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驱动桥系统模糊故障树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彦锋 杜丽 +2 位作者 肖宁聪 黄洪钟 苗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114,共5页
应用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汽车驱动桥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简要介绍了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汽车驱动桥系统的基本结构,建立了汽车驱动桥系统的故障树.采用上行法求解所建立的故障树的最小割集,用三角型及正态型模糊数描述... 应用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汽车驱动桥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简要介绍了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汽车驱动桥系统的基本结构,建立了汽车驱动桥系统的故障树.采用上行法求解所建立的故障树的最小割集,用三角型及正态型模糊数描述底事件发生概率的区间表示方式和计算方法,对所建立的故障树进行了定量计算.以某汽车驱动桥为实例,对相关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三角型和正态型模糊数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别不大,轴承磨损失效是该汽车驱动桥分系统失效的关键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 模糊数 模糊故障树 驱动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排气系统模态分析及挂钩位置优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雷刚 胡鹏 刘圣坤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以某乘用车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mesh和MSC.Nastran有限元软件对排气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排气系统的自由模态,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然后,根据平均自由度位移法,优化排气系统的挂钩位置,使得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发动机的激... 以某乘用车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mesh和MSC.Nastran有限元软件对排气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排气系统的自由模态,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然后,根据平均自由度位移法,优化排气系统的挂钩位置,使得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发动机的激励频率。最后,利用通用公司的28工况对排气系统做强度分析,观察优化后的排气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满足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模态分析 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法 排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平顺性仿真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勇 欧健 +1 位作者 富丽娟 杨鄂川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1,119,共5页
目前在汽车平顺性仿真研究中,没有考虑车身的弹性变形对整车动态性能的影响,导致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差别。在ADAMS/Car模块中分别建立了整车多刚体模型和整车刚弹耦合模型,并进行了随机路面输入下的平顺性仿真试验和评价。实车道路... 目前在汽车平顺性仿真研究中,没有考虑车身的弹性变形对整车动态性能的影响,导致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差别。在ADAMS/Car模块中分别建立了整车多刚体模型和整车刚弹耦合模型,并进行了随机路面输入下的平顺性仿真试验和评价。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研究结论可为汽车平顺性的研究和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平顺性 多体动力学 刚弹耦合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吸能盒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雷刚 谭皓文 +3 位作者 樊伟 李灿 杨述松 江晶晶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对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可替代整车碰撞模型的子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在所建立的子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双层波纹管样式的吸能盒结构,利用自适应响应面法对其厚度进行优化设计。整车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吸能盒结构... 对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可替代整车碰撞模型的子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在所建立的子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双层波纹管样式的吸能盒结构,利用自适应响应面法对其厚度进行优化设计。整车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吸能盒结构吸收的能量比原结构提高了14.2%,纵梁碰撞力比原结构减小了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有限元 子模型 吸能盒 自适应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邓国红 杨浩 +1 位作者 杨鄂川 张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1年第12期1-7,共7页
为了进行汽车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建立白车身、座椅、安全带、人体模块(臀块和肩块)有限元模型。采用LS-DYNA的显式求解模块,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规定的载荷,分析结构通过标准的可能性。验证了运用有限元显... 为了进行汽车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建立白车身、座椅、安全带、人体模块(臀块和肩块)有限元模型。采用LS-DYNA的显式求解模块,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规定的载荷,分析结构通过标准的可能性。验证了运用有限元显式积分分析汽车安全带固定点强度的方法。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准静态强度分析中,用于分析那些比较大的、隐式积分计算比较困难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带固定点 准静态 显式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米林 赵孟娜 +1 位作者 秦甲磊 吴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1年第10期1-5,共5页
通过对电池容量估计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估计的原理。介绍了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运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估计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表明:电池SOC估计模型可以... 通过对电池容量估计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估计的原理。介绍了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运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估计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表明:电池SOC估计模型可以通过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和表面温度参数来估计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实时值,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大大提高SOC值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 电池 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面识别的四轮驱动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蒋振江 陈旭 李大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17-21,60,共6页
介绍了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采用路面识别方法,识别不同路面的最佳滑转率,设计了以滑转率最优为控制目标的模糊-PID联合控制器。为确定模糊-PID联合控制器对提高汽车行驶性能的效用,结合车辆的驱动模型,对变附着系... 介绍了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采用路面识别方法,识别不同路面的最佳滑转率,设计了以滑转率最优为控制目标的模糊-PID联合控制器。为确定模糊-PID联合控制器对提高汽车行驶性能的效用,结合车辆的驱动模型,对变附着系数路面行驶的汽车进行驱动防滑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路面识别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路面状况的变化,实时地调整控制参数,并应用模糊-PID联合控制方法,及时地调整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矩,使车轮滑转率基本控制在最佳滑转率附近,保证车辆在恶劣路况下行驶时仍可以获得较好的驱动防滑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驱动 路面识别 驱动防滑控制 模糊-PID联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汽车稳定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欧健 康小鹏 +1 位作者 邓国红 伍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7-141,共5页
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现代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汽车底盘控制研究的重点.汽车ESP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模糊控制器可以有效避免传统PID控制理论的缺陷,但是其动态性能较差,稳定性不... 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现代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汽车底盘控制研究的重点.汽车ESP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模糊控制器可以有效避免传统PID控制理论的缺陷,但是其动态性能较差,稳定性不足.该文在总结两种控制器优劣的基础上,对模糊控制器进行改进,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在极限工况下对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将两种控制器的控制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对提高控制器稳定性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定程序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控制策略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左右转向理论特性线和转向理想椭圆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廖林清 李恩科 +3 位作者 王伟 张君 屈翔 符亮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基于转向阿克曼原理,在假定汽车前轮定位角都等于零,轮胎为绝对刚体,汽车以低速转弯行驶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汽车转向机构的平面数学模型,提出了左右转向理论特性线和转向理想椭圆的概念,并推导论证其合理性。为汽车纯滚动转向研究和转向... 基于转向阿克曼原理,在假定汽车前轮定位角都等于零,轮胎为绝对刚体,汽车以低速转弯行驶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汽车转向机构的平面数学模型,提出了左右转向理论特性线和转向理想椭圆的概念,并推导论证其合理性。为汽车纯滚动转向研究和转向梯形机构校核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以更准确地评判汽车纯滚动转向品质,也为转向机构几何尺寸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转向机构平面模型 纯滚动转向 左右转向理论特性线 转向理想椭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IA V5的汽车发动机罩逆向设计及曲面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旭 王哲琪 +1 位作者 伍镜儒 贾万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10-16,共7页
为分析汽车车身曲面质量,以某款车型发动机罩的曲面创建为例,基于CATIA V5平台,采用点—线—面的逆向建模流程来实现A级曲面的建立。对光顺曲面模型的构造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将光顺方法(曲线的光顺和控制点的调节等)与分析方法... 为分析汽车车身曲面质量,以某款车型发动机罩的曲面创建为例,基于CATIA V5平台,采用点—线—面的逆向建模流程来实现A级曲面的建立。对光顺曲面模型的构造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将光顺方法(曲线的光顺和控制点的调节等)与分析方法(精度分析和曲率分析等)相结合,使曲面质量达到A级曲面的标准。经过曲面质量评价(切平面分析、高光线法和斑马线分析)后得到的曲面基本符合A级曲面的品质要求,并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A V5 发动机罩 A级曲面 逆向设计 曲面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起步过程离合器滑磨功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廖林清 沈余阳 张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5-10,44,共7页
分析汽车起步阶段离合器动力传递状态,根据离合器换挡过程动力学公式,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发动机及离合器的仿真模型。使用不同的发动机油门开度与离合器接合时间进行仿真,得出对应的离合器滑磨功,确定影响汽车起步过程... 分析汽车起步阶段离合器动力传递状态,根据离合器换挡过程动力学公式,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发动机及离合器的仿真模型。使用不同的发动机油门开度与离合器接合时间进行仿真,得出对应的离合器滑磨功,确定影响汽车起步过程离合器滑磨功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滑磨功影响因素行进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汽车起步过程离合器滑磨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器 动力模型 换挡品质 滑磨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悬架H_2/H_∞多目标控制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以农 郑玲 +1 位作者 罗铭刚 米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共8页
采用七自由度整车模型,以实现较好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为目标,选取路面垂直速度扰动到输出平顺性评价信号传递函数的H2范数为平顺性指标,路面垂直速度扰动到输出操纵稳定性评价信号传递函数的H∞范数为操纵稳定性指标,设计了基于LMI(li... 采用七自由度整车模型,以实现较好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为目标,选取路面垂直速度扰动到输出平顺性评价信号传递函数的H2范数为平顺性指标,路面垂直速度扰动到输出操纵稳定性评价信号传递函数的H∞范数为操纵稳定性指标,设计了基于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线性矩阵不等式)算法的主动悬架H2/H∞多目标输出反馈控制器。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在有效改善汽车的平顺性的同时不过分降低操纵稳定性,较好地解决了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指标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 平顺性 操纵性 线性矩阵不等式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转向前束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屈翔 吴晓建 +1 位作者 廖林清 谢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对汽车不转向时的前轮前束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而对转向时前轮前束的研究还是空白。对转向前束的定义为:汽车转向时,车轮回转轴线不汇交,则存在转向前束,转向不汇交时汽车的转向中心为该状态下内外转向轮偏转前束角后得到的汇交点。建... 对汽车不转向时的前轮前束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而对转向时前轮前束的研究还是空白。对转向前束的定义为:汽车转向时,车轮回转轴线不汇交,则存在转向前束,转向不汇交时汽车的转向中心为该状态下内外转向轮偏转前束角后得到的汇交点。建立了转向前束角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转向轴线不汇交时汽车的转向中心;分析了预加前束和未预加前束两种状态下转向前束角曲线规律;发现了转向正前束具有转向不足效应,转向负前束具有转向过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前束 数学模型 转向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G型中度混合动力AMT汽车换挡综合控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叶心 秦大同 +2 位作者 胡明辉 杜波 彭志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8-804,共7页
在对ISG型中度混合动力AMT汽车系统效率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提出整车工作模式切换控制策略。以各工作模式下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建立ISG型中度混合动力AMT系统的经济性换挡规律。针对不同工作模式的运行特点,分别采用ISG电机或电子节气门... 在对ISG型中度混合动力AMT汽车系统效率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提出整车工作模式切换控制策略。以各工作模式下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建立ISG型中度混合动力AMT系统的经济性换挡规律。针对不同工作模式的运行特点,分别采用ISG电机或电子节气门参与动力源转速/转矩调节控制以优化AMT换挡品质。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AMT汽车的换挡综合控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换挡综合控制可在保证ISG型中度混合动力AMT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同时,提高换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燃油经济性 AMT 换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tiStruct的某重型汽车驱动桥桥壳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雷刚 刘圣坤 徐彬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建立了某重型汽车驱动桥桥壳有限元模型,在该桥壳结构满足刚度、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把最优化技术与有限元法结合产生的结构优化技术运用到驱动桥桥壳的轻量化设计中。采用Altair OptiStruct的拓扑优化技术,得到了桥壳新的设计形状,使桥... 建立了某重型汽车驱动桥桥壳有限元模型,在该桥壳结构满足刚度、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把最优化技术与有限元法结合产生的结构优化技术运用到驱动桥桥壳的轻量化设计中。采用Altair OptiStruct的拓扑优化技术,得到了桥壳新的设计形状,使桥壳在质量减少的情况下,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变化都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桥壳 拓扑优化 密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仪表板逆向造型与模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晋西 蒋定明 +2 位作者 邱骞 杨新军 康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1年第8期5-9,共5页
采用Imageware软件进行汽车仪表板逆向造型设计,对点云处理、曲面重构、精度与光顺性检查等关键技术做了详细阐述。用Hypermesh8.0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将该模型导入Nastran进行计算,得出仪表板自由状态下各阶振型云图,对云图进行了简... 采用Imageware软件进行汽车仪表板逆向造型设计,对点云处理、曲面重构、精度与光顺性检查等关键技术做了详细阐述。用Hypermesh8.0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将该模型导入Nastran进行计算,得出仪表板自由状态下各阶振型云图,对云图进行了简要分析,为汽车仪表板的逆向造型与模态分析相结合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仪表板 逆向工程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德伦 张石静 +1 位作者 许南绍 李鑫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11期7-11,共5页
提出一种差动式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对其结构和原理进行了介绍,推导了其数学模型,结合某电动汽车,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下,对此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变速器和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产品设计开发提... 提出一种差动式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对其结构和原理进行了介绍,推导了其数学模型,结合某电动汽车,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下,对此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变速器和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产品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VL-BOOST的混合动力汽车用Atkinson循环发动机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德伦 罗劲松 +1 位作者 李朝辉 程周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8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Atkinson循环发动机相关性能,运用现有的理论知识对Atkinson循环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一Otto循环发动机模型上实现了Atkinson循环。结果表明,采用Atkinson循环的发动机相对于Otto循环的发动机具有更高的热效率。
关键词 Atkinson循环 数值模拟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气动噪声外辐射声场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拯宇 李人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2,97,共6页
从Lighthill声类比理论出发,将流体动力学技术与边界元法结合起来,在某轿车边界元模型中,导入流场边界脉动压力数据,并经转换和计算获得汽车表面附近的气动偶极子声源边界条件;采用直接边界元算法进行汽车气动噪声外辐射声场的数值仿真... 从Lighthill声类比理论出发,将流体动力学技术与边界元法结合起来,在某轿车边界元模型中,导入流场边界脉动压力数据,并经转换和计算获得汽车表面附近的气动偶极子声源边界条件;采用直接边界元算法进行汽车气动噪声外辐射声场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轿车表面的偶极子声源强度随频率增大而降低;在120km/h车速和2000Hz频率时后视镜附近声场的气动噪声声压级可达78dB左右;在同一频率下,轿车在纵向对称面上的气动声源辐射强度要大于地平面上的气动声源辐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气动噪声 偶极子声源 辐射声场 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连杆组成的纯滚动汽车转向机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晋西 康峰 郭学琴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5-57,共3页
介绍一种由简单连杆机构组成的纯滚动汽车转向机构,并用SolidWorks实现三维建模,用COSMOSMotion进行运动仿真验证了该机构完全符合阿克曼转向特性,实现了车轮转弯纯滚动。
关键词 汽车 转向机构 连杆机构 纯滚动 仿真 SOLIDWORKS COSMOSMO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