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吸烟者结构脑网络的可控性分析
1
作者 丁静静 董芳 +6 位作者 王宏德 袁凯 程永欣 王娟 马宇欣 薛婷 喻大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3,共12页
目的基于控制和脑网络理论来探讨青少年吸烟者结构脑网络的可控性变化,考察可控性指标是否可以作为预测青少年吸烟者睡眠情况的有力因子。方法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筛选出50例青少年吸烟者和51例健康对照者。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构建每例... 目的基于控制和脑网络理论来探讨青少年吸烟者结构脑网络的可控性变化,考察可控性指标是否可以作为预测青少年吸烟者睡眠情况的有力因子。方法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筛选出50例青少年吸烟者和51例健康对照者。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构建每例受试者的基于各项异分数(FA)加权矩阵的结构脑网络。依据控制和脑网络理论计算平均可控性和模态可控性。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存在组间差异脑区的平均可控性和模态可控性与Fagerström尼古丁依赖测试(FTND)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可控性得分在前10%的节点作为超级控制器,最后采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来预测青少年吸烟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吸烟组的背外侧额上回、辅助运动区、豆状核壳、豆状苍白球脑区的平均可控性,以及眶部额下回、辅助运动区、回直肌、后扣带回的模态可控性,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吸烟组右侧辅助运动区(SMA.R)的平均可控性与FTND呈正相关(r=0.3801,P=0.0065),模态可控性与FTND呈负相关(r=0.3292,P=0.0196);利用可控性指标预测青少年PSQI睡眠指数时,平均可控性的预测效果(R=0.72281)要优于模态可控性的预测效果(R=0.60226)。结论青少年吸烟者结构脑网络的可控性存在异常,其可控性指标可以有效预测其睡眠情况,可为评估其认知功能损伤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吸烟者 结构脑网络 可控性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成瘾青少年大脑自发活动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隋文禹 薛婷 +2 位作者 曹景超 喻大华 王宏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8-981,共4页
目的观察吸烟成瘾青少年大脑自发活动变化。方法前瞻性招募吸烟成瘾(吸烟组)与非吸烟成瘾(对照组)在校男大学生各42名,基于静态分数低频振幅(sfALFF)和动态分数低频振幅(dfALFF)方法观察组间大脑局部自发神经活动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 目的观察吸烟成瘾青少年大脑自发活动变化。方法前瞻性招募吸烟成瘾(吸烟组)与非吸烟成瘾(对照组)在校男大学生各42名,基于静态分数低频振幅(sfALFF)和动态分数低频振幅(dfALFF)方法观察组间大脑局部自发神经活动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吸烟组sfALFF值、dfALFF值与尼古丁依赖测试(FTND)评分、烟龄和吸烟频率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吸烟组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额下回三角部sfALFF值,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海马、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及右侧楔叶dfALFF值升高,而左侧颞下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顶下缘角回及左侧额中回sfALFF值降低。吸烟组左侧额下回三角部dfALFF值与吸烟频率呈正相关(r=0.286,P=0.033),左侧额中回sfALFF值与FTND评分呈负相关(r=-0.352,P=0.011)。结论吸烟成瘾青少年大脑局部自发神经活动存在异常,并与FTND评分和吸烟频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吸烟 尼古丁 磁共振成像 分数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