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薄层法测定浓稠态食品中的水分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勇 邵悦 赵丽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5,共2页
采用微波-薄层法测定浓稠态食品中的水分,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测定条件:微波输出功率900w、样品质量3g、微波加热时间1.5min。对同一样品测定5次,S=0.29,CV%=0.51,与干燥箱法比较,没有明显差别。
关键词 微波-薄层法 测定 浓稠态食品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腌渍小菜的护绿防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岩 冯艳博 +1 位作者 马春颖 孙建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3-36,共4页
介绍了对锦州腌渍小菜采用不同浓度的锌盐护绿 ,并进行了多种方法的防腐保鲜处理 ,总结出了锦州腌渍小菜的最佳护绿和防腐方法。其方法是 ,将腌渍的原料小菜在水中脱盐 60~ 80min ,用 10 0mg/L的ZnSO4浸泡 2 0min ,再经真空包装后 85~... 介绍了对锦州腌渍小菜采用不同浓度的锌盐护绿 ,并进行了多种方法的防腐保鲜处理 ,总结出了锦州腌渍小菜的最佳护绿和防腐方法。其方法是 ,将腌渍的原料小菜在水中脱盐 60~ 80min ,用 10 0mg/L的ZnSO4浸泡 2 0min ,再经真空包装后 85~ 93℃水浴 15min ,取出后速冷至室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小菜 护绿 防腐 保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汁保健豆腐的研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丽萍 邵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1,共3页
以姜和大豆为原料研制姜汁保健豆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豆乳浓度1∶5,GDL添加量0.25%,豆乳姜汁比6∶1.5。该产品呈淡黄色,具有豆香味和一定的姜香,是一种保健型的内酯豆腐。
关键词 姜汁 豆腐 工艺参数 质量指标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低盐发酵法酿造酱油缩短发酵期的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士昌 马春颖 刘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15,8,共4页
固态低盐发酵法酿造酱油营养成分的完善与增多 ,主要是通过发酵期内酱油醅中营养物质的发酵与酶解来实现的 ;因此要缩短发酵期 ,又要使氨基酸生成率高 ,总酸度有所降低 ,且各种营养成分都酿造齐全 ,因而要选择最合适的发酵期。
关键词 固态低盐发酵法 酿造 酱油 缩短发酵期 酶解 氨基酸生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质量的简易检测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岩 刘世民 +2 位作者 孙建华 白凤翎 高世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2-34,共3页
合格酱油和配制的不合格酱油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其所形成的干固液滴的性状也不相同 ,本文根据这一不同点 ,介绍了一种酱油质量的简易检测法。该检测法的特点是对酱油样品通过肉眼直接观察鉴别酱油的优劣 ,并对该法的检测结... 合格酱油和配制的不合格酱油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其所形成的干固液滴的性状也不相同 ,本文根据这一不同点 ,介绍了一种酱油质量的简易检测法。该检测法的特点是对酱油样品通过肉眼直接观察鉴别酱油的优劣 ,并对该法的检测结果与常规的理化检验结果做了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检测 结晶盐颗粒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袋装榨菜的微波杀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岩 张丽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3,36,共3页
榨菜在生产中极易受到细菌的污染 ,使塑料袋装榨菜发生胖袋和变质。采用微波杀菌处理 ,能够杀死这些有害细菌 ,同时又可延长袋装榨菜的保质期。
关键词 塑料袋装榨菜 微波杀菌效果 胖袋 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测定调味料中的水分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勇 邵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5-126,共2页
采用微波加热法测定调味料中的水分,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测定条件:微波加热时间45min,样品质量3~4g、微波输出功率720W。对同一样品平行测定7次,S=0.37,CV=0.036,与蒸馏法比较,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微波加热法 测定 调味料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材料对腐乳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丽华 白凤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38,共2页
该文研究了腐乳生产过程中,采用不同包装材料,对其游离氨基酸态氮、食盐、总酸、游离脂肪酸和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质期中,采用陶瓷和玻璃包装的腐乳,其质量优于采用塑料容器包装的腐乳,贮藏12个月无霉变,塑... 该文研究了腐乳生产过程中,采用不同包装材料,对其游离氨基酸态氮、食盐、总酸、游离脂肪酸和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质期中,采用陶瓷和玻璃包装的腐乳,其质量优于采用塑料容器包装的腐乳,贮藏12个月无霉变,塑料制品包装的腐乳在12个月内有8%发生霉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包装材料 腐乳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营养保健红树莓酸奶的开发 被引量:11
9
作者 吕长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6-78,共3页
以红树莓和鲜乳为主要原料 ,通过护色试验、稳定剂的筛选和正交试验 ,优选出了最佳配方 ,研制出一种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的新型酸奶食品及生产工艺。
关键词 红树莓 营养保健 酸奶 正交试验 生产工艺 配方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果肉营养保健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长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66,共3页
以仙人掌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配以蔗糖、稳定剂、护色剂等,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仙人掌果肉酸奶。通过发酵条件试验、正交试验、物料配比试验、稳定剂品种试验、护色剂试验,优选出最佳配方。
关键词 仙人掌 营养保健酸奶 配方 生产工艺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在成品酱油防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丽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6-17,共2页
成品酱油中产膜性酵母、霉菌等 ,是酱油生霉的主要原因 ,利用微波的杀菌原理 ,能够杀死产膜性酵母菌及霉菌等 ,防止酱油生霉 ,同时 ,也能提高酱油的品质。
关键词 防霉 微波 酱油 霉变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汁鸡肫黄豆软罐头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长鑫 赵大军 李敬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5,共3页
以鸡肫和黄豆为原料,以PET/AL/PP复合蒸煮袋作包装材料,经原料处理、预煮、脱气、腌制、封口、杀菌等工序,制得了茄汁鸡肫黄豆软罐头。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并研究了其生产技术条件和营养保健作用。
关键词 鸡肫 黄豆 软罐头 生产工艺 营养保健 研制 复合蒸煮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在面酱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丽华 马春影 龙占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71,共2页
面酱中的微生物是造成面酱发酵变质等的主要原因。利用微波能够杀灭面酱中的微生物,在实验温度37℃条件下,放置6d,抑菌率高达100%,有效的防止了面酱在存放、销售过程中的发酵、沉淀变质,同时,对面酱的质量没有影响。
关键词 面酱 微波杀菌 微生物 发酵变质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烧鸡出品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4-55,共2页
研究了复合磷酸盐对提高烧鸡出品率的作用。结果表明, 复合磷酸盐(六偏磷酸盐:焦磷酸盐:三聚磷酸盐)的配比 为20:18:5,添加量为0.43%时,出品率可提高12%左右, 同时能明显改善烧鸡的品质。
关键词 复合磷酸盐 烧鸡 出品率 盐水注射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酱油中原料配比对种曲质量与成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丽华 龙淑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13,共3页
本文探讨了在酿造酱油中 ,原料不同配比的选择 ,通过对比试验 。
关键词 酱油 原料配比 种曲质量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羧甲基壳聚糖在防止成品大豆酱再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丽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1,共2页
成熟大豆酱中的酵母菌是造成大豆酱再发酵的主要原因 ,利用羧甲基壳聚糖的防腐作用 ,将添加到大豆酱中 ,对引起大豆酱再发酵的酵母菌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不影响大豆酱的品质。
关键词 O-羧甲基壳聚糖 大豆酱 再发酵 抗菌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稠性搅拌型荔枝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长鑫 董晓宾 马春颖 《中国乳业》 2002年第9期29-31,共3页
以荔枝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配以蔗糖和经筛选的稳定剂和增稠剂,研制出了一种具有浓郁荔枝风味和营养全面的高粘稠性搅拌型发酵酸奶。
关键词 高粘稠性搅拌型 荔枝酸奶 研制 工艺流程 产品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咖啡凝固型酸奶的开发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长鑫 李雨露 +2 位作者 赵大军 宋力 刘岩 《中国乳业》 2002年第5期21-22,共2页
以咖啡伴侣、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添加0.1%的蛋白糖、0.15%的稳定剂,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2:1的混合菌为发酵剂,3.5%的接种量,在42℃发酵5h,制得一种风味独特、健脑提神、延年益寿、营养保健型的无糖咖啡酸奶。
关键词 咖啡伴侣 酸牛乳 无糖咖啡凝固型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春颖 《中国乳业》 2003年第2期30-31,共2页
根据蚕蛹的特性和乳酸菌发酵牛奶的原理,以鲜活蚕蛹、鲜奶、白砂糖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均质、离心、杀菌、调配、发酵等工艺,研制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酸奶制品。
关键词 蚕蛹酸奶 加工工艺 营养成分 配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春颖 《北方牧业》 2003年第7期25-25,共1页
蚕蛹是一种营养丰富、老幼皆宜、食用价值高的食品,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深受人们的喜爱。蚕蛹资源丰富,经处理可作为添加原料制成各种食品上市。乳酸菌可使蛋白质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而形成预消化... 蚕蛹是一种营养丰富、老幼皆宜、食用价值高的食品,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深受人们的喜爱。蚕蛹资源丰富,经处理可作为添加原料制成各种食品上市。乳酸菌可使蛋白质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而形成预消化状态,解决对乳糖的不适应症;且能抑制肠内有害菌的增殖,促进有益菌活动,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因此乳酸菌发酵饮料很受欢迎。本研究将乳酸菌用在蚕蛹制品上,能够生产出一种高蛋白营养保健型酸奶,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一、材料与设备材料活蚕蛹(市售)、鲜牛奶、发酵剂、白砂糖、稳定剂、饮用水。仪器与设备封口机、培养箱、打浆机、榨汁机、超高温瞬时灭菌机、发酵罐、高压均质机。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酸奶 研制技术 加工工艺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