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释技术在食品活性包装中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应丽莎 赵东方 +3 位作者 付海姣 胡蓉 邹凯 张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5-340,共6页
食品包装控释系统是指包装材料作为传送系统进行活性物质的控制释放,目的在于维持或改善包装内食品的品质。本文阐述控释技术在食品活性包装中的应用、活性物质释放机理、释放速率影响因素等最新研究进展,展望控释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控释 食品 活性包装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包结增溶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雨雪 郭晓晖 +1 位作者 梁强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27-330,共4页
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色素和风味剂的溶解特性严重限制了其在亲水性食品体系中的应用。具有特殊分子结构(内疏水,外亲水)的环糊精能与这些物质形成包结物,提高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增溶作用),从而大大拓展使用范围。本文在介绍环糊精包... 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色素和风味剂的溶解特性严重限制了其在亲水性食品体系中的应用。具有特殊分子结构(内疏水,外亲水)的环糊精能与这些物质形成包结物,提高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增溶作用),从而大大拓展使用范围。本文在介绍环糊精包结增溶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水不溶性生物活性物质、色素、风味剂、食品添加剂等增溶以及食品中嫌嫉成分去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包结物 增溶 食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食品标志物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娟 汪美凤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130,共4页
辐照是重要的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辐照食品化学性标志物(脂肪降解物、蛋白质降解物、自由基、DNA降解物)和物理性标志物(能量)及其检测技术。同时对辐照食品鉴别技术今后的研究进... 辐照是重要的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辐照食品化学性标志物(脂肪降解物、蛋白质降解物、自由基、DNA降解物)和物理性标志物(能量)及其检测技术。同时对辐照食品鉴别技术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食品 标志物筛选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冷冻和解冻技术在肉类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袁琳娜 李洪军 +1 位作者 王兆明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冻藏是肉类食品的主要贮藏方式之一,而冷冻和解冻过程是影响冻藏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冷冻和解冻方法耗时长,极易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及品质的降低,已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发展能够较好地保持肉类食品品质的新型... 冻藏是肉类食品的主要贮藏方式之一,而冷冻和解冻过程是影响冻藏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冷冻和解冻方法耗时长,极易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及品质的降低,已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发展能够较好地保持肉类食品品质的新型快速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对目前先进的冷冻和解冻技术在肉类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行重点综述,分析了各技术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趋势,为肉类食品冷冻工业的实际生产提供相关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食品 冷冻技术 解冻技术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瞿丞 贺稚非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0-268,共9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的快速分析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LIBS技术的原理、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光谱信号的技术方法。综述了LIBS技术在食品掺假分析、食品营养物...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的快速分析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LIBS技术的原理、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光谱信号的技术方法。综述了LIBS技术在食品掺假分析、食品营养物质分析、食品有害物质检测、食品分类鉴定和食品元素分布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LIBS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食品分析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热风干燥工艺条件下香菇复水过程中的水分传递特性 被引量:25
6
作者 石芳 肖星凝 +3 位作者 杨雅轩 郭晓晖 吴素蕊 明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以6种不同热风干燥工艺制备的干香菇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与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研究干香菇复水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T2弛豫... 以6种不同热风干燥工艺制备的干香菇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与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研究干香菇复水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T2弛豫时间显示,伴随复水时间的延长,香菇体内水分的主要状态是不易流动水而并非自由水。非均匀间歇干燥(non-uniform intermittent drying,NUID)组水分信号明显强于其他各组,复水能力较强,均匀间歇干燥(uniform intermittent drying,UID)组复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提升复水效率的关键在于保证干燥过程中香菇水分的均匀转移,以便复水时具有良好的保持不易流动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复水 低场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温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倍毓 邓利玲 +1 位作者 胡小芳 钟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近年来冰温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上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结果层出不穷。文中概述了冰温技术及其原理,着重对冰温贮藏在果蔬保鲜方面的最新应用——冰膜贮藏、超冰温贮藏、保鲜剂-冰温贮藏及冰温气调贮藏加以阐述,并... 近年来冰温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上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结果层出不穷。文中概述了冰温技术及其原理,着重对冰温贮藏在果蔬保鲜方面的最新应用——冰膜贮藏、超冰温贮藏、保鲜剂-冰温贮藏及冰温气调贮藏加以阐述,并对我国冰温贮藏果蔬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温技术 冰膜贮藏 超冰温贮藏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发酵微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郭晓晖 王雨雪 +3 位作者 王颖 龙道崎 明建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1-295,共5页
微氧化技术是将微小的连续可控的氧气气泡通入发酵罐中促进葡萄酒熟化和改善葡萄酒品质的技术。本文总结近5年国际上有关微氧化的文献,对其操作及原理、微氧化过程物质转化、影响因素(葡萄特性、氧气控制、游离SO2含量等)进行概括性综... 微氧化技术是将微小的连续可控的氧气气泡通入发酵罐中促进葡萄酒熟化和改善葡萄酒品质的技术。本文总结近5年国际上有关微氧化的文献,对其操作及原理、微氧化过程物质转化、影响因素(葡萄特性、氧气控制、游离SO2含量等)进行概括性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微氧化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化 葡萄酒 酚类 游离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皮功能物质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胡蓉 赵东方 +2 位作者 付海姣 邹凯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0-394,共5页
柑橘皮中含有多种功能性物质,如色素、膳食纤维、精油、果胶和黄酮类物质等,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柑橘皮中功能物质提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柑橘皮 功能物质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包装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洪军 王俊鹏 +1 位作者 贺稚非 李少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72-279,共8页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推动智能包装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商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各类智能包装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动物源性食品作为多元营养因...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推动智能包装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商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各类智能包装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动物源性食品作为多元营养因子的载体,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利用智能包装可以实时监测食品在供应链中不同阶段的质量,显示食品真实的货架期,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随着智能包装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智能包装在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量化产品质量,减少食物浪费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包装 动物源性食品 质量与安全 监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素及其产生菌株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1
作者 伍先绍 贺稚非 陈卫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国外学者对肠球菌素及其产生菌株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肠球菌素具有广谱抑菌作用,有望作为1种新型生物防腐剂用于食品防腐保鲜,而肠球菌素产生菌株则可以作为益生菌和发酵剂应用于生产保健食品和发酵食品。但是,由于有些肠球菌是条件致病... 国外学者对肠球菌素及其产生菌株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肠球菌素具有广谱抑菌作用,有望作为1种新型生物防腐剂用于食品防腐保鲜,而肠球菌素产生菌株则可以作为益生菌和发酵剂应用于生产保健食品和发酵食品。但是,由于有些肠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已发现多个毒力因子且具有抗生素抗性,引起了人们对其在食品应用中的安全性考虑。文中对肠球菌素及其产生菌株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素 肠球菌 生物防腐剂 发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冻融过程中松茸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芳 廖霞 +3 位作者 李福香 杨雅轩 吴素蕊 明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9-95,共7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研究了冻融后松茸水分的存在形式及相对含量,比较了冻融次数对解冻损失率、色泽和硬度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利用多层自旋回波(multi-slice spin echo,MSE)序列获得样品...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研究了冻融后松茸水分的存在形式及相对含量,比较了冻融次数对解冻损失率、色泽和硬度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利用多层自旋回波(multi-slice spin echo,MSE)序列获得样品质子密度成像,进而分析冻融过程松茸内部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松茸中存在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_(21)(0.01~10 ms)、T_(22)(10~100 ms)和T_(23)(100~1 000 ms)。冻融过程中松茸不易流动水、结合水、自由水相对含量分别为88.7%~92.2%、6.2%~9.8%、0.7%~1.9%,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自由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不断下降,结合水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松茸解冻损失率增大,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逐渐降低,硬度先下降后上升,松茸品质下降。MRI结果表明,冻融5次后,菌柄失水较菌伞严重,菌柄部分区域已无自由水存在。相关性分析表明,冻融次数与T_(22)、T_(23)、a~*、b~*和解冻损失率极显著相关(p<0.01)。T_(22)、T_(23)与a~*值、b~*值和解冻损失率显著相关(p<0.05)。因此,应用LFNMR对松茸水分状态及组分含量的测定可以作为考察松茸品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冻融 低场核磁共振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提取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国栋 杨佳艺 +1 位作者 杨佳 李洪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36-440,共5页
肝素是一类结构异常复杂的糖胺聚糖混合物,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提取纯化方法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概述了肝素的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对肝素提取纯化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分离纯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凝胶过滤层... 肝素是一类结构异常复杂的糖胺聚糖混合物,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提取纯化方法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概述了肝素的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对肝素提取纯化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分离纯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及毛细血管电泳等,展望了肝素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结构 提取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粮营养工程米的干燥及蒸煮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厚荣 阚建全 张甫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116,共5页
干燥参数的合理控制对杂粮营养工程米的品质有重要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杂粮营养工程米的干燥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50℃、风速0.4m/s、装载厚度1.0kg/m2。同时,对干燥后的成品进行蒸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杂粮营养工程米浸泡20... 干燥参数的合理控制对杂粮营养工程米的品质有重要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杂粮营养工程米的干燥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50℃、风速0.4m/s、装载厚度1.0kg/m2。同时,对干燥后的成品进行蒸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杂粮营养工程米浸泡20~40min,再按1:1(m/m)的米水比进行加热蒸煮,加热停止后,保温15~30min,可得食味较佳的杂粮营养工程米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营养工程米 干燥 蒸煮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玉侠 荣臻 +1 位作者 王健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8-321,共4页
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无损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成像系统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检验、加工参数监控、食品污染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 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无损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成像系统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检验、加工参数监控、食品污染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扩展热成像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像 食品质量 安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杜小粉 董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30-333,共4页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就对食品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出高要求。本文主要介绍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建立酶联免疫技术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农药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品中脂肪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毅 陈红霞 +1 位作者 朱慧敏 李洪军 《肉类研究》 2012年第11期36-40,共5页
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可供给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可作为脂溶性维生素载体。肉品中脂肪含量与脂肪酸种类及其组成直接影响肉品的质量和风味。本文介绍动物油脂的相关概念,重点论述肉品中脂肪的提取与检测方法,以及气相色谱法、高效... 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可供给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可作为脂溶性维生素载体。肉品中脂肪含量与脂肪酸种类及其组成直接影响肉品的质量和风味。本文介绍动物油脂的相关概念,重点论述肉品中脂肪的提取与检测方法,以及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在脂肪酸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脂肪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胶膨化食品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泊羽 卢明玥 +1 位作者 王健 钟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8-291,共4页
以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以糯米粉、预糊化淀粉和超微粉碎玉米粉为辅料,对魔芋胶膨化脆片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产品的制作工艺、主要工艺条件及配方。结果表明:魔芋精粉和水的比例为1∶15的魔芋胶,糯米粉添加量为魔芋胶量... 以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以糯米粉、预糊化淀粉和超微粉碎玉米粉为辅料,对魔芋胶膨化脆片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产品的制作工艺、主要工艺条件及配方。结果表明:魔芋精粉和水的比例为1∶15的魔芋胶,糯米粉添加量为魔芋胶量的40%,超微玉米粉添加量2%,预糊化淀粉添加量20%,经蒸煮、定型、干燥后的坯料水分含量在20%,使用微波功率700W、时间15s加热处理下膨化,所得产品膨化效果好,感官质量佳,产品抗消化性淀粉含量为17.5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精粉 葡甘露聚糖(KGM) 微波膨化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改性淀粉及食品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6-265,272,共11页
纳米级改性淀粉是特征尺度至少在一个维度上为纳米量级的改性淀粉,根据形态可分为淀粉纳米颗粒和淀粉纳米纤维两类。近年来,纳米级改性淀粉因其独特的纳米材料特性,以及原料来源广、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包装新材料、活性... 纳米级改性淀粉是特征尺度至少在一个维度上为纳米量级的改性淀粉,根据形态可分为淀粉纳米颗粒和淀粉纳米纤维两类。近年来,纳米级改性淀粉因其独特的纳米材料特性,以及原料来源广、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包装新材料、活性成分包埋、食品质地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逐渐成为食品纳米科技研究的热点。文中在介绍淀粉纳米材料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纳米级改性淀粉的"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2种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改良方法进行阐述,并总结了纳米级改性淀粉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改性淀粉 制备 应用 淀粉纳米颗粒 淀粉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瑶 张宇昊 +1 位作者 马良 焦必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73-379,共7页
概述了柑橘中农药残留现状,介绍了当前在柑橘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的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QuEChERS、双向逆流色谱法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法、无损光谱技术和... 概述了柑橘中农药残留现状,介绍了当前在柑橘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的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QuEChERS、双向逆流色谱法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法、无损光谱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提出了我国柑橘农药残留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农药残留 前处理技术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