涵顶竖向土压力随着沟槽宽度、填土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沿水平面为非均布,但填土内摩擦角增加时,涵顶竖向土压力与荷载传递系数呈反向变化;同时,等沉面高度也不是常数,选择不同情况下的涵洞竖向土压力公式时需比较填土高度与等沉面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埋式涵洞 竖向土压力 二项式分布模式 土拱效应 荷载传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近海单桩风机疲劳损伤分析
16
作者 孔凡 穆拉提江•麦麦提 +2 位作者 孙香红 夏红兵 王恒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为研究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在风浪联合作用下对海上单桩风机疲劳损伤的控制效果,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5 MW基准单桩海上风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单桩风机-PTMD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Kaima... 为研究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在风浪联合作用下对海上单桩风机疲劳损伤的控制效果,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5 MW基准单桩海上风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单桩风机-PTMD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Kaimal湍流谱模型和Jonswap波高谱,分别得到随机风速时程和波浪荷载时程,基于Palmgren-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及雨流计数法,分析了单桩风机-PTMD系统的疲劳损伤。结果表明:最优碰撞参数以及调谐频率下的PTMD能够显著减轻风浪联合荷载作用下风机的疲劳损伤,PTMD质量块无需过大行程即可满足风机实际使用要求;即使在失谐情况下,PTMD仍具有较好的减轻风机疲劳损伤的作用;提出的PTMD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在海上风电场中广泛应用,提升海上单桩风机塔身的安全性和疲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单桩风机 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 风浪联合作用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方柱轴压承载力计算
17
作者 杨坤 胡阳阳 +2 位作者 孙珊珊 高晓敏 吉康乐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6,共9页
为研究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方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对7根该类型短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箍筋间距、箍筋形式、箍筋强度对其轴压性能的影响。考虑到矩形外箍、圆螺旋内箍以及外围圆螺旋箍内的混凝土圆柱体对核心混凝土的多重... 为研究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方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对7根该类型短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箍筋间距、箍筋形式、箍筋强度对其轴压性能的影响。考虑到矩形外箍、圆螺旋内箍以及外围圆螺旋箍内的混凝土圆柱体对核心混凝土的多重约束作用,对多螺旋复合箍筋的约束机理进行了分析。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方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已有规范及学者提出的计算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箍筋间距的减小或者箍筋强度的提高,多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延性均提高;多螺旋复合箍筋的约束效果好于传统井字形复合箍筋,且五螺旋复合箍筋的约束效果好于四螺旋复合箍筋;提出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精度较高,验证了统一强度理论在多螺旋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方柱轴压承载力计算中的适用性;相比矩形外箍,圆螺旋内箍的间距与强度对约束混凝土方柱轴压承载力提高幅度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螺旋复合箍筋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轴压承载力 试验研究 理论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游泳馆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孙香红 史忠冉 +1 位作者 纪颖颖 陈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0,共9页
为了研究体型复杂的大跨度游泳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压变化规律,以西安某大跨度游泳馆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游泳馆在不同湍流模型、不同风向角工况下的屋盖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展开研究,分析湍流模型和风向... 为了研究体型复杂的大跨度游泳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压变化规律,以西安某大跨度游泳馆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游泳馆在不同湍流模型、不同风向角工况下的屋盖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展开研究,分析湍流模型和风向角对游泳馆屋盖结构的影响;然后考虑不同区建筑物对该游泳馆平均风压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到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湍流模型对游泳馆屋盖的平均风压系数影响较小;在90°和270°风向角下,游泳馆整体模型的屋盖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梯度平缓,平均风压系数基本维持在-0.5左右,而在其他风向角下,平均风压系数变化梯度明显;游泳馆屋檐凹进去的部分平均风压系数很小,甚至出现正风压的情况,而凸出来的弧形部分负风压较大;来流由低往高走时,前方较低矮的B区和C区对A区形成缓坡结构,有效抵挡了部分气流,从而降低了A区的风压,使得平均风压系数变化梯度相对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风荷载 数值模拟 风向角 平均风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掺铝酸钙水泥和硅灰石对磷酸钾镁水泥耐腐蚀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19
作者 白亮 栗远航 +2 位作者 王鑫 郑辉 梁兴文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2,共10页
为探究铝酸钙水泥(CAC)与硅灰石(WS)协同改性作用,本文通过复掺CAC和WS,设计了13组不同配合比的改性磷酸钾镁水泥(MKPC)试件,研究改性MKPC在NaCl、MgSO_(4)、NaOH和H_(2)SO_(4)溶液作用下的耐腐蚀性能及微观特性。结果表明,CAC的反应产... 为探究铝酸钙水泥(CAC)与硅灰石(WS)协同改性作用,本文通过复掺CAC和WS,设计了13组不同配合比的改性磷酸钾镁水泥(MKPC)试件,研究改性MKPC在NaCl、MgSO_(4)、NaOH和H_(2)SO_(4)溶液作用下的耐腐蚀性能及微观特性。结果表明,CAC的反应产物以无定形的铝凝胶形式包覆在MKPC水化产物六水磷酸钾镁(MgKPO_(4)·6H_(2)O)表面并填充在MgKPO_(4)·6H_(2)O晶体间的孔隙中,改善了MKPC的微观结构,抑制腐蚀性介质的侵蚀。WS作为惰性组分不参与MKPC的水化反应,但通过填充作用使MKPC孔隙结构更加致密。CAC和WS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改善MKPC在NaCl、MgSO_(4)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当CAC和WS的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5%和5%时,改善效果最佳。在NaOH和H_(2)SO_(4)溶液中,填充在MgKPO_(4)·6H_(2)O晶体之间的CAC反应产物被腐蚀,导致晶体之间形成了相互连通的通道,影响了耐腐蚀性能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 铝酸钙水泥 硅灰石 耐腐蚀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桁架结构风振响应及风振系数研究
20
作者 武艳如 段明勋 +3 位作者 徐皓 张雯 邢国华 陈晨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共12页
为了明确结构风致振动特性并提出风振系数建议取值,基于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采用时域法计算了静风荷载和脉动风荷载下不同矢跨比结构的静位移和动力响应;运用修正的Newmark-β法积分计算得到各节点的时程响应,并采用频域法分析了结... 为了明确结构风致振动特性并提出风振系数建议取值,基于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采用时域法计算了静风荷载和脉动风荷载下不同矢跨比结构的静位移和动力响应;运用修正的Newmark-β法积分计算得到各节点的时程响应,并采用频域法分析了结构位移响应的频谱特性,得到结构位移响应均方根值,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来流作用下结构各区域的风振系数。结果表明:来流垂直于结构纵向和横向时,结构顶部和尾流区易发生整体大幅涡激共振,斜风向作用下结构顶部和背风区易发生涡激振动;来流方向对结构各节点位移响应均方根分布特性和其最大值分布影响显著,最大的位移响应均方根为8.5 mm;特征湍流作用显著的部位风振系数较大,给出的结构各区域在不同来流作用下的风振系数建议取值可供该类结构抗风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桁架结构 风洞试验 时域法 风振响应 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