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机械激励下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特性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葛帅帅 文一州 +2 位作者 张志刚 吴行 谢正邱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探究电磁-机械激励下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特性,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电机电磁特性及辅助槽对电机电磁转矩脉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电机、传动系统、壳体总成的电驱动系统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电磁... 为探究电磁-机械激励下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特性,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电机电磁特性及辅助槽对电机电磁转矩脉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电机、传动系统、壳体总成的电驱动系统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电磁激励和机械激励下电驱动系统壳体总成振动特性;研究了定转子开槽结构参数对电驱动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选取定子槽宽、转子槽宽、转子槽间距等敏感参数作为优化变量,构建Kriging响应面模型,对电机辅助槽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电机24阶、48阶电磁激励对系统振动的贡献较大,优化后振动加速度频域幅值在24f、f z1、48f处分别下降了32.8%、56.6%、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驱动系统 振动特性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shooting非线性MPC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
2
作者 朱仲文 蒋智涛 +2 位作者 王维志 江维海 李书华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7-1485,共9页
针对复杂路径下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跟踪精度不足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研究了非线性MPC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基于brush轮胎模型建立了考虑轮胎滑移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Multi-shooting算法将状态方程转化为函数连续性约束,独立计算... 针对复杂路径下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跟踪精度不足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研究了非线性MPC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基于brush轮胎模型建立了考虑轮胎滑移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Multi-shooting算法将状态方程转化为函数连续性约束,独立计算每个预测子区间的状态微分方程组,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对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最优控制输入.最后通过CarSim和MATLAB进行联合仿真,分别在36 km/h,54km/h和72 km/h3种车速下跟踪双移线轨迹,与传统的线性MPC控制器对比,3种车速下本文的控制策略横向跟踪累积误差降低了41.6%,46.6%和36.5%,控制效果得到提高,对不同车速有较好的鲁棒性.与基于Single-shooting的非线性MPC控制器对比,计算效率提高了61.9%,60%和52.8%,算法实时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车 轨迹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Multi-shootin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关键零部件道路模拟加速可靠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邹喜红 杨真亮 +2 位作者 袁冬梅 赵秋林 余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3-790,共8页
本文中结合加速试验技术和道路模拟试验技术,提出了基于时频域损伤等效和远程参数控制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关键零部件道路模拟加速可靠性试验方法。首先通过在襄樊汽车试验场采集DCT实际行驶道路载荷谱,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和Mine... 本文中结合加速试验技术和道路模拟试验技术,提出了基于时频域损伤等效和远程参数控制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关键零部件道路模拟加速可靠性试验方法。首先通过在襄樊汽车试验场采集DCT实际行驶道路载荷谱,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和Miner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分析了载荷谱的疲劳损伤。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实测载荷谱的时域损伤和频域损伤特性,提出了在时域损伤和频域损伤等效基础上基于定量损伤的疲劳损伤编辑及评估方法,并对实测载荷谱进行了编辑和浓缩。最后,基于远程参数控制理论,在研制的3自由度道路模拟试验台上对浓缩和加速后的载荷谱进行了模拟迭代,对DCT关键零部件进行了道路模拟加速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载荷谱编辑方法不仅保留了载荷的时域损伤特性,同时也保留了载荷谱的频域损伤特性,采用编辑后的载荷谱进行道路模拟试验,在大大缩短时间的同时能够对DCT的关键零部件疲劳可靠性进行准确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道路模拟 时域损伤 频域损伤 加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模拟技术和先进统计学方法的多参数发动机性能优化(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勇 刘敬平 +2 位作者 王正球 付建勤 冯仁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现代发动机在进行优化时参数较多,而且每个参数是多级别的,因此参数优化的工作量非常大,即使只在计算机上仿真优化也是如此.为了提高概念设计阶段的参数优化效率和精度,本文基于过程仿真模拟技术和先进的统计学方法对一台4缸4冲程、风... 现代发动机在进行优化时参数较多,而且每个参数是多级别的,因此参数优化的工作量非常大,即使只在计算机上仿真优化也是如此.为了提高概念设计阶段的参数优化效率和精度,本文基于过程仿真模拟技术和先进的统计学方法对一台4缸4冲程、风冷、自然吸气发动机性能进行多参数优化研究.利用一维热力学仿真模拟软件GT-Power来模拟发动机性能,产生统计学分析所需要的基本数据.在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实验设计方法(Do E)和响应面法(RSM)建立统计学模型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优化.结果显示,RSM模型能准确预测发动机性能,并且通过该方法优化发动机的主要设计及运行参数,使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提高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模拟 实验设计 响应面法 多参数优化 发动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零部件强度对车顶抗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胡远志 刘盼 刘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6-10,共5页
针对丰田Yaris车型,利用LS-DYNA软件分析了A柱、B柱、上横梁、顶盖第一横梁、顶盖第二横梁等部件厚度不同时的车顶抗压性能,并用Matlab对仿真结果进行了三次样条曲线插值分析,得到了各部件料厚变化时车顶抗压性能大小的曲线,以及各个部... 针对丰田Yaris车型,利用LS-DYNA软件分析了A柱、B柱、上横梁、顶盖第一横梁、顶盖第二横梁等部件厚度不同时的车顶抗压性能,并用Matlab对仿真结果进行了三次样条曲线插值分析,得到了各部件料厚变化时车顶抗压性能大小的曲线,以及各个部件对车顶抗压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顶抗压性能 零部件厚度变化 插值分析 翻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制造误差和油膜作用力的齿轮敲击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晓辉 周益 +3 位作者 徐辉辉 郭栋 梅自元 崔学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5-734,共10页
为准确评估变速器空套齿轮受角加速度激励的敲击表现,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模拟变速器敲击台架试验的10自由度扭转动力学模型;在包含时变啮合刚度、间隙非线性和拖曳力矩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齿轮制造误差和润滑油膜作用力。敲击台架试... 为准确评估变速器空套齿轮受角加速度激励的敲击表现,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模拟变速器敲击台架试验的10自由度扭转动力学模型;在包含时变啮合刚度、间隙非线性和拖曳力矩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齿轮制造误差和润滑油膜作用力。敲击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包含楔入和挤压效应的润滑油膜作用力模型能正确反映变速器的敲击响应;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润滑油膜可以减少制造误差位移激励和时变啮合刚度参数激励产生的齿面敲击,敲击强度随制造误差幅值的增加呈凹函数变化,当制造误差的幅值增加到某一数值时,齿轮副在无角加速度激励时亦产生敲击现象。润滑油温度对敲击的影响与角加速度激励有关:无角加速度激励时,低温时较低幅值的齿轮低频圆周误差通过改变油膜作用力方向产生敲击;油膜作用力产生的敲击响应频率比齿面接触的敲击响应频率更低;当存在角加速度激励时,敲击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呈凸函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套齿轮 齿轮敲击 制造误差 油膜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匝道合流数据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测试评价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礼 李超 +2 位作者 李中峰 易帆 李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不明确、评价模型主观性强等问题,研究了高速匝道汇入场景下的典型测试场景提取方法和自动驾驶汽车匝道汇入安全性客观评价方法。深入分析了匝道汇入功能场景下的逻辑场景要素,对自然驾驶数据中的自车速度、车...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不明确、评价模型主观性强等问题,研究了高速匝道汇入场景下的典型测试场景提取方法和自动驾驶汽车匝道汇入安全性客观评价方法。深入分析了匝道汇入功能场景下的逻辑场景要素,对自然驾驶数据中的自车速度、车间距离、前车车速等逻辑场景要素进行聚类,得到两类典型的匝道汇入测试场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仿真测试。构建多层次自动驾驶汽车评价体系,引入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核密度估计模型来获取指标最优阈值,建立以最优阈值为参考序列、以层次分析法(AHP)和客观赋权法(CRITIC)为权重输入的灰色关联理评价模型,对自动驾驶汽车在汇入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灰色关联理论模型评价结果与主观模糊综合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似率达98.01%,验证了客观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测试评价 客观评价模型 聚类分析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微射流技术实验台气压系统的设计
8
作者 罗静 李健 +1 位作者 申跃 詹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26-127,163,共3页
为了对燃气射流的喷射状态进行研究,通过控制射流的流场状态,实现射流与周围空气更好地混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设计了一套基于高频电磁阀控制的脉冲微射流控制圆射流的实验台。利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选择新型的气动元件,进行了脉冲微... 为了对燃气射流的喷射状态进行研究,通过控制射流的流场状态,实现射流与周围空气更好地混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设计了一套基于高频电磁阀控制的脉冲微射流控制圆射流的实验台。利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选择新型的气动元件,进行了脉冲微射流控制圆射流实验台气压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实验台 气压系统 模块化 高频电磁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程式电动汽车乘员舱多热源制热方案设计与仿真
9
作者 罗勇 李豪 +3 位作者 张隆 邱晓斌 李莉莎 孙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71,共11页
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与热泵空调技术相结合,设计可利用发动机余热、电驱系统余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车外空气等多种热源的乘员舱制热方案。制定乘员舱多热源制热控制策略,搭建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 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与热泵空调技术相结合,设计可利用发动机余热、电驱系统余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车外空气等多种热源的乘员舱制热方案。制定乘员舱多热源制热控制策略,搭建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方案和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有余热利用的情况下,乘员舱制热优先选取发动机余热回收模式,其次选择电驱余热回收热泵模式;在无余热利用情况下,-10℃及以上温度选择空气源热泵制热,-10℃以下选择PTC进行制热。将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与PTC单独制热、空气源热泵制热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总能耗均最低,在环境温度为-20℃时,集成式制热能耗比PTC制热能耗降低32.1%,比空气源热泵制热能耗降低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汽车 乘员舱制热性能 热泵空调 集成式热管理 余热利用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构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扭振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欢 葛帅帅 +4 位作者 姜艳军 吴行 张志刚 郭栋 李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7-1885,共9页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结构更为复杂,其传动系统在多动力源复杂激励下扭转振动问题更加突出。针对某款P2构型混合动力汽车,综合考虑发动机、电机、无级变速器、离合器、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部件,采用Simcenter Ame...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结构更为复杂,其传动系统在多动力源复杂激励下扭转振动问题更加突出。针对某款P2构型混合动力汽车,综合考虑发动机、电机、无级变速器、离合器、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部件,采用Simcenter Amesim软件建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集中质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传动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研究激振源频率与传动系统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仿真分析离合器一级弹簧刚度、二级接触刚度对传动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通过优化刚度参数从而使得传动系统共振转速远离激振源常用工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构型混合动力汽车 传动系统 固有频率 共振转速 离合器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欢 崔露兴 +1 位作者 葛帅帅 张志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4,共10页
针对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构型,首先,对比分析了单、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然后,结合复合分配式特点,选定3种复合分配式四结点杆模型,通过逆向拆分得到所有可行的复合分配式构型,并根据杆长度和特征参... 针对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构型,首先,对比分析了单、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然后,结合复合分配式特点,选定3种复合分配式四结点杆模型,通过逆向拆分得到所有可行的复合分配式构型,并根据杆长度和特征参数约束条件,确定构型方案;最后,在此基础上,参考某款车型参数,通过分析输入分配模式、模式切换点和机械点特性确定第3排行星排和离合器位置及结构参数,设计出传动系统构型,为研究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功率分流式 机械点 传动系统构型 复合分配式 输入分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功率分流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王欢 葛帅帅 +3 位作者 姜艳军 张志刚 郭栋 李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11,共9页
针对某款混合动力汽车,综合考虑发动机、电机、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部件,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功率分流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传动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分别研究电机和发动机激... 针对某款混合动力汽车,综合考虑发动机、电机、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部件,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功率分流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传动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分别研究电机和发动机激振频率与传动系统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仿真分析扭转减振器刚度对传动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扭转减振器刚度从而使得传动系统共振转速远离发动机常用工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功率分流传动系统 固有频率 共振转速 减振器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参数匹配与优化研究
13
作者 王欢 崔露兴 +1 位作者 葛帅帅 张志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针对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首先根据整车设计参数及动力性能目标要求,分别对电机、动力电池组、发动机、主减速器和行星排等传动系统部件进行参数匹配,并运用AVL-Cruise软件建立目标车辆整车模型;其次在满足动力性能目标的前提下,运用... 针对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首先根据整车设计参数及动力性能目标要求,分别对电机、动力电池组、发动机、主减速器和行星排等传动系统部件进行参数匹配,并运用AVL-Cruise软件建立目标车辆整车模型;其次在满足动力性能目标的前提下,运用AVL-Cruise和Isight软件搭建联合仿真模型,分别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多岛遗传算法,将行星排特征参数和主减速器传动比作为优化参数,百公里油耗和电耗加权之和作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研究,并对比分析2种优化算法的计算结果来获得兼顾动力性能和经济性的最优结构参数,为研究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分流式 混合动力汽车 参数匹配 粒子群优化算法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研究
14
作者 邹喜红 张艺巍 +5 位作者 袁冬梅 向刚 谭云龙 邱伟本 王秦锋 熊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311,共9页
应力-应变特性是聚脲金属复合层板疲劳强度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因此提出了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在复合层板有限元模型的聚脲层和金属层之间插入cohesive单元模拟两者之间的脱粘工艺;在拉伸试验的基础上,采用Ogde... 应力-应变特性是聚脲金属复合层板疲劳强度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因此提出了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在复合层板有限元模型的聚脲层和金属层之间插入cohesive单元模拟两者之间的脱粘工艺;在拉伸试验的基础上,采用Ogden二阶超弹性模型建立聚脲本构模型,并分别建立金属弹、塑性和损伤阶段的本构模型,将建立的本构模型及参数应用于有限元模型中完成仿真。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误差均在5%以内。两者的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建立的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金属 复合层板 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曲线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胶合研究综述:机理、计算方法及优化策略
15
作者 郭栋 邓文丰 +2 位作者 李明 辛玉 方川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4-28,共15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减速器中的齿轮常处于高速重载等极端工况,易因润滑不良引发胶合失效,表现为齿面温度急剧上升导致润滑油膜破裂,金属表面粘连并撕裂,严重影响着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综述了现目前有关于齿轮胶合的失效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减速器中的齿轮常处于高速重载等极端工况,易因润滑不良引发胶合失效,表现为齿面温度急剧上升导致润滑油膜破裂,金属表面粘连并撕裂,严重影响着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综述了现目前有关于齿轮胶合的失效机理,包括闪温理论、弹流润滑理论、PVT极限理论以及绝热剪切不稳定性理论。通过对比ISO 6336-20/21与GB/Z 6413.1/2等标准中的计算方法,揭示了积分温度法与闪温法在复杂工况下的适用性差异,探讨了数值计算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在齿轮胶合问题中的应用。总结了影响齿轮胶合的关键因素,包括制造工艺、工作条件、几何参数和润滑条件等。合理设计压力角、模数等宏观参数可改善载荷分布,而微观修形则能优化表面接触状态;极压添加剂和合理的供油方式能有效增强油膜稳定性;表面强化处理和涂层技术则能改善残余应力分布,降低摩擦系数。通过优化齿轮制造工艺、改善齿轮工作和润滑条件、合理设计齿轮几何参数,可有效提高齿轮的抗胶合性能。最后对齿轮胶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未来研究应结合多学科交叉技术,融合先进计算方法与实验手段,提升齿轮胶合预测的精度和适用性。同时应针对现代高性能齿轮在极端工况下的应用需求,优化材料、润滑和制造工艺,开发更具针对性的抗胶合设计策略,为高效可靠的齿轮传动系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胶合 失效机理 计算方法 数值模拟 润滑条件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功能梯度变截面变壁厚薄壁结构耐撞性多目标优化设计
16
作者 熊锋 张书彪 +3 位作者 王占飞 邹喜红 张帅 徐红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4,共9页
为提升由大量薄壁结构组成的车身耐撞性与轻量化水平,创新性提出一种车用新型功能梯度变截面变壁厚(简称“双功能梯度”)薄壁结构,以薄壁圆管为例,构建了双功能梯度圆管参数化几何模型,建立了其轴向及斜向多角度压溃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 为提升由大量薄壁结构组成的车身耐撞性与轻量化水平,创新性提出一种车用新型功能梯度变截面变壁厚(简称“双功能梯度”)薄壁结构,以薄壁圆管为例,构建了双功能梯度圆管参数化几何模型,建立了其轴向及斜向多角度压溃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其结构参数(上、下端面管径差,上、下端面壁厚差,管径梯度指数及壁厚梯度指数)对其多角度压溃耐撞吸能特性作用规律,以上述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多角度压溃综合比吸能(SEA_(θ))最大、最大峰值压溃力(PCF_(0))最小为设计响应及优化目标,结合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二阶响应面代理模型及NSGA-Ⅱ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了耐撞性多目标优化设计及验证。结果表明:双功能梯度圆管优化前后SEA_(θ)增大了24.07%,同时PCF_(0)降低了8.01%,取得了良好的耐撞性多目标优化效果,为提升车身安全与轻量化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结构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变截面 变壁厚 耐撞性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路感客观评价的路感力矩控制设计
17
作者 陈哲明 杨鑫 +1 位作者 刘岩松 朱俊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10016-10022,共7页
为了将路感模拟技术与转向路感的客观评价相结合,减少转向所带来的疲劳感,基于驾驶员偏好路感力矩实验数据设计路感力矩控制策略。建立十四自由度整车模型与转向盘总成模型,根据驾驶员偏好路感力矩设计拟合函数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 为了将路感模拟技术与转向路感的客观评价相结合,减少转向所带来的疲劳感,基于驾驶员偏好路感力矩实验数据设计路感力矩控制策略。建立十四自由度整车模型与转向盘总成模型,根据驾驶员偏好路感力矩设计拟合函数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辨识,进行不同工况的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实际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贴合驾驶员偏好路感力矩,同时转向盘转角限制在了设定范围内,具有低速转向轻便,高速路感清晰的特点,在高速工况下也能有效防止驾驶员快速转动转向盘,减小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偏好 路感模拟 粒子群算法 线控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曼滤波及其衍生算法在车辆动力学参数估计中的应用比较
18
作者 屈翔 周卓 +2 位作者 李亚娟 张君 王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68,共9页
为更好地表现车辆不同工况下行驶状态,实现相关稳定性控制,在数理分析及模型统一的前提下设计卡尔曼及其衍生算法,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状态参数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进行估计对比研究。利用Matlab/Simulink分别建立相关参数估计的算法模... 为更好地表现车辆不同工况下行驶状态,实现相关稳定性控制,在数理分析及模型统一的前提下设计卡尔曼及其衍生算法,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状态参数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进行估计对比研究。利用Matlab/Simulink分别建立相关参数估计的算法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与CarSim进行联合仿真。从仿真时长及误差结果等对算法本身特性、优劣进行验证与分析,传统卡尔曼全工况实时性优势突出,估计精度仅在系统线性状态下有保障;扩展卡尔曼仿真耗时较长,线性及部分非线性状态下估计可靠,非线性强烈下数据表现偏离标准;无迹卡尔曼全工况下估算精度较高,但算法仿真实时性差;容积卡尔曼多变工况下估计精度好、误差分布稳定,且算法仿真实时性次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 参数估计 卡尔曼滤波 卡尔曼衍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磁场耦合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
19
作者 杨继森 袁俊松 +2 位作者 修府 刘嘉诚 张小龙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897,共9页
针对双列平面磁场式传感器两码道激励频率相同时磁场之间的相互串扰影响传感器测量精度并降低信噪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频磁场耦合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在实现解算绝对位移的同时能够消除码道间磁场串扰的问题。传感器... 针对双列平面磁场式传感器两码道激励频率相同时磁场之间的相互串扰影响传感器测量精度并降低信噪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频磁场耦合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在实现解算绝对位移的同时能够消除码道间磁场串扰的问题。传感器分为定尺和动尺,都采用双层交替结构,定尺使用两列增量式码道组合而成,分为精机和粗机,两列激励线圈的对极数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整数,利用对极内位移差实现绝对位移测量。精机测量通道和粗机测量通道同时通入不同频率的激励电流信号,其中精机为1 MHz高频电流信号,高频激励电流信号可以有效增强感应信号,提高电气处理系统的信噪比。通过外差降频的方法来提高传感器分辨力,有效地解决了通过提高激励信号频率来提高信号信噪比与传感器解算高分辨力难以兼顾的问题。通过电磁仿真分析对传感器进行了理论验证和误差分析。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频磁场耦合的绝对式传感器结构有效消除了精机与粗机之间的磁场串扰,传感器信噪比得到提高,在140 mm的测量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17.3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位移测量 多频磁场耦合 信噪比 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NN与Transformer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舒星 杨浩 +2 位作者 刘西 陈飞 胡远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准确估计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对保证电池的安全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SOH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的锂离子电池SOH估计方法。首先,分析... 准确估计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对保证电池的安全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SOH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的锂离子电池SOH估计方法。首先,分析了牛津实验室测试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数据,提取了部分等间隔电压对应的充电时间序列作为表征电池老化的健康特征,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定量分析了健康特征与SOH直接的相关性。然后,将具有局部特征提取能力的CNN与具有自注意力全局特征提取能力的Transformer相结合进行SOH估计。为了进一步提高估算精度,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CNN-Transformer全局超参数进行寻优,得到最优模型参数组合,提高了模型计算速度和SOH估算精度。在8个电池中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保证SOH估算最大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小于1.5%、0.75%、0.63%。并将提出的方法与4种传统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该方法具有更好的估算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健康状态 贝叶斯优化 卷积神经网络 充电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