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正畸微种植钉支抗导板的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银莉 李俊慧 +1 位作者 王洁丽 白雪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3-787,共5页
目的:基于数字化技术设计并制作个性化金属种植钉支抗导板,评价其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纳入需要种植钉支抗正畸病例40例,实验组(20例)在导板引导下植入种植钉,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方式植入。术后1、 3、 6月对2组微种植钉植入精确性... 目的:基于数字化技术设计并制作个性化金属种植钉支抗导板,评价其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纳入需要种植钉支抗正畸病例40例,实验组(20例)在导板引导下植入种植钉,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方式植入。术后1、 3、 6月对2组微种植钉植入精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钉实际植入与设计之间的角度偏差为1.23°±0.71°,钉冠部差异为(0.39±0.12) mm,钉尖部为(0.77±0.46) mm;加力后实验组无种植钉松动,仅对照组2例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发生松动;实验组种植钉与牙根最近距离为(1.34±0.35) mm,对照组为(1.04±0.52) mm(P<0.05);实验组无种植钉与牙根接触病例,安全性Ⅰ级82.5%, Ⅱ级17.5%;对照组有3颗与牙根接触,安全性Ⅰ级60%,Ⅱ级32.5%,Ⅲ级7.5%。结论:基于数字化设计的金属种植钉支抗导板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CAD/CAM 金属种植钉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牙缺失数字化丝圈间隙保持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马丽娟 腾雍辉 +4 位作者 王勇 赵一姣 张馨月 秦庆钊 尹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3,共8页
目的:建立下颌骨及乳牙缺失数字化丝圈间隙保持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探讨下颌第二乳磨牙缺失患者佩戴丝圈间隙保持器时的应力、变形及剪切力情况。方法:通过对患儿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使用Mimics 2... 目的:建立下颌骨及乳牙缺失数字化丝圈间隙保持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探讨下颌第二乳磨牙缺失患者佩戴丝圈间隙保持器时的应力、变形及剪切力情况。方法:通过对患儿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使用Mimics 21.0软件建立下颌第二乳磨牙缺失的数字模型。利用儿童丝圈间隙保持器设计软件构建冠部固位与丝圈结构一体化的全冠及带环丝圈间隙保持器的数字模型,并分别采用钴铬合金、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及钛合金三种材料进行构建。在ANSYS Work Beach 2023 R2软件中,对模型46和84的咬合面施加垂直和沿牙体长轴倾斜45°的70 N载荷,以及丝圈上表面10 N载荷,模拟患儿佩戴丝圈间隙保持器时的正中咬合与侧方咬合,分析丝圈间隙保持器及基牙的受力情况。结果:在不同的加载条件下,带环丝圈间隙保持器的最大主应力明显低于全冠丝圈间隙保持器。应力云图显示,最大主应力峰值出现在丝圈末端与冠部结构连接处,表明这一部位更容易发生断裂;使用PEEK材料制作的带环丝圈间隙保持器内部组织面的最大剪切应力最小;46和84牙齿的等效应力(Von Mises应力)最小,分别为23.18 MPa和36.35 MPa,且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位于46牙齿近中、84牙齿远中靠近牙根部与丝圈间隙保持器接触的区域。结论:在第二乳磨牙缺失的情况下,佩戴数字化带环丝圈间隙保持器能够有效分散应力,且PEEK材料的带环丝圈间隙保持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牙的受力,其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牙缺失 正畸保持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丝弓矫治技术用于安氏骨性Ⅱ类错畸形治疗前后面型的改变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军 王朝俭 牛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安氏Ⅱ类骨性错畸形患者骨面型的改变情况。方法在矫治前拍摄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上,筛选出8例安氏Ⅱ类骨性错畸形患者,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结束后,在同样条件下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行头影测量分析...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安氏Ⅱ类骨性错畸形患者骨面型的改变情况。方法在矫治前拍摄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上,筛选出8例安氏Ⅱ类骨性错畸形患者,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结束后,在同样条件下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行头影测量分析,与治疗前数值进行比较,观察骨面型的改变情况。结果直丝弓矫治对安氏Ⅱ类骨性错畸形患者的面型略有改变,但患者的深覆及深覆盖的纠正更多是由下前牙唇侧倾斜来代偿完成。结论安氏Ⅱ类骨性错畸形患者在恒牙期早期或恒牙期直接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调整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侧面型的改善程度有限,不能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矫治器 数字化头影测量 骨面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Wharton's Jelly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和人牙周膜干细胞复合PHBHHx、PHBV支架成骨分化能力的体外研究
4
作者 黄银莉 周洪 +2 位作者 卢晓云 苏晓霞 钟天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Wharton's Jelly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 UCWJMSCs)和人牙周膜干细胞(h PDLSCs)复合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己酸酯)(PHBHHx)、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酯(PHBV)支架成骨分化的能力。方法:将2种干细胞分别接种在2种支架中,MT... 目的:探讨人脐带Wharton's Jelly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 UCWJMSCs)和人牙周膜干细胞(h PDLSCs)复合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己酸酯)(PHBHHx)、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酯(PHBV)支架成骨分化的能力。方法:将2种干细胞分别接种在2种支架中,MTT法及粘附率分析2种干细胞和PHBHHx、PHBV的生物相容性;成骨诱导后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两种干细胞在两种支架上的成骨分化情况。结果:2种干细胞与PHBV具有更好的黏附效果及增殖效率(P <0. 05),且h UCWJMSCs组优于h PDLSCs组; h UCWJMSCs和h PDLSCs与PHBV组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与PHBHHx组; h UCWJMSCs与2种支架组的表达高于h PDLSCs组。扫描电镜显示2种干细胞与PHBV组可见大量矿化基质形成。结论:h UCWJMSCs与PHBV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优于h PDLSCs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hUCWJMSCs) 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 成骨分化 PHBHHX P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三醇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石金双 刘金艳 +2 位作者 肖树林 张江琳 李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5-268,共4页
从青少年正畸拔除的前磨牙牙周组织中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不同浓度VD 3处理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角蛋白、波形丝蛋白用于鉴定细胞。细胞培养中添加NF-κB抑制剂、NF-κB激活剂,检测ALP活性、细胞矿化、细胞... 从青少年正畸拔除的前磨牙牙周组织中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不同浓度VD 3处理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角蛋白、波形丝蛋白用于鉴定细胞。细胞培养中添加NF-κB抑制剂、NF-κB激活剂,检测ALP活性、细胞矿化、细胞中ALP、RUNX2、OCN mRNA水平、细胞胞核中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表明,VD 3通过抑制NF-κB入核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ALP活性和RUNX2、OCN mRNA表达,降低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水平,促进细胞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核转录因子kappa B信号通路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