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度悬索桥静风失稳形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永乐 欧阳韦 +1 位作者 郝超 汪斌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1-706,共6页
基于MSC.MARC和PYTHON脚本语言在综合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利用风荷载增量与双重迭代(结构几何非线性收敛迭代和风荷载三分力系数收敛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跨度悬索桥空气静力行为和失稳全过程进行了分析... 基于MSC.MARC和PYTHON脚本语言在综合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利用风荷载增量与双重迭代(结构几何非线性收敛迭代和风荷载三分力系数收敛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跨度悬索桥空气静力行为和失稳全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别加大三分力系数中某个分量的方式,揭示了气动力系数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初始攻角下大跨度悬索桥梁静风失稳的发展路径,并对比分析了静风稳定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静风稳定性 非线性 双重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塔分幅独塔斜拉桥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郝超 李黎 +1 位作者 牛远志 祝文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3,31,共4页
南仓道立交桥主桥采用联塔分幅、塔梁固结体系的独塔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150m,按照8度采取抗震措施。该桥跨越重要铁路干线,动力及抗震性能尤为重要,介绍该桥的构造特点、动力特性,对桥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荷载计算等方面进行研... 南仓道立交桥主桥采用联塔分幅、塔梁固结体系的独塔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150m,按照8度采取抗震措施。该桥跨越重要铁路干线,动力及抗震性能尤为重要,介绍该桥的构造特点、动力特性,对桥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荷载计算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对其抗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抗震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自振特性 地震响应 反应谱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土类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快速预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杜华 邢爱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探讨多土类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现场快速预测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在预先设定压路机吨位、振动频率和碾压速度下,通过采集不同工况下沉降测试块的沉降差,建立了压路机碾压轮迹沉降差与压实度之间的回归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运用经验公式... 探讨多土类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现场快速预测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在预先设定压路机吨位、振动频率和碾压速度下,通过采集不同工况下沉降测试块的沉降差,建立了压路机碾压轮迹沉降差与压实度之间的回归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运用经验公式可根据现场测量沉降差对多土类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度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填路基 沉降差 压实度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索空气动力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爱军 郝超 李永乐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由于阻尼较小,缆索非常容易受到风作用下的动力激振。20世纪下半叶,研究人员发现多种不同的空气动力激励机制,并研究了相应的抑振方法。然而,最近几年,大跨度斜拉桥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些新的空气动力问题,特别是倾斜索方面的问题。全面回... 由于阻尼较小,缆索非常容易受到风作用下的动力激振。20世纪下半叶,研究人员发现多种不同的空气动力激励机制,并研究了相应的抑振方法。然而,最近几年,大跨度斜拉桥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些新的空气动力问题,特别是倾斜索方面的问题。全面回顾缆索空气动力激振研究现状,特别是动力失稳概念及临界雷诺数影响,重点集中在倾斜缆索(如桥梁的斜拉索)当前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缆索 空气动力学 结构振动 振动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斜拉桥主塔鞍座区局部应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质江 王炎 郑彩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共3页
通过对一座部分斜拉桥主塔鞍座处局部应力分布的有限元计算分析,说明部分斜拉桥主塔鞍座处局部应力的分布特征。依据鞍座处局部应力影响范围很小的特点,提出设置螺旋筋和索孔端部镶嵌预埋钢板的局部设计补强措施,避免在索鞍下出现危及... 通过对一座部分斜拉桥主塔鞍座处局部应力分布的有限元计算分析,说明部分斜拉桥主塔鞍座处局部应力的分布特征。依据鞍座处局部应力影响范围很小的特点,提出设置螺旋筋和索孔端部镶嵌预埋钢板的局部设计补强措施,避免在索鞍下出现危及结构耐久性的有害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斜拉桥 鞍座 劈裂应力 局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偏角对方形断面结构驰振不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文勇 张璐 +1 位作者 张晓斌 邓然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5,184,共6页
方形断面的细长结构广泛的应用在工程领域,其在特定风向角和特定的风速范围下会发生具有较大危害性的驰振,目前斜置或者斜风向作用下的细长方柱驰振不稳定性的规律尚不清楚。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通过对斜置方柱气动力的分析,讨论... 方形断面的细长结构广泛的应用在工程领域,其在特定风向角和特定的风速范围下会发生具有较大危害性的驰振,目前斜置或者斜风向作用下的细长方柱驰振不稳定性的规律尚不清楚。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通过对斜置方柱气动力的分析,讨论了风偏角对方柱气动力的影响,基于准定常假设,分析了考虑风偏角的方柱驰振不稳定性。结果表明:方形断面是典型的驰振不稳定断面形状;随着来流与柱体轴向夹角的变小,方形断面的驰振不稳定区域增大,斜风向下的方柱更容易发生驰振,需要在类似结构抗风设计中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置方柱 风洞试验 风偏角 气动力 驰振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