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蓟马空间动态与作物布局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猛蒙 孙玉荣 +2 位作者 陈林 陈彦虎 马俊贵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30-35,共6页
【目的】明确宁夏南部山区苜蓿蓟马空间种群动态与作物环境布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高空遥感无人机获取宁夏南部山区4个研究区域的遥感图片,经处理后计算其景观格局指数,明确景观与蓟马种群动态之间的关系。【结果】离散核心区数量... 【目的】明确宁夏南部山区苜蓿蓟马空间种群动态与作物环境布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高空遥感无人机获取宁夏南部山区4个研究区域的遥感图片,经处理后计算其景观格局指数,明确景观与蓟马种群动态之间的关系。【结果】离散核心区数量(NDCA)、总边界长(TE)、总面积比(CA/TA)、核心区面积均值(Core_MN)、斑块丰度密度(PRD)与蓟马发生量相关,相关系数为-0.99~0.97。【结论】南部山区在梯田、台塬上种植苜蓿,对于蓟马控制具有地形优势;蓟马在跨越高低起伏的地形上,必须依靠一定的气象条件才能顺利转移;但生境破碎化,容易造成蓟马爆发成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苜蓿蓟马 空间动态 宁夏南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浴提取结合UPLC-MS/MS同时测定枸杞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春霞 刘霞 +1 位作者 王芳焕 牛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3,共6页
该研究建立了热水浴提取-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枸杞干果、鲜果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含量的方法。试样用7 m L超纯水在60℃水浴中振荡提取30 min后,加入13 m L甲醇涡旋5 min,离心后上清液用C18... 该研究建立了热水浴提取-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枸杞干果、鲜果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含量的方法。试样用7 m L超纯水在60℃水浴中振荡提取30 min后,加入13 m L甲醇涡旋5 min,离心后上清液用C18和石墨化碳黑(GCB)组合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净化液在电喷雾负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枸杞干果、鲜果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均分别在1.0~100.0 ng/mL、0.5~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 9和0.999 2及0.998 4和0.999 0。氯酸盐检出限(LOD)为1.0μg/kg、定量限(LOQ)为10.0μg/kg;高氯酸盐LOD为0.5μg/kg、LOQ为5.0μg/kg。干果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9%~93.4%和76.8%~93.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11.0%和12.0%;鲜果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3.8%~94.9%和61.2%~90.5%,RSD分别小于11.0%和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氯酸盐 高氯酸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热水浴提取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槟榔病理性黄化病的发生与土壤养分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旭光 车海彦 +2 位作者 曹学仁 符瑞益 罗大全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52-55,共4页
对海南岛槟榔栽培和黄化病发生开展了调查,并进一步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本地种还是国外引种的槟榔均会发生黄化病,种植园周边生境、水肥供施情况和土壤中养分状况与黄化病发生无必然联系。
关键词 槟榔黄化病 生境 水肥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苜蓿与柠条深层土壤干化状况及根系与养分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元亢 李婧 +4 位作者 汪星 吕雯 于晓燕 王雁超 王永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176,共9页
[目的]探究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雨养苜蓿及柠条地的深层根系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协同关系,进而为宁南山区人工植被建设与管理以及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南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18 ... [目的]探究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雨养苜蓿及柠条地的深层根系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协同关系,进而为宁南山区人工植被建设与管理以及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南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18 a的紫花苜蓿地与20 a的柠条林地0—1000 cm土层中土壤水分、根系垂直分布、土壤N,P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1)苜蓿地和柠条林地土壤200 cm以下全剖面已经处于干化状态,其中苜蓿和柠条地土壤处于极度干燥化水平的土层分别为200—720 cm和360—720 cm,0—1000 cm深度范围土壤水分储量较相似地形的雨养农田分别少987.55,977.78 mm;(2)苜蓿和柠条根系主要集中在表层0—120 cm土层,该层根系占0—1000 cm剖面总根干重的45.66%,57.54%,根长密度占44.45%,67.58%;(3)苜蓿和柠条土壤N,P养分分布规律与根系分布规律一致,表层0—120 cm范围内平均全N含量分别为0.53,0.58 g/kg,是0—1000 cm土壤全N含量平均值的1.77倍和1.87倍,在0—120 cm范围内全P平均含量达0.51,0.53 g/kg,与0—1000 cm土层全P含量平均值近似。[结论]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干化背景下人工林草地土壤水分、根系及养分特征具有特殊性,深入研究人工林草地深层土壤水分、根系及养分协同关系有助于区域人工植被可持续发展及土壤碳循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物根系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萝属地衣植物化学成分及活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子颖 李婧 +3 位作者 苏洁 李惠玲 章漳 彭锋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24,共13页
松萝属地衣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但对其化学成分及活性作用的研究少、起步晚、基础资料积淀薄弱,限制了对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在综述了松萝属植物的初生代谢产物多糖(地衣多糖、异地衣多糖、半乳甘露聚糖、... 松萝属地衣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但对其化学成分及活性作用的研究少、起步晚、基础资料积淀薄弱,限制了对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在综述了松萝属植物的初生代谢产物多糖(地衣多糖、异地衣多糖、半乳甘露聚糖、地衣杂多糖)和脂肪酸类化合物,以及次生代谢产物地衣酸(单苯环衍生物、缩酚酸类、缩酚酸环醚类、二苯并呋喃类等)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松萝属地衣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地衣多糖、地衣酸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其中,地衣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作用;地衣酸具有抗菌杀虫,抗癌、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消炎、保肝解毒以及一定的酶抑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萝属 化学成分 初生代谢物 次生代谢物 活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膜明串珠菌6055合成低聚葡萄糖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婧 张柏林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11期60-62,共3页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生产低聚葡萄糖的初始pH值、接种量及培养温度,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pH7.20、接种量3%、培养温度25.0℃为肠膜明串珠菌6055产低聚葡萄糖的适宜培养条件。低聚葡萄糖理论产量达到5.12 g/L,较优化前提高了2.3倍。
关键词 肠膜明串珠菌 低聚葡萄糖 培养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葡萄糖对益生菌的增殖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婧 张柏林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12期72-74,84,共4页
运用体外模型探讨了低聚葡萄糖对肠道内双歧杆菌300B、嗜酸乳杆菌NCFM150、大肠杆菌B23226、金黄色葡萄球菌14028生长特性的影响,对利用肠膜明串珠菌6055获得的低聚葡萄糖功能性作以评价。以低聚葡萄糖取代葡萄糖为碳源,发现低聚葡萄糖... 运用体外模型探讨了低聚葡萄糖对肠道内双歧杆菌300B、嗜酸乳杆菌NCFM150、大肠杆菌B23226、金黄色葡萄球菌14028生长特性的影响,对利用肠膜明串珠菌6055获得的低聚葡萄糖功能性作以评价。以低聚葡萄糖取代葡萄糖为碳源,发现低聚葡萄糖对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NCFM150和双歧杆菌300B)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有害菌(如大肠杆菌B23226、金黄色葡萄球菌14028)的体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低聚葡萄糖可使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提前进入生长稳定期,提高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速率,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膜明串珠菌 低聚葡萄糖 肠道菌群 益生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AMP-浊度/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贺生芳 郭澍强 +1 位作者 谈静惠 郝俊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8-52,共5页
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分别与浊度信号检测系统(turbidimeter)和荧光信号检测系统(fluorescence)相结合,建立了LAMP-浊度/荧光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方法。选择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保守毒力基因iap序列,通过环介导等温扩... 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分别与浊度信号检测系统(turbidimeter)和荧光信号检测系统(fluorescence)相结合,建立了LAMP-浊度/荧光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方法。选择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保守毒力基因iap序列,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设计在线软件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并对建立的LAMP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LAMP-浊度信号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扩增温度为61℃,菌液最低检测浓度为22.1 CFU/mL,灵敏度是普通PCR扩增方法的10倍;LAMP-荧光信号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扩增温度为64℃,菌液最低检测浓度为2.21 CFU/mL,灵敏度是普通PCR扩增方法的100倍;建立的两种LAMP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其中1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标准菌株和1株本试验分离保存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8株非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利用两种LAMP方法对630份肉类及其制品、人工污染样品等进行检测,检出45个LAMP阳性,与国标法(GB)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建立优化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AMP-浊度/荧光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基层兽医、食品及口岸一线部门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快速筛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浊度 荧光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氏菌可视浊度/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贺生芳 郭澍强 +3 位作者 谈静惠 马晓花 杨旭光 郝俊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5期93-98,共6页
为给实验室和现场检测提供一种快速且易于操作的志贺氏菌检测方法,通过将LAMP技术分别与荧光检测技术和浊度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灵敏、特异、准确的可视浊度/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根据志贺氏菌基因保守序列,利用LAMP在... 为给实验室和现场检测提供一种快速且易于操作的志贺氏菌检测方法,通过将LAMP技术分别与荧光检测技术和浊度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灵敏、特异、准确的可视浊度/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根据志贺氏菌基因保守序列,利用LAMP在线软件设计4条最佳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分别建立了可视浊度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LAMP-浊度)以及可视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LAMP-荧光),并分析所建立的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AMP-浊度方法最适反应温度是63℃,菌液灵敏度为13.6 cfu/mL,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所建立的LAMP-荧光方法最适反应温度是64℃,菌液灵敏度为1.36 cfu/mL,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利用4株志贺氏菌和10株非志贺氏菌,证实了建立的两种可视化LAMP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分别与浊度检测技术和荧光检测技术相结合,使其完成时间缩短至1 h内,整个扩增过程可实时监测,并可避免由于开盖加染料而导致的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荧光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枸杞中14种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辉 李萍 +6 位作者 郝俊虎 陈林 孙敏 王芳焕 任翠娟 赵丽娟 肖利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3期57-59,62,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枸杞中14种常用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枸杞样品采用改良的QuEChERS法提取、净化,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4种农药在质... 建立了同时测定枸杞中14种常用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枸杞样品采用改良的QuEChERS法提取、净化,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4种农药在质量浓度为5~2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2~6.8μg/kg,14种农药平均回收率为65.2%~107.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5%~12.44%。该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大批量枸杞中14种农药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枸杞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蠕虫病的种类、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菁 郭澍强 《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第11期19-20,共2页
对蠕虫的种类、羊蠕虫病的检疫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蠕虫病 检疫方法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的检疫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菁 郭澍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1期91-91,共1页
牛结核病是肉牛养殖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杆菌是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此病菌可通过呼吸道及消化系统感染牛或人。结核杆菌会对牛或人的淋巴、肠道以及肺部产生危害,感染后牛或会出现呼吸性障碍、咳嗽等病状,还... 牛结核病是肉牛养殖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杆菌是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此病菌可通过呼吸道及消化系统感染牛或人。结核杆菌会对牛或人的淋巴、肠道以及肺部产生危害,感染后牛或会出现呼吸性障碍、咳嗽等病状,还会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牛结核病的检疫工作,避免患有此病的病牛在市场上售卖,减少对人的传染,进而保障牛肉产品的食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 牛结核病 检疫控制 病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