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仁碧江2024年6月28日——7月1日强降水气象服务分析
1
作者 张丹丹 黎波影 +2 位作者 龙雅迪 冉阳 许小兰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115-117,共3页
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6月28日—7月1日强降水天气过程,是2024年汛期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从天气实况、灾情、气象服务情况、部门联动联防等方面分析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总结气象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成功经验,... 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6月28日—7月1日强降水天气过程,是2024年汛期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从天气实况、灾情、气象服务情况、部门联动联防等方面分析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总结气象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气象保障服务,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为今后极端灾害性天气的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天气 气象服务 碧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碧江区“一县一品”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探讨
2
作者 皮小雯 吴明 +1 位作者 吴雪亚 杨林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8期203-203,209,共2页
介绍了铜仁市碧江区开展"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的对策,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做好气象为农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一县一品”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对策 展望 贵州铜仁 碧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1年铜仁市暴雨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林泉 杨群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211-213,226,共4页
利用2010—2021年铜仁396个自动雨量站逐日12 h降水资料,分析铜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得出结论:(1)铜仁市的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与年降雨大值中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梵净山区域,各区县地势低洼地带到高山过渡区域最为明显,低洼地带暴雨... 利用2010—2021年铜仁396个自动雨量站逐日12 h降水资料,分析铜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得出结论:(1)铜仁市的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与年降雨大值中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梵净山区域,各区县地势低洼地带到高山过渡区域最为明显,低洼地带暴雨相对较少。铜仁的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6月和7月是暴雨高发期,出现暴雨站次最多。(2)每月的暴雨落区分布都不一样,1—2月和11—12月无明显暴雨发生;3—4月暴雨落区分散;5、7月在梵净山东、西两侧,6、8月在梵净山北侧和东侧,9月分布在铜仁市南部,10月在梵净山西侧。而县城区站点暴雨5月集中在松桃;6月出现在碧江、松桃、江口、德江;7月德江、松桃、碧江;8月碧江、万山;9月松桃、江口;10月松桃、石阡。(3)铜仁市暴雨在5、9月白天暴雨特征明显,6—8月白天和夜间暴雨发生频率相当。大暴雨多发生在5—8月,白天出现在6月最多,夜间出现在7月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时空分布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口县茶叶生长气象条件分析及气象服务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雪亚 舒奕菲 +1 位作者 吴明 皮小雯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7期42-43,45,共3页
气象条件对茶树生长发育、茶叶采摘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直接影响,本文选取江口县1980—2019年气象观测数据,将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与茶叶生长过程中所需气候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江口县气候条件基本适宜茶叶生产... 气象条件对茶树生长发育、茶叶采摘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直接影响,本文选取江口县1980—2019年气象观测数据,将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与茶叶生长过程中所需气候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江口县气候条件基本适宜茶叶生产,利于产出高品质茶叶,茶叶生育期内江口县偶尔也会受低温冷害、旱涝、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造成茶叶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等。为避免或降低气象灾害对茶叶生产造成危害,本文阐述了江口县常见气象灾害种类,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以期为提升茶叶品质与提高茶叶产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象条件分析 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贵州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桃县山体滑坡致灾气象成因与气象服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明 皮小雯 +2 位作者 吴雪亚 刘浩 马丽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4期172-173,177,共3页
利用松桃县甘龙镇灾害发生日前1周降雨资料、灾害发生日过程性降雨资料,结合开展的“三个叫应”气象服务分析致灾气象因子及服务情况。结果表明:灾害前1周降雨量偏多,特别是灾害发生前近2 d降雨量多是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发生山体滑坡的... 利用松桃县甘龙镇灾害发生日前1周降雨资料、灾害发生日过程性降雨资料,结合开展的“三个叫应”气象服务分析致灾气象因子及服务情况。结果表明:灾害前1周降雨量偏多,特别是灾害发生前近2 d降雨量多是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发生山体滑坡的气象成因之一;灾害发生前出现连续性短时强降雨,降雨强度大、量级高是诱发山体滑坡的主要气象成因;“三个叫应”气象服务开展及时,但针对前期降雨多、雨强大、存在连续性短时强降雨的天气过程,需细化服务标准,提前叫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滑坡 致灾气象因子 气象服务 贵州松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口县2020年6月29日特大暴雨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雪亚 皮小雯 吴明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6期33-34,共2页
2020年,江口县入汛较常年相比提前15 d。自3月26日入汛后,前半年,江口县先后遭受14次暴雨袭击。其中最严重一次为6月29日傍晚至30日凌晨发生的特大暴雨天气,全县共出现3站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278.2 mm,最大小时雨强139.8 mm,坝盘站点连... 2020年,江口县入汛较常年相比提前15 d。自3月26日入汛后,前半年,江口县先后遭受14次暴雨袭击。其中最严重一次为6月29日傍晚至30日凌晨发生的特大暴雨天气,全县共出现3站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278.2 mm,最大小时雨强139.8 mm,坝盘站点连续2 h降雨量超过100 mm。在前期土壤含水量已达饱和情况下,气象部门提前发布强降水天气预报,及时开展"三个叫应",县人民政府紧急转移群众,无因灾死亡人员,有效减少了国民经济损失。对6月29日强降水天气过程服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日后出现类似暴雨天气过程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口县 特大暴雨 气象服务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2年万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小江 刘德灿 皮小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5期207-212,共6页
利用万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K检验法、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万山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光、热、水指标的气候资源特征值。结果表明,近42年万山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 利用万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K检验法、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万山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光、热、水指标的气候资源特征值。结果表明,近42年万山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0.25℃/10 a,2002年为突变时间点,其中春季升温明显;降水量平均增长率为27.5 mm/10 a,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为54.0 h/10 a,2010年为突变时间点,其中秋季下降趋势显著;稳定通过5℃初日每10年推后1 d,稳定通过10℃初日每10年提前4 d,稳定通过15℃初日每10年提前4 d、终日每10年推后3 d。稳定通过5、10、15℃的初日至终日持续天数增长率分别为5、6、6 d/10 a。稳定通过0、5、10、15℃的活动积温变化显著,倾向率分别为110.6、99.8、117.2、131.9(℃·d)/10 a,稳定通过20℃活动积温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万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印江县自动与人工日照观测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雷霆 白杨 +1 位作者 张丹丹 张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8期74-75,77,共3页
对比分析印江县2019年人工和自动日照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印江县2019年观测到人工日照972.9 h,自动日照993.7 h,人工和自动日照时数均是1月最少,8月最多;(2)印江县2019年逐日人工日照0 h天数为206 d,自动日照0 h天数为181 d,人工日照... 对比分析印江县2019年人工和自动日照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印江县2019年观测到人工日照972.9 h,自动日照993.7 h,人工和自动日照时数均是1月最少,8月最多;(2)印江县2019年逐日人工日照0 h天数为206 d,自动日照0 h天数为181 d,人工日照时数与自动日照时数呈明显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8;(3)印江县2019年日照时数为1045.8 h,日平均日照为2.87 h,8月日照时数最多为193.8 h,逐月订正值在0.5~9.6 h;(4)印江县2019年人工与自动日照均是春季日照时数最少,秋季日照时数最多,夏季和秋季自动日照时数高于人工日照,春季和冬季自动日照时数低于人工日照,即在夏季和秋季光电式日照计灵敏性和分辨率高于暗筒式日照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 相关系数 订正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法在自动站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秀勋 田政华 张邯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1期28-29,32,共3页
从介绍ZQZ-CⅡ型自动站常见故障分析和诊断的基本原则出发,从采集器、传感器、电源系统等方面着重介绍了替代法在日常故障诊断分析与故障排除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ZQZ-CⅡ型自动站 故障诊断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